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20 環保企業:不少企業仍高速發展,部分企業增收不增利

環保企業:不少企業仍高速發展,部分企業增收不增利

人生沒有最好的答案,企業也如此。企業的發展是一個不斷創造的過程,雖然目前環保行業存在一定壓力,但是面臨壓力的時候,沒有最終的成功也沒有永遠的失敗,可貴的是不斷前行的勇氣。

2018年上半年,絕大部分公司都實現盈利,其中,有一些公司的淨利潤大幅增長。有20餘家上市公司今年上半年淨利潤同比翻番。

全國工商聯環境商會日前發佈2018中國環境企業50強,其中7家企業營收過百億元,分別為葛洲壩、三聚環保、北控水務、光大國際等。今年以來,環保企業遭遇融資困境被廣泛關注。從環保企業發債失利,到企業債務違約或者存在違約風險,再到政策助力,行業變化不斷。

有媒體用冰火兩重天來形容當下的環保產業,果真如此嗎?正值環保企業陸續公佈半年報之際,不少企業的業績表現可圈可點。有業內人士表示,環保產業雖然不斷變化,給企業造成一定壓力,但是當企業面臨壓力的時候,沒有最終的成功也沒有永遠的失敗,可貴的是不斷前行的勇氣。

如何活下去、活得好?


不少環保企業仍然高速發展,也有企業出現增收不增利現象,有企業希望通過併購實現產業協同


“環境產業紅利期已過去,效果時代呼喚技術迴歸”的話題日前在環保產業的微信群中引發熱議。桑德集團董事長文一波直言:沒必要唱衰環保行業,環保產業雖然存在階段性問題,但有些並不是行業自身問題,是一些不適當的政策誤傷了環保產業。環保市場是客觀存在的,低價競標等現狀是不可持續的,相關政府部門和行業從業者們終將意識到並糾偏。

目前,一系列政策正在提振環保產業信心。在前不久的國務院常務會議上,明確在環保、交通能源等方面,積極支持民間資本控股。隨後,生態環境部印發《關於生態環境領域進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指導意見》),無疑為推動環保產業發展指明瞭方向。

《指導意見》指出,加快生態環境項目實施,釋放環保產業有效需求。以打好汙染防治攻堅戰七大標誌性戰役為重點,推進重大治理工程建設,有效帶動環保產業發展。

“相比於不少行業,環保產業毛利率較低是不爭的事實,小本微利是常態。”一位環保企業負責人表示,目前環保行業的客戶端主要還是政府需求和公眾需要,貫穿多行業,這一特點其他行業是不可比擬的。雖然存在廣大市場,但是轉化為現實需求比較慢。

龍淨環保董事長林冰表示,環保產業是政策驅動,客戶不會因為產品或服務做得好就主動購買,而是在環保壓力下購買。所以客戶對購買環保產品和服務往往要求不高,價格為王下,結果可想而知。

大浪淘沙方顯英雄本色。企業如何活下去、活得好?一些企業正在用行動說話,比如瞄準產業協同。近日,盈峰環境斥巨資收購中聯環境100%股權,瞄準的正是這一點。

根據上市環保企業半年報,不少環保企業高速發展。據中國水網統計,2018年上半年,絕大部分公司都實現盈利,其中,有一些公司的淨利潤大幅增長。有20餘家上市公司今年上半年淨利潤同比翻番。東旭藍天、開能健康、傑瑞股份、華鼎股份、博奇環保、漳州發展、中持股份等8家公司上半年淨利潤同比增長均超兩倍。

同時,也有企業受整體融資環境惡化、環保PPP項目拓展放緩等影響,出現增收不增利現象。比如碧水源前不久發佈中期業績顯示,上半年實現營業收入逾38.54億元,同比增長33.14%,但利潤總額同比減少21.14%。

中持股份董事長許國棟坦陳,人生沒有最好的答案,企業也如此。企業的發展是一個不斷創造的過程,雖然目前環保行業存在一定壓力,但是面臨壓力的時候,沒有最終的成功也沒有永遠的失敗,可貴的是不斷前行的勇氣。


