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為什麼像廣州、深圳這樣發達的南方城市,娛樂文藝產業始終不及其他城市?

zhangxiaotao042035


Hello.此答題是去年的,但看到標題我還是回答一下。

廣州及深圳的經濟固然發達,被稱為一線城市非浪得虛名,其在文化產業領域的發展亦非吳下阿蒙。答題中講到的、其娛樂文藝(化)產業不及其它城市,筆者不敢苟同。

我國這幾十年的經濟發展速度突飛猛進,發展模式日新月異,善於探索、敢於創新,勇於開拓是廣東經濟發展的動力源。

現在有不少人看來,這二座城市可定為創新經濟發展勢頭的標杆,自然而然看到其這一強大一面,而忽略了或者看不到其在創造經濟效益的同時與社會文化共向發展的步伐。遺憾也!

現在有不少朋友把傳統的文化藝術表演(達)形式為準則,去衡量一個城市的社會文化發展方向,把這種傳統文化模式套在廣州深圳,顯然不太恰當。傳統文化需要繼承,而且還要與新興的現代文化(產業)有機結合,才能稱得上是城市文化發展的未來。廣東有句俗語,"一本通書唸到老",就是說墨守成規。但願各個城市在經濟高速發展的同時,不要遺棄傳統文化,及傳統文化與現代文化產業有機結合和共同發展。

下面看看深圳(廣州暫不舉例)都有那些傳統的文藝(化)產業團隊。

——深圳國際文化博覽會

深圳國際文化博覽會是我國目前唯一的國家級文化產業博覽交易會。其每年五月舉行,以深圳文化產業發展成果向世人展示,近幾屆圍繞一帶一路,大眾創業萬眾創新的戰略思路,實行質量、內涵式發展方向,以政府支持、社會參與、市場運作模式,並提供平臺讓社會各界各行各業參與。

一年一度的文博會均在深圳會展中心主展場拉開序幕,並設有多個號館供來自全國及全世界的各行各業前來參觀交流、交易。其有一帶一路館,文化產業綜合館、時尚文化館、影視動漫遊戲館、文化創客館、藝術品館、新聞出版館、工藝美術館及非物質文化遺產館等。

——文化產業園(基地)

文化產業在深圳非常普及,其眾多大小文化創業園分佈於深圳各區。如位於南山區華僑城東北方的《華僑城創意文化園》引入設計、教育培訓、藝術培訓、攝影、動漫創作,還有酒廊、餐廳、零售等特色創意。該創意文化產業園還引進oct當代藝術中心進住。

龍華區《觀瀾版畫原創產業基地》位於觀瀾街道牛湖社區,這個版畫基地建造在客家村落,由原寶安區與中國美術家協會及深圳市文學藝術界聯合會共同創建。集版畫創作、展示、交流培訓、研究及收藏等,並可免費供遊客參觀。

此外還有大芬油畫村(龍崗區南灣街道)

怡景國家動漫產業基地(羅湖區怡景路)

力嘉創意文化產業園(龍崗區橫崗街道)

設計之都創意產業園(福田區皇崗路)

F518時尚創意園(寶安區西鄉街道寶源路)

特區1980文化創意園(龍華區民治大道)

南海意庫(南山區蛇口興華路6號)

93藝棧(南山區深圳大學西南門)

深圳大學創意園(南山區九祥新工業區)……



——深圳文化藝術團體

深圳的文化藝術表演團體在建立特區以來,已形成一種群眾性自發表演團隊,吸引了來自全國各地音樂專業及各音樂、戲劇、美術學院的畢業生參與,為深圳的文化藝術傳播起到充實和推動作用。

就在今年三月,深圳成立了歌舞劇院,該劇院屬國有公益文化企業,從事音樂歌舞及演出創作,填補了深圳缺少專業藝術表演團體的不足。除政府偏制的市交響樂團,政府支助的市粵劇團是專業文藝團體外,深圳其它大部分均為社區、企業或民間自行組建的文藝團隊。政府文體部門充分利用發揮這些業餘文藝團體,為他們提供舞臺表演,並在經濟上予以一些經濟支助。深圳文體旅遊局還定期在各業餘文藝團體中抽調節目,或者專場音樂會,舞蹈等深入社區演出。其中《週末劇場》是一個供觀眾欣賞的好去處。


