03.04 a股,是不是想在上證掩護下,感覺沒跌多少?實際個股也跌破了,指數失真是取樣不準確,還是故意不讓大家感覺到? ?

鯤鵬1281255


在我們股市。評論牛熊就是以上證指數作為標杆指數的。分析也都是以上證綜指作為參數。只要上證綜指不下跌不破位。其他跌成狗也是牛市不是熊市

而上證綜指被兩桶油。五大行。保險。 茅臺五糧液等少數股票所左右。只要其中一些股票上漲。上證綜指就基本無憂。

而這些股票總市值很大。流通市值並不大。推漲股價推漲指數槓桿率很高。不用多少資金就可以穩定股價穩定指數。

像今天上證綜指沒有什麼跌幅。可兩市有幾十家股票跌停。創業板大跌再創新低。基本上的板塊下跌。市場虧錢效應還是很明顯的。這就是虛假的繁榮。掩蓋了市場真實悲慘的一面。

世紀上虛假的繁榮對於投資者而言沒有任何的意義。對於投資者而言 賺錢才是硬道理。以上證綜指的高低來掩飾某些問題 並不是最佳方式。

如果上證綜指上漲。中小盤股票跌的很慘。像去年一樣。投資者依然是牢騷滿腹。這樣的市場有意義嗎。

市場不是隻有一個上證綜指。還有中證500指數。還有創業板指數 所有指數漲才是正常。


杜坤維


  • A股是不是想在上證掩護下,感覺沒跌多少?實際個股也跌破了,指數失真是取樣不準確,還是故意不讓大家感覺到?

  • 首先A股中,影響大盤權重最高的是銀行地產石油保險這幾大板塊。大部分在上證50裡面。銀行估值確實不高,這幾年來也沒有漲多少,沒有漲多少也就不存在大幅下跌的可能。銀行估值便宜,可是前景卻並不是很廣闊,因此關注銀行的人不多。除非是一些機構和基金才會去配置銀行。一直的散戶是不會買進銀行股的。銀行跌不了多少,大盤當然也就影響不大了。在今年年初,因為銀行漲幅過大,才會有銀行大幅下跌的可能。現在銀行基本調整到位,再往下的空間並不大。想要象之前那樣大幅下跌是不可能的。
  • 而中小創很多個股,雖然現在跌幅很大,但從估值的角度來看,仍然是估值很貴的。有些個股的業績根本是支撐不了目前的股價。現在不過是估值迴歸而已。只不過,跌多了總要有所反彈。可是A股今年以來,跌多了就是不反彈,跌多了還要往下跌。這點才會令人覺得意外。有些個股也是被錯殺的,可是市場沒有錢啊。股票是靠錢推起來的。沒有錢來推,就漲不了多少。在經歷了一段時間的橫盤之後,還是沒人來就會形成盤久必跌的局面。

  • 因此,從這個角度來看,上證50下跌空間並不會太大,中小創個股確實很難說。這種局面就會給人一種印象護住指數虧大錢。對於上證50其實沒有必要去拉,跌了也跌不了多少。不如讓它們和其他個股一樣下跌,不要強行拉紅。翻紅了沒有多少意義啊,個股還是要往下跌。指數的編制是這樣,我們無力改變。只有認清現實。只有中小創起來了,才是真正意義上的行情。

最近問答點贊好少啊,雖然行情不好,但還是希望多多幫忙點贊哦,謝謝!看完點贊,腰纏萬貫,感謝關注!


股海重生2015


上證指數的編算是存在比例權重的,雖然所有的A股都編算在內,但某階段的上證指數的漲跌並不能直接反應出A股市場的整體情況,因為比例權重的影響。股市中存在大盤股、中盤股、小盤股,而每一個類型的股票都佔據這一定的權重比例,如果大盤股呈現上漲,中盤股穩住不跌,小盤股就算是“跌成渣”,上證指數的顯示也會是平穩。這就是編算在內的漏洞,不能顯示全部數量的整體水平,只能是現實著權重影響的走勢。換句話說,上證指數某階段中是存在失真的。

當然了,任何經濟體股市的主要指數都是存在著漏洞的。比如美股道瓊斯工業平均指數的漏洞更大,其實選擇美國最為優秀的上市公司作為樣本編算,而不是所有的美股上市的公司,所以呈現的就是十年的長牛。要是將所有的企業編算在內,其實與我們的大A股差不多的走勢。

A股也並不是所有的階段都是失真的,大牛市到來的時候以及快速下跌的熊市到來的時候,指數的顯示絕對是真真切切的能夠反映出股市的絕大多數的情況。牛市階段的時候,絕大多數的股票都會呈現上漲,股指也是呈現著大幅上漲的狀態。

其實,對於上證指數失真也是有著很好的應對方法,指數中也是存在諸多的樣本指數,找到相對應的樣本指數作為參考也就可以了。

也並不是指數失真取樣不準確,以及故意為之,而是整個市場存在資金的流動,價值股與投機股之間的區別。而價值股、分紅股、“護城河”業績股基本都在大盤股之列。


厚金說


今天又是千股普跌,2500多隻股票下跌,26只股票跌停,可是滬指沒怎麼跌吧,個股倒是卯足了勁的下跌,究其原因是上證50紅彤彤,個股綠油油。


收盤後滬指下跌-0.18%,創業板下跌-1.78%,上證50倒是翻紅0.42%,這很明顯的護指數行為,這樣護下去別說低價股不跌了,別說已經到估值底了,又要回到2017年的只為50只股票波動的股市了,其它個股基本都是隻跌難漲了。


