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民國初年老照片:天津特大洪水致80萬人受災 官府借外債救濟


1917年,天津街道被洪水淹沒。1917年,京畿、直隸一帶在春夏期間發生乾旱,雨水稀少,莊稼歉收。可是,7月下旬開始,連降暴雨,洪水氾濫,海河、永定河、大清河、子牙河、南北運河、潮白河等河流相繼決堤,華北大片土地淪為澤國。美國社會活動家甘博在天津用鏡頭記錄了當時的災況。

天津街道上的小船。經歷了兩個月的強降雨,到9月下旬,天津市區一片汪洋,城內西區、南區全部被淹,水深處竟達丈餘;東、北、中區的部分地方也受水淹,日、法、英、德租界同樣未能倖免。

被洪水沖毀的民房。《申報》報道說:“天津災情之重為歷來所未有,就全境而論,被災者約佔五分之四,災民約有八十餘萬人。”其中有10餘萬人失去家園,被迫逃荒。

警察站在沙袋上執勤。《大公報》對天津災情記述道:“洪水滔滔,經楊柳青往河北閘鋪天蓋地而來,堵救不急,淹滅村莊,吞噬田野,受難災民在岸邊支搭蓆棚,聚眾其中,或從水中扶挈老幼婦女,挾持器物往高處,衣服襤褸,多數小孩身無寸衣,赤身在水中呼喚搶救,慘不忍睹……為五十年來所未有之浩劫。”

警察撐船執勤。一時間,天津這座大城市的功能幾乎癱瘓,大批災民聚集,社會秩序幾乎失控。飢寒交迫的災民聚集之初,衣、食、住等問題都無法解決,其後,官府、民間慈善組織以及美國紅十字會等救助工作逐步開展起來,局面才慢慢改觀。


天津街道上的馬車,涉水行走。

等待接受美國紅十字會救濟的災民。

災民搭建的臨時住所。北洋政府財政困難,代理大總統馮國璋撥付區區20萬元救濟款。沒辦法,財政部只得向美國、日本等大舉借債。直隸省長曹錕還通過發行公債的方式募集款項,以賑濟災區。

被水淹的居民在排澇。

災民在臨時住所內。這次水災雖是天災,但也有不可忽視的人禍因素,最主要是河道淤塞。北洋政府時期,軍閥爭奪各自利益,互相攻伐,根本不關心社會公益事業,不願花費較多人力財力物力去治理河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