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皇后樂隊傳記電影《波西米亞狂想曲》怎麼樣?

明天壞女人


《波西米亞狂想曲》是皇后樂隊的音樂傳記片,能引進到大陸上映實在是實屬罕見。在記憶中還很少見到過如此歷史性的時刻,因為皇后樂隊對大多數人來說是一個傳奇般的存在。皇后樂隊的魅力在於無論你是否是粉絲都能感受到音樂的熱情與搖滾精神。這次,《波西米亞狂想曲》給了我們圓夢的機會,終於能走進電影院近距離接觸傳奇了,上次有這種體驗還是2016年的《星球大戰7》在大陸上映的時刻。

《波西米亞狂想曲》的故事從一個具有普通的機場搬貨工人弗萊迪·摩克瑞的日常工作展開,然而弗萊迪並沒有被繁重的工作所拖累,他在業餘時間非常喜歡唱歌,有一次到酒吧喝酒,他展露了自己驚人的音樂天賦,從此踏上了自己的樂隊之旅,而他也順理成章成為了樂隊主唱,並取名為皇后樂隊。

好事成雙,弗萊迪在酒吧不光是找到了自己喜歡做的事,還邂逅到了自己喜歡的人。可謂是一見鍾情,弗萊迪看到她就不顧一切的上去搭訕,結果意外的瞭解到對方是一名服裝店服務員。於是弗萊迪便經常去店裡光顧,也邀請她看自己的樂隊演出,一來二去,兩人便成為戀人,而這個人就是弗蘭迪一生唯一的摯愛----瑪莉·奧斯汀。

隨著一次次的表演,皇后樂隊的名聲越傳越遠,一次弗萊迪在家庭聚會時,接到了百代唱片的電話,經紀人要簽約他們。從此他們的演藝事業便蒸蒸日上,巡演越開越多。

與此同時,弗萊迪也變得越來越自大,常常在歌曲創作中佔據強勢地位,主導樂隊風格。對其它人也是嚴格要求,近乎於獨裁。

禍不單行,由於常年在外巡演,弗萊迪和妻子的見面機會越來越少,逐漸地兩人開始疏遠。雖然兩個人並沒有什麼太大的過錯,但現實讓他們漸行漸遠了,兩個人眼中已是不同的天空。一次見面後,瑪麗對弗萊迪說:“我愛你,可是我們無法在一起了”,於是瑪麗摘下了曾經許諾永不摘下的訂婚戒指,至此兩個人勞燕分飛。

弗萊迪備受打擊,人生彷彿跌入了低谷,於是他在私人生活上變得放縱,在事業上更加偏執獨裁,根本聽不進去別人給的建議,把所有的信任全部託付給自己的同性伴侶吉姆。

弗萊迪不堪重負,選擇了單飛,不想與之前的人產生聯繫,想要找他都必須通過吉姆。一次拯救生命的公益演出的邀請電話打到了弗萊迪家中,但卻被吉姆接到了,然而並沒有告訴弗萊迪這件事。

一次瑪麗突然來看弗萊迪,弗萊迪非常感動。瑪麗在閒聊時詢問他是否參加了公益演出的事,弗萊迪這時才發現自己一直被矇在鼓裡。弗萊迪頓時驚醒了,於是一見面便讓其滾蛋,永遠不要再出現在他面前。

弗萊迪決定出席這場名為“LIVE AID”的公益演出,迴歸皇后樂隊。同時他選擇了勇敢面對自己的人生,坦白了自己患上艾滋病的事實,但弗萊迪並沒有因此失落,而是說自己的生命只屬於音樂,其它事情無暇顧及,至此便有了這名垂青史的20分鐘精彩LIVE演出。

皇后樂隊影響了二十世紀後期幾乎所有的重金屬樂隊,它獨特的歌劇式搖滾為後來的前衛金屬指引了方向。他們華麗的舞臺表演方式也常為後人所效仿。尊貴與不朽的樂壇地位猶如他們超長待機的女王,幾十年音樂生涯鍛造的非凡榮譽與國際影響,已非更多獎項所能承載與描述!

