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國產車的品質已經很好了,為什麼還有人要買日系韓系的低檔車呢??

自卑毀人一生



這又是一個很沉重的話題!搞不好就會被扣上崇洋媚外的帽子,但本著對自主汽車工業深沉的愛以及說破無毒的立場,這個問題還是有必要研究一下的!問題的後半句沒意義,重點就在於“自主汽車品質已經很好了”,自主汽車品質真的已經很好了麼?

衡量一輛汽車品質的維度較多,它包含了發動機性能、底盤懸掛的操控、故障率、價格等一系列參數!如果我們的自主汽車達到了發送機比肩五大車系、底盤操控不輸德法、故障率控制的堪比日系,可價格賣的卻比韓系車還要便宜,那為什麼還會有人買低端的外國品牌汽車呢?這樣就不合乎邏輯了!國內消費者也不是傻子吧,相反大部分很聰明,但卻仍然不買?可能有朋友會說,國人崇洋媚外、好面,所以買外國品牌!可外國人不好面、不崇洋媚外為什麼也不買呢?如果我們自主車真的比日韓系車品質還好、價格還便宜,那就可以輕鬆的把日、韓系車從北美市場趕走,可我們做到了麼?當然沒做到!沒做到就得從自個找原因!

要說自主汽車不被認可的原因到底出在哪?真的很難解釋的清楚!我們的自主車企還處在不斷提高知識水平的過程中,即使到今日我們真的搞出了絕對自主的三大件了麼?無論哪家自主車企的哪個件能擺脫三菱、FEV、AVL、博格華納·翰德、豐田、格特拉克、麥格納、採埃孚、愛信的影子呢?我們究竟自主研發出來了什麼呢?小二十年的風風雨雨,夢想著彎道超車!可路都走彎了,還怎麼超車?

相信寫到這裡,會有很多朋友會爭辯我們自主車企是具有研發三大件的實力的!到底有沒有這個實力,我覺得沒有死磕的必要,因為這本身就不是重點!汽車全球採購零件本來就是很常見的事,並不丟人!自主車企生產不了三大件也不丟人,搞拼湊也是可以造出好車的,這一點毋庸置疑!(我自己的山地自行車就是我自己選的件攢出來的,性能不輸捷安特與美利達等品牌車!)無論是當年的柯尼塞克還是當今的帕加尼,都是靠拼湊起家的!就說這個帕加尼(比布加迪還貴)吧,三大件以及其它的電子設備、輪轂、剎車每一樣是自主的,它就是靠拼湊各個品牌的零件,打造出了傳奇跑車帕加尼,全公司滿編60個員工,工作氣氛極度散漫,甚至穿脫車上工!可這樣並不妨礙它的強大!所以我說別去爭辯自主汽車的三大件是不是真自主,整天在那宣傳這個自主的,那個是自主的,有什麼用?消費者不管您三大件是不是自主,消費者想要的只是輛靠譜的車!寫到這,其實結論就出來了,三大件是否能自主並不能代表自主車企的崛起,拼湊出一輛在性能、油耗、故障率、價格都靠譜並且被市場所認可的汽車一樣會被整個世界認可!三大件的出處不重要,能否把車子的調教、品控做好才重要!認為有了自主三大件就等於造出好車的思路完全偏離了正確的方向!

總而言之,國人寧買日韓低端貨,也不買自主高檔車的原因就是“自主汽車的品質”還是不夠好,如果真的好,又怎麼會不被認可呢?市場的選擇是理性的,真好就會獲得自己應有的地位,這不是一些車黑、崇洋媚外的人幾句話就能否定的!


