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合肥是個什麼樣的城市?

九門大提督tt


白酒的口味有淡雅和綿柔之分,淡雅型酒香淡,清清純純,如風吹過,沒有濃厚的香味,卻顯純正;綿柔型口感舒適,酒入口仿若滑絲,過濾掉了砂礫似的粗糙辣感。

喝下合肥,就像喝掉一瓶淡雅,似乎滋味還未品嚐到卻已下肚,喝完之後只覺得淡,淡淡的,淡到無雅。


合肥擱到人堆中,應該是那種五官模糊,眉眼極淡,淡到似乎拿個橡皮擦都能把臉部輪廓擦掉的路人甲;是王大嬸家夾在美豔的姐姐和俏皮的妹妹中間最容易被忽略只等長到一把年紀才被人想起婚娶之事的二丫頭;是滿臉憨厚堆笑默默做事集齊十二張好人卡召喚小神龍關鍵時刻卻被扔擔子的隔壁老王。

單從“合肥”這個名字來看,就能嗅出一股後媽起的味道。曾有一個謎語:兩個胖子,打一城市名。謎底就是合肥。可不,合肥就是兩個胖子的連體。有哪個城市叫肥啊胖啊的,一般稍有逼格的城市名都是以“州”啊、“川”啊,“安”啊之類的為結尾。好比後媽看到前妻的娃傻傻笨笨的,氣不打一處,隨手一指,你啊,二丫,以後就叫“合肥”了,記住了啊!

如果你有一個認真負責到執拗揪著你不放的歷史老師,那麼即使是個理科生也應該聽說過東晉時期赫赫有名以少勝多的經典案例“淝水之戰”。其實合肥的“肥”應該是“淝”,從合肥紫蓬山而出的淝水分南淝河與東淝河兩支,淝水之戰就發生在東淝河。合肥以南、東淝河在此匯聚而得名。

話說合肥實際上在很長的歷史中都是叫“廬州”,一瞬間雅意盎然了有木有!合肥本地有個音樂人許嵩發過一張名叫《尋霧啟示》的專輯,裡面有一首歌叫《廬州月》:

“廬州月光 梨花雨涼

如今的你又在誰的身旁

家鄉月光深深烙在我心上

卻流不出當年淚光”

這個“廬州”指的就是合肥,歌詞裡的合肥雅的簡直不像合肥,跟《東風破》都有一拼。如果把歌名改成《合肥月》,只能說那晚的月亮吃了回鍋肉好大好圓好肥、好肥……

不管怎麼說,自從叫了合肥,也就輸在了“雅”的起跑線上,註定做不了女神,只能成為胖胖的二丫頭。


從地圖上看,合肥處於安徽省版圖最中間的位置上,不偏不倚,幾乎是拿著尺子量出來的中間點。在大部分安徽人的看來,不是以淮河而是以合肥為南北界,合肥以北算作北方,合肥以南算南方,那麼問題來了,合肥算南算北?不南不北不左不右的合肥佔據在省中央,拈花微笑,只能繼續著地理和文化意義上的尷尬與窘迫。

二丫頭的存在感總是最弱的。在中國那麼多光鮮亮麗的省會城市中,合肥自然被淡成了背景色,中央媽媽只有兩個手抱不過來那麼多哇哇叫的孩子。合肥只能人淡如菊,乖乖地坐在一旁不哭也不鬧。

就像安徽大學總會被問到是安徽哪所大學一樣,合肥竟然是安徽省會的訝異表情也不時從全國各地人們的臉上冒出。連撐起合肥科教名城面子的理工名校中國科學技術大學也常被廣大中國人民誤以為在北京,每每談及頗有一種鳳凰落在雞窩的慨嘆感。

按理說,合肥好歹也是靠近江南,位居平原,不隔山不隔水的,先天條件雖不是天生麗質難自棄,但起碼也算是個小家碧玉,怎麼就攤得上這麼一個面目模糊?