飾演弗萊迪的拉米·馬雷克同樣也是亞裔出身,演員經歷可謂和弗萊迪早期一樣不溫不火。記得看過他演的第一部作品是喜劇電影《博物館奇妙夜》,在電影裡扮演法老的角色,可謂是本色出演,得益於他自己本身是埃及人,並沒有過多的發揮空間。

拉米·馬雷克並沒有安於現狀,尋求了多重戲路發展,終於功夫不負有心人,他在《黑客軍團》中以精彩的表演塑造出一個充滿天賦、精神不穩定的科技天才。他是該劇的門面,他毫不費力地將他如同遠光燈般的目光在脆弱和自信之間自由轉化。

在《波西米亞狂想曲》中,拉米·馬雷克的外表與肢體動作表演傳神逼真,真實捕捉弗萊迪極度戲劇化、感染力十足的舞臺魅力,因此他也獲得了第91屆奧斯卡金像獎的奧斯卡影帝。

導演布萊恩·辛格是個不折不扣的科幻電影專業戶,多部《X戰警》作品都是出自他手。然而早期的布萊恩·辛格也是多面手,嘗試過懸疑電影和奇幻電影,也都讚譽頗多。所以並不難理解這次為什麼想要拍《波西米亞狂想曲》,導演在這些過往作品中體現出的深刻挖掘人物內心的本領很適合傳記片,加上巧合的是導演也是皇后樂隊的粉絲。

劇情方面故事的起承轉合十分有看點,弗萊迪的內心戲也刻畫地入木三分。弗萊迪的經歷可以說是色彩斑斕的傳奇人生。他經歷過事業的光輝時刻,也經歷過愛情的甜蜜,更經歷過人生的孤獨時刻。他既心比天高、自負自大,又孤獨傲嬌,卻對愛人和夥伴愛得深沉。

作為一部音樂傳記片,本片的音效自然是做的非常出眾,獲得了第91屆奧斯卡金像獎最佳音響效果和最佳音效剪輯兩項音效大獎。

筆者是在杜比影院觀看的,《波西米亞狂想曲》中高低不同的樂器聲和人聲都能得到層次分明的展現,配合頂級的杜比全景聲音響所傳遞出來的沉浸感和臨場感令人心醉神迷,甚至會恍惚間覺得自己身處演唱會現場一般,非常推薦大家選擇杜比影院去聆聽《波西米亞狂想曲》的完美音樂表現。

最後20分鐘是著名的LIVE AID演唱會表演,可謂是弗萊迪一生的高光時刻,在這20分鐘裡注入了弗萊迪對生命的熱情和親人愛人朋友的熱愛。他的聲音鏗鏘有力,語調高昂,感動了全場所有人。人群也齊刷刷地跟著搖動和跟唱,這場演出堪稱是上個世紀最偉大的演出之一。



浮夢電影


今年在電影院看過的電影,可以說是非常非常震撼。唯一的遺憾看的不是iMax版的,不過2D也挺帶勁的。還有就是沒有和心裡念念不忘的人去看。

那天也是機緣巧合本來打算早點回學校練一下吉他,明天又要開始上課了。無意提到這部電影 不過真的真的真的沒有讓我失望,弗萊迪的扮演者真的驚豔到我了。從天賦異稟帶著無限榮耀的皇后樂隊,之後因為弗萊迪的自大和性取向,加上保羅和狐朋狗友的摧殘加上他吸毒酗酒,讓他迷失自我,離開了他的家皇后樂隊。最後瑪麗的話讓他重回自我,但是他已經病魔纏身。弗萊迪沒有放棄,電影中他說不希望別人來因為艾滋病來憐憫他,想讓人們成為自己想成為的人。他孑然一身住在諾大的房子了卻沒有人陪伴,真正的藝術家音樂家都是孤獨的。

最後的大合唱隱隱約約可以聽見周圍好多人在跟著唱:We are the champion.我們也是這樣,生活中多多少少有許許多多的困難,生而為贏。沒有人希望自己碌碌無為的過一輩子,沒有人喜歡第二名。科比說過第二名是頭號輸家,所以現在曼巴精神可以影響全世界,就是不服輸的信念加上一顆強大的內心。這也許是這部電影要告訴我的吧,弗萊迪失去了摯愛瑪麗失去了名聲,朋友,好兄弟甚至家人,他還是站起來對抗世界。

電影結束沒幾個人離開都留下來等字幕出完,聽著一首首歌。真正的好電影可以進入你的內心,和你說故事。正如我朋友說的因為我的年齡已經錯過了《八英里》,但是收貨了《波西米亞狂想曲》。此文獻給所有迷失自我的人。


MCChigga


齙牙差點讓 他與皇后樂隊失之交臂。但又給他一個大口腔,天生比別人有發音優勢。

上帝總幹這種事:一個地方關閉一扇窗戶,另一個地方又打開一個。。

所以,有缺陷或碰到不順心的事情,得趕緊想,上帝大哥給我開的另一扇窗戶在哪裡?