深圳的業餘(其實很專業)文化藝術表演和創作團體有——深圳愛樂樂團、韻鵬民族樂團、華韻民族樂團、華夏民族樂團、中港文藝協進會茶樂軒民樂團、沙井萬豐(蠔豐)粵劇團、客家漢樂民樂團、深圳市本土文化研究會藝術團、振鵬京劇團……還有社區學校及企業組織的包括器樂舞蹈戲劇、合唱團……這些文化藝術骨幹還受聘於各學校及藝術培訓點參與教學,為深圳的文化藝術及文化產業發展打下牢固基礎。
深圳藝術學校及深圳書畫學院還為深圳培養出不少藝術人才,如鋼琴王子李雲迪,青年鋼琴家陳薩、王晨,音樂新星鋼琴家賴熠婷(筆者朋友女兒)。

深圳每隔二年為一屆,由市文體旅遊局主辦舉行"鵬城今秋文化藝術節",在各社區設立分會場進行初賽選拔,其節目內容涵蓋音樂舞蹈,國標及國際舞,交誼舞、美術書法攝影等內容。藝術節結束後還組隊巡演。從一九九二年至今,鵬城今秋藝術節已舉行了十四屆,成為深圳市民一道亮麗精彩的文化藝術盛宴。

各位朋友,不要以為深圳是文化沙漠,這裡有著豐富內涵、絢麗多彩的文化生活。希望你來深圳走走看看,領略一下這個大城市的文化魅力。謝謝您看完此文!


不輕信不盲從


這個問題要完全答好有點難度,就個人觀感,只能是淺識。廣東,由其是廣卅深訓,從主流意識上,人們都以快和變為動力,再加上地理"海闊天空"位置優勢,筆者出生在湖廣交界之地,早年就曾看到,當內地人用扁擔挑肩上時,廣東人用的自行車了,他們面臨大海,自古就是"交通四方八達",飄洋過海,開拓見新永無窮止,當改革開放有幾個港臺歌家或戲曲到內地出演,內地人真好象遇見了神仙一樣地吹捧,並如獲至地舌命依,"鄉巴佬"本相顯現無餘。可廣東人早已司空見慣,無非就是幾曲嬌滴滴的音調或血淚暴力之技巧再現而已,他們在大海中拼搏不就是如此嗎?港、臺早已是他們來去自如的地方(雖是偷度),可內地人就沒這個自然優勢了。再則,廣東人的刃性是為財富而拼搏,而不是為現有富足而享受,否則,中國的眾多華僑,為祖國的改革發展的貢獻,廣東人要佔一大半。而內地的所謂文化發展比廣東"潮流",也許與湖南電視臺的某些娛樂節目的"名星"吹捧有關,實則,這不是"好"的向徵,真正的中國文化不是以娛樂為主題,而應為社會產生動力為中心。現在無論打開什麼可視可聽廣播電視手機,首先映入的什麼明星或以明星為代言的廣告,內地人多地人都有拿著手中改革分給他們的紅利不是象廣東人(或沿海地區)那樣去擴展去壯大去快步往前趕去再拼搏,而是盼著月底又可領工資了,什麼麻將館,什麼廣場舞,足可以打發他們的時間,甚至有的家庭(或學校)教育孩子都以教他們去看電視中的明星,去學習去模訪去參加各種比賽,然後出人頭地,所以內地人的電視臺就以此為標準(收視率)定義為文化繁榮,不可取也。


老毛還會在


我也是醉了,如果說的是明星文化,題主年輕不瞭解也就算了,一群答題的也不做做功課就亂答…真的是勇氣可嘉。

上點年紀的想必都知道毛寧、楊鈺瑩、林依輪、高林生、光頭李進、李春波他們吧?90年代的流行音樂港臺是華人世界的領頭羊,內地廣東則是排頭兵,他們從廣東紅遍全國,然後90年代中後期再北上,他們當中可沒幾個是廣東人,像李春波還是北京人,為什麼要來廣東發展?還不是因為當時廣東是國內流行文化的橋頭堡麼,其次,影視作品、當時外來妹、中國大酒店一樣是火遍全國,對了,大家熟悉的劉濤最初就在廣東情景喜劇《外來媳婦本地郎》中飾演三媳婦,而後迴流。

