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为什么像广州、深圳这样发达的南方城市,娱乐文艺产业始终不及其他城市?

zhangxiaotao042035


Hello.此答題是去年的,但看到标題我还是回答一下。

广州及深圳的经济固然发达,被称为一线城市非浪得虚名,其在文化产业领域的发展亦非吴下阿蒙。答题中讲到的、其娱乐文艺(化)产业不及其它城市,笔者不敢苟同。

我国这几十年的经济发展速度突飞猛进,发展模式日新月异,善于探索、敢于创新,勇于开拓是广东经济发展的动力源。

现在有不少人看来,这二座城市可定为创新经济发展势头的标杆,自然而然看到其这一強大一面,而忽略了或者看不到其在创造经济效益的同时与社会文化共向发展的步伐。遗憾也!

现在有不少朋友把传统的文化艺术表演(达)形式为准则,去衡量一个城市的社会文化发展方向,把这种传统文化模式套在广州深圳,显然不太恰当。传统文化需要继承,而且还要与新兴的现代文化(产业)有机结合,才能称得上是城市文化发展的未來。广东有句俗语,"一本通书念到老",就是说墨守成规。但愿各个城市在经济高速发展的同时,不要遗弃传统文化,及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产业有机结合和共同发展。

下面看看深圳(广州暂不举例)都有那些传统的文艺(化)产业团队。

——深圳國际文化博览会

深圳国际文化博览会是我国目前唯一的国家级文化产业博览交易会。其每年五月举行,以深圳文化产业发展成果向世人展示,近几届围绕一带一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战略思路,实行质量、内涵式发展方向,以政府支持、社会参与、市场运作模式,并提供平台让社会各界各行各业参与。

一年一度的文博会均在深圳会展中心主展场拉开序幕,并设有多个号馆供来自全国及全世界的各行各业前来参观交流、交易。其有一带一路馆,文化产业综合馆、时尚文化馆、影视动漫游戏馆、文化创客馆、艺术品馆、新闻出版馆、工艺美术馆及非物质文化遗产馆等。

——文化产业园(基地)

文化产业在深圳非常普及,其众多大小文化创业园分布于深圳各区。如位于南山区华侨城东北方的《华侨城创意文化园》引入设计、教育培训、艺术培训、攝影、动漫创作,还有酒廊、餐厅、零售等特色创意。该创意文化产业园还引进oct当代艺术中心进住。

龙华区《观澜版画原创产业基地》位于观澜街道牛湖社区,这个版画基地建造在客家村落,由原宝安区与中国美术家协会及深圳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共同创建。集版画创作、展示、交流培训、研究及收藏等,并可免费供游客参观。

此外还有大芬油画村(龙岗区南湾街道)

怡景国家动漫产业基地(罗湖区怡景路)

力嘉创意文化产业园(龙岗区横岗街道)

设计之都创意产业园(福田区皇岗路)

F518时尚创意园(宝安区西乡街道宝源路)

特区1980文化创意园(龙华区民治大道)

南海意库(南山区蛇口兴华路6号)

93艺栈(南山区深圳大学西南门)

深圳大学创意园(南山区九祥新工业区)……



——深圳文化艺术团体

深圳的文化艺术表演团体在建立特区以来,已形成一种群众性自发表演团队,吸引了来自全国各地音乐专业及各音乐、戏剧、美术学院的毕业生参与,为深圳的文化艺术传播起到充实和推动作用。

就在今年三月,深圳成立了歌舞剧院,该剧院属国有公益文化企业,从事音乐歌舞及演出创作,填补了深圳缺少专业艺术表演团体的不足。除政府偏制的市交响乐团,政府支助的市粤剧团是专业文艺团体外,深圳其它大部分均为社区、企业或民间自行组建的文艺团队。政府文体部门充分利用发挥这些业余文艺团体,为他们提供舞台表演,并在经济上予以一些经济支助。深圳文体旅游局还定期在各业余文艺团体中抽调节目,或者专场音乐会,舞蹈等深入社区演出。其中《周末剧场》是一个供观众欣赏的好去处。