一上舞臺就是另一個人,專注而迷人,這就是天生藝術家!

“義歐。。哎歐。。。”,與歌迷的合唱互動,讓人無法不激動。巨星閃光,永載史冊。

能在現場該多好。。

點擊“關注”按鈕,關注“吃瓜影視通”頭條號,推薦精彩電影美劇~


吃瓜影視通


一、“生活才剛開始”

1985年7月13日,倫敦城內,女王(皇后)樂隊主唱佛萊迪·摩克瑞(Freddie Mercury)在溫布利體育場內一開口就驚豔了全場,《紐約時報》盛讚他們,稱之為“最精彩的一次現場”。而這次演唱會就是全球矚目的“拯救生命”演唱會。

電影《波希米亞狂想曲》在影片的一開始和結束的時候,將這場演唱會準備的臺前幕後交代的十分清楚,真實生動的展現了女王(皇后)樂隊最巔峰的狀態。

正如他在演唱會中所唱的那樣“生活才剛開始”,的確,在經歷了重重波折之後,女王(皇后)樂隊重新相聚在一起,這是他們再一次展開的新生活。但無論對於影片中的佛萊迪·摩克瑞(Freddie Mercury),還是現實中的他來說,生活所留給他的時間已經不多了。

二、“曾被多次提醒,前方道路多荊棘”

實際上,我一直不怎麼喜歡看音樂電影,尤其是那種帶有搖滾性質的音樂電影。本身我就會對這些搖滾抱有天生的牴觸,因為他們似乎從根子上就有一種非常讓人不安的感覺,有一股躁動,有一股衝勁,所以搖滾樂我從來都不會聽,更別說和搖滾樂結合的電影了。

在我潛意識裡,似乎電影和音樂本身就是兩碼事,怎麼能湊在一起,讓音樂喧賓奪主呢?如果說電影是依靠畫面來組織人物和事件、情節的藝術,那麼音樂則是依靠旋律來組織和表現創作者情感的藝術,這根本就屬於兩種不同的藝術表達方式,如果湊在一起就會顯得有些臃腫不堪。

尤其是像一些喜歡經常動不動就要唱要跳的電影,我常常會嗤之以鼻。

但是,在我看到《波希米亞狂想曲》之後,才意識到,這不是一部普通的音樂電影,因為劇中的音樂,不是作為電影的陪襯,不是作為活躍氣氛、渲染情感的背景,而是女王(皇后)樂隊的生活,是佛萊迪·摩克瑞(Freddie Mercury)的生命。

三、“對我來說,一切都無關緊要了”

在整個影片中,大部分時間都是圍繞音樂而展開敘事的,甚至整個電影人物活動的背景都在播放音樂。音樂,貫穿於電影始終。即便如此,我仍然不認為它是一部音樂電影,而是一部傳記電影。它所講述的,是一位用生命真正在創作音樂的人,一個為音樂而活著的人。

在這部影片裡,音樂以及圍繞音樂所產生的故事、牽涉的人物是主線。並且,這部電影在融合電影敘事以及音樂敘事上,是相當成功的,每一首音樂和他背後創作的故事都配合的相當貼切,像一個講故事的人再向你娓娓道來,從容不迫,卻趣味無窮。

兩個小時的觀影體驗非常美好,它不會讓你感到絲毫的厭煩或者贅餘。每一個音符和節拍似乎都能跟隨著情節的推動而自然生髮出來,而又能體現人物情感變化。

所以,在電影院裡,整個電影帶給我的感受就是,它就像一場演唱會,讓我享受到了一場空前絕後的音樂洗禮。

很慶幸自己能在人生最焦慮無助的時候遇到這部電影,在經歷了一系列考研失敗、調劑失利的狀態下,我終於把自己逼出病來了,每天喝著苦澀的藥水在研招網上查看各種調劑信息,遭到各種永遠打不通、打通了也對你永遠不耐煩的諮詢人員的冷漠,那種無助和焦慮是非常讓人痛苦的。