是合肥小嗎?真不小,尤其是合併了半邊巢湖之後,面積再一次拓展。在合肥的時候,最難以忍受的是每次進城都要坐近兩個小時的擁擠公交,再一路站回學校,總是抱怨合肥“太大”了。

是合肥不思進取嗎?也不是,至少這七八年來我看到的合肥一直在建,路面拆的七零八落,塵土飛揚,周邊的經濟開發區、濱湖新區、政務區等都搞的像模像樣。

每個胖子都是潛力股,只能說合肥還在處於挖掘潛力的時期。


作為一箇中部城市,它不濃烈不奪目不喧囂不繁華,它淡淡的立在那裡,連接著最普通的生活。你坐著公交車,在149路司機馬路飆車般的駕駛技術中,你可以選擇在“鳳陽路菜市場”下車,也可以在國購廣場下車,你逛逛街買買衣服買買菜,到中環城看場電影,去翡翠湖散散步,你望著夕陽的餘暉,對面草坪上的老人孩子狗,你會覺得現世安穩,生活如水,在俗世裡也算有一份寧靜。

如果你已經被安徽衛視每天中午十二點鐘的“男生女生向前衝”節目洗腦,不看到別人尖叫著落水的場面就吃不下飯,你可以到政務區的廣電中心去現場報名參加或當觀眾。如果你是文青學生黨,就攜兩三好友去懷舊休閒街區“中隱於市”和文藝得化掉了的新華書店,放鬆下心情,練習自拍技術。

合肥的滋味是淡淡的,不是林黛玉那般傲然於世的淡,而是襲人那種連通著生活脈絡樸素的淡。她一身素衣裝扮,她不懂詩詞歌賦風花雪月,她能給你安心的生活圖景,她的美是淡到無雅。

這滋味像是走在大夏天的日光下,頭皮曬的焦疼,忽然看到一家不怎麼起眼的貴妃涼皮店,哧溜哧溜地吃下一碗涼到好處的涼皮,更妙的是配上一瓶酸奶,頓覺渾身清爽,還想再來一碗。

這就是中隱於市、淡到無雅的味道,也是合肥的味道。作為合肥少有的本土小吃,貴妃涼皮可謂詮釋了合肥的感覺。


有些城市適合奮鬥,有些城市適合“家鄉”。在合肥的年輕人分兩撥,一撥是早就想通的,留合肥哪也不去,畢竟合肥曾位居中國最適合居住的城市頭榜;另一撥是還沒想通的,趁年輕一股勁要離開合肥看看外面的世界,怕合肥的安逸讓人失去了出去的勇氣和動力。

後來,飛出合肥的一批人有的又想通了,就甘願再回到合肥,也有一批人再也回不了合肥,因為城市雖沒變心態卻變了。無論後來的發展如何不同,這些人的共同點就是或多或少會在心底給合肥留下一個位置,即使不是第一家鄉,也有了第二家鄉的情感。


齊創公考


筆者青少年以前都生活在巢湖市,現在巢湖市已經被劃入合肥。高考時,筆者從未考慮過安徽的任何大學,最終進入北京讀大學。


那時,筆者雖然愛自己的家鄉,但是,家鄉在筆者的眼裡只不過是落後、貧窮,甚至是愚昧的代名詞。所以,離開家鄉就成了筆者高考後,唯一的選擇!筆者之所以迫切離開家鄉,倒並不是嫌棄養育自己的鄉土,只是想讓自己瞭解外面的世界,開闊自己的視野,豐富自己的知識,充實自己的思想。

二十多年了,無論筆者走到哪裡,家鄉,都是筆者揮之不去的記憶和牽掛!

而今,筆者的足跡踏遍大半個國土,而家鄉也經歷了二十多年的發展,早已兌變成一個更加美麗的大都會!

筆者到過很多城市,自然會把這些城市與自己的家鄉在心裡默默做了對比。


二十多年前的合肥,如果不是看望在合肥上大學的高中同學,筆者每次經過合肥都是匆匆而過,幾乎不願意停留。二十多年後的今天,合肥經歷了一個華麗的兌變,以至於筆者即使遠在他鄉,也能經常聽到合肥,甚至是外國的友人也經常提到合肥!

於是,2017年筆者回到曾經很少願意逗留的家鄉——此前,基本上都是過而不停,除非有事。即使停留,也只是為了陪伴家父家母,卻從來不願意也不曾想過在家鄉走一走,看一看。回到家鄉後,停留了十多天,而且,在這十多天的時間裡,筆者讓同學開著車子,帶著筆者到處跑。

筆者先後到了巢湖市,巢湖市下轄的鄉鎮,合肥市區。總得來說,視覺印象,比以前更乾淨,更美觀,街道兩旁的綠化更好,更有特色。

說實話,今天的合肥不僅在經濟層面有了極大的發展,在市政建設和人文環境都有了質的提高和改善。城市規模更是得到了空前的擴展。記憶中,曾經只需要半個多小時,坐公交就可以穿過整個合肥市區,現在即使是自己駕車,穿過整個市區,也需要兩個多小時!


