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光速剛好每秒三十萬公里,是設計出來的還是巧合?

星際使者宇宙導遊


光速剛好每秒三十萬公里,是設計出來的還是巧合?

要回答這個問題,我們得把這個問題中蘊含的幾個基礎的物理概念弄清楚了,這個問題就迎刃而解!這幾個基礎概念有:長度單位米、時間單位秒、速度、光速。下面我就一一論述。

1、長度單位米的定義及來歷:人類為了計量物體的長度以及計算方便,規定了測量長度的單位,如我國古代用的寸、尺、丈就是計量長度的單位。現在國際單位制的長單位米(meter,metre)由法國科學家組成的特別委員會於1790年5月提議通過巴黎的地球子午線全長的四千萬分之一作為長度單位—米,1791年獲法國國會批准。1792-1799年,在法國天文學家捷梁布爾和密伸的領導下,對法國敦克爾克至西班牙的巴塞羅那進行了測量。1799年根據測量結果製成一根3.5毫米×25毫米短形截面的鉑質原器——鉑杆,以此杆兩端之間的距離定為1米,並交法國檔案局保管,所以也稱為“檔案米”。隨著科學技術的進步,70年代以來,對時間和光速的測定,都達到了很高的精確度。因此,1983年10月在巴黎召開的第十七屆國際計量大會上又通過了米的新定義:“米是1/299792458秒的時間間隔內光在真空中行程的長度”。所以我們現在通用的長度計量單位本身就是通過光速來定義的。

2、時間單位秒的定義及來歷:最早的時間概念是人們來自對天文現象的觀察。如太陽從東方升起在西方落下,週而復始使人們形成了“日”的概念;月有圓缺,週而復始使人們形成“月”的概念;花開花落,春夏秋冬四季更替,人們又形成了“季”“年”的概念。這就是天文授時的由來,十九世紀三十年代,德國數學家高斯倡議了一個(高斯)單位制,其中的時間單位就是秒。之後的十九世紀七十年代初,英國科學促進會又提議了另一個以釐米克秒為基礎的(CGS)單位制。兩個單位制中的“秒”,都定義為一個平均太陽日長度的86400分之一,時間的精度取決於對地球自轉的天文觀測精度和擺鐘的精度。1967年,經國際度量衡大會決定採用銫元素唯一的穩定同位素銫-133原子基態的兩個超精細能級之間躍遷所對應輻射的9192631770個週期所持續的時間長度作為一秒。並在1997年對此定義所涉及的條件進一步嚴格規定為處於海平面、絕對溫度為0K狀態的銫原子。

3、速度的定義及來歷:速度 (velocity) 表徵動點在某瞬時運動快慢和運動方向的矢量,科學上用速度來表示物體運動的快慢。速度的數值即速率,等於單位時間內通過的路程。所以本題中提到光的速度剛好每秒三十萬公里的說法不準確,準確的說法是光的速率約為三十萬公里/每秒。

4、光速的定義及來歷:丹麥天文學家羅默(OleRomer)在17世紀首次成功地計算出光速。19世紀60年代中期,蘇格蘭科學家詹姆斯·克拉克·麥克斯韋創建了一組方程,描述電磁場在空間中的行為。這個方程的一個解表明,電磁波在真空中必須以約為每秒30萬公里的速度傳播,與羅默及其後人的測量結果相當接近。1983年,光速取代了米被選作定義標準,約定為299,792,458m/s,數值與當時的米定義一致。秒和光速的定義值,表示1米從此定義為光在真空中1/299,792,458秒內走過的距離。

根據上面的論述,我們可以得出如下結論:自1983年以來,不管我們對光速的測量作了多少精確的修正,都不會影響到光速值,卻會影響到米的長度。所以說你有多高事實上是由光速定義的。

最後祝大家越來越好,這裡是白說世界,用數學的思維,科學的方法跟大家一起對文化知識追本溯源。如果大家對我的觀點有不同的想法,可以在評論去留言,同時歡迎關注、評論、轉發、交流。原創不易,謝謝大家的支持。


