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2 一男子疑患絕症 楊劍消化團隊Liu-POEM超微創手術解憂愁

近日,家住王益區的李先生一吃東西,就感覺到吞嚥困難,時不時還反流、嘔吐,他說:“這樣的情況都四年了,開始一直沒有當回事,直到最近病情加重,出現消瘦,趕緊來銅川市人民醫院進行住院治療,我真以為自己得了絕症了,一想到要為家中老母親盡孝心中多有不捨,總是胡思亂想,以為得了癌症,真是嚇壞了”。

一男子疑患絕症 楊劍消化團隊Liu-POEM超微創手術解憂愁

該患者來到銅川市人民醫院消化內科住院後,消化科醫生為其進行系統檢查後,最終確診是賁門失弛緩症這個病。那麼什麼是賁門失弛緩症?記者採訪了消化內科主任醫師楊劍,他為大家介紹說:食管-賁門失弛緩症(esophagealachalasia)又稱賁門痙攣、巨食管賁門失弛緩症食管、是由食管神經肌肉功能障礙所致的疾病,其主要特徵是食管缺乏蠕動,食管下端括約肌(LES)高壓和對吞嚥動作的鬆弛反應減弱。臨床表現為嚥下困難、食物反流和下端胸骨後不適或疼痛。本病為一種少見病(估計每10萬人人中僅約1人),可發生於任何年齡,但最常見於20~39歲的年齡組。兒童很少發病,男女發病大致相等,較多見於管擴張的一種疾病。本病多見於青壯年。其主要病理改變為食管壁間神經叢的節細胞數量減少甚至消失,可累及整個胸段食管,以食管中下部最明顯。該病治療不及時有潛在發生食管癌的危險。

一男子疑患絕症 楊劍消化團隊Liu-POEM超微創手術解憂愁

如今,在銅川市人民醫院消化內科已成功開展多例“經口內鏡下肌切開術”治癒賁門失弛緩症的病例。據消化內科主任楊劍介紹:“經口內鏡下肌切開術(Peroral endoscopic myotomy,POEM)是一種通過隧道內鏡進行肌切開的超微創新技術,在我國2008年首次用於賁門失弛緩症的治療,2010年開始廣泛在臨床使用經口內鏡下肌切開術(POEM),經過多年的迅速發展,目前我國已成為開展該技術最多的國家。而銅川市人民醫院楊劍消化科團隊是在2015年已開展此類手術。如今在多年的臨床實踐中,不斷的對該技術進行改進,劉冰熔教授提出了改進的Liu-POEM術式,理念先進,此次手術銅川市人民醫院楊劍消化科團隊採用Liu-POEM術式,經口無痛胃鏡下治療賁門失弛緩症。

該患者手術過程非常順利,術後患者返回病房,在醫生、護士的精心照顧下,恢復非常快,患者對記者說:“做完這個手術後,術前的各種不適一下子就沒有了,現在吞嚥恢復了正常,飲食正常了,心裡的大石頭也終於消失了,一想起之前對生活的絕望,現在經過醫生的準確診斷和手術下,現在又對生活又充滿的希望!真的非常謝謝市人民醫院的好醫生們!”(同步發佈:智慧銅川手機臺 通訊員:任永飛 攝影:曹耀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