而遇到了這部電影,在看到佛萊迪·摩克瑞(Freddie Mercury)的人生經歷後,我才稍稍有些釋然。

四、“你若不愛我,我偏偏愛你”

在電影《波希米亞狂想曲》中,主角也是先後經歷了種種波折,從對妻子坦白性取向、遭到小人算計、疏遠親友和染上艾滋,他的人生似乎已經跌進了低谷。

但是,在佛萊迪·摩克瑞(Freddie Mercury)心中,在他的生活中,他從來沒有放棄過這件事情,從來沒有停止繼續這件事情,這件事情就是他的音樂事業。

前妻雨夜來訪,最終幫助他認清了現實,讓他遠離了一直企圖挑撥他關係的小人。音樂是他最後的救贖,是他和他的家人們唯一可以為之奮鬥並且讓他們團聚在一起的事物。

除了音樂之外,他還有家人,他還有可以幫助他不斷取得音樂事業進步的好友兼樂隊成員,有他死板傳統但是默默關心、愛著他的爸爸媽媽,有他一直關心呵護他的前妻。他們之間也許有過爭吵、不合甚至是憤怒。但是在經歷了一切痛苦的抉擇和現實打擊之後,家人永遠是你可以給你溫暖和庇護的人。

他們或許曾經有過“不愛”,但是他們在內心深處還是深深的“相愛”。

五、“世間只有一剎那甜蜜為你我保留”

影片中後部分有一個小細節引起了我的注意,是佛萊迪·摩克瑞(Freddie Mercury)去醫院尋求幫助,諮詢醫生,在得知身患艾滋的他已經沒有可能治癒了之後,他似乎好像很落寞,戴著墨鏡和太陽帽走出了醫院。在醫院走廊上,一位身上已經傷痕累累,看樣子奄奄一息的艾滋病友似乎認出了他,並且用它標誌性的曲調來給他打招呼。而佛萊迪·摩克瑞(Freddie Mercury)則同樣報以回應,兩個身患艾滋的人惺惺相惜,感人至深,在此刻,世間的確有一絲剎那間的甜蜜吧。

如果將這部電影歸入音樂電影的行列,顯然沒有看到音樂在整個電影中所起到的作用,它是佛萊迪·摩克瑞(Freddie Mercury)一生傳奇經歷中無法分割的部分,是他的摯愛和永恆的事業。就像他和這位陌生的艾滋病友之間的互動,也許他從來沒有發生過,但是我寧願相信它的存在,這一刻,沒有猜忌,沒有恐慌,只有被命運捉弄的兩個人之間的惺惺相惜,而表達的方式,就是音樂,是音樂,架起了他們之間溝通、信任和安慰的橋樑。這或許也是影片中佛萊迪·摩克瑞(Freddie Mercury)選擇在生命最後時刻瘋狂投入音樂的原因吧。

電影中的他向友人坦白自己得了艾滋,並且他把自己近乎所有的精力都傾注到了音樂上。我們會看到,人生有些時候所能支撐一個人的,不是他有多少名利和金錢,而是在自己的一生中,真正可以從事自己喜歡的事情,樂此不疲。

現實中的佛萊迪·摩克瑞(Freddie Mercury)是在拯救生命演唱會的兩年後才知道自己得了艾滋這件事情,而導演則將這一件事情挪到了演唱會之前,雖然不符合事實,但是在某種程度的上,他將人物對於音樂的狂熱、喜歡,對於音樂的執著展現的淋漓盡致,也讓他的人生充滿了更多感染人的音樂力量。而整個關於佛萊迪·摩克瑞(Freddie Mercury)一生故事的電影,也在這一刻得到了昇華。

六、“誰能幫我尋到,我的摯愛”

佛萊迪·摩克瑞(Freddie Mercury)終於在倫敦城內找打了吉姆 赫頓,那個令他魂牽夢縈的男人。而在現實生活中,他也是最後陪伴佛萊迪·摩克瑞(Freddie Mercury)走完最後六年光陰的人。在佛萊迪·摩克瑞(Freddie Mercury)敲門的那一刻,影片中響起這一句唱詞“誰能幫我尋到,我的摯愛”。對於佛萊迪·摩克瑞(Freddie Mercury)來說,眼前的這個男人就是他的摯愛,但我想,從電影乃至於整個人生的角度來看,這個摯愛還有更為深刻的含義。