環保企業:不少企業仍高速發展,部分企業增收不增利


多重舉措緩解融資難

大力發展綠色金融,真實提升中小企業的融資能力,確保環境治理PPP項目建設順利推進,不少行業機構也在努力創新融資方式

有報道稱,民營環保企業融資成本高企,有的達到8%~9%,而淨利潤也就維持在4%~5%,借新還舊的日子著實讓企業喘不過氣來。

針對環保企業融資難題,《指導意見》提出引導開發性金融資金對生態環境治理的投入。鼓勵綠色信貸、綠色債券等綠色金融產品創新,推動開展排汙權、收費權、應收賬款、知識產權、政府購買服務協議及特許經營協議項下收益質押擔保融資。

9月4日,中國人民銀行與全國工商聯在京共同召開民營企業和小微企業金融服務座談會,深入瞭解小微企業生產經營、融資等情況,聽取企業對融資難融資貴問題及有關政策措施的意見建議,引導金融機構進一步加大政策落實力度,全面提高金融服務小微企業的效率和水平。

全國工商聯環境商會會長、博天環境集團董事長、開能健康集團董事長趙笠鈞建議要大力發展綠色金融,真實提升中小企業的融資能力,確保環境治理PPP項目建設順利推進,並研究針對工業企業廢水第三方治理的信用擔保體系,解決工業項目的貸款問題。此外,還應加強直接融資制度上的支持,為環保企業在資本市場釋放更大的募資空間。

“在這個新徵程中,環保產業還需要資本力量,有國家金融部門的支持,才能更好地開展產業創新,推動產業生態化和生態產業化,助力構建生態經濟體系,實現可持續發展。”

工商銀行、民生銀行和台州銀行等銀行業代表回應了企業訴求,表示將深入解剖參會企業的融資癥結,通過加強內部考核激勵、強化金融科技運用等方式,改善金融服務,推動民營企業實現高質量發展。

此外,不少行業機構在努力創新融資方式。以PPP項目為例,拿到項目卻缺乏前期投入資金,是今年環保企業面臨的普遍難題;中國環保產業協會投融資專委會通過對接融資租賃,協助會員企業PPP項目獲得“股權+債權”融資;在融資過程中,除了普通的“債權”,融資租賃還可以“股權”方式提供融資。

哪些行業更值得關注?

水務板塊現金流最好;危廢板塊處置量價齊升,預計價格仍將維持高位;監測行業還將穩步發展

產業分化重構,依然顯現不少機會。有分析稱,今年上半年,環保行業繼續面臨PPP規範的嚴峻政策環境,金融去槓桿造成資金成本提升,PPP項目融資遇到困難,影響項目建設進度。雖然近期融資環境出現邊際改善,但微觀層面融資改善仍需觀察,工程類公司下半年是業績確認高峰期,業績風險尚未完全釋放。目前階段還是現金為王,水務和危廢板塊值得行業關注。

方正公用環保郭麗麗團隊對91家上市環保企業研究的報告顯示,PPP政策與去槓桿影響項目建設,建議關注水務與危廢等細分行業。

據瞭解,水務板塊現金流最好,國家發改委印發綠色價格改革意見,2020年前要建立城鎮汙水處理費動態調整機制,調整汙水處理費以補償汙泥處置成本,同時水務領域的併購重組機會開始出現。

比如,北控水務集團近日發佈2018年度中期業績,北控水務實現營業收入100.09億港元,同比增長9.68%,歸屬母公司淨利潤23.66億港元,同比增長24%。據智通財經分析,下半年公司因為現金充裕還會投入收購。

同時,危廢板塊受益於清廢行動與行業供需缺口難以短期快速彌補,處置量價齊升,預計價格仍將維持高位。

有業內人士告訴記者,水泥窯協同處置的處理量大、淨利潤豐厚,只要有能夠滿足汙染物達標排放的可靠技術,依然是危廢行業的熱點。

此外,另有業內人士認為監測行業還將穩步發展,部分監測企業上半年報呈現不錯的業績。先河環保實現營業收入5.4億元,同比增長33.7%,淨利潤0.8億元,同比增長54.4%。聚光科技營業收入13.5億元,同比增加36.3%,淨利潤1.69億元,同比增長66.42%。雪迪龍營收4.79億元,增長23.89%,淨利潤為5722.19萬元,比上年同期增長10.04%。

環保企業:不少企業仍高速發展,部分企業增收不增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