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9 邛崍市人大建代表聯絡站 探索聯繫群眾新機制

“金豐雅居小區一直沒有門牌號。”“崇德佳苑車輛亂停放。”……9月12日,臨邛街道三好社區、龍興寺社區四名選民代表來到臨邛街道社區人大代表聯絡站,向前來傾聽群眾意見的黃芝靜和羅華兩名人大代表反映情況。

在得到了具體細緻的回覆後,大家表示滿意。“這是我們的聯絡日活動,與代表面對面交流,問題及時解決,真的很高興。”選民代表王亞蘭說。

邛崍市人大建代表聯絡站 探索聯繫群眾新機制


規範制度 搭建活動平臺

今年,為加強人大代表與群眾(選民)的聯繫,及時瞭解社情民意,支持代表更好依法行使職權,實現“人民代表人民選,人民代表為人民”的宗旨,我市率先在臨邛街道和前進鎮試點建立“人大代表聯絡站”,讓群眾心聲更加有效傳達出去。

走進位於臨邛街道北鷺社區內的“人大代表聯絡站”,隨處可見“聽民聲、知民情、解民憂”等標語鮮豔醒目,選民制度、調研製度、學習制度等齊整地掛在牆上,轄區人大代表信息詳細公佈;翻開報刊架上的《臨邛街道社區人大代表聯絡站制度手冊》,關於聯絡站制度建設和活動實施辦法內容詳實具體。

“我們按照‘六有’,即有場所、有牌子、有制度、有臺帳、有資料、有設備的要求,創建了社區人大代表聯絡站。”臨邛街道人大工委主任楊順國介紹說,設立人大代表聯絡站主要是搭建兩個新平臺:一是為人大代表搭建一個學習、培訓、會議、視察等活動新平臺,讓聯絡站成為代表小組日常辦事機構,實現人大代表在閉會期間活動的經常化、規範化和制度化;另一個則是搭建人大代表與群眾(選民)之間溝通聯繫新平臺,通過代表接待群眾(選民),使代表能夠進一步瞭解社情民意,切實解決群眾(選民)反映問題。

深入交流 拉近彼此距離

9月12日早上9時,成都市人大代表黃芝靜與邛崍市人大代表羅華一同來到臨邛街道社區人大代表聯絡站,開展本月的聯絡日接待活動。

不一會兒,三好社區和龍興寺社區4名選民代表陸續到來聯絡站。

“我們金豐雅居的門牌號一直設置,居民辦理落戶手續有很多阻礙。”三好社區選民代表徐秀珍首先拋出問題。

“我們會馬上聯繫公安等部門,以最快速度予以解決。”對於徐秀珍的問題,黃芝靜立即答覆道。

“西街老電影院旁的菸草公司宿舍,由於施工造成三樓以上水壓很低,居民用水困難,找了幾次施工單位和供水公司都沒有解決。”龍興寺社區選民代表王亞蘭提出了問題。

“今天下午我就和你們社區黨委書記還有群眾代表,一道去供水公司商討解決方案,第一時間解決生活用水難題。” 羅華當即表示會與群眾一起去解決。

問題意見一一提出,兩名人大代表耐心答疑解惑,一旁的記錄員也將居民問題仔細記入“接待選民事項處理登記簿”。

對於此次聯絡活動,王亞蘭非常滿意。“大家以拉家常方式交流問題和意見,我們與代表之間距離又拉近了。” 王亞蘭表示,以後還會積極彙集群眾意見建議,把群眾“心裡話”通過聯絡站傳達出去。

建立機制 促進更好履職

“聯絡站讓我更深入瞭解群眾訴求,能更真實反映群眾意願。”黃芝靜說,以前調研主題由自己定,現在依託聯絡站,充分收集群眾關切的熱難點問題,開展有針對性的調研,能形成高質量議案或建議。同時通過溝通,建立群眾與代表聯繫機制,可以指導(選民)群眾從更高層面提出好意見。

“選民反映的問題和意見,需由相關部門或單位辦理的,聯絡站歸納整理後,會交由街道人大工委進行處理。”市人大工委主任王慶九介紹,屬於人大職權範圍內的事項或者具有普遍性、代表性的問題,代表可以以代表議案或者建議、批評和意見等形式提出。

“以前是代表主動找群眾,瞭解到的問題未必全面。現在定期開展聯絡活動,群眾主動上門找代表,代表收集並彙總整理群眾意見,有助於代表站在全局層面思考問題。”王慶九表示,市人大將圍繞問題解決率等指標,對代表進行考核,切實提升代表履職實效。下一步繼續完善聯絡站各項制度,以臨邛和前進兩個聯絡站為試點,逐步向全市推廣,真正為群眾服好務。

記者 古若儀 報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