他其實展現了一種生命的狀態,一種對生命夢想執著的渴望,一種想要掌握自我生命,渴望度過自己喜歡生活的願望。對於大多數人來說,在未成年之前,你的命運完全取決於你的家庭,在很大程度上,你的成就就是你的家庭所塑造的;而一個人一旦成年之後,你的人生和命運,則與你的選擇有關。你會過什麼樣的生活,取決於你的選擇。

我們應該怎麼度過自己的一生,這個問題大概佛萊迪·摩克瑞(Freddie Mercury)也在思考。所以當門後那個男人打開大門的時候,佛萊迪·摩克瑞(Freddie Mercury)似乎已經知道了答案,便對他說“我需要一個朋友”。

在事業上,他的“朋友”、他的“摯愛”就是音樂,而在情感上,他則需要找到一個真正信任他、渴望他的人。但在這之前,他必須要做到“愛自己”,這是他們倆第一次相遇後,吉姆赫頓對他的要求。而現在,他似乎已經做到了,因為迴歸音樂,迴歸樂隊和朋友,實際上就是“愛自己”。

而每一個渴望被愛的人,實際上都應該從愛自己開始。這就是人生的意義和價值所在。


松風閣書法日講


《波西米亞狂想曲》

傳記片成功的前提是主人公必須要有魅力,無論他是好人還是壞人。其次便是選角,演員必須能夠演出主人公的魅力。幸運的是《波西米亞狂想曲》這兩點都做到了。

Freddie本身是無與倫比的,主演Rami也盡最大的可能展現出了Freddie的孤獨與偉大,他也以這個角色獲得了今年的奧斯卡最佳男主。

實際上這部片前半段的劇情是普通的,但是最後Live Aid演唱會的十幾分鍾對於看IMAX版的我過於震撼,宛如真的身處當年的演唱會現場,真的目睹了Freddie那掀翻天的表演。

畢竟我們記住Freddie,記住Queen,是因為他們的音樂。不是因為他的花邊新聞不是因為他的性向不是因為他的死,只是因為他的他們的音樂。

可能你不瞭解Freddie不瞭解Queen,但你應該都曾經聽過他們的歌,這部電影會讓你不只是喜歡他們的音樂,還會愛上他們本身。如果你沒有聽過Queen的音樂,快去聽啊!

爆米花指數:3+音樂的1



十二月的阿阮


這部影片還沒有在國內上映,確實沒看過。

不過可以扒一下資料。豆瓣評分8.9,而最近上映的《毒液》豆瓣之後7.3評分,《海王》則只有8.0.

《波西米亞狂想曲》,是一首歌頌皇后樂隊與其傳奇主唱佛萊迪·摩克瑞的勵志電影。以皇后樂隊充滿革命性的單曲《波西米亞狂想曲》作為影片的名稱,可以看出這不電影的主題也就是在講皇帝樂隊的奮鬥歷程。

從海報上來看也“搖滾味”十足。

皇后樂隊來自英國,1970年出道至今,唱片銷超過三億張,是樂壇史上銷量最高的超級樂隊之一,他們對音樂的貢獻可以從他們獲得的獎項上表現出來:

1990年獲得全英音樂獎傑出貢獻獎

2001年入駐搖滾名人堂

2003年入駐創作名人堂

2018年獲得格萊美終身成就獎

皇后樂隊一步步走上神壇,可以說是憑藉他們傳奇的經歷與傑出的音樂,"We Will Rock You"與 "We Are the Champions”這樣的流行搖滾經典中的經典,如今依舊被無數人翻唱,每一次聽到這些歌都讓人感到熱血沸騰,充滿力量。