白說世界



光的速度每秒並不是剛好三十萬公里,三十萬公里只是光速的一個大約值,而精確之後光的實際速度為299792458米每秒。除了宇宙膨脹之外,光速就是這個宇宙中最快的速度。同樣,光速也是擁有靜態質量的物體無法加速到的極限。

在我們眼裡光的速度有299792458米每秒,但是在其他地外生命眼裡光的速度距離可能會和我們的不一樣,也許外星人只有八根手指,那麼也許它們就會使用八進制,如果有六根手指它們就會使用六進制。相對論告訴我們宇宙中的一切都不是絕對的,只是以相對的方式存在的。


那麼宇宙中的這一切是設計好的,還是巧合呢?我想也許宇宙中存在一個造物主,它創造了宇宙,使得宇宙擁有了秩序。這個造物主也許是一個高維生命,建造一個低維世界也只是它樂趣的一部分。那麼又出現一個問題 ,這個造物主是誰創造的,到最後只有憑空產生的可能了。就如同量子力學描述的,看的到就有,看不到就沒有。

喜歡不要忘記關注訂閱我們!——時間史。


時間史


光速的精確數據並不是每秒30萬千米,而是299792458m/s,這個速度數據有設計,更有科學家們幾百年來的孜孜以求的測量。

光速測量的鼻祖是科學先驅伽利略,他在1638年就嘗試進行了光速測量,他的方法很簡陋,兩個人在相隔1英里的山頭,相互觀看對方燈光遮蓋,並用秒錶計時。人眼反應太慢,這種方法太簡單原始,當然無法測出光速,但開啟了探測光速的先河。

丹麥天文學家奧勒·羅默首次採用科學的方法對光速進行了測量,他用的方法是伽利略發現的“行星掩星”現象;再後來阿曼達·斐索、萊昂·傅科等科學家們一代接著一代,用光線折射疊加計算的方法進行了實驗,使光速越來越接近準確數值。


一直到1972年,美國科學家們利用激光干涉法這種現代科學方法,終於在實驗室裡精確的測量出了光速,得到了光速值是299792.4562±0.0011m/s。這已經是最精確的光速了,但為什麼還有正負誤差呢?這就是因為“米”的定義問題,當時“米”的定義是通過86-氪605nm的光譜線給出的,它的精度限制了光速精度的進一步提高。

所以談到光速是不是設計出來的,就必須談到“米”這個計量尺度的來歷。其實“米”這個表示長度的單位,定義過程也經歷了幾百年複雜的測量修正過程。

最早的“米”是1790年法國科學家組成的特別委員會提出的,建議以通過巴黎的地球子午線全長的4000萬分之一作為國際長度單位~1“米”。

何謂子午線?就是地球的經線,從南極到北極畫一根線,把地球像破西瓜一樣切成兩半的那根線。

這個提議於1791年得到了法國國會的批准,從此成為一個國際長度單位。為了使“米”能夠準確,需要制定一個表徵米的基準器。我們一些吃瓜群眾可能以為這有什麼難的,用木頭或者金屬做一根尺子不就行了,我們平常用的不都這樣?

可大家想過沒有,我們平常用的米尺是以哪裡的為依據來制定的呢?如果這個依據不準確,失之毫釐差之千里,傳來傳去不就完全亂套了?

因此無論什麼東西一旦成為世界標準,上升為基準的東西,就不是那麼簡單了。

為了確定“米”的準確長度,天文學家捷梁布爾和密伸率領一個專門的隊伍,從1792年到1799年經歷了8年工作,精準測量了法國敦刻爾克至西班牙巴塞羅那的子午線距離,根據測量結果製造了一根3.5毫米x25毫米扁型截面1米長的鉑杆,由法國檔案局保存,稱為“檔案米”。從此全世界的“米”都以這個“檔案米”標杆為準。

為什麼以鉑杆製造?就是因為鉑的穩定性更好。但國際標準可不是我們肉眼看看差不多就行了,隨著時間的推移,這根“檔案米”變形越來越嚴重。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1872年,科學界以“檔案米”為長度依據,用鉑銥合金(90%的鉑和10%的銥)重新制造一種長度標準,叫“米原器”,以此代替了“檔案米”。米原器製造了31根,截面呈X型,把檔案米長度刻線刻在這根截面X型的長條凹槽上,線寬度為6~8um。

