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4 東灣鎮:坐落在黃河東岸的璀璨明珠

東灣鎮:坐落在黃河東岸的璀璨明珠

鳥瞰大美東灣

東灣鎮:坐落在黃河東岸的璀璨明珠

現代農業示範園一角

東灣鎮:坐落在黃河東岸的璀璨明珠

一望無際的水稻田

東灣鎮:坐落在黃河東岸的璀璨明珠

東灣鎮農耕文化廣場

東灣鎮:坐落在黃河東岸的璀璨明珠

夜幕下的羅馬風情園

東灣鎮:坐落在黃河東岸的璀璨明珠

民俗文化展覽館

東灣鎮:坐落在黃河東岸的璀璨明珠

 藍天白雲下的詩意羅馬風情園

東灣鎮:坐落在黃河東岸的璀璨明珠

 遊客正在法泉寺內觀看水簾宮遺址

東灣鎮位於靖遠縣城東北部,東與平川區寶積鎮、共和鎮接壤,南連烏蘭鎮,西臨黃河,與糜灘、三灘隔河相望,北靠平川區水泉鎮。因黃河由西而來至此轉北流去,呈彎形,又在縣城之東而得名-東灣。是全國重點鎮、全省小城鎮建設試點鎮、省級文明鄉鎮和甘肅省衛生鄉鎮。

全鎮行政區劃面積229.3平方公里,有效耕地4.464萬畝,自南到北為不規則長方形,天賜黃河谷底環境,氣候宜人,土地肥沃,黃河流經東灣24公里,有7個村處於黃河沿岸。得天獨厚的自然條件和完善的水利設施,蘊育了東灣高產優質高效的農業,優質稻米聞名遐邇,反季節蔬菜享譽隴上。逐步形成了蔬菜、水稻、養殖三大主導產業。

東灣素有“蔬菜之鎮”美譽。全鎮蔬菜種植面積3.5萬畝,其中日光溫室2.1萬畝,有日光溫室8800座,年集中育苗能力2500萬株,年產新鮮綠色蔬菜5400萬公斤,產值2.4億元。建成了省級現代農業示範園區和白銀國家級科技示範園區——東灣現代農業示範園。蔬菜品種以茄子、辣椒、大白菜、蓮花白、西紅柿為主,示範種植西瓜、甜瓜、黃瓜、番茄、番瓜、辣椒等60多個瓜果蔬菜新品種,近銷白銀三縣兩區,遠銷北京、青海、四川、陝西、內蒙古、西藏、新疆、寧夏等地。日光溫室以其明顯的產量和價格優勢成為當地農民增收的主要渠道,生產的茄子、辣椒和西甜瓜獲國家A級綠標認證。

豐富充裕的黃河水資源,使東灣有“魚米之鎮”美譽。全鎮大力引進示範新品種,選育出了86XW—16、89JW—37、花—55等優良品種,並建立了瓜園良種繁育基地,每年可向外提供良種6萬公斤,現在,全鎮已發展有萬畝優質水稻生產基地,所產精米已獲國家A級綠色食品認證。

白銀市首個以薰衣草文化為主題、歐式風情為特色,集薰衣草婚紗攝影基地、互動體驗式遊樂天堂、原生態田園度假樂園於一體的休閒遊樂綜合體——羅馬風情園,位於東灣鎮紅柳村。莊園佔地面積約33萬多平方米,其中薰衣草及名貴花草種植面積多達30萬平方米。莊園以“愛情”為主題,以浪漫作為園區的設計靈魂,以薰衣草花海、荷蘭大風車、巴洛克雕塑、音樂噴泉、布花長廊、環形木棧道等構造莊園景觀,極力打造一個有愛的浪漫世界。

東灣境內有省級文物保護單位、國家AAA級風景旅遊區—法泉寺,又名“紅山石崖禪寺”,位於楊稍溝紅山岔中,距縣城10公里,巖崖之下有水湧出,故名法泉寺,是靖遠古八景之一。該寺始建於北魏,在宋代崇仁年間及明代景泰、嘉靖、萬曆年間多次維修或重建。法泉寺現有天橋一座,長30多米,橋上修建中樓亭,石獅4座,佛洞23個,大小佛像1030多尊。每年農曆四月八日為法泉寺文化旅遊節,節日期間,萬眾雲集,遊客如織。

地處黃河之濱,天賜黃河谷底。近年來,東灣鎮立足“打造設施蔬菜名鎮、建設縣域副中心城鎮和法泉寺沿黃風情旅遊特色小鎮”的發展定位,全力推進“兩園一帶”產業發展佈局,積極調整產業結構,提升鎮域經濟效益,有效促進了鎮域經濟和社會各項事業的全面發展,鎮域經濟步入發展快車道,初步探索出了一條具有東灣特色的鎮域發展新路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