所以我認為這一定是一部不錯的影片,上映時一定要去看看。


娛樂圈十大盤點


《波西米亞狂想曲》關於搖滾樂你知道什麼 《波西米亞狂想曲》講的是皇后樂隊主唱弗雷迪燦爛複雜的一生。傳記類電影再加上皇后樂隊搖滾界的知名度,讓此片成功斬獲奧斯卡多項獎項。影片的製作團隊精益求精最大程度的再現了皇后樂隊的瘋狂和輝煌。 弗雷迪作為樂隊的主唱他憑藉對音樂獨特的理解了再加上近乎完美的追求,創造出一首又一首的經典,在運動賽場上家喻戶曉的《We Are The Champions》也是出自皇后樂隊,在影片中弗雷迪描述他想要創作出來的音樂是具有搖滾的瘋狂,兼具歌劇的恢宏,希臘悲劇的悲愴,莎劇的詼諧,音樂劇的自由奔放,是一場全方位的音樂體驗,音樂不僅僅是簡單的重複,音樂是一種為所有人而生的,一種讓所有人都有歸屬感的音樂,不斷的融合,打破界限,甚至在裡面說天書,沒有人能夠明白皇后樂隊在唱什麼,因為皇后音樂包羅萬象。弗雷迪正是憑藉這份天賦創造出重金屬搖滾樂的黃金時代。 弗雷迪被譽為流行音樂史上最偉大的表演者之一,他的演出可達到戲劇化程度,將觀眾掌握在手心中,在影片中萬人齊唱的畫面也是震撼人心的。所謂天才和瘋子是一牆之隔,弗雷迪對藝術的瘋狂也超越了極限,曾經在溫布利體育場舉行的“Live Aid”援助非洲義演,被評為史上最偉大的搖滾樂演出之一。 《波西米亞狂想曲》還描述弗雷迪的私生活很奢侈,被爆料有很多的同性伴侶,這又引出來另外的一個話題,為什麼很多著名的藝術家都是同性戀,有相關研究表明,藝術家的感情比普通人存在更多的挫折,而挫折引起了很多精神上面的痛苦,這讓他們擁有更加敏銳的觀察力和感受,對人性有更豐富的認識,從而是他們身上有著自由而且異常旺盛的自由智力,不再受身體慾望和意志的驅使,這些自由智力是超出人類本能的,是一種非常罕見或者是超自然的能力。仁者見仁智者見智,其實重要的是偉大藝術家弗雷迪創作出的偉大作品。 這部電影會帶著你一起經歷皇后樂隊曾經的輝煌,一定不要錯過。