國際計量局選擇了1根為6號的米原器放在地下室保存,其餘尺子作為副尺分發給各國作為標準使用。

這種米原器並不是什麼時候都是準確的1米,準確的表述是:在零度(攝氏度,後同)時,此尺中間的兩線段之間長度為1米。

1927年,第七屆國際計量大會對“米”又提出了更嚴格規定,要求米原器不但要在零度中,還要在1個標準大氣壓情況下,才能算數。並且對放置條件做了具體詳細規定,比如放置在什麼架子上、水平狀態和溼度等等都有嚴格規定。

但即使這樣,還是沒有辦法解決極其微小的變形和精度問題,比如刻度線的寬度也有6~8um,測量精度只能達到0.1um等。這些都是重大缺陷,而且米原器一旦損壞,再也沒有複製標準,複製品誤差將會越來越大,越來越無法保證精度。

因此找一種自然量值作為基準度量單位就成為人們的希望。

上世紀50年代,寬度很窄的氪-86同位素譜線被發現,1960年第十一屆國際計量大會對米的定義做了更改,確定“米”的長度等於氪-86原子的2P10和5b1能級之間躍遷的輻射在真空中波長的1650763.73倍。

這種以自然量來確定“米”長度精度的方法,再也不需要為時間、溫度和壓力導致的材料變形擔憂了。但隨著光速測量的精準,發現光速在真空中的速度更為穩定和精確,為了把“米”的精度更明確的定義,以及為了光速能夠成為一個整數,1983年在巴黎召開的第十七屆國際計量大會上,又再次重新規定了“米”的定義,即:1米為光在真空中1/299792458秒時間間隔內行程的長度。

這樣,光速就成為了1個整數,而“米”作為國際標準長度計量單位,也從過去的以地球子午線為標準做了些許微調,以光在真空中的傳遞速度為依據定下了一個永遠不變的尺度。

從上述光速測量過程和“米”作為國際長度標準的制定變遷,可以看出,科學是一個非常嚴謹追求的過程,世界上不管是光速還是國際度量單位,都經歷了一代代科學家精益求精的實驗和驗證,才成為今天的樣子。

所以,嚴格說來,科學發現和理論知識沒有巧合和設計,只有對宇宙大自然的不斷挖掘和認識,都是宇宙中本來就存在的自然規律,這種規律我們可以發現和利用,但無法改變。

至於怎麼表述這些規律的發現,則可由人類根據世俗習慣定義來確定,帶有很強的主觀性。比如如果人類把光在真空中的速度定為每秒500000000米,也無不可,但光速本身並沒有變化,而是人類把“米”的定義縮短了而已。

就是這樣,歡迎討論點評。


時空通訊


首先,光速並不正好是每年30萬公里,而是c=299792458米/秒,30萬公里只是一個近似值,為了方便大家理解記憶!

是什麼數值並不重要,重要的是光速有一個固定的數值,是巧合還是設計出來的?

是巧合,也是設計出來的!宇宙萬物都是在各種巧合下出現的,光速當然也不例外!為何說是被設計出來的?不要誤解,不是被“神”設計出來的,而是大自然設計出來的!

有些人可能會困惑,為何光速剛好是那個數值,不能少點或多點嗎?比如為何不能是40萬公里每秒?

首先要明白一點,光速不可能是無限大的,如果是無限大的,宇宙萬物都不會形成,也不會有過去將來,所有的只有現在,只有此時此刻!

既然光速不會是無限大的,它就會有一個數值,那麼問題就很簡單了,我們只需要計算出來這個數值就可以了!

而麥克斯韋方程組正好計算出了光速就是c=299792458米/秒(具體怎麼計算的可以搜索瞭解下),而不是其他數值!就是這樣,不要想得太複雜!

話說過來,如果光速是40萬公里每秒,有人肯定還會問為何不是50萬公里每秒?這或許就是標準的“槓精”吧!