非專業車評


一個賣二手車的過來解讀一波。

其實這個問題也很簡單,國產車現在在為自己曾經的奔放買單。

以前國產車還沒現在這麼百花齊放,主流的國產車品牌也就奇瑞,華晨,吉利,比亞迪長安,長城等幾個主流的,一些冷門的就更不用說了。

這些國產品牌的產品都是給人一種低端的感覺,當然事實上他們的定位也確實是低端。

低端產品加上自身造車經驗匱乏,所以早國產車的質量表現並不如意,但市場競爭還不算激烈,哪怕車再爛只要價格便宜都有人買,例如力帆。

於是國產車的口碑就這樣被透支了。

做工粗,質量不穩定,外觀抄襲或者不好看,價格便宜,這些都是老國產車留給別人的映像。

那些年透支的口碑一直還到現在,甚至很多都沒還完,例如剛剛說的那個力帆。

而韓國車進入中國就是從中級車開始,靠家用車火爆全國,而已造車經驗也比國產車豐富多了,在定位以及質量上韓國車都比當年的國產車好太多了。

加上後來韓國車來了次擅長的美容風暴,所以留下了不錯的口碑。

小老百姓買車那管這個,一般都是聽身邊人意見的,別看網上車市那麼火,真正買車的比例並不大。

尤其是一些小地方,更加註重身邊人的口碑,加上洋牌子,所以韓系車在那些地方賣的不錯。

例如現代最新的那臺4.99萬的瑞納,在我們這邊n線小城市能見度不低,但我在廣州深圳就很少見到。

再查下這款車的銷量排行榜,銷量也是一般,估計這車都是賣到小城市去了…

總得來說5萬塊買個合資車對小地方的人還是很有吸引力的。

配置,安全性?這些都不重要,反正夜就代個步,價格便宜就可以了,怎麼說也是個現代標,開出去也有面子。

話說有沒有人支持國產啊…價格實惠…


玩二手車的李先生


因為日本人擁有強大的水軍造勢,所謂10年不用修的狗皮膏藥隨處貼,很多中國人沒有實際體驗,經濟條件一般不敢冒險,只能去買開不爛的日系車,而實際效果是很難獲得真是體驗的,因為現在的車沒誰經常壞,因為就被網絡水軍洗腦,以為不壞只有日系某品牌,實際是誰的車也不可能是經常壞,而美國姐弟炮在華調查結果,豐田故障率高於大眾,這些都是不容易見到的新聞,更多的是每天的日系軟文狂轟濫炸。另外,日系雖然比不上德系,但是在普通人眼裡還是比國產有逼格,錢不多退而求次之唄。


joshen1


李老貓說車為你非專業解答各種選車用車問題

國產車在十二三萬價格區間內確實擁有不錯的性價比,像哈弗h6,吉利帝豪,比亞迪f3都是普通吃瓜群眾喜聞樂見的神車,亮眼的銷售數據讓不少車企做夢都能笑醒。越來越多的人對自主品牌有了積極評價,其中的根本原因在於國產車品控有了質的提升,再也不是之前的粗製爛造,不論是發動機,變速箱等核心部件還是內飾做工還是外形設計,可以說從內而外煥發出了勃勃生機。和自身縱向對比實力提升有目共睹,就這個級別的定位來說可靠性與合資車差距越來越小,放心大膽的開個七八年是妥妥的沒毛病。而且相對而言國產的價格更加實惠,售價更低的同時也能提供豐富的配置,舉個例子終端價格六萬出頭的奇瑞艾瑞澤5已經標配了天窗,倒車影像,自動大燈,無鑰匙啟動進入,導航和中控觸摸屏等等,這在緊湊級合資車中絕對是高配車型才會有的,價格肯定不會是6萬,也許是8萬或者更多。

合資車的穩定性比國產車高這是事實,但兩者的差距也不會如價格所體現的那般明顯,除了產品本身的實力之外還有一個影響價格和銷量的重要因素那就是品牌影響力。在品牌方面稚嫩的國產車完全被合資車吊打,大眾,福特,豐田,本田,別克等的號召力比吉利,奇瑞,比亞迪高出了幾個數量級。國內消費者看品牌下菜碟的消費觀註定了國產車銷量還難以和合資車相企及,大部分人潛意識認為合資車更有面子,打死也不買國產車。2017年十大暢銷車型只有吉利帝豪ec7一家入圍,而且位居末席,由此可見兩者差距依然巨大。

品牌往往能給車企帶來良性循環,高大上的品牌能帶來更大的汽車保有量,保有量反向推動品牌溢價和二手車保值率,試想一下花同樣的錢肯定更多人會選擇品牌影響力和保值率更高的車了,畢竟和你的錢包息息相關。

不過品牌還是要有實力作為前提的,隨著國產車產品力不斷提升,品牌的提升也是必然的,只是時間問題,關鍵還是要看國產車企有沒有恆心把精品造車這件事堅持下去了。如果有一天國產車能達到合資車同樣的品質和品牌影響力那銷量也就水到渠成碾壓合資車了。反之,只靠販賣愛國情懷必然難以長久。

