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7.24 賈莊古村第一篇之《趙家三兄弟》

來自崔家坡的趙家三兄弟

明清時期,賈莊非常興盛,有俗語云:“出了鄉寧城,東南第一村”。這個村有三大優勢:一是地好,都是平展展的梯田,出糧食:二是處於交通要道,是方圓幾十裡和山下交流的必經之路;三是風水好,北枕高山,南濯溪流,四山拱圍,風水不洩,是塊寶地。

關王廟是鄉寧的東南門戶,晉南地區軍事要地,歷來兵家必爭,所以村莊建築均突出了易守難攻的堡壘風格;關王廟也是資源豐富的地方,遍地煤炭、鐵礦石、坩泥,具有獨特的鍊鐵優勢。而賈莊就緊鄰關王廟,是通往外地的一條古道,煤鐵木物資大多是經過賈莊、桐兒上、下川、馬璧峪古道運出去的。可以想見,當時的貨棧物資如山,飯店酒旗招展,路上馬嘯嘯的熱鬧情景。趙生才說當年的賈莊酒店林立,可富足哩。村裡現存的十座古院落,也證實了生才的話不是俇語。

賈莊村趙姓獨大。據說關王廟是春秋時期趙衰的封地,南村有趙家的兩座祖廟,趙家枝繁葉茂,迅速開枝散葉,方圓十餘個村趙姓人最多。賈莊村原來住的是賈姓人,故叫賈莊。明朝期間,崔家坡趙氏長子來賈莊落戶,不知繁衍了多少輩,在清朝中葉,分枝三門,以學字輩三兄弟各自立祖,有了族譜記載。現存有學字輩二門、三門的神主,至今已有十一、二輩,屈指算來也二百多年了,人丁興旺,成了獨一的趙姓家族。不知何故崔氏沒了蹤影,往事如煙,也如墜緒茫茫,無法廓清了。

趙氏三門,老二、老三家的布漆彩畫神主完好保存,各有一聯:子孫雖愚,四書不可不讀;祖宗三代,祭祀不可不誠,額上題“報本堂”; 另一聯是:積有報而樂有反,祖有德而宗有功,無額題,雖不工整對仗,但直白通俗。二門填了五代,三門填了八代,缺大門神主。但大門院裡有二代殿字輩的趙殿柱名字的一塊殘碑。據說祖墳上碑不少,如果順著一輩輩的字輩排名,從墓碑或其它地方查找,說不定能把大門的排序也整理出大概。更何況大門的後裔現在移住幾里外的桐兒上,說不定神主正完好無缺地在那裡享受著祭祀哩。兩份神主畫工精細,放神主的盒子一個是木匣,一個是竹筒,呈深紅色,透露出年代的久遠;做工精細,嚴絲合縫且防蛀,要不然就保存不到現在的。從神主及保存神主的盒子上看,製作神主的主人都是讀書後做官或經商見過世面的人,也能說明他們確是以孝傳家的人。

賈莊古村第一篇之《趙家三兄弟》

晚上我在縣誌貢舉錄和官職錄中,找趙姓的人,與北村的趙鶴鳴同時期或以後的有趙煥文、趙國瑞、趙宗普三人,不知與這裡趙氏有無關係。據趙常勝說,從墓碑上看,都是念書人,有官做到國子監的,有監生,還有貢生,這裡,國子監是國家的最高學府,他誤以為是官職,可能是有在國子監上學或教書的,可是教書先生是有官位的,縣誌沒有記載,或許那時的賈莊歸新絳或襄汾管著?也未可知。

鄉寧歷史上因有煤有鐵礦石又有鉗泥,具泥,具備了鍊鐵的條件,因此,冶煉業十分興盛,有祖祖輩輩留下的無數遺址為證。賈莊做為交通要衝,自然食其利。現存的十座大院也明白地說明,光憑打糧食是修不出這種陣勢的。他們說世祖趙文修很富有,富到什麼程度呢?埋葬老人時,大行舍飯,殺豬無數,有兩頭殺死的豬放在剝蔥的地方,被蔥皮埋了都無人發現,不難想象喪葬規模之宏大。他無兒子,一生行善積德,為方便古道的客商往來,自己出錢,用石頭把路從桐兒上村一直鋪到了腰站的歇馬店,前後二十多里。村裡人說他的善心感動了神靈,終於老來得子。這件事一來說明這人有善心,有善行,也能說明其善經營,財力厚。沒錢,一百個善人的善心也無濟於事。

賈莊古村第一篇之《趙家三兄弟》

  • 未完待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