您說呢?


宇宙探索


在現代物理學上,目前定義的光的速度是299792458米/每秒,每秒30萬公里是一個便於我們使用的近似值。這個值是經過數輩科學家幾百年的努力精確測量的結果,不是巧合、也不是設計的。

要回答題主的問題,我們不妨從光速的測量史說起。光速如此快,因此其測量難度很大,光速的測量經歷了辯論期、物理測量法、天文測量法、實驗測量法、干涉法幾個階段。

辯論期

早期,人們認為光是瞬時傳播的,即光速是無限大的,包括古希臘科學家的鼻祖亞里士多德在內,都認為光的傳播是瞬時的,包括一些科學界的大佬開普勒、笛卡爾等,也都認為光速是無限大、不可測的。然而伽利略認為光雖然傳播很快,但卻是可以測量的。

物理測量法

最初伽利略測量光速,採用了最原始的物理方法,即兩人拿燈在兩個山頭,通過發出光到看到光的時間和山頭的距離來計算光的傳播速度。結果可想而知,由於光速實在太快了,在兩個山頭之間傳播的時間根本無法確定。但這也開始激起人們對光速探索的興趣。

天文測量法

17世紀後期,隨著天文望遠鏡的發展,光是否具有速度有了定論。1676年,丹麥天文學家羅麥在觀測木星時發現一個有趣的現象:在一年的不同時期,木星的衛星的隱食週期是不同的;地球處於木星和太陽之間時和太陽處於地球和木星之間時,週期相差十四五天。他猜測這種現象是因為光具有速度。此後惠更斯根據羅麥的數據和地球半徑計算出光的傳播速度為214000千米/秒。

雖然此數據與目前光速的值差別很大,但是這是人類第一次計算出的光速值,具有里程碑意義。

實驗測量法

19世紀,科學家開始使用實驗對光速進行測量,其思想是將難以測量的光速,通過實驗,轉化成容易測量的對象進行計算。比較著名的是齒輪測量法。光在光路上傳播時,經過兩次齒輪的間隙後被人看到,只有在齒輪轉速為某個值時,光才可以穿過間隙,這樣就把光速的計算,轉化成了齒輪轉速的計算。後來經過多次改良,這種方法計算的光速為298000千米/秒,誤差已經很小了。

干涉法

現代物理學中,使用波長和頻率計算光速,計算出真空中的光速值為299792458米/每秒的固定值。通過了解光速的測量歷史,我們不得不佩服科學家的智慧,也不由得感慨,科學探索永無止境!

回到題主的問題,光速是一個固定值,是數輩科學家精確測量的結果,既不是設計的、也不是巧合。


黑洞探秘者


光速其實不是每秒30萬千米每秒,準確數字是299792458米每秒,而且光速不是恆定不變的,比如說在水中,光速就遠遠達不到這個速度了,而且因為我們在地球上,光速也沒有299792458米每秒,要比這個數字低一點。



那麼光在黑洞附近的速度是多少呢?光逃逸不了的時候又是多少呢?其實嚴格來說光速不僅不是30萬千米每秒,而且因為內部介質不同,速度也會差很多。

科學家採用30萬千米每秒是因為這樣利於計算,方便運算就可以節省很多時間,提高效率。不過在歐洲核子研究中心,美國宇航局,我國宇航局等等機構的高精度計算當中,要已299792458為主,因為涉及航天器,衛星等等,這些數據是不能有絲毫偏差的。


在150年前,蘇格蘭物理學家麥克斯韋說過,當電場和磁場隨時間變化時,它們相互作用,產生波。麥克斯韋從他的方程中計算出波的速度,結果它正好是已知的光速,所以可見光也是一種電磁波。1905年,愛因斯坦發現了一個新的理論突破。根據狹義相對論,沒有什麼比光速更快了。因此,多虧了麥克斯韋和愛因斯坦,我們知道光速或者說光與許多其他現象都聯繫在了一起。

所以光速不是設計的,也不是巧合,而是它就在那裡,只不過人類以自己定的米或者千米的方式計算出來了,假設現在有個外星人和你理論,它們會用其他單位來說,但是光速不論是誰測,怎麼測,用什麼單位,都是固定的。