就筆者同一年所到過的城市,包括南京、杭州、重慶、濟南、青島、長春、贛州、南昌、海口、三亞和南寧等城市,今天的合肥在城市硬件方面,與這些城市相差並不明顯,甚至超過這其中的長春、海口、贛州、南昌和濟南等城市的建設。與筆者2016年所到過的長沙、唐山、石家莊、鄭州、福州和廈門等城市的直觀印象相比,也絕不遜色,甚至超越了其中的長沙、唐山、石家莊、鄭州和福州,但和廈門相比,還是有明顯的差距。

今天的合肥,作為中國擁有最多與科學科技頭銜有關的大都會城市,“大湖名城,創新高地”,可謂名不虛傳!


最近十年來,合肥以427%的總名義增速,傲視國內所有的城市,城市經濟產出排名更是從2005的第75名,躍升至2017年全國第24名!在省會城市中,從2005年全國第18名,躍升至2017年的全國第9名!

2017年,合肥更是獲批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這必然會促進合肥新一輪大建設。而由於合肥的科研實力和國家發展定位,2017年,合肥各種與科學、科技、科研和科技產業化有關的喜訊不斷,以至於讓人開始感到麻木。

合肥,曾經的鐵路盲腸地位,在進入高鐵八縱八橫時代,由曾經不起眼的交通地位,愣是轉變成“米”字型高鐵交通樞紐,甚至開始向“時鐘狀”交通樞紐轉變——時鐘狀,是指以合肥為中心的12個方向都有高鐵線路,而等合肥所有的高鐵線路建成後,實際上是13個方向!


合肥是一帶一路和2025智造的戰略節點城市,是國家努力打造的國際知名科技產業化創新中心城市之一(全國僅深圳和合肥享有此國家級科技產業化創新中心的地位),更是國家努力打造的世界級科學中心城市——全國僅北京、上海和合肥三座城市!

合肥是國務院規劃的6+3中的成員之一——我國未來城市發展的格局,將變成6座主要城市和三個城市群——6個主要城市成員包括:成都、重慶、長沙、武漢、合肥和南京;三個城市群,指的是珠江城市群、長三角城市群和京津城市群。

合肥也是未來中國五個一線城市北上深廣閤中的一員——作為世界級科學中心和科技創新中心,合肥最終擁有這一地位,是歷史發展的必然,而不是合肥的自不量力!


國家的發展定位是一座城市能夠獲得怎樣的發展最重要的因素,其次,才是這座城市的交通條件、區域輻射能力(包括潛在的輻射能力,合肥居皖之中,是南京和合肥之間唯一擁有最強輻射能力的城市)和其它因素。

曾經有很多網友反駁筆者說,難道合肥在發展,別的城市就不在發展,坐等你合肥超越嗎?也有很多網友拿經濟發展的實際增長率說事,認為合肥未來很難,甚至不可能超越某些城市。


這種看似有道理的說法,實際上根本站不住腳,因為已經被合肥超越的城市,哪一座不也在發展,但還是被超越?看城市的經濟增長,並不是看實際增速,而是看名義增速——合肥2017年的名義增速是14.97%,在全國主要城市中依舊處於領漲地位!

也有很多目光短淺的人,說合肥是一座吸血城市,但是,世界上有哪一座城市不是在“吸血”的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就算合肥過去有吸血的嫌疑,但是,今天的合肥不是已經開始輻射周邊城市,反哺其它城市了嗎?!


