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農村老話“十年的雞頭賽砒霜”,雞頭有毒嗎?

賣柚子的小夥子


當然是可以吃的,我們家沒有這個老話,雞頭一直是我的最愛。雞頭上的兩個關鍵的吃的部位就是雞腦和雞冠子了。比起雞冠而言,我倒是更中意雞腦,滑嫩不油膩的感覺是其他動物的腦子不能比的。


實際上在西南的很多區域,雞頭是給給最尊貴的客人或者長者吃的,平常情況小輩要先要吃雞頭,那就是不懂規矩了。


有一個傳聞是雞冠是淋巴集中的地方,雞會把毒素都儲存在這個位置。這說法跟雞屁股有毒的說法出奇地相似。但是注意了,我們吃的真的雞屁股其實是雞尾羽附著的部位,並沒有淋巴,裡面那兩個蠶豆一樣的東西,其實是尾脂腺體,根本就不是什麼淋巴。


至於說雞冠,更不是淋巴的所在位置,這裡並不會產生什麼有毒的物質。當然了,老公雞的雞冠在不斷的爭鬥過程中,雞冠會不斷受傷,不斷癒合,讓人感覺上有點髒,但那只是感覺而已。


到如今養十年而不吃的公雞真的太罕見,雞也成了家常菜。祝大家大吉大利。


植物人史軍


民間確實流傳著“十年雞頭勝砒霜”的說法,以至於弄得大家是頗為擔心,所以為了驗證此說法是否屬實,浙江省農科院農產品質量標準研究所就此做過一個檢測:

他們選了來自同一個養殖場、雞齡分別是兩年和六個月的雞頭,以及一隻在農村養了一年多的土雞雞頭,進行汞、鉛、砷、鉻、鎘五大類重金屬檢測,希望能從科學的角度來解釋大家的疑惑。檢測結果表明:兩年的雞頭和六個月的雞頭,在重金屬含量上是差不多的。那隻農村土雞和飼養的肉雞相比,重金屬含量的差別也是很小。當時的浙江省農科院首席專家、家禽研究室主任盧立志也說,據實驗表明,即使養上五年的雞,它的重金屬含量也不會超過國家標準。而且雞頭和雞的其他部位的重金屬含量,也沒有什麼太大的分別。

那為什麼民間會有“十年雞頭勝砒霜”的說法呢?這可能是源自於一個典故: 相傳北宋時期,杭州有漁民出海打魚多年,返回家中時,妻子給他燉了一隻據說已經養了十年的老母雞。沒想到這個丈夫吃了雞頭後,立絕氣絕身亡,事情告到當時的杭州知府蘇東坡那兒。蘇東坡明察秋毫,將丈夫吃剩的雞頭喂與一隻狗,立刻,狗也當場氣絕了,在還了漁夫妻子一個清白之後,這句“十年雞頭勝砒霜”的警示俗語就流傳開了。當然,這只是一個傳說,真實性還有待考證。
事實上,雞的壽命至多隻有六七年,十年的雞齡差不多是人類120多歲了,很少有雞能活到這個年齡。而且農家養雞,一般有個一兩年也就賣了或宰了吃了,年數再長,肉質就太老了。像養殖場的雞,雞齡就更短了,大致五六十天就出欄。即使是下蛋的母雞,也頂多養上兩三年,再往後產蛋量就低了,養著浪費糧食。所以,“十年雞頭勝砒霜”的事實是幾乎沒可能存在的,喜歡吃雞頭的朋友就放心吃吧!不過,如果給雞餵食的飼料不過關,像含有重金屬成分或已被汙染的,那麼不管是多少年的雞,不單是雞頭不能吃,連雞肉也是不能吃的。


陌上花開且緩歸


農村常說:“十年雞冠如砒霜”,一句話嚇的很多人不敢吃雞頭了。但是雞頭確實很美味,常言道“舍豬舍牛,不捨雞頭”也能體現出雞頭的美味。但是雞頭到底有沒有毒呢?還能不能吃呢?我們來看一下。

“十年雞冠賽砒霜”中的“十年”是指雞的年齡大,養殖時間比較長,那雞冠為什麼有毒呢?

那是因為養殖時間長了,雞因為啄食而攝入體內大量重金屬等很多有害物質,這些物質又都儲存在雞冠中,所以說養的時間長了的雞的雞冠最好不要吃。

那麼我們是不是就不能吃機頭了呢?答案肯定是否定的。首先,我們要會挑;挑雞的時候選年份小的;變種雞不要買;選公雞要選雞冠不能太軟。其實我們再吃雞頭的時候最好把雞冠去掉,如果真的想吃盡量用炒的方式,因為煮的話會有一定量的重金屬融於湯中,雖然大部分重金屬在水中是微溶的。