但是話說回來,廣東畢竟是中國陸地的最南端,地理的輻射範圍有限,原本中國的文化政治中心就是北京,廣東自然是競爭不過的,其次,廣東人更愛看港臺節目,這也限制了廣東影視行業的發展,但是放在全國來講,廣東的文化娛樂真差嗎?恐怕未必,只是比上不足而已,明顯沒GDP那麼耀眼,比下還是綽綽有餘的。


育兒小美媽


廣州休閒娛樂產業發達:花城匯、太古倉、紅磚廠、時尚天河廣場(中國最大的地下時尚娛樂廣場)、長隆樂園(單園接待人數全球第一的主題樂園)。時尚天河30多個街區都設有不同的主題,小橋流水、地下列車等各類生態人文景觀,是國內最大最有創意的地下時尚娛樂廣場。

花城匯則可以一邊飲咖啡一邊觀賞舉世聞名的廣州塔。

聯合國世界旅遊組織總幹事塔勒·裡發艾在觀賞完數百隻由孔雀、丹頂鶴等大型鳥類表演的”百鳥歸巢“的壯觀場面後說,“長隆是意想不到的世界旅遊界奇蹟,它擁有中國最好的主題公園。:廣州長隆野生動物世界被稱為“亞洲最大的動物園“,被國外媒體譽為“中國最具國際水準的國家級野生動物樂園”,是全世界動物種群最多、最大的野生動物主題公園。《爸爸去哪兒》第一季大電影和湖南衛視《奇妙的朋友》的拍攝地。長隆集團是全世界在單園營收規模和遊客體驗上唯一能和迪士尼抗衡的主題公園品牌。2017年長隆兩家樂園:廣州長隆野生動物園接待2100萬人次,長隆海洋王國接待遊客979萬人次,廣州長隆野生動物園單園接待人數超越迪士尼全世界所有頂級樂園、環球影城,是全世界接待人數第一的頂級主題公園。


廣州長隆野生動物主題公園和長隆海洋樂園全球主題公園排名:

從上圖可以看出,世界各國主題公園市場已經完全被美國迪士尼和環球影城壟斷,唯有中國的長隆可以與之一戰。廣州長隆野生動物主題公園單園遊客接待量是上海迪士尼樂園的兩倍和香港迪士尼樂園的3.5倍。就連接待人數較少的長隆海洋王國都超過了世界上大部分迪士尼樂園和好萊塢環球影城。分析人士稱香港迪士尼一直無法盈利的直接原因就是離長隆太近:廣州長隆野生動物園和長隆海洋樂園挑戰遊客感官刺激極限的體驗和極高的遊客滿意度,使得香港迪士尼在短兵相接的競爭中一直處於下風,經營舉步維艱。

廣州文化創意產業發達,紅磚廠、太古倉是類似北京798的文化休閒區。有大量的藝術家聚集,創作、經營於一體。


粵港澳大灣區數據庫


其實這是個偽命題!娛樂文藝只是文化這一大命題的中的部份內涵而已。在回答這個問題時,先將深圳放在一邊,以我生活的廣州作為切入點來談一談。

一千多萬真正城區人口(所謂之真正的城區人口是指日常生活、工作中,鞋底不粘泥的概念)的廣州市各年齡層的比例比較均衡,且各階層人口的收入比較穩定。加上嶺南地區獨特的終年溫曖的氣候條件,形成的廣州市終年以夜生活為主的生活、消費習慣。椐統計,晚六時至晚十一時是廣州消費的最黃金時段。估算一天中有70%金錢消費都集中在這一時段。隨之,巨大的夜生活服務系統也特別完善。比如,購物中心、商場、房地產中介、旅遊公司、公交系統等一系列行業均在夜間運營。特別是餐飲行業,近半數的飯食店經營至零晨二、三點,且賓客滿堂。

晚九時以後,約人出去消費的事很普遍。

由於這一特性存在,大型的晚間娛樂、文藝活動沒多少市場。市場的規模少,自然這類產業就無發展空間。這二十年來,廣州市個性化文化產業的興起,也許走在了全國的前列。

所謂之個性化是指極小範圍的專項興趣活動。一般不超過二十人,在無商業化的前提下,一群志同者之間開展的學習、娛趣活動。如:美聲、民歌、朗誦、插花、形體、油畫、國畫、養貓狗、古玩、寫詩、珠寶製作、旅遊、玩越野車等,林林總總數之不盡。又以消費水平來分出無數擋次。總之,生活在廣州,只要有時間,不愁沒地方去。嘆只嘆人生苦短吧!