市場有自身規律,無論漲跌都讓自身去消化,可以說沒有護盤行為,指數是會加大力度下跌,但是國內經濟好,跌出來才是機會,到時候一大把資金進來抄底市場就走好了,反而這樣用權重股護指數,個股普跌,只會加大股市的調整週期,也會讓市場進入一個長期的低迷時期,股市投資得不到回報沒有人願意入市的,後期要恢復談何容易。


加上歐美股市的全線翻紅,一個天天在漲,一個經常跌,應該要思考如何讓市場擺脫這種局面,而不是護著指數就行,反而加大股民的損失。



金美圓的財經筆記


目前指數可以說是窄幅震盪,指數確實是沒跌多少。但是,大盤穩定並不代表個股也能不動如泰山。有人在5000點買的銀行股,在3000點解套了。那麼,在2700點買的股票也有可能在3000點套牢。

風和日麗之下是風起雲湧。

指數失真不是取樣的問題,而是指數的計算方式。在這裡放一個上證指數的計算方式:本日股價指數=本日市價總值/基期市價總值×100

市價總值就是當日所有股票的收盤價與發行量乘積之和。

我們都知道,市場上分大盤股跟小盤股,中石油、中石化跟保險、銀行這些股票就是大盤股,它們的漲跌對指數影響力巨大,所以也稱為權重股。只要權重股能穩住,指數是跌不到哪裡去的。

以前資金想要護盤時,就會拉昇兩桶油來穩定市場指數。可是,在現在股市階段,大盤在不斷地磨底,大盤看起來沒毛病卻是鈍刀子割肉。


小兵一枚



經典K線


上證指數雖然也跌了不少,但是相對於中小板、創業板指數而言,整體跌幅還是遜色不小,一個最簡單的例子就是今年創業板、中小板指數都創出了近4年以來的歷史新低,而上漲指數截止目前並沒有跌破2638點。至於很多個股跌幅那就更加慘烈了,據統計從5178點以來,個股跌幅超過90%以上都接近30支。

至於是不是指數取樣失真,筆者認為並不是,一方面去年結構性行情,以胖為美,上證指數整體是上漲的,所以相對而言,跌幅不大。另一方面在持續大跌的行情下,為了維穩,往往需要權重來進行護盤,而權重板塊幾乎都扎推於上證指數,為了盤面不至於太難看,會拉昇權重,這也導致了上證跌幅相對會小一點。

所以才有很多投資者經常吐槽:指數漲了,個股並沒有漲,賺錢效應依舊不強,而相對於滬指的跌幅,個股的慘烈程度明顯會更深一些,這個韭菜們都深有體會。


侯哥財經


不是指數失真的問題,是觀察對象的選擇有問題。多數人犯的一個錯誤就是,把上證指數當作中國股市或者說A股的代表。

這裡有兩個問題:

一、千億以上市值的超級大盤股分佈不均勻。截至2018年10月20日,上海證券交易所總市值27億,深圳總市值16億,上海/深圳總市值=1.69。但是超過千億市值的公司上海43家,深圳13家,上海/深圳=3.3倍。而3000億以上市值的公司一共14家,上海14家,深圳0家。上次牛市主要是小市值公司表現,大市值公司漲幅不大,因此下跌空間也小。

第二、2007年牛市結束後,由於扶持中小板和創業板的原因,出現了連續多年上海證券交易所沒有新股上市的斷層。而這期間上市的多數是民營企業,民營企業又多數是中小市值公司,這就導致上海和深圳兩個交易所風格開始偏離。

因此,要客觀看待A股,需要把上證綜指和深圳綜指(不是深圳成分指數)合起來看,據說有個叫全A指數的。


讀書頻道


此消彼長,績優股不少都創新高了,選股很重要。


老山地


其實並不是取樣不準確或者故意讓大家感覺不到!

整個A股3557只個股,總市值在五百億以上的只有135家,這135家其中96家在上海上市,也就在上證指數內,這就會造成權重股走強很容易就可以拉動指數走強。A股大跌以來權重股一直沒有過較強的表現,那麼在下跌過程中也就很少有下跌空間,從而就支撐上證指數讓大夥覺得位置比較高,指數失真的局面!

其次就是從小票來看,A股有1927家公司總市值是低於50億的!大致按照平均30億來計算,總市值也只有5.7萬億。那麼四大行的總市值是5.5萬億,也就可以認為拉動拉動四大行漲一個點的資金可以拉到這1927只股票漲一個點!這還僅僅是按照總市值計算的,小票的實際流通市值低於50億的公司更是多達2344家公司,實際情況比這還要嚴重!

從上面的數據就可以得出來,指數並未失真,只是光看上證指數是不能夠代表投資者投資的實際情況的,因為投資者更多的是集中在這些小票上,所有損失慘重,遠遠超過上證指數跌幅!

希望我的回答能夠幫你走出困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