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韓信打下齊國後,項羽去打韓信的話結果會怎樣?

請認清自己的定位


可以參照項羽打彭越的結果,在項羽和劉邦對峙時期,彭越在梁地不斷搗亂,於是項羽親自率軍攻打彭越,留大司馬曹咎留守。雖然項羽最終擊敗了彭越,但曹咎卻兵敗被殺,劉邦重奪成皋。如果項羽敢去攻打距離前線更遠的韓信,且不說戰勝戰敗,鴻溝前線的局勢又怎麼辦呢?

項羽雖勇,奈何麾下無將

漢四年(公元前203年),在項羽攻破成皋和滎陽之後,雙方再度陷入對峙局面。

此時劉邦一共做了三件事:一是整頓軍備,令漢軍在鞏縣堅守,阻擊楚軍。二是令韓信組建軍隊攻齊,佔領齊地後使項羽陷入腹背受敵。三是派人入楚地,協同彭越進攻睢陽縣、外黃縣(今民權縣)等地,迫使項羽回師。

同年冬,彭越攻陷睢陽、外黃等十七座城邑,同時進攻東阿,楚將薛公兵敗身死。面對腹地越來越大的威脅,項羽不得不率軍回師攻擊彭越。

《史記·高祖本紀》記載:項羽於是命海春侯大司馬曹咎,“你駐守成皋,如果漢軍挑戰,切勿與之交戰,只要令其無法東進就可以。我十五日之內必能平定梁地,待我回來”。之後親自率軍回身攻打彭越,先後攻陷陳留、外黃、睢陽。

而滎陽前線呢,項羽走後,漢軍果然數度挑戰,曹咎堅守不出,劉邦又派人在城外辱罵五六日,大司馬曹咎大怒之下出戰。在楚軍渡過汜水時,漢軍趁著對方半渡而攻之,楚軍大敗,大司馬曹咎、長史司馬欣全部在自刎而死。

擊敗曹咎後,劉邦又帥軍圍攻鍾離眜,直到項羽聽聞曹咎戰敗後緊急返回,這才撤軍。

項羽如果攻擊韓信,必將全面崩潰

正因為有了這個前車之鑑,我想項羽才沒有在韓信攻陷齊地之後沒有親自帶兵前去攻擊,而是派了龍且前去。

如果項羽親自率兵前往呢?且不說能不能打敗韓信,鑑於韓信的軍事才能,至少不是短時間內可以辦到的。而齊地相較於梁地來說無疑要遠很多,這將會給前線漢軍極大的發揮空間,而楚軍方面除了項羽之外,不論武將還是謀士,都與漢軍方面存在著較大差距。

而此時的局面呢?劉邦方面雖然面對項羽處在劣勢,但其實勝利的天平已經開始傾向了劉邦。劉邦的漢軍在西部與楚軍對峙,而北部的魏地、趙地、代地、燕地也全部落入了劉邦手中,項羽背後的齊地則被韓信佔據。南部的英布已經被策反(地盤被項羽佔據)、西南的吳芮同樣被策反,臨江王共敖又處在兩不相幫的境地。即使是處在項羽控制中的楚地,也有彭越在不斷搗亂。

可以說,從韓信佔據齊地開始,項羽就已經處在了極為不利的局面。一旦回身與韓信糾纏,四面八方的敵人群起而攻之,項羽必然會立即全面崩盤。


香茗史館


項羽是不敢惹韓信的,這個自知之明項羽還是有的。事實上,不管韓信多厲害,項羽從不敢正面打韓信,明明知道韓信的威脅,再不消滅韓信,自己的大後方就玩完了,但就是不敢,當韓信以區區三萬新兵團滅龍且二十萬精銳時。項羽居然派人叫韓信自立的,不要打自己,這是項羽不敢打韓信的直接證據,事實上鉅鹿與彭城之戰出謀者是范增,功勞全算在項羽身上而已,但自范增被項羽這個無腦莽夫氣死後,項羽再也沒有打過一場漂亮的戰爭,這是事實。全是靠之前的老本壓制劉邦,這也是事實。表面上項羽追著劉邦打很厲害,實際上四年下來別說劉邦本人,項羽連劉邦手下大將也沒殺一個,這更是事實!這軍事水平沒誰了,而劉邦就像溜狗一樣溜著無腦的項羽四處跑來跑去,然後呢,然後項羽就發現自己悲劇了!韓信是無論如何都是惹不起的人,只能勸他自立不要打自己,沒辦法,傻傻的被人耍了四年,不自刎都難了項羽是不敢惹韓信的,事實上。不管韓信多厲害,項羽從不敢正面打韓信,全算在項羽身上,但自范增被項羽這個無腦莽夫氣死後,項羽再也沒有打過一場漂亮的戰爭,全是靠之前的老本壓制劉邦,表面上追著劉邦打很厲害,實際上四年下來別說劉邦本人,項羽連劉邦手下大仗也沒殺一個,而劉邦就像溜狗一樣溜著無腦的項羽四處跑來跑去,然後呢,然後項羽就發現自己悲劇了!韓信是無論如何都是惹不起的人,只能勸他自立不要打自己,沒辦法,傻傻的被人耍了四年,現在已經精皮力盡!寧願自刎都不想再見江東父老了,畢竟實在太丟人了!


鳥語作湊


韓信從拜將以來到核下之戰前,從來不敢正面和項羽交戰,韓信之所以是名將是他能審時度勢,從不打沒有把握的仗,其實自古名將常勝將軍都是如此,項羽就不一樣,誰都想打,誰都敢打,項羽打仗很簡單,就是勇猛,速度,自己帶頭先幹掉敵人的指揮部,讓對方群龍無首,不戰自敗,況且項羽脾氣暴躁,性格傲慢,在龍且被韓信幹掉之前,從來沒有看得起過韓信,或許是項羽不願意面對這個曾經在自己手下的胯下之夫把。當時韓信拿下齊國,已經對項羽行成戰略上的大包圍,項羽就像個救火隊長,前院後院到處起火,他自己來回折騰,已經疲憊不堪,即使發兵韓信,就算韓信不勝,相信也可以全身而退,而項羽的失敗已成定局!即使這樣核下之戰,韓信還是將指揮部後撤幾十裡以外,讓項羽找不到無從下手!項羽的失敗和自己的性格息息相關,殘暴,多疑,婦人之仁,戰爭史上第一個開始屠城行為的人!韓信賣友求榮,性格懦弱怕死,面對三分天下的形式,猶豫不決,最後下場也是情理之中!


任風吹8134567


項羽親帥大軍前往攻擊韓信,打敗韓信不在話下。項羽是秦末戰術大師!他一生所指揮的大戰役,除垓下之圍,均為大勝。垓下被圍最後自刎烏江其戰役戰術沒有問題,為戰略嚴重失策所致。項羽不親自攻打韓信戰略指導思想就大錯了。如集全力攻擊韓信,戰術上韓信無任何便宜可沾,軍隊實力韓信軍更是差距很大。所以消滅韓信集團八九不離十。真這樣,劉邦就失去了一個可靠聯邦,也就不會有垓下之圍了。


海中生物


韓信一定閉門不出 戰局必然久攻不下 另一方面項羽傾巢而出一定被劉邦偷襲後防 到時候首尾難顧 韓信再配合劉邦前後夾攻 結果多半是項羽早死於烏江自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