深圳的业余(其实很专业)文化艺术表演和创作团体有——深圳爱乐乐团、韵鹏民族乐团、华韵民族乐团、华夏民族乐团、中港文艺协进会茶乐轩民乐团、沙井万丰(蚝丰)粤剧团、客家汉乐民乐团、深圳市本土文化研究会艺术团、振鹏京剧团……还有社区学校及企业组织的包括器乐舞蹈戏剧、合唱团……这些文化艺术骨干还受聘于各学校及艺术培训点参与教学,为深圳的文化艺术及文化产业发展打下牢固基础。
深圳艺术学校及深圳书画学院还为深圳培养出不少艺术人才,如钢琴王子李云迪,青年钢琴家陈萨、王晨,音乐新星钢琴家赖熠婷(笔者朋友女儿)。

深圳每隔二年为一届,由市文体旅游局主办举行"鹏城今秋文化艺术节",在各社区设立分会场进行初赛选拔,其节目内容涵盖音乐舞蹈,国标及国际舞,交谊舞、美术书法摄影等内容。艺术节结束后还组队巡演。从一九九二年至今,鹏城今秋艺术节已举行了十四届,成为深圳市民一道亮丽精彩的文化艺术盛宴。

各位朋友,不要以为深圳是文化沙漠,这里有着丰富内涵、绚丽多彩的文化生活。希望你来深圳走走看看,领略一下这个大城市的文化魅力。谢谢您看完此文!


不輕信不盲從


这个问题要完全答好有点难度,就个人观感,只能是浅识。广东,由其是广卅深训,从主流意识上,人们都以快和变为动力,再加上地理"海阔天空"位置优势,笔者出生在湖广交界之地,早年就曾看到,当内地人用扁担挑肩上时,广东人用的自行车了,他们面临大海,自古就是"交通四方八达",飘洋过海,开拓见新永无穷止,当改革开放有几个港台歌家或戏曲到内地出演,内地人真好象遇见了神仙一样地吹捧,并如获至地舌命依,"乡巴佬"本相显现无余。可广东人早已司空见惯,无非就是几曲娇滴滴的音调或血泪暴力之技巧再现而已,他们在大海中拼搏不就是如此吗?港、台早已是他们来去自如的地方(虽是偷度),可内地人就没这个自然优势了。再则,广东人的刃性是为财富而拼搏,而不是为现有富足而享受,否则,中国的众多华侨,为祖国的改革发展的贡献,广东人要占一大半。而内地的所谓文化发展比广东"潮流",也许与湖南电视台的某些娱乐节目的"名星"吹捧有关,实则,这不是"好"的向征,真正的中国文化不是以娱乐为主题,而应为社会产生动力为中心。现在无论打开什么可视可听广播电视手机,首先映入的什么明星或以明星为代言的广告,内地人多地人都有拿着手中改革分给他们的红利不是象广东人(或沿海地区)那样去扩展去壮大去快步往前赶去再拼搏,而是盼着月底又可领工资了,什么麻将馆,什么广场舞,足可以打发他们的时间,甚至有的家庭(或学校)教育孩子都以教他们去看电视中的明星,去学习去模访去参加各种比赛,然后出人头地,所以内地人的电视台就以此为标准(收视率)定义为文化繁荣,不可取也。


老毛还会在


我也是醉了,如果说的是明星文化,题主年轻不了解也就算了,一群答题的也不做做功课就乱答…真的是勇气可嘉。

上点年纪的想必都知道毛宁、杨钰莹、林依轮、高林生、光头李进、李春波他们吧?90年代的流行音乐港台是华人世界的领头羊,内地广东则是排头兵,他们从广东红遍全国,然后90年代中后期再北上,他们当中可没几个是广东人,像李春波还是北京人,为什么要来广东发展?还不是因为当时广东是国内流行文化的桥头堡么,其次,影视作品、当时外来妹、中国大酒店一样是火遍全国,对了,大家熟悉的刘涛最初就在广东情景喜剧《外来媳妇本地郎》中饰演三媳妇,而后回流。