鄭瑞文2015


綜合來看今天的合肥市的發展,其實合肥發展潛力還是挺大的。現在當然比不過一些大城市,畢竟合肥當省會才不到30年而已。,從幾萬人的小縣城到如今800萬人的城市已經很不錯了,合肥從1995年到2017年超越了70多座城市。

目前合肥經濟增速排名全國第一,國外媒體評價合肥為中國改革開放發展最快的城市,沒有之一。1995年全國50強沒有合肥,2017年全國50強合肥排名23位。1995年合肥全國城市排名100多名,2017年全國排名23名。用了不到30年時間超越了近80座城市。



從僅僅擁有幾萬人的小縣城到如今長三角副省級城市,全球科教城市成員,計劃2025年建設成智慧型城市。是中國三大科教中心之一。科教實力是僅次於北京之下的,改革開放合肥研發了世界上第一臺EVD,2017年合肥是國內家電品牌大省,合肥更是最近幾年研發越來越強,人造太陽、墨子號衛星、量子計算機、復興號的建設工作。


還有合肥的科大訊飛。更是全球輸入法的佼佼者。合肥京東方生產出薄如紙的屏幕可360度彎曲,合肥是中國科技的象徵。 改革開放中國科技大學準備在鄭州建設校區,被河南拒絕,最後被幾個省會慘遭拒絕,中國科技大學慘遭撤校,那時安徽省會合肥毅然決然的收下了中國科技大學,中國科技大學更是有著原子彈氫彈的開放都有中國科技大學的參與。

合肥當時一窮二白,一個當時GDP還不到1000的城市,收下了中國科技大學,現如今確有很多人說合肥要不是中科大就是個垃圾。要不是合肥也沒有如今的中科大,沒有中科大也沒有如今的合肥。合肥現如今是全球科研城市成員。合肥未來放眼全球。


豫東散人


大湖名城,創新高地——合肥

在來合肥之前,就久聞合肥的大名。讓我最初知道合肥這座城市的是那個在民間流傳甚廣的著名謎語:兩個胖子抱在一起,打一個城市的名字。那時候就覺的合肥這個名字不太好,也許是覺得這個名字有點鄉土氣息吧。

來到合肥,才瞭解合肥的尷尬。在合肥所處的都市圈內,繁華比不上武漢,遊玩比不上南京,俊秀比不了杭州,更遑論上海了。省內的兄弟城市蚌埠、蕪湖也在嘲笑合肥,就連合肥人自己也在自嘲。


如今,已經在合肥生活十幾年了。有幸見證了合肥從弱小變強大的過程,見證了由合肥到霸都的華麗蛻變。

合肥是一個迅速長大的城市。

十幾年前,坐公交車從南到北半個小時就可以穿城而過。南二環以南還是一片田園風光,北面過了雙崗就是鄉村結合部了。那時的徽州大道還叫美菱大道,阜陽路還叫榮事達大道。

一個領導的魄力改變了一座城。合肥的大變樣始於2005年,正是那一年合肥開始了規模空前的大拆違。於是私搭亂建不見了,街面變寬了,環境乾淨了。多年無法搬遷的區域也搬遷了。正是從那一年開始,徽州大道、長江路、蕪湖路等道路相繼進行拓寬,金寨路高架、銅陵路高架相繼開建。


正是那一年,濱湖新區的規劃橫空出世。如今的濱湖已經是合肥人置業、生活、休閒的首選,依然成為合肥的名片。

合肥這些年崛起的當然不止濱湖新區。政務新區在天鵝湖畔拔地而起,已經成為合肥的政務文化中心。北城新區硬是在北邊的偏僻之地建起一座現代化的城區,與濱湖新區南北對望、遙相呼應。

2011年巢湖併入合肥,使合肥城市發展史上具有標誌意義的一件盛事,從此合肥成為了名副其實的大湖名城。合併以合肥的區域面積擴大了不少,人口也大幅增加。於是合肥的實力與地位有了質的提升。也就是從那時開始,合肥的底氣與野心增強了,提出了要成為新一線城市的目標。合肥人也是從那石開始膨脹了,給合肥取了個霸氣的名字:霸都。

合肥是一個經濟迅速發展的城市。

合肥最近十幾年經濟發展取得的成就令人矚目。2017年合肥的GDP總量為7213億元,全國城市排名24位,名義增速達到14.97%。

2017年合肥的經濟總量在全國省會城市排名中位居第9位,而在2001年位居第18位。在所有城市都快速發展的大背景下能這樣的成績真的是太不起了。

再看一下全國城市最近10年經濟縱增速,由下圖可見,合肥在最近10年內增速在所有城市中位居第一位。十年河東,十年河西。十年,合肥坐看各地雲起雲落。

合肥是一個工業化城市。

合肥最近十幾年工業發展得很快,而且產業結構合理,產業類型先進,基本沒有重汙染企業。十幾年來在在合肥迅速發展的大企業有海爾、美菱、美的、格力、京東方、聯寶、江淮、日立、應流等。他們都是先進製造業的代表。以科大訊飛、晶澳太陽能、工大機器人為代表的新經濟也在快速崛起。在其他城市還在苦苦轉型的當下,合肥無疑取得了發展的先機。