一川聊電影


在我還沒看過這部電影的時候,他的一句“ma ma”俘獲了我的耳朵。
在我聽到第二句“ma ma”的時候,我流下了眼淚。
在我聽到第三句“ma ma”的時候,我決定去看這部電影。
這部電影就是最近上映的熱門影片《波西米亞狂想曲》,刷了兩遍,還是不喜歡。
這部電影不好看,主要表現在兩個方面:
故事講得不流暢。
其實故事結構很清晰。講了一個年輕的機場搬運工弗雷迪,因為愛好音樂,一次偶然加入樂隊,憑藉天才的創作力以及獨特的舞臺爆發力,征服了觀眾,他在的樂隊火了。後來,他發現了自己是同性戀,結交多名同性伴侶,不幸染上艾滋病。但病魔纏身的他,依然全身心投入到音樂的創作和演唱中,直到生命最後一刻。
聽起來是一個完整的故事,但是影片最大的問題是結構銜接不流暢。電影中一段一段的人物經歷疊加,如同百度百科上的人物簡介一樣:他叫什麼名字,哪年出生,父母是誰,家住那裡,什麼時候參加工作,最突出的工作業績有哪些。整部電影就是這麼流水賬,甚至感覺枯燥。之所以看下去全為了等待最後20分鐘的高潮時刻。
另一原因是男主角“演”得太用力。
儘管拉米·馬雷克憑藉此角色獲得了本屆奧斯卡最佳男主角,但影片中他還是“演”得太過了。
尤其是他每次唱歌得時候,仔細看發線他的脖子上兩邊的青筋暴突,要知道人只有大聲呼叫的時候,才會這樣。還有他每次揮出的手臂都是直挺挺的,肌肉緊繃。
整個感覺就是拉米·馬雷克太緊繃了。他當然也很投入,甚至完全進入了狀態,但他進入了一個演員的狀態,而不是劇中歌手的狀態,他所有的力氣好像要用來征服觀眾,而不是作為一個歌手享受在舞臺上全然的釋放以及和通過音樂和聽眾交流的過程。
儘管電影《波西米亞狂想曲》不好看,但我還是感謝它。
因為這部影片,很多人第一次認識了“皇后樂隊“,成了“皇后”新粉兒。當大家看完電影像撿到寶一樣反覆觀看“皇后”的原版視頻,沉迷在妙不可言的音樂中時,這一切都是值得的。
因為這部影片,打開了很多老粉兒的記憶匣子。當一遍遍單曲循環“皇后”的歌曲時,彷彿回到了往日的搖滾歲月,這一切都是有意義的。
看看網友們的評論,你就知道,如果不是這部電影,大家將錯過什麼。
新粉兒
大熒幕讓我這個晚出生十幾年的人,能聽到Queen的live show!感動的一塌糊塗
—— 豆瓣網友 @ Christy
兩天看了三遍電影,然後成了皇后分粉,可是我是一個聽粵語抒情歌曲的人。
—— 雲村網友 @ 請叫我耳朵東-此大調-alivae
今年我18歲,喜歡上波西米亞狂想曲。
—— 雲村網友 @ 小陽子123
剛看完波西米亞狂想曲,又看了曉說高曉松評價,感覺他說的不對,像我這種打工族沒有這部電影我是不會知道牙叔和皇后樂隊的。
—— 微信網友 @ leeSimpson
老粉兒
坐在幾百個白髮的叔叔阿姨中間觀影,感覺我們雖隔了二十多年但共享了一段青春。
—— 豆瓣網友 @ 趙賈森
外公83歲 ,最近迷上了玩手機,剛剛推開門,他竟然在聽皇后樂隊的波西米亞狂想曲。
—— 雲村網友 @ 赤x小刀
對於現在的年輕人,這部電影讓他們知道了皇后,意義不僅是讓老樂迷懷念,更是皇后樂隊輝煌的延續,搖滾不死。
—— 微信網友 @ 無厘頭
剛去香港看完了波西米亞狂想曲 坐在後排一個觀眾和我一樣呆到了影片黑幕,突然,他開始鼓掌。
—— 雲村網友 @ Timothevan
不可否認的是皇后樂隊是一支偉大的搖滾樂隊,背後的真實故事也許比電影本身更有趣兒,那又能怎樣?電影看了一遍,故事讀了一遍,也許第二天就忘了。但是音樂,卻可以一直陪伴我們,這就是音樂的魅力,不也是音樂人最大的願望嗎。
時光流逝,音樂永存。

時空記1994


沒看過影片不知道無法確定觀感如何,但是可以從兩點來分析這部片子對於喜歡搖滾的人來說非常期待的

據上個月網上消息,11月份《波西米亞狂想曲》在日本上映,第二週在熒幕483張的情況下,把日本當地的大地頭蛇索尼發行的《毒液》,排片740熒幕這樣的情況下。《波西米亞狂想曲》依然是票房第一

其次,這部片子完全是以皇后樂隊成名曲來命名的影片,純粹的樂隊傳記片,想想當年

《we will rock you》唱響世界的,還有《We are the champions》(我們是冠軍),這兩首歌,因為在比賽場合十分應景,甚至在政治場合都非常適合,以至於傳唱度極高。

而皇后樂隊經典的歌曲不止這兩首,樂隊在英國的地位,可以直接和披頭士比肩。

而且在英國,德國,荷蘭,奧地利,新西蘭等國家史上專輯銷量上,皇后樂隊的專輯銷量,至今一直保持第一名

從這兩點來看,不管這部影片拍出來的效果怎麼樣。但是對於熱愛搖滾的人來講,衝著皇后樂隊他們也不會吝嗇一張電影票的錢


小二娛樂TVV


性取向男女不是重點,我只觸摸到了自己的眼淚。

電影《波西米亞狂想曲》的故事,講的是一代音樂傳奇皇后樂隊。

葉秋臣沒有生在他們最輝煌的時代,也不是皇后迷,更不是為了情懷就不顧一切的狂熱粉絲。因為皇后樂隊的代表作太火,所以平日裡在各種場合裡總會偶然聽到,所以能夠簡單哼唱幾句。但對於皇后樂隊在音樂旋律上的震撼,以及傳達情感上的力量,卻是深有所感。