shasha271


廣州深圳甚至南嶺以南,基本上都是歷史上中原世家大族整體南遷的結果,如今宗廟祭祀等等依然按傳統依古例進行,今天冬至,作為傳統意義上一個重要節日,廣東福建要比如今的中原及以北地區要注重得多。

說這麼多,只想強調一點,中華傳統的(你當然也可以形容為古板的、封建的)文化以及價值觀因為歷史進程諸多因素的影響,形成國內不同地區的民風民俗的差異其實已經非常大了。不獨我們討論的話題,就說利是紅包的含義、嫁妝和禮金的意義,南北差異也不小,大抵也是基於上面提到的原因。

既然提到古板封建的傳統特色,中華傳統文化對於娛樂文藝之類的東西會有怎樣的觀感那就眾所周知了,廣東也如此,父母長輩絕對不會鼓勵甚至極其抗拒自己的兒女從事以及沉迷於需要“拋頭露面”的行業,他們會寧願你一事無成回家耕地做點小生意也不會讓你從事什麼演藝事業的。這是其一。

另外,看待這些電視娛樂文娛演藝的東西,廣東人大多將之視作生活調劑而不會放下自己的工作和事業沉迷下去,搞些什麼模仿、追星之類的勾當。以往,許多自以為大牌的範兒到嶺南大都鎩羽而歸,感覺不受待見,包括著名的央視之類的,實在地,粵人不會把星啊、腕啊當成什麼了不得的事情,廣東人講實際,受不了虛的東西,掙錢做事業才是最實在的事情,對於這些文藝娛樂虛頭巴腦的東西,不會有尊敬、也極少有崇拜的。

還有如今國內的文化潮流依然是京城滿清流行的東東,不要說嶺南了,長江流域江浙淮之類的也接受不了。你看看央視春晚都吃了多少年餃子了,其實央視知不知道,春節吃餃子的人口其實並不多。也不過是從明清特別是清代才流行起來的,宋代的“角兒”和元代“扁食”、更早唐以及之前的餛飩,你還是叫“舌尖上的中國”在南方找找吧。正統的東西沒能兼顧文化差異的現實,唯我獨尊自大狂妄,廣州深圳特別是嶺南本地人對之沒什麼興趣其實也是事出有因。

何況,嶺南有自己獨特的文化形態,接觸外界更早更廣泛,大粵語文化區有自己體系完善的產業架構,其娛樂事業發展形式也更多元,或許也更先進——如今電視以及電視演藝之類的其實日漸息微了,過多幾年文娛產業形式和電視媒介之類的也會沒落,粵人不大關注,或者不過是春江水暖鴨先知罷了。


Gilbertmars


其實廣州的娛樂文藝產業相當強,甚至在一定的時間,被稱之為中國流行音樂的勝地。除了北京,我想比娛樂文藝產業,沒有幾個城市敢說一定勝於廣州的。

在九十年代,廣州了真是整個中國流行文化的中心,一堆的製作人創作人和歌手,還有相關的公司,比如鄧建國,比如陳小奇,比如楊鈺瑩、毛寧都是那個時代的巨星。廣州的太平洋影音,白天鵝音像等公司都很出名。

進入新世紀以後,廣州同樣在流行文化中還是個中心,比如鳳凰傳奇、鄭源、莊心妍、王強,等等,都是在廣州發展,廣州的經紀中介公司。廣州邊上的順德,其實也算廣州,一個孔雀廊唱片,就擁有鄭源、鳳凰傳奇的經紀權!

當然除了流行歌,動漫廣州也領先國內。什麼喜羊羊與灰太狼,也是流行全國,開創了國內動漫的新時代。後來,遊戲電競方面,廣州的佔比也很高。

所以,提問者認為的廣州的文藝產業始終不如其它城市,是哪些其它城市?是不如龍巖還是不如上饒還是不如商丘?