合肥 是一個科技之城。

合肥是全國四大科教城之一,比肩北京、上海、西安。合肥是國家科學工程佈局最密集的城市之一,各類國家級科研機構200餘個。中科大的科研實力在全國位於第二位,僅此於中科院。

同時一批高校在合肥紛紛建立研究中心。清華創新研究院落戶於經開區,哈工大機器人研究中心也落戶經開區,北航合肥科學城選址於新站區。未來合肥的科研實力必將有更大的提升,一大批高科技成果將在合肥孕育,科技成果的轉化也將加快。就算這些新技術新科技不在合肥進行成果轉化,那也是合肥為全國經濟的發展做了貢獻。

合肥是一個飛速發展的城市,是一個科技之城,一個創新之城。配的上她的口號:大湖名城、創新高地。


月球以東只有喵


綜合來看:

1房價相對於正常收入水平來說偏高,前兩年的那輪房價上漲,導致合肥居住的大多數人的幸福感降低(拆遷土著及炒房客除外)租房客遇到房租增加,有房的很難再買改善型住房。

2:由於地鐵等道路大建設,交通擁堵日益明顯,上班的時間成本提高。不過隨著地鐵線路的陸續開通,公共交通將越來越便利。

3中小企業的扶持力度有待提高,區域性稅收優惠政策不明顯,對比西安,蘇州等二線成市還有很大的差距。

4政府政服務中心服務水平明顯上升,社區街道及社區醫療服務水平改善很大。

5通過全國性的和區域階段性嚴打,黃賭毒及涉黑改善明顯,居民安全感提升不少

6土地用途指導政策有待改善,綜合商業體過多

7高教資源相對豐富,部分重點學科相當不錯;普教資源區域平衡性較差,未能及時跟上城市擴展的步伐,完成新的小區孩子沒學上,而老舊破到不能居住的學區房卻能炒到天價。

綜上,這就是我眼中現在的合肥。我不是土著,有壓力但也有動力,有挑戰但更有機遇。相對於一線城市,我的幸福感還是很強的,希望我的描述對大學即將畢業或即將來合肥的肥漂們有幫助。


韓老爺子


合肥――一座美麗讓人留念的城市……

我在合肥上學快兩年了,偌大的合肥基本都遊了一遍,整體而言可以這樣概括合肥:旅遊資源豐富,經濟飛速發展,城市正在崛起。

合肥是安徽省的省會所在地,面積為11445.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約為800萬(2018年),下面直轄四個區,分別是:蜀山區、瑤海區、包河區、廬陽區(濱湖新區,新站區,政務區)。4個縣,分別是:肥西縣、肥東縣、廬江縣、長豐縣。

蜀山區是合肥的主城區,是合肥的政治中心、經濟中心,也是安徽省人民政府所在地。區內有蜀山森林公園,植物園,天鵝湖等景點。

而合肥的文化中心則是在廬陽區。眾所周知,合肥古時候稱之為廬州,一個充滿歷史韻味的名字,不過可惜的是城市改名了,不過,也不影響廬州(合肥)的文化的傳承和延續。廬州有2000多年的歷史,自古以來就很聞名。現在若想要感受廬州的歷史文化可以去淮河路步行街,城隍廟,古逍遙津等地去看看,廬州的很多傳統節日有關活動基本都會在這舉行。

瑤海區……,包河區……

總之而言之合肥是一座優美的城市,一座令人留念的城市,一座正在崛起的城市!合肥正在朝著國際大都市的方向前進!