他們的主唱,是佛萊迪·摩克瑞(Freddie Mercury)。

Freddie出生於非洲坦桑尼亞的桑給巴爾島,在英國倫敦組建了這支搖滾樂隊,最後死於艾滋病引發的肺炎。

一代傳奇,就此隕落。

而《波西米亞狂想曲》這部電影,只是將他人生中的幾個階段藝術化地拼在一起,不能說完全還原了當時發生的一切,但卻實實在在做到了大部分的重現。

尤其在選擇演員時,幾乎做到了造型上儘量的相似性和一致性。

故事是非常傳統的人物傳記類型,但總體來說節奏很快。從自我欣賞,到組建樂隊,到首次演出失利,再到被髮掘成為巨星,然後不斷循環發專輯巡演發專輯巡演的過程,前期鋪墊和心理建設的時間很短,可以說這屬於“小人物”迅速逆襲的人生。

影片更多是將重點放在了人物角色的人生選擇上,對於Freddie的傳奇人生,有許多細節化的描寫。

他有極強的創作天賦,在Freddie與樂隊成員們的第一次和聲,以及同女友躺下時反手彈鋼琴,再到一遍又一遍地創新音樂體驗時,我們都能透過銀幕去感受這個“天才”的魅力,感受到Freddie在唱歌和創作上天賦碾壓的技能。

同時他也是個特立獨行的人,例如在家庭聚餐中為自己彈唱生日歌, 不顧父親的反對堅持走上音樂的道路,不在意旁人意見而堅持要將專輯作品趨向於完美,還有他改變了自己的性取向從女人變換到了男人。

天才的人生註定是難以理解的。

影片中的Freddie並不完美,他犯過錯。

因為迫於主辦方的要求,他們只能服從去假唱;太過狂傲地為了《波西米亞狂想曲》的推出與資本方強硬對峙甚至砸了對方的玻璃;在很快走到巔峰併火到一塌糊塗的時候,受小人挑唆而離開了關心和珍愛自己的妻子和戰友;想通一切後從單飛再到重歸原來的團隊,結果卻因曾沉迷於某種類型的聚會進而不小心惹上了艾滋……

他有藝術家的追求和堅持,也有藝術家的痴狂和瘋癲。

葉秋臣在寫這篇文章時,看了許多網絡上的評論,尤其是翻看了差評。

在豆瓣上,點贊量最高的前五條差評,也沒有一人打一顆星;13w+的觀眾評價,綜合也有8.6的高分;第91屆奧斯卡金像獎上《波西米亞狂想曲》這部電影共提名5項,獲獎的就有4項,除了最佳影片被《綠皮書》摘走之外,一舉拿下最佳男主角(獲獎者拉米·馬雷克)、最佳音響效果、最佳音效剪輯和最佳剪輯。

不論是專業評價還是觀眾緣,這部《波西米亞狂想曲》都是值得一看的經典。

葉秋臣為這部作品打了五顆星。

為了那些全美甚至全球的震撼巡演,結尾處那些數量驚人的聽眾,還有粉絲們接近瘋狂的嘶吼與大合唱。

最讓我震撼的,就是影片重現了1985年那次溫布利體育場Live Aid 援助非洲義演。因為Freddie的生命源於非洲這片土地,這場Show的意義就更是非同凡響。

有那麼一刻,我就像是坐在臺下聽歌一樣。

面前的舞臺上是令人拍手叫絕的演出,我在音樂副歌的部分甚至忍不住想要鼓掌的慾望而緊緊攥著拳頭,然後發現自己觸摸到了從眼眶中流下的淚水。

即便沒有奧斯卡,沒有皇后迷的情懷,依舊還是會令觀眾們泣下沾襟。

就像電影傳達的主旨一樣,Freddie性取向是喜歡男人還是女人並不重要,生活裡多麼令人難以理解和認可的行為並不重要,重要的是聽到他音樂時的那份感覺。

葉秋臣想起了某部電視劇裡的某句話。

一個人一生中第一次接觸音樂,是什麼時候?

是在母親的肚子裡,聽到的第一次心跳聲。

所以你問我音樂是什麼,我會告訴你。

音樂,就是生命。

———————

—本文著作權歸原作者(@葉秋臣)所有,商業轉載請聯繫作者獲得授權,非商業轉載請註明出處—抄襲必究—歡迎轉發評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