武大東湖


首先,娛樂業是一個涵蓋面非常廣泛的行業。不過影視行業作為其中一個子行業,在媒體上的曝光非常多,所以很多人將影視業等同於娛樂業。除了影視行業以外,音樂行業,戲劇表演,曲藝表演,KTV,夜總會和網吧實際上都是娛樂行業的組成部分。綜合來看,廣東地區的娛樂業發展水平並不差。

其次,單純從影視行業來看的話,確實呈現向北京高度集中的趨勢。在80年代以前,長春和上海地區都有比較豐沛的影視行業資源。但在90年代以後迅速衰落。八九十年代的時候,廣州地區的影視行業,憑藉著模仿港臺地區的先發優勢,在全國一度很有影響力。但進入本世紀後也迅速衰落。究其原因,在於影視行業是一個極易受到政策影響的行業。所以在北京開設公司最能夠感覺政策變動進而調整,從而降低公司經營風險。目前中國影視行業的佈局是將運營中心放在北京,將外景中心放在橫店等地,註冊中心放在新疆霍爾果斯避稅。總體來看,和廣東的關係不大。佛山等地有一定數量的外景基地。不過規模和影響力遠遜於橫店。

最後,廣州和深圳沒有能夠實現在影視和音樂行業上的大發展,除了外部原因之外,也和自身的發展歷程密切相關。廣州在八九十年代的時候,曾經有一個非常好的發展契機,但是沒有能夠實現轉型升級。主要原因在於當時廣州的影視音樂行業,以模仿港臺為主。由於受到政策限制,因此港臺明星前往大陸直接演出的機會並不多,本土明星的出現恰好填補了這個市場空白。90年代以後,隨著港臺明星開始大量直接前往大陸開拓市場,擠壓了本土明星的市場。同一時期,擁有大量劇團的北京地區開始推行市場化改革,體制內演員的走穴也衝擊了本土明星的北方市場。廣東當地政府當時對於影視音樂行業不夠重視,也沒有能夠推行相應的扶持政策。因此這個行業很快就衰落下去。深圳當時的發展比廣州更弱一些,但是情況大同小異。


用戶4325101516


其它城市的娛樂事業比深圳、廣州發達,我不這樣認為。其他城市有些地方娛樂文化含量不是很高,個別的節目甚至有些還很低級的。相反,廣東的娛樂不說高雅,最起碼也嚴肅一點吧。廣東電視臺拍了部電視劇《外來媳婦本地郎》。宣傳的都是街坊鄰里之間發生的事,滿滿的都是正能量,一拍就是幾年時間千多集。這既娛樂了觀眾,又宣傳了正面的東西,多高尚哇。內地一些歌廳裡說的相聲和說唱,水平低不說且內容還不健康。廣州有個相聲演員叫黃俊英,說的聲相非常好,灰諧風趣且內容積極向上,深受群眾喜愛。遺憾的是粵語不能像普通話一樣可以全國普及。現在廣東追求的是高雅的演出,捨得投入。建設的歌劇院的水準直追國家大劇院。珠海建了個日月貝歌劇院,水淮已超悉尼歌劇院。東莞一些鄉鎮歌劇院,內地省一級的歌劇院也不能望其項背。這些歌劇院邀請的是俄羅斯歌劇團,意大利歌舞劇等專業劇團演出,《茶花女》就在東莞的一個鄉鎮劇院演出過。珠海有一條村叫北山村,村裡每年都要辦一屆爵士音樂會,全世界一些知名的搖滾歌手都到場演出。這可是一條地地道道的鄉村哪。所以說廣東的娛樂已經不是追求簡單的娛樂,而是追求有質量,有品味的娛樂。宋飛二月份要到珠海來演出,她是拉二胡的。好一點的位置票價高達280元,沒幾天票就賣完了。對於這些高大上的演出,廣東人從不省錢。所以,我只能說廣東的娛樂己經處於一個高一點的階段了。


心韋2


廣東人一到晚上都出去玩了,打籃球、羽毛球、唱K、吃宵夜、看電影、玩極限運動什麼的,很少留在家看電視,不像北方八、九點基本都關店了特別冬天,只能回家看電視看別人娛樂,所以北方臺搞各種綜藝節目,廣東除了體育臺基本沒人看。廣東娛樂文藝產業不及其他城市?大排檔要凌晨3點才能收攤,北方能有這麼豐富夜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