易心讀書


作為一個合肥人,雖然不願意承認,但是合肥沒有作為東部中心的潛力,不說上海,就是南京,想要超越,很困難。作為一個在兩個城市都居住過超過3年的人來談,我想我的觀點還是有一些可以參考的價值:

1)歷史價值少,作為一個新興的城市,歷史感太少,公園等基礎設施太少;周邊像樣的山沒有,大蜀山也只是個小土包,而且大部分被動物園佔用;水也只有個巢湖,還是最近幾年才並過來的。作為一個生活的地方,不如南京。

2)本地的基礎設施建設非常亂,規劃不足,看看合肥南站,打個車需要半小時,特別是城內規劃,等等,不過這些都可以等經濟好了以後補強,所以這個不重要,但是忍不住想要提一下;

3)地理條件不夠優越:作為一箇中部城市,不如武漢的地理位置,也沒有在黃金水道上佔據一個位置;既不靠海,也不靠河,這就是其地理上最大的短板。雖然作為陸路交通樞紐站之一,但是由於現在還是海運時代。

4)在現今社會,要麼佔據交通要點,要麼就要佔據信息制高點,從這兩個方面著手,才能提高城市競爭力,而這兩種優勢,合肥都不具有絕對領先的優勢。


以股易金


我所瞭解合肥:曾經很小很小,毛大筆一揮,定為省會。曾經很差很差,在統計表中尋覓到末尾才能找到。運氣很好,一個河南人李德生幫合肥挽留一個大學,中科大。河南人懊悔的吐血,自己至今沒有一所好大學。合肥近代歷史精英很多,據說宰相級別六七個,最著名的當是李合肥(李鴻章),合肥近幾年發展很快,速度是全國第一乃至世界第一。近幾年每年超越一個省會,逼得對手採取非常手段——吞併,西安吞併西鹹,濟南吞併萊蕪。當然合肥也吞併半個巢湖,使得轄區面積超過南京。合肥定位有,四大科教中心之一,三大綜合性科學中心之一,國家2025試點城市,國家高鐵樞紐,長三角副中心。合肥的觀感較好,很現代,高層建築在全國城市算中上游,目前最集中的是政務區天鵝湖周邊,300左右的有萬象城,新地中心,省廣電中心,蔚藍商務港,百利中心,華邦世貿城,安糧廣場大廈。遠景發展好的是濱湖新區,這裡是省府駐地,那裡將擁有全國前幾位的大廈,有500米以上的高層裙樓!合肥目前城市人口接近800萬,市區面積460平方公里。比長沙南昌鄭州大。小於武漢南京。


行走湖上


合肥是一座具有2000多年曆史的古城,因東淝河與南淝河均發源於該地而得名。合肥素有“三國故地,包拯家鄉”之稱。境內名勝古蹟眾多,如包公祠、李鴻章故居、吳王遺蹤等。合肥還誕生了周瑜、包拯、李鴻章等一批歷史名人。



安徽位於中部。秦嶺淮河一線為中國的南北的分界線,按地理位置來講, 合肥當屬於南方。池州離合肥有點遠,客運大概需3個小時的車程。一直想去拜訪一下這座歷史名城,但因為種種原因沒有成行。




對於合肥的瞭解只是來源於周圍人的口口相傳,他們談得最多的就是合肥的傳銷。據說合肥是全國聞名的傳銷之城,傳銷窩點眾多,氾濫成災。這些人不務正業,指望著一夜暴富,不勞而獲。他們坑朋友,騙親戚,誆同學,不擇手段、沒有人性。



希望合肥加大打擊力度,摘掉傳銷之城的帽子。不能因為一粒老鼠屎,壞了一鍋湯。


飄搖的炊煙


合肥,簡稱廬,古稱廬州、廬陽,是安徽省省會、合肥都市圈中心城市,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戰略雙節點城市 ,具有國際影響力的創新之都,皖江城市帶核心城市,是國務院批准確定的中國東部地區重要中心城市、全國重要的科研、教育基地和綜合交通樞紐。

合肥現在正處在高速發展期,我是安徽宿州人,在合肥學習工作了11年,對合肥來說印象還是不錯的。交通也很方便,去合肥的任何地點,公交轉車不會超過2次。有公交卡90分鐘內換乘免費。可以去玩的地方也很多,逍遙津、大蜀山、渡江戰役紀念館、肥西三河古鎮、包公園、融創樂園,距離巢湖也很近。總的來說還是不錯的。

小吃很多,而且不貴,強烈推薦去罍街。在合肥租房子也不是很貴,而且都有床和簡單的傢俱

居住和工作都是不錯的地方,生活節奏比較一線城市慢點。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