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杜月笙的小兒子,為中國無償捐獻18個億的古董,事蹟感動中國


杜維善是上海灘大佬杜月笙的小兒子,其母是姚玉蘭。杜維善在家中排行第七,是杜月笙最小的兒子,因此人稱其為老七。 1951年杜月笙逝世後,母親姚玉蘭帶著老七扶著杜月笙的靈柩到了臺灣。圖為:杜維善

長大後,杜維善留學澳大利亞,成為了一名地質工程師。杜月笙在臨死前告誡子女:“永遠不要踏入黑道,永遠不要忘記自己是中國人。”圖為:杜家全家福

杜維善對父親的教誨從未忘記,雖然他加入了加拿大國籍,常年居住在國外。但他從未忘記過自己的承諾:“永遠不忘自己是中國人!”圖為:五夫人孟小冬

1991年,杜維善來到上海將他薩珊王朝金銀幣367枚全部無償捐給了博物館。波斯薩珊王朝存在於1000多年前,相當於我國初唐時代。薩珊王朝曾鑄造了少量金銀幣,這些金銀幣價值極高,可以用刀一層層切割下來。由於薩珊王朝覆滅後不少貴族逃亡中國,這些金銀幣便沿著絲綢之路流散到了各地。圖為:薩珊王朝金幣

這種金銀幣極其稀少,被譽為世界上最昂貴的金銀幣之一。解放後,整個中國僅有新疆博物館藏了幾枚這樣的金幣。1959年,上海博物館為了弄來一塊薩珊王朝金幣提升檔次,多次向新疆博物館申請希望能送一個。礙於情面,新疆博物館才忍痛給了一個小小的、殘缺不全的金幣。由此可見,這種錢幣是何等珍貴。圖為:杜維善捐的五代十國錢


杜維善一下子捐了367枚金銀幣,其中金幣100多個,銀幣200來個。上海博物館的管理人員當場驚呼:杜維善是薩珊王朝的使者,是天外來客!杜維善捐的這些錢幣值多少錢呢?據杜維善稱,60年代時他賣掉了在臺灣的兩套房子,換成1000多萬臺幣才買下了兩枚金幣。按照這個物價,這367枚金銀幣的總價值不會低於3個億。圖為:捐贈的金幣

從1991年起,他還先後向上海博物館捐寶7次,貢獻其他古錢幣2128枚,金銀塊若干,這些古錢幣的價值大約為18億人民幣。杜維善為何能擁有那麼多古錢幣?原來在澳大利亞時他就收集了數千種地質標本,這些不起眼的標本後來都成為了價值連城的寶物。杜維善還經營了銀礦和石油生意,因此有足夠的財力收集這些天價的寶貝。圖為:捐贈的金塊

無償捐出10多億元的寶貝,這種胸懷鮮有人能做到。但杜維善對此卻看得很平淡,他說:“我不能忘記父親的交待,不能忘記自己的承諾。我是一箇中國人,為中國獻出所有我也願意。”一句中國人,一個承諾,這就是杜老傾盡家財給中國送古董的原因。他的愛國之心令人感動,他的赤子情懷值得後人學習。圖為:上海博物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