但是话说回来,广东毕竟是中国陆地的最南端,地理的辐射范围有限,原本中国的文化政治中心就是北京,广东自然是竞争不过的,其次,广东人更爱看港台节目,这也限制了广东影视行业的发展,但是放在全国来讲,广东的文化娱乐真差吗?恐怕未必,只是比上不足而已,明显没GDP那么耀眼,比下还是绰绰有余的。


育儿小美妈


广州休闲娱乐产业发达:花城汇、太古仓、红砖厂、时尚天河广场(中国最大的地下时尚娱乐广场)、长隆乐园(单园接待人数全球第一的主题乐园)。时尚天河30多个街区都设有不同的主题,小桥流水、地下列车等各类生态人文景观,是国内最大最有创意的地下时尚娱乐广场。

花城汇则可以一边饮咖啡一边观赏举世闻名的广州塔。

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总干事塔勒·里发艾在观赏完数百只由孔雀、丹顶鹤等大型鸟类表演的”百鸟归巢“的壮观场面后说,“长隆是意想不到的世界旅游界奇迹,它拥有中国最好的主题公园。:广州长隆野生动物世界被称为“亚洲最大的动物园“,被国外媒体誉为“中国最具国际水准的国家级野生动物乐园”,是全世界动物种群最多、最大的野生动物主题公园。《爸爸去哪儿》第一季大电影和湖南卫视《奇妙的朋友》的拍摄地。长隆集团是全世界在单园营收规模和游客体验上唯一能和迪士尼抗衡的主题公园品牌。2017年长隆两家乐园:广州长隆野生动物园接待2100万人次,长隆海洋王国接待游客979万人次,广州长隆野生动物园单园接待人数超越迪士尼全世界所有顶级乐园、环球影城,是全世界接待人数第一的顶级主题公园。


广州长隆野生动物主题公园和长隆海洋乐园全球主题公园排名:

从上图可以看出,世界各国主题公园市场已经完全被美国迪士尼和环球影城垄断,唯有中国的长隆可以与之一战。广州长隆野生动物主题公园单园游客接待量是上海迪士尼乐园的两倍和香港迪士尼乐园的3.5倍。就连接待人数较少的长隆海洋王国都超过了世界上大部分迪士尼乐园和好莱坞环球影城。分析人士称香港迪士尼一直无法盈利的直接原因就是离长隆太近:广州长隆野生动物园和长隆海洋乐园挑战游客感官刺激极限的体验和极高的游客满意度,使得香港迪士尼在短兵相接的竞争中一直处于下风,经营举步维艰。

广州文化创意产业发达,红砖厂、太古仓是类似北京798的文化休闲区。有大量的艺术家聚集,创作、经营于一体。


粤港澳大湾区数据库


其实这是个伪命题!娱乐文艺只是文化这一大命题的中的部份内涵而已。在回答这个问题时,先将深圳放在一边,以我生活的广州作为切入点来谈一谈。

一千多万真正城区人口(所谓之真正的城区人口是指日常生活、工作中,鞋底不粘泥的概念)的广州市各年龄层的比例比较均衡,且各阶层人口的收入比较稳定。加上岭南地区独特的终年温暧的气候条件,形成的广州市终年以夜生活为主的生活、消费习惯。椐统计,晚六时至晚十一时是广州消费的最黄金时段。估算一天中有70%金钱消费都集中在这一时段。随之,巨大的夜生活服务系统也特别完善。比如,购物中心、商场、房地产中介、旅游公司、公交系统等一系列行业均在夜间运营。特别是餐饮行业,近半数的饭食店经营至零晨二、三点,且宾客满堂。

晚九时以后,约人出去消费的事很普遍。

由于这一特性存在,大型的晚间娱乐、文艺活动没多少市场。市场的规模少,自然这类产业就无发展空间。这二十年来,广州市个性化文化产业的兴起,也许走在了全国的前列。

所谓之个性化是指极小范围的专项兴趣活动。一般不超过二十人,在无商业化的前提下,一群志同者之间开展的学习、娱趣活动。如:美声、民歌、朗诵、插花、形体、油画、国画、养猫狗、古玩、写诗、珠宝制作、旅游、玩越野车等,林林总总数之不尽。又以消费水平来分出无数挡次。总之,生活在广州,只要有时间,不愁没地方去。叹只叹人生苦短吧!