歡迎在評論區留言,發表你對此問題的觀點【李老貓說車】


李老貓說車


國產車品質已經很好了?表面上不錯,實質上並沒有很大的起色,不管你承認與否這是事實!國人購買日系韓系低檔車,求的就是個省油省心,這是目前自主品牌汽車的軟肋。


誠然,自主品牌汽車近年來有了不錯的發展,外觀大氣,配置豐富,極具性價比,但這不能夠說明汽車品質好。保值率是能夠說明問題的,韓系車保值率低一些,但也要自主品牌汽車好,而日系車的保值率更是自主品牌汽車所不能比擬的,這是事實而非崇洋媚外。什麼時候國產國產車保值率高了,再說國產車品質好也不遲。

細心的朋友會發現,自主品牌汽車賣的好的價格十萬以內的車子,還是性價比優勢,也就是以配置換市場。超過15萬的車子大家還是普遍願意購買合資車,還是品質的問題。尤其是高端車型,自主品牌汽車幾乎是沒有什麼抵抗力,這是品牌力的問題。



韓系車其實並不差,多種原因導致韓系車在國內銷量大跌,但是起步比自主品牌汽車晚的韓系車短短几年已經具備完全自主研發發動機、變速箱和底盤的能力了,已經擺脫了模仿和逆向開發的老路子了,變速箱已經賣到中國市場了。成為了繼德系、美系、法系、日系之後的第五大車系。反觀自主品牌汽車,沒有一款拿得出手的發動機和變速箱?差距不言而喻。相比日系車,更是差了不是一點半點,不必多言。


並沒有詆譭自主品牌汽車的意思,也沒有崇洋媚外的意思,只是希望大家能夠真正明白目前自主品牌汽車發展的一個現狀,而選擇適合自己的汽車。日系韓系低端車包括飛度、威馳、雨燕、陽光、瑞納、K2等,質量並不差耐久性非常出色。自主品牌低端車型也不會很差,配置會更加的豐富一些,就代步來說也是沒有多大問題的,耐久性和保值率遜色一些。至於如何選擇,還是看需求。


小強說說車


國產車的品質已經很好了,很好是多好啊?好也是有標準的,國產車相對於以前確實好了很多,但是整體核心技術還是有差距的!
當然國內很多人比較容易滿足,能遮風擋雨就可以,


那是多年以前,而現在人們有錢了,對車的要求也高了,要求車大,配置高,看著高大上就可以,當然價格越低越好!
國產車質量好了,但是那是國內一線品牌質量強了,還有很多二線以及各地小品牌質量真不咋樣,就好比當年的山寨機,功能多,但是開始挺好,沒幾天就完了!
國產品牌現在很多相互攻擊的水軍和黑子,擾亂視聽,現在國產車外觀漂亮了,配置也很豐富,當然配置豐富得具體看配件品質如何,雖然合資車配置低,但是問題相對而言要少,當然很多人說我的國產車質量也很好,沒問題啊,汽車買了多久了?有沒有經過時間考驗,很多朋友剛開一千公里就發表用車言論,當然還有很多水軍!

有些人買國產車都是國內生產的,但是很多企業的核心部分都是購買的國外企業的,現在國產安卓手機處理器還是高通的,還有聯發科的,只有華為在用心搞科研啊,國產汽車發動機呢,有幾家是真正完完全全擁有自己技術的,可靠性如何。

國產車的路還很長啊,不要只搞價格戰,把心思花在外觀和配置上,汽車三大件才是最重要的啊!


帝三冥


對於人生第一次買車的國人來說沒有那種概念和意識,它們關注哪款車的銷量高,哪款車外形漂亮,哪款車內飾好,哪款是高大上的合資品牌。反正一切的擇車標準就夠不夠逼格,行車就連繫安全帶意識都沒有國人還談什麼安全配置,根深蒂固的崇洋媚外心理,再加上人云亦云盲目跟風效應,造就了相對便宜的日韓系大賣,不過這裡不要談及什麼支持國產愛國之類的話,中國人是最沒有骨氣的群體,跑到日本瘋搶購買由浙江產的馬桶墊這樣的事例不勝枚舉!

國人擇車標準重視程度順序是品牌,外觀,油耗,科技配置,舒適型配置最後才安全配置,合資車企就迎合窮國人的喜好,日韓系車企減配和簡配車身已經到了危險邊緣,其中主動和被動安全配置是減配的重災區,這還不夠,三大件也不會放過簡配,使用技術參數落後的發動機(不過優點是穩定可靠,也能說的過去),搭載世上造價最便宜的性無能CVT變速箱,三大件中簡配最嚴重的是底盤,國外生產的其車身大部分採用熱成型的高強度鋼材,而到了國內簡配成低強度的普通鋼材,雖然高強度鋼材和普通鋼材重量上基本相當,但是抗扭性能天壤之別,所以簡配底盤後的國產日韓系車過炮彈坑車身扭曲變形咯咯響,走爛路底盤松散彈跳嚴重,跑高速發飄,駕駛質感非常一般,每逢車禍現場日韓系車身嚴重損毀,更有甚者會四分五裂,在這一點上不要說主流國產車,就連直接競品德系美系比它強好幾倍!

