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11 孩子英語啟蒙,照著這份幾百字的“1000小時定理” 做就可以了

孩子英語啟蒙,照著這份幾百字的“1000小時定理” 做就可以了

“就母語而言,孩子從出生,就浸泡在中文的語言環境中了,可是大多數孩子都是在1歲半到2歲的時候,才能夠開口說完整的句子,晚說話的孩子可能還要到2歲以後,即使是母語,都需要1年半到2年的時候,那麼對於一門外語而言,其難度就更大了,千萬不可急於求成,語言的學習沒有速成法”。

關於語言學習,有兩個非常重要的觀點:

1、分辨語言發音微妙差別的敏感期在一歲以前;

2、內化語法結構的敏感期在7歲以前。

這兩句話話實際上表達了兩種意思:

第一,如果孩子在一歲以前沒有聽過某種語言的發音,他很有可能會喪失分辨這種語言發音中微妙差別的能力。這個意思不是說孩子學不會這門外語,而是說在這門外語中,有些非常相似的微妙的發音,孩子可能會分辨不出來,從而使得對於這門外語的發音總是不那麼地道。

孩子英語啟蒙,照著這份幾百字的“1000小時定理” 做就可以了

第二,關於語法結構部分,意思是如果7歲以前沒有“浸入”到英語中,其語法敏感度就不可能達到本土人士的水平了。也就是說要早早的讓孩子接觸到英語環境,在有情景對應、物體映射的過程中讓這門語言的語法內化到骨子裡,而不是專門的花極大的功夫專門去學習,這樣做耗時耗力而且常常效果不好。從我們這代人的英語學習過程中就能看出的,我們這代人往往花了十幾年的時間來學英語,可是真正能夠使用的人有幾個呢?

表達以上兩個觀點,是想表明我對於“孩子幾歲開始學英語”這個問題的答案:

1歲之後,可以開始給孩子輸入英語的兒歌童謠,這個過程也就是讓孩子熟悉英語發音規律,聽音辨音的過程;

2歲到3歲帶孩子做簡單的英語遊戲、跳英語兒歌韻律操,讓孩子對英語語言在遊戲中做簡單的情境對應,這是讓孩子在熟悉英語發音後,開始進入聽力詞彙的輸入,讓孩子明白某個單詞發音指的是什麼意思,並建立孩子對這種語言的興趣;

孩子英語啟蒙,照著這份幾百字的“1000小時定理” 做就可以了

3歲至6歲即可以進入英文圖畫書+英文動畫片的立體輸入階段;

到這個階段為止,我所談到的全部都是英語的輸入階段,這個輸入指的是大量的視聽,包括聽兒歌和童謠、聽繪本音頻、看圖畫書、看優質的英文動畫片,有科學的研究顯示,只有在這門語言的輸入達到1000個小時,孩子才有可能自主自覺的輸出,也就是會開口說,且不可強迫孩子開口,忽視孩子的語言靜默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