shasha271


广州深圳甚至南岭以南,基本上都是历史上中原世家大族整体南迁的结果,如今宗庙祭祀等等依然按传统依古例进行,今天冬至,作为传统意义上一个重要节日,广东福建要比如今的中原及以北地区要注重得多。

说这么多,只想强调一点,中华传统的(你当然也可以形容为古板的、封建的)文化以及价值观因为历史进程诸多因素的影响,形成国内不同地区的民风民俗的差异其实已经非常大了。不独我们讨论的话题,就说利是红包的含义、嫁妆和礼金的意义,南北差异也不小,大抵也是基于上面提到的原因。

既然提到古板封建的传统特色,中华传统文化对于娱乐文艺之类的东西会有怎样的观感那就众所周知了,广东也如此,父母长辈绝对不会鼓励甚至极其抗拒自己的儿女从事以及沉迷于需要“抛头露面”的行业,他们会宁愿你一事无成回家耕地做点小生意也不会让你从事什么演艺事业的。这是其一。

另外,看待这些电视娱乐文娱演艺的东西,广东人大多将之视作生活调剂而不会放下自己的工作和事业沉迷下去,搞些什么模仿、追星之类的勾当。以往,许多自以为大牌的范儿到岭南大都铩羽而归,感觉不受待见,包括著名的央视之类的,实在地,粤人不会把星啊、腕啊当成什么了不得的事情,广东人讲实际,受不了虚的东西,挣钱做事业才是最实在的事情,对于这些文艺娱乐虚头巴脑的东西,不会有尊敬、也极少有崇拜的。

还有如今国内的文化潮流依然是京城满清流行的东东,不要说岭南了,长江流域江浙淮之类的也接受不了。你看看央视春晚都吃了多少年饺子了,其实央视知不知道,春节吃饺子的人口其实并不多。也不过是从明清特别是清代才流行起来的,宋代的“角儿”和元代“扁食”、更早唐以及之前的馄饨,你还是叫“舌尖上的中国”在南方找找吧。正统的东西没能兼顾文化差异的现实,唯我独尊自大狂妄,广州深圳特别是岭南本地人对之没什么兴趣其实也是事出有因。

何况,岭南有自己独特的文化形态,接触外界更早更广泛,大粤语文化区有自己体系完善的产业架构,其娱乐事业发展形式也更多元,或许也更先进——如今电视以及电视演艺之类的其实日渐息微了,过多几年文娱产业形式和电视媒介之类的也会没落,粤人不大关注,或者不过是春江水暖鸭先知罢了。


Gilbertmars


其实广州的娱乐文艺产业相当强,甚至在一定的时间,被称之为中国流行音乐的胜地。除了北京,我想比娱乐文艺产业,没有几个城市敢说一定胜于广州的。

在九十年代,广州了真是整个中国流行文化的中心,一堆的制作人创作人和歌手,还有相关的公司,比如邓建国,比如陈小奇,比如杨钰莹、毛宁都是那个时代的巨星。广州的太平洋影音,白天鹅音像等公司都很出名。

进入新世纪以后,广州同样在流行文化中还是个中心,比如凤凰传奇、郑源、庄心妍、王强,等等,都是在广州发展,广州的经纪中介公司。广州边上的顺德,其实也算广州,一个孔雀廊唱片,就拥有郑源、凤凰传奇的经纪权!

当然除了流行歌,动漫广州也领先国内。什么喜羊羊与灰太狼,也是流行全国,开创了国内动漫的新时代。后来,游戏电竞方面,广州的占比也很高。

所以,提问者认为的广州的文艺产业始终不如其它城市,是哪些其它城市?是不如龙岩还是不如上饶还是不如商丘?


