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1 《追风筝的人》:此生,我也想找一个人为我千千万万遍

《追风筝的人》:此生,我也想找一个人为我千千万万遍

1

当你掉进孤独的深渊时,你是不是很希望有人能够伸出双手拉你一把;当你痛苦无助的时候,你是不是很希望有人能够温暖你的心?

然而,越长大就越孤独。朋友渐渐远去,真情慢慢淡去,到了最后你才发现,一切只能靠自己死撑。

在这个浮躁的社会,很多人已经渐渐丢失了一些美好的东西,更难得到一份真挚的友谊。

因此,我特别羡慕胡赛尼写的《追风筝的人》中的主人公阿米尔有一个对他无限忠诚的兄弟哈桑。无论受到什么样的伤害,无论岁月如何变迁,哈桑都始终如一地关心和爱护阿米尔。阿米尔一直是哈桑的信仰,始终为阿米尔千千万万遍。

故事讲述的是主人公阿米尔与父亲仆人的儿子哈桑从小一起长大,情同手足。阿米尔在一次风筝比赛后眼睁睁看着哈桑受尽欺凌却默默走开。阿米尔感到痛苦且自责,他只好用计逼走哈桑。逃亡美国后的阿米尔一直都无法原谅自己对哈桑的背叛,最终找到一条再次成为好人的路,踏上战乱的故乡,走上了救赎之路。

《追风筝的人》里有很多情节让人忍不住流泪,我陷进此书不可自拔。我心疼那个勇敢真诚的哈桑,甚至把哈桑当做故事的主角,可能是因为人的潜意识都趋向于美好的事物,而哈桑的身上都是美好的标签,正直、善良、勇敢、忠诚等。

哈桑在风筝大赛的时候对阿米尔说:为你,千千万万遍。多年以后,阿米尔还是经常会想起这句话。整本书也是这句话最打动我的心。

《追风筝的人》:此生,我也想找一个人为我千千万万遍

2

年少时,我们都相信朋友是可以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那时候的我们恨不得将对方绑在身上,走到哪里都有对方作陪。若是对方开心了,自己会更开心;若是对方难过了,自己会更难过。

我们煮茶论剑,促膝长谈,形影不离,好不快活。

可当我们面对社会的纷繁复杂以后,纯粹的心会蒙上灰尘,这时候的友情可能会变成一把利刃,刺穿你的胸膛。

其实,从亲密无间到分道扬镳这样的友情在生活中随处可见。一开始两个人真诚相待,可人在无法控制从人性中滋生出来的恶时,友情就开始变质了。

《追风筝的人》里的阿米尔与哈桑在童年时是亲密无间的朋友,他们一起玩耍、一起恶作剧、一起度过了很多欢乐的时光。直到阿米尔十二岁看见哈桑被欺负而装作什么也看不见的时候,两人的友谊开始破裂了。

阿米尔从此无法坦然地面对那个为自己千千万万遍的哈桑,两人再没过去的亲密,阿米尔甚至躲着哈桑,不想看到他,因为看到哈桑会让他想起自己的懦弱。可是哈桑明知道阿米尔见死不救,还是一如既往地对阿米尔好。

之后,哈桑还被阿米尔污蔑偷钱,最后离开了阿米尔家。哈桑即使离开了阿米尔,心里也依然把阿米尔当作自己的朋友,到死都为阿米尔奉献。

有人说:朋友不是先来的人或者认识最久的人, 而是那个来了以后再也没有走的人。

身份低微的哈桑,不因为伤害而放弃这份友谊,他来到阿米尔的世界以后再没走开,直到死都为阿米尔奉献。

也正因此,让我们懂得了真正的友谊是不依靠什么的,它不依靠事业、祸福、身份。

《追风筝的人》:此生,我也想找一个人为我千千万万遍

3

古人说:人非圣贤,孰能无过。

我们都是第一次做人,都要在摸索中成长,犯错是难免的。可若是不敢正视自己的错误,或许内心会受到长久的折磨。

我小时候也曾将自己的错误嫁祸于人,从那以后,我努力假装没有发生过此事。可记忆从来没放过我,它隐藏在内心深处,像个恶魔时刻准备着跑出来为非作歹。直到我在奶奶的劝导下跟对方道歉后,我内心才得以平静,才没有那么煎熬。

就像《追风筝的人》中说的:“人们说陈年旧事可以被埋葬,然而我终于明白这是错的,因为往事会自行爬上来。”

阿米尔童年时候目睹了哈桑被阿塞夫强暴,却没有站出来帮忙,反而躲起来假装不曾看见。直到中年,阿米尔都无法忘记自己对哈桑的背叛,依然有一条小毒蛇撕咬他的内心,煎熬不已。

时间从来不能漂白污点,也不会掩盖罪行。

我们每个人都可以在《追风筝的人》这本书上找到自己的影子,或多或少,懦弱、自私、背叛等。

那些曾经做过的傻事,犯过的错,都在我们的心上刻上了痕迹,怎么都无法抹去。直到我们敢于正视自己的错误,拯救自己的内心,才能抹平。

我最喜欢《追风筝的人》的后半部分,这部分写了阿米尔如何走上救赎之路,如何勇敢地面对自己的错误。

也许,勇敢的人不是打不倒的人,而是在每次犯错后都敢于正视自己的人。

《追风筝的人》:此生,我也想找一个人为我千千万万遍

4

在现实生活中,有些事情可以因为你的勇敢得到挽回,有些感情可以因为你的忏悔得到释放,可并不是每一个人都那么幸运。

记得《兄弟》中的李光头就没有这么幸运了,他的兄弟宋刚已经死了,他失去了救赎的机会,一生都要背负沉重的感情度日。

《追风筝的人》中的阿米尔是幸运的,他的兄弟哈桑虽然死了,但是他可以通过拯救饱受战争摧残的哈桑的孩子索拉博得到救赎。

在小说中索拉博也是一个闪亮点。他让我们知道了阿富汗的儿童没有童年。战争是残酷的,它让人家破人亡,让人在绝望中挣扎。七岁的索拉博宁愿选择自杀也不愿意活在这个世上。他对战争的残酷充满了恐惧和无助。

幸好,最后阿米尔将他带离战乱的家乡,到美国过着优渥的生活。可是其他千千万万处在水深火热中的孩子呢?他们依然在苦难中煎熬。真希望每一个承受战争危害的孩子,能够有一个人为他们千千万万遍,真希望这个世界充满和平。

小说的结尾是阿米尔为索拉博追风筝,对索拉博说:为你千千万万遍。这个对世界充满抵抗的沉默寡言的少年,终于露出了一丝微笑。

阿米尔的内心得到了救赎,而索拉博也开始笑对这个世界。

为你千千万万遍,是爱,是善良,是真诚。而爱,可以救赎一切罪恶。

当我合上书本的时候,那句“为你千千万万遍”依旧在我的耳边回响。愿我们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只风筝可以去追寻,也愿你找到你想要的那只风筝。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