宇宙與科學


光速是一個基本的物理常量,隨著測量精度越高,它的數值也會發生變化,但變化的只是測量的數值,它的本質不會發生變化。

人類為光速著迷了幾個世紀,直到十七世紀六十年代,偉大的科學家先驅伽利略帶著他的助手登上了山,由於當時測量技術的侷限,伽利略只是粗略得到了一個十倍於聲速的大概值,現在我們知道了,這個數值距離現代測量的還有很大的差距。

伽利略此次實驗沒過多久,又有一位科學家做了測量光速的實驗,這次用的方法與伽利略不同,這位丹麥物理學家羅默利用木衛一的月食現象測量出光速的估計值,此時他測得的數值是二十萬公里每秒,看看,是不是已經有很大進步了。

之後,科學家通過不同方法一次次的逼近於現在的精確值,299792km/s。

光速重不重要,還有它重要在哪裡呢?

光速它直接影響著元素的合成,你說這多重要,元素是宇宙物質、大千世界的基本,如果連元素都沒有,那就啥也沒有了。

宇宙從誕生之初,高溫的夸克-膠子湯,隨著溫度的冷卻漸漸形成了質子、中子,進一步冷卻質子捕獲了電子,形成了大量的氫、氦、鋰元素。

而之後的元素則是在恆星內部、超新星爆發等事件中產生。

這裡說的光速重要是因為光速影響電磁相互作用,如果光速變大,那麼電磁相互作用強度就變低,反之就變高,成反比關係,而強力與電磁力之間的大小關係影響著元素的合成,畢竟強力是形成原子核的基本,而電磁力則是原子核能夠拉攏住電子的基本。

無論是光速變大或是變小,都不會有如今的宇宙。

說到這裡,很多人轉瞬想到了這個事情,會不會宇宙是被設計出來的,你看光速被設計的如此精妙,不就是為了讓萬物出現嗎?

你還別說,此話說的很有道理,不僅光速、以及其它常數都是很精妙的,但究竟是不是被設計出來的呢?

這個問題可以回答是,也可以回答不是。

現在沒有人知道這個答案,你知道嗎?還是他知道,都不知道,但是就我個人而言,我傾向於是一種巧合,而不是設計。

暴漲宇宙理論認為在宇宙之初並非只有我們的宇宙在那一時刻誕生,還有許多無窮盡的其它宇宙,也就是剛好我們的這個宇宙恰到好處,各個基本屬性都能夠滿足星系、星球的形成,這才有了太陽系、地球,出現了我們,也因此我們才會去思考這個問題。

而在其它的宇宙中,就沒有這麼幸運了,也許那裡的宇宙沒有一絲光亮,也許那裡遍佈黑洞,什麼樣的情況都可能出現的。

也正是因為如此,我才相信這更是一種巧合,你們認為呢?

對此你有什麼看法呢?歡迎在下方留言探討。我是科幻船塢,感謝大家的閱讀。您的關注是我每天堅持更新的最大動力。

本文圖片來自於網絡,侵刪。


科學船塢


光速並非“剛好”30萬公里,問這個問題的人可以說根本不知道光速是多少,更不知道光速的數值是怎麼來的。

事實上,光速並非一個整數,而是一個看起來非常隨意的數字。我們對光速的定義是:在真空中,光速為299792458米/秒。之所以要註明是真空,因為在其他介質中光速會變,但只有真空中的光速才是標準數值。

那麼,為什麼光速會是這麼一個隨意的數字呢?其實,這個數字雖然看起來很隨意,卻不是某些人想象那樣拍腦袋拍出來的,而是根據嚴謹的理論與計算得出來的結果,同時,這一結果早已被無數次的試驗證實了的。

英國物理學家詹姆斯·麥克斯韋在19世紀建立了一組描述電場、磁場與電荷密度、電流密度之間關係的偏微分方程。它由四個方程組成,可以推論出電磁波在真空中以光速傳播,並由此推導出光速來。後來,麥克斯韋的電磁波預言被赫茲在實驗室中證明。

