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3 農村有幾樣東西只能借,不能還,你知道的有哪些?

在農村有很多講究都挺有意思,如果不知道,會鬧笑話的。作為山西人,一般不到處借東西,但有幾樣東西他們樂意借給你,但借出去以後可千萬不要還回來。

1、熬藥用的砂鍋。

農村有幾樣東西只能借,不能還,你知道的有哪些?

如果你病了需要用砂鍋熬藥,儘管去鄰居家去借,他們都很樂意借給你,因為他們覺得:藥罐子送人對自己身體好,自己的病就不會再犯了。如果你用完了就在自己家裡放著,等別人來借,或者直接砸碎了事。千萬不要好心地給主人還回去,人家會以為你又要把病給還回來了。通情達理的說清楚了沒啥事,心思重的可得要你好看,一場訓斥免不了。

2、蒸饅頭用的發麵糰子,山西晉南人又叫"酵起子"。

農村有幾樣東西只能借,不能還,你知道的有哪些?

蒸饅頭時把這酵起子捏碎了泡溫水裡一晚上,第二天摻上面粉揉成饅頭放案板上,蓋上專門用的小棉被,等幾個小時發的差不多了,直接上鍋去蒸。蒸出來的饅頭又白又虛,特別好吃。每次蒸饅頭最後都會留下一個小饅頭當這酵起子,以便下次用。

當你一不小心把這酵起子也給蒸饅頭吃了,下次蒸饅頭就要去借了。不過這會被村裡的主婦們笑話半天的。笑話你不會過日子,不是個賢惠媳婦兒。你要去誰家借,主人一定嘲諷你幾句才會掰一點給你。

但是等你發好了麵糰子,想還回去這酵起子,你可就要捱罵了。因為她們會覺得你是在無聲地罵她也是個敗家娘們。

所以那個時候村裡的小媳婦,誰要是去借過酵起子,要被笑話好久。可要是誰不懂規矩送回去這酵起子,可能會被罵好久,甚至有的小媳婦打架就是因為這個。

當然,現在農村人也開始用起了安琪酵母粉,蒸饅頭一般也不用自己發麵了,甚至有的人家自己都不蒸饅頭了,都是到外面饅頭鋪子裡去買。但是這個小風俗還是應該懂的。

3、嬰兒穿過的衣服。

農村有幾樣東西只能借,不能還,你知道的有哪些?

小時候農村人不富裕,剛生下來的嬰兒穿過的衣服一般都不扔掉,保存好了等親戚朋友家新嬰兒出生時,當禮物送過去。被送的人家也很高興,覺得人家對自己家孩子看重,也樂意讓孩子穿上這舊衣服。見了來探望的親戚朋友,還要說出這小花襖是誰送的,這小褲子是誰送的。一方面是節省自己開支,畢竟小嬰兒長得太快,衣服穿不了幾天,還有一個就是炫耀自己人緣好,親朋好友關係處得好。

但是等自己家孩子穿過這些舊衣服時,可千萬不要送回去了。自己洗乾淨了收拾起來以後送人,或者看見不好了就當了抹布用了。你一旦送回去了,人家會覺得你嫌棄人家的衣服不好了,相當於打人家的臉了,關係會搞僵的。再一個那時農村人普遍認為嬰兒的東西是堅決不能送回來的,對自己家孩子不好。

這些小講究隨著社會進步可能慢慢被人遺忘,城裡人更是覺得不可思議,但是入鄉隨俗,一個地方有一個地方的規矩,還是適當瞭解一點為好,不要鬧出笑話和不愉快來。

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