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2 谁说“蓝色清真寺”是蓝色的,我一点也没看出来

谁说“蓝色清真寺”是蓝色的,我一点也没看出来

蓝色清真寺是伊斯坦布尔最重要的标志性建筑之一,也成为国人去土耳其旅行的必到之处,许多旅行社把这个清真寺的图片拿来做广告,大都以幽蓝迷离的景象让人沉醉。

谁说“蓝色清真寺”是蓝色的,我一点也没看出来

蓝色清真寺每逢礼拜一闭寺,今天是周六,人比较多,经过繁琐的脱鞋、安检后进入露天内庭,太阳挂在咖啡色的连廊支柱上,白云飘荡。

谁说“蓝色清真寺”是蓝色的,我一点也没看出来

内庭的游客东张西望,在寻找要去参观的方向,信徒们则到喷水池洗礼。清真寺的外观和建筑材料以粉白色为主,粉红砾石、大理石或斑岩,几十个圆顶有些淡淡的微蓝,宣礼塔的背景倒是蓝得醉人,在白雲蓝天的衬托下,显得庄严巍峨。

谁说“蓝色清真寺”是蓝色的,我一点也没看出来

土耳其奥斯曼帝国14岁即位的阿赫迈特苏丹,命令建筑师迈赫迈特·阿加修建一座能与圣索菲亚大教堂媲美的清真寺,以证明他是一个虔诚的伊斯兰教信徒。8年后,一座希腊文化和奥斯曼土耳其伊斯兰教文化相结合的清真寺竣工,传说寺内墙壁全部用蓝、白两色的依兹尼克瓷砖装饰,瓷片的蓝色使得整个清真寺内似乎都充满了蓝色,所以人们亲切地谓之为“蓝色清真寺”。这是中央主殿的内壁和穹顶,没有蓝色。

谁说“蓝色清真寺”是蓝色的,我一点也没看出来

主殿内地上铺满了暖色地毯,立柱呈现咖啡或是灰色调,一些人坐在地毯上歇息,一些信徒默默祷告,气份庄严肃穆。

谁说“蓝色清真寺”是蓝色的,我一点也没看出来

主殿规模宏大,靠窗有一排类似于卡座的位置,一位长得有点像唱《蓝色土耳其》的周传雄的信徒,借着窗外的光线在读书,我怕打扰不敢靠近他,大概是在读《古兰经》。

谁说“蓝色清真寺”是蓝色的,我一点也没看出来

在主入口的两边都有祷告间,主要供女信徒使用,但方向肯定是朝着麦加方向的。一位女信徒也是借着窗口的自然光在认真的读书,头巾是蓝色的。

谁说“蓝色清真寺”是蓝色的,我一点也没看出来

透过朦胧的光影,可以发现这里也是女信徒们的休息室。

谁说“蓝色清真寺”是蓝色的,我一点也没看出来

奥斯曼帝国的君主苏丹继承了东罗马帝国的文化及伊斯兰文化,因而东西文明在土耳其得以统合,并不止一次的实行伊斯兰化与现代化改革,也使东西文明的界限日趋模糊。在土耳其,宗教信仰自由,多个宗教并存,伊斯兰女士常常背着精致的包包,不必强制带面罩,姣好的面容得以展示。

谁说“蓝色清真寺”是蓝色的,我一点也没看出来

参观完清真寺和大教堂后,已经到了晚餐的饭点,天气很好,想看夜景,于是在附近找了一个4层楼高的露天海鲜餐厅,中文不知道叫什么,大概就在Tevkifhane Sokak 这条路上,很醒目,5个人点了一瓶红酒、一条海鲷鱼和4个菜,把酒临风。重点是这个位置好,可以看到清真寺和著名的圣索菲特大教堂。

谁说“蓝色清真寺”是蓝色的,我一点也没看出来

向南是链接欧亚大陆的博斯普洛斯海峡,对岸就是亚洲,天际云彩层层叠叠,湛蓝的海峡轮船穿梭,好不热闹。

谁说“蓝色清真寺”是蓝色的,我一点也没看出来

西南边的蓝色清真寺海鸥飞舞,白色的建筑与绿色的树林构成了一幅十分美丽的图案,象征伊斯兰教六大信仰的六根宣礼塔,在绚丽的彩霞包围之中,400年间历经数次大地震却安然无恙的清真寺,彰显着建筑的奇迹和历史的沧桑。

谁说“蓝色清真寺”是蓝色的,我一点也没看出来

夜幕拉开,清真寺灯火辉煌,前景已一片漆黑,蓝色的天空将弥留一段时间。也许是海峡地区透彻的空气,让这座著名的清真寺总是印衬在蔚蓝的天际,或者从另一个角度,蓝色的大海包围着它,于是留下了“蓝色清真寺”的美名。

谁说“蓝色清真寺”是蓝色的,我一点也没看出来

在餐厅偶遇一群土耳其美女,个个丰润妩媚,开放自信的笑容,通过她们蓝色或是灰色的眼眸,带着蓝色的诱惑。

谁说“蓝色清真寺”是蓝色的,我一点也没看出来

回去的路上,可以顺手带一颗土耳其烤玉米,很甜,也很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