這是最終簡化了的公式,其完整的推導是非常複雜的,相信能提出這種問題的人絕對不會去看推導公式的。


寒蕭99


光速大約是30萬千米每秒這只是一個近似值,其值大約是299792458 m/s。光速的實值我們永遠都無法精確知道,因為任何測量都是存在誤差的,所有測量出來的數據都是近似值,我們只是取有效數字及保留相應的誤差即可。

各種物理常數都是測量出來的,我們只需要按照自己的實際需求保留一定的有效數字,即取近似值。數學上也存在很多近似數字,比如圓周率派,我們通常只取兩位約等於3.14,其精確值是一個無限不循環小數。


我們通常所說的光速是光在真空中的傳播速度,是宇宙中最快的速度。至於光速為什麼會是30萬千米每秒,而不是50萬千米或者100萬千米?忽略數學上的計數法(十進制、二進制等),這與其所採用的計量單位有關,在物理學上這被稱之物理量綱。

速度是描述物體在單位時間內運動快慢的物理量,採用單位時間內物體所通過的路程來描述,即長度與時間之比。長度的單位是人為規定的,時間的單位也是人為規定的,它們都是基本物理量。其實我們把物理單位的定義改一下,就能使光速變為一米每秒。

其實在歷史上各種物理單位的定義就經常變動,其標準值也是在近現代才完全確定下來的。銫133原子基態的兩個超精細能階之間躍遷時所輻射的電磁波的週期的9192631770倍的時間被定義為一秒。由於科學家們發現了光速不變原理,長度單位米在1983年被定義為光在真空中1/299792458 秒的時間內所通過的距離。


如果我們將米的定義改為光在真空中1秒的時間內所通過的距離,那麼光速就變成“一米每秒”了。然而這並沒有多大的意義,為了保持文明的傳承性,我們只是為舊標準賦予了新的定義,使其更加穩定準確。

也許外星人就使用和我們不同的單位?它們的光速在數值上就與我們不同。因為都處於同一個宇宙,不管數值怎麼變,光速是不會變的。

如果你要問為什麼光速是一個恆定值?這個沒法回答。

這裡我們會發現一個事實,受限於人類的認知能力,有些問題可能永遠也沒答案。就好比你問為什麼會有宇宙?宇宙中又為什麼會誕生生命?這些問題我們都沒法回答。只能說事實就是如此,沒有為什麼。

存在即合理。


科學探索菌


其實光速不是精準的30萬公里,不過存在著很多令人絕望的物理學常數。

光速

其實光速並非是精準的30萬公里/秒,現在測算下來的結果是299792458m/s,當然隨著人類測量水平的提高,這個數字一定還會發生一些改變。其次,光速是這個數字是由前提的,這個前提就是在慣性系中。在非慣性系中,光速並非不變的。愛因斯坦的廣義相對論認為:

非慣性系與引力場是等價的。

因為由引力場的存在,導致空間的扭曲。而光實際上是要沿著測地線(在空間中,兩點之間的最短距離)運動。這時候,光速其實就不是這個常數了。

其他令人絕望的常數

雖然光速不是精準的30萬公里/秒,而且在非慣性中也不是絕對的。但是其實還有很多物理學常數確實讓人很絕望。其中,最有名的應該就是:精細結構常數。

這個常數表示的是光速與電子運動速度的比值,無量綱。這個常數是137,精確地測量之後也是這個數值,至於為什麼是137,沒有人搞得懂。

著名地科學家泡利曾經就吐槽過這個常數,他說:如果自己到了天堂後,如果能被獲准和上帝進行一次見面,而且只能問一個問題時,他一定要問:精細結構常數到底是咋回事?

其實,在物理學和數學領域,這類似地常數還有很多,比如:圓周率,普朗克常數,玻爾茲曼常數等等。

至於,為什麼會是這個數,其實科學家也沒有搞明白,我覺得凡事都是不斷往下問為什麼,而這些常數其實“為什麼的盡頭,就好像宇宙誕生之初就設定好的屬性一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