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8 因为老支书的召唤,这对夫妻教师在最好的年华毅然回村执教!

因为老支书的召唤,这对夫妻教师在最好的年华毅然回村执教!

因为老支书的召唤,这对夫妻教师在最好的年华毅然回村执教!
因为老支书的召唤,这对夫妻教师在最好的年华毅然回村执教!因为老支书的召唤,这对夫妻教师在最好的年华毅然回村执教!

低矮的铁门,两排普通的平房,平房中间是一片不大的空地,虽不大,却异常的干净,这个普通的小“院落”就是活水乡后渠村小学的校园。驱车一个多小时来到这里,刚一下车,远远就听到了孩子们玩耍嬉戏的笑声。循声走去,来到“院子”的外边,隔着铁门看到两个大人正带着一群孩子在做游戏。这两个带着孩子玩耍的大人,就是扎根山区,用青春和汗水,用十年如一日的坚守,圆了山区孩子求学梦的贾金泉和谢彦恒夫妇。

尽职尽责,坚守山区十余载

2008年秋季,我市实施初中整合,原任教于活水乡阳鄄中学的优秀教师贾金泉、谢彦恒夫妇被分配到武安市第七中学任教。优越的教学环境,相对更好的地理位置,让贾金泉夫妇对这次的分配结果特别满意。交接好工作,收拾好行囊,他们来到了七中。一切都安排妥当之后,学校也很快给他们安排好了课程。

因为老支书的召唤,这对夫妻教师在最好的年华毅然回村执教!

就在他们开启美好新生活的时候,老家后渠村党支部书记来学校找到了他们。原来后渠村小学由于教学条件差,并且是学、幼一体的办学模式,许多老师都不愿意到这来任教,为了让村里孩子们有书读,有人教,他只好来找贾金泉和谢彦恒夫妇,希望他们能回到本村教学。望着村支书诚恳的眼神,想着大山里求学无门的孩子们,夫妻俩最终同意随村支书返乡回村教学。没有了优越的工作条件,也没有了晋升中学高级教师职称的机会,有的只是大山里小小的教学点和二十几个求学的孩子。从那时起,夫妻二人就成为了后渠小学仅有的两名教师,在这里一待就是11年。

用心用爱,呵护每一个孩子

大山里的小学,校园小,活动场所有限,除了正常的教学,课外也没有更多的活动让孩子们参与。为了丰富孩子们的课外生活,每到春暖花开的时候,贾金泉夫妇总是带着孩子们到大山里踏青、玩耍,或围坐在一起做游戏,或摘来花草做成花环……静谧的大山里,时常回荡着孩子们欢快的笑声。有时候课间的十分钟,为了让孩子们活动一下筋骨,他们也会带着孩子们在不大的校园里做游戏,老鹰抓小鸡、丢手绢、跳房子……每每这个时候,孩子们别提有多高兴了!

因为老支书的召唤,这对夫妻教师在最好的年华毅然回村执教!

夏天下雨,为了学生安全,他们总是亲自把离家远的孩子们送回家;冬天下雪的时候,为了防止孩子们摔倒,他们每次都提前把整个校园的雪打扫干净。多年来,他们是老师,更是孩子们的家长。2017年,学生李亚东好几天没来上学,贾金泉到他家中了解情况后得知,孩子的父亲李海方得了胃癌,手术几乎花光了家里所有的积蓄,迫于经济压力,家里想让孩子辍学。面对这样的情况,贾金泉夫妇一次又一次到家里做李亚东父母亲的思想工作,并结合他家里的实际情况,积极与上级领导沟通,帮助他办理了贫困生补助,最终使李亚东重返校园。采访当天,贾金泉再一次来到李亚东的家中进行家访。“真的太感谢贾老师了,要不是他,我的小儿子真的上不了学了……”见到贾金泉,李海方激动地说。虽然家中依然清贫,可李海方懂得了让孩子受教育的重要性,也明白了贾金泉的良苦用心。

因为老支书的召唤,这对夫妻教师在最好的年华毅然回村执教!

尽心尽孝,诠释责任担当

在学校他们是受学生与家长尊敬的老师;在家里,他们是孝敬父母、尊敬长辈的孝顺儿女。2015年,贾金泉的父亲不幸患上了阿尔茨海默病,也就是俗称的老年痴呆症。为了照顾老人,他们每天都要跟时间“打仗”,不得不奔波于学校和家的“两点一线”。6点起床,给老人洗漱、喂饭,自己再匆匆吃完早饭,赶去学校;中午下班买菜、烧饭,喂老人吃饭;晚上继续重复着中午的事项……这就是贾金泉夫妇每天都必须要重复的生活。后来,父亲病情加重,为了不耽误教学,万不得已之下,他们只好把父亲带到学校照顾。这样忙碌的日子一直持续到去年9月父亲去世。提起这事,贾金泉说:“父母把我们养大不容易,我们尽心照顾,没留下遗憾。”

因为老支书的召唤,这对夫妻教师在最好的年华毅然回村执教!

辛勤的付出换来累累硕果,历年来他们的教学成绩一直在全乡名列前茅。谢彦恒连续多年被评为“活水乡优秀教师”。贾金泉也被评为“邯郸市优秀教师”。后渠教学点也于2016和2017年度荣获活水乡党委、政府“教学点教学成绩优秀奖”。

因为老支书的召唤,这对夫妻教师在最好的年华毅然回村执教!

遥远的小山村,二十几个孩子,一所比普通人家的院子大不了太多的学校,就在这样的条件下,贾金泉夫妇坚守了整整11年。他们休息办公都在一间不足十平米的屋子里,虽然小,可收拾得干净整洁。

因为老支书的召唤,这对夫妻教师在最好的年华毅然回村执教!因为老支书的召唤,这对夫妻教师在最好的年华毅然回村执教!

刚到这里,没有床,他们就找来木匠打了两个单人床拼在一起,解决了睡觉休息的问题;没有办公桌椅,他们就从村委会找来破损的桌椅,自己用木板修一修,解决了办公的问题;没有窗帘,他们就用纸糊在窗户上。条件艰苦,物质匮乏,可他们却始终用心温暖着整个校园。

因为老支书的召唤,这对夫妻教师在最好的年华毅然回村执教!

虽然只教着二十几个孩子,贾金泉夫妇却不曾有一丝懈怠,他们用自己的坚守让山区的孩子们获得了快乐和知识。“真的没觉得时间有那么久,不知不觉已经在这里待了11年了。”贾金泉笑着说道。冬去春来十一载,因为他们,这个静谧的小山村多了一份快乐,因为他们,山里的孩子多了一份走出去的希望,同样是因为他们,让我们懂得了什么是奉献和坚守。

因为老支书的召唤,这对夫妻教师在最好的年华毅然回村执教!

■编审:张志芳

因为老支书的召唤,这对夫妻教师在最好的年华毅然回村执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