武大东湖


首先,娱乐业是一个涵盖面非常广泛的行业。不过影视行业作为其中一个子行业,在媒体上的曝光非常多,所以很多人将影视业等同于娱乐业。除了影视行业以外,音乐行业,戏剧表演,曲艺表演,KTV,夜总会和网吧实际上都是娱乐行业的组成部分。综合来看,广东地区的娱乐业发展水平并不差。

其次,单纯从影视行业来看的话,确实呈现向北京高度集中的趋势。在80年代以前,长春和上海地区都有比较丰沛的影视行业资源。但在90年代以后迅速衰落。八九十年代的时候,广州地区的影视行业,凭借着模仿港台地区的先发优势,在全国一度很有影响力。但进入本世纪后也迅速衰落。究其原因,在于影视行业是一个极易受到政策影响的行业。所以在北京开设公司最能够感觉政策变动进而调整,从而降低公司经营风险。目前中国影视行业的布局是将运营中心放在北京,将外景中心放在横店等地,注册中心放在新疆霍尔果斯避税。总体来看,和广东的关系不大。佛山等地有一定数量的外景基地。不过规模和影响力远逊于横店。

最后,广州和深圳没有能够实现在影视和音乐行业上的大发展,除了外部原因之外,也和自身的发展历程密切相关。广州在八九十年代的时候,曾经有一个非常好的发展契机,但是没有能够实现转型升级。主要原因在于当时广州的影视音乐行业,以模仿港台为主。由于受到政策限制,因此港台明星前往大陆直接演出的机会并不多,本土明星的出现恰好填补了这个市场空白。90年代以后,随着港台明星开始大量直接前往大陆开拓市场,挤压了本土明星的市场。同一时期,拥有大量剧团的北京地区开始推行市场化改革,体制内演员的走穴也冲击了本土明星的北方市场。广东当地政府当时对于影视音乐行业不够重视,也没有能够推行相应的扶持政策。因此这个行业很快就衰落下去。深圳当时的发展比广州更弱一些,但是情况大同小异。


用户4325101516


其它城市的娱乐事业比深圳、广州发达,我不这样认为。其他城市有些地方娱乐文化含量不是很高,个别的节目甚至有些还很低级的。相反,广东的娱乐不说高雅,最起码也严肃一点吧。广东电视台拍了部电视剧《外来媳妇本地郎》。宣传的都是街坊邻里之间发生的事,满满的都是正能量,一拍就是几年时间千多集。这既娱乐了观众,又宣传了正面的东西,多高尚哇。内地一些歌厅里说的相声和说唱,水平低不说且内容还不健康。广州有个相声演员叫黄俊英,说的声相非常好,灰谐风趣且内容积极向上,深受群众喜爱。遗憾的是粤语不能像普通话一样可以全国普及。现在广东追求的是高雅的演出,舍得投入。建设的歌剧院的水准直追国家大剧院。珠海建了个日月贝歌剧院,水淮已超悉尼歌剧院。东莞一些乡镇歌剧院,内地省一级的歌剧院也不能望其项背。这些歌剧院邀请的是俄罗斯歌剧团,意大利歌舞剧等专业剧团演出,《茶花女》就在东莞的一个乡镇剧院演出过。珠海有一条村叫北山村,村里每年都要办一届爵士音乐会,全世界一些知名的摇滚歌手都到场演出。这可是一条地地道道的乡村哪。所以说广东的娱乐已经不是追求简单的娱乐,而是追求有质量,有品味的娱乐。宋飞二月份要到珠海来演出,她是拉二胡的。好一点的位置票价高达280元,没几天票就卖完了。对于这些高大上的演出,广东人从不省钱。所以,我只能说广东的娱乐己经处于一个高一点的阶段了。


心韦2


广东人一到晚上都出去玩了,打篮球、羽毛球、唱K、吃宵夜、看电影、玩极限运动什么的,很少留在家看电视,不像北方八、九点基本都关店了特别冬天,只能回家看电视看别人娱乐,所以北方台搞各种综艺节目,广东除了体育台基本没人看。广东娱乐文艺产业不及其他城市?大排档要凌晨3点才能收摊,北方能有这么丰富夜生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