20萬以下國產日韓系車就連價值幾塊錢的霧燈和拉手都不放過減配,這是赤裸裸的欺騙不懂車的國人,正是因為合資車這樣瘋狂的減配和簡配行為才使得主流國產車銷量蒸蒸日上,翻過來講,為了跟國產車競爭不斷的拉低價格,合資車只能以減配和簡配車身換取銷量!照這樣發展下去國產車全面取代減配合資車的日子不遠了!


祐邊E


講真,我不內行,只從消費者角度考慮,現在開的是邁騰,還有臺長安逸動,兩臺車幾乎同時買的,都是兩年半的車。

你要說國產車質量出差,那我是不同意的,同樣兩年,逸動沒出過任何問題,邁騰已經換過大燈了,當然也可能是因為邁騰的氙燈壽命的本來就短。

就單說我那臺逸動,兩年來也沒出過任何問題,當然要說缺點還是有不少的,噪音大,動力肉,油耗高。可算算我才花了多少錢?8萬5,同價位合資車有誰?還有誰?要麼小的可憐,要麼隔音降噪做的比逸動還差。

我經常開哥們的十代思域,也試駕過近兩年新出的吉利和長安車型(10萬塊級別),動力和思域沒得對比,可舒適性以及駕駛品質國產車並不差,內飾氛圍的營造上甚至趕超同價位合資車,可以說這兩年新出的國產車已經有了質的提升,比起我那輛逸動要強得多。

總結一下,買車時候要清楚自己的預算和想要的是什麼,如果手裡有20預算,建議合資車b級車,這個領域國產車還沒什麼建樹,15萬以下預算建議國產車,現在的國產不會讓你失望的,當然前提是買國產第一梯隊的品牌。


用戶7867226355487


眾所周知,目前,國產車,或者說是自主品牌汽車產品已經有了長足的進步,就像題主所說的,品質已經很好,可是還是有消費者不care國產車,或者自主品牌,而更願意去選擇日系韓系的低檔車,那麼,這是什麼原因呢?下面,我就在這裡來簡單地分析下吧。有幾個因素可能造成了部分消費者的這種選擇。

1、 固有的思維定勢。當下,國產車,或者說是自主品牌車有了不小的進步,市場率不斷地提升。但由於長期以來,國產車都給人留下低質低價的印象,合資車更多地代表著高品質、更高的價格,而這種印象又難以在短時間內得以改變或扭轉,即便國產車的質量與性能有了不小的提升。

2、 國產車自身的因素。儘管國產車越來越得到人們的喜愛,但是,不能迴避的是,在核心的三大件上,國產車與合資、進口車還是有著一定的差距的,在行駛質感與操控性等方面還有著不少提升空間。


汽車很聽話


其實,“國產車的品質已經很好了”與“為什麼還有人要買日系韓系的低檔車呢?”沒有必然的聯繫,因為該買日韓車的人還是會買日韓車系,不一定因為國產車進步而改變想法。

國產車品質這幾年進步很快,品牌也相當不錯了,特別是領軍企業,吉利、長安、長城、傳祺、哈弗,不論是在技術積累,發動機變速器等新技術研發上都大範圍突破。無論車的顏值,三大件,空間,整車安全性能,舒適性都有了長足進步,甚至超越了韓系車。在J.D.power新車質量評價中,傳祺的質量位居國內第一,也超越了大多數合資車型。


這幾年,國產車銷量不斷上升,佔據國內市場份額進步,尤其是在SUV、MPV領域的領先優勢更大,這也證明了國產車的品質獲得了越來越多認可。

但是,還必須看到,國產與國際先進的具有尤其豐田、雷克薩斯在品質方面還有很大的差距,革命尚未成功,同志們仍需努力。

買日韓車型低檔車,主要是品牌方面的考慮。其實就有點的虛榮心。這個東西不可避免,很多朋友感覺開個國產車沒面子,日韓系的低端車再怎麼樣也是合資車,所以說覺得自己虛榮心得到了滿足,這樣想也就不奇怪了,這些車型主要集中在轎車和SUV領域。(鹿鼎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