因此,我們也學會取捨,權衡利弊,畢竟身體是革命的本錢,當然,偶爾吃一次還是可以的,對於一些嗜吃如命的朋友來說吃還是很重要的。希望大家注意身體吧。


文豪非墨客


回退二十來年人們燉雞吃的時候還是吃雞頭的,一些人吃起雞頭來特別地興奮,邊吃邊嚷嚷著“吃秦檜”,當然秦檜是不會在雞頭裡面的,人們說的雞頭裡面的“秦檜”不過是雞腦的一部分,準確說應該是雞腦中的一種負責感知太陽光的一種松果體。

近些年人們用一句話重新點燃了雞頭的熱點,就是“十年雞頭勝砒霜”,砒霜是一種天然性劇毒,不僅出現在各種文學作品裡,在現實生活中砒霜也是一種劇毒。一句“十年雞頭勝砒霜”把兩件完全不相干的事情聯繫在一起,人們不吃雞頭了,也不提秦檜了。

從雞的壽命來說也就七八年時間,折算成人的年齡也就七八十歲樣子,如此說來十年的雞頭即便想吃也很難遇到。人們之所以說“十年雞頭勝砒霜”無外乎說雞的壽命長了體內一些重金屬或者其它毒素會超標,而這些重金屬和毒素可都是從雞嘴吃進去啊。

其實雞體內的重金屬或者其它毒素即便超標首先會集中在雞的肝臟上,然後才能說滲透到雞的各個身體組織中,重金屬或者毒素能夠侵蝕到大腦基本上雞也就該死了。近些年人們其實不僅僅是雞頭不愛吃,雞屁股雞脖子甚至雞爪子看那不順眼都會被扔掉。

主要因素還是生活條件好了,肉食的可選擇性大了,菜市場轉一遭雞鴨魚肉想吃什麼就買點兒什麼,而且越來越多的人喜歡吃點兒健康。科學研究發現,雞頭上雖然沒有砒霜一類的劇毒物質,但是雞腦膽固醇含量非常高,膽固醇是高血壓心臟病的罪魁禍首。

敲個黑板:首先來說雞頭裡面不僅沒有“秦檜”,也不會有嚴重的重金屬或者毒素超標問題,更不會有堪比砒霜的有毒物質,近些年人們之所以不愛吃雞頭雞冠,家庭燉雞之所以把雞頭直接扔掉,主要因素還是雞頭的膽固醇比較高大家都想吃點健康;至於飯店裡面的各種炒雞、燉雞等美食關鍵是要讓食客感覺是一隻整雞;想吃不想吃憑藉個人愛好,好吃也少吃點兒吧。


海棠小醉


從前小的時候每到過年我的爺爺奶奶就喜歡煮一鍋雞頭,煮的酥爛入味,小時候的我別提多喜歡吃了!但是常常聽別人說“十年雞頭勝砒霜”,又覺得吃著心中有點怕怕,難道是真的嗎?

其實這種說法是沒有科學依據的,首先,長了十年的公雞,那壽命就跟120歲的人差不多,基本上不太可能活那麼久。如果真活了那麼久的雞,那也是鳳毛麟角,我等凡夫俗子,估計也是很難吃到的。

其實已經有專門的研究,大家之所以傳說這句話,認為十年的雞頭有劇毒,其實是因為雞頭裡面的重金屬通過長時間的富集,含量會變高。但是研究發現,並沒有如此,活了幾年的雞頭,跟幾個月的雞的雞頭,它們的重金屬含量並沒有太大的差別。

所以所謂的十年雞頭勝砒霜的說法,其實是一種錯誤的傳說,根本沒什麼意義,咱們也沒有必要因為這個嚇得不敢去吃雞頭了,雞頭這個東西,做好了還是很好吃的,實在是過年一道好菜!


婦產科女司機颯姐


雞冠又叫做肉冠,一般公雞的雞冠比較大。小時候家裡經常會買成袋的雞頭煮來吃,記得初中的時候學校後門的小吃店還有麻辣雞頭的,當時好像是5毛錢一個,還挺好吃的。


不知道啥時候開始就流行“雞冠有毒”這個說法了,那麼“十年雞頭勝砒霜”這個說法真的正確麼?不見得!我搜索了大量網站,都沒有找到“雞冠有毒”的任何科學依據。


為什麼會有人說“雞冠有毒”呢?

傳言說雞進食過程中攝入的重金屬物質都集中在了雞冠中,吃雞冠會對人體產生危害。但是, 目前未曾出現過因食用雞冠引起中毒的病例,而且現在的雞都是吃飼料長大的,飼料中如果過關,那雞頭也沒問題啊。

還有一種說法是說雞養了十餘年,體內的毒素都集中在雞冠上。這種說法也是不科學的,就算是有毒素也是在雞肝、雞心、雞腎等這些內臟裡啊。現在別說是十年的雞了,一年的雞也很少吧。

現實生活中,有時候看人的臉色就可以看出他有沒有生病一樣,從雞冠顏色基本能分辨出雞健不健康。 正常雞的雞冠顏色鮮紅,大而光滑,摸起來手感很好。但是病雞的雞冠就會變色,呈黑色、紫色、暗紅色、蒼白色等,雞冠還會縮癟或者腫大,表面還會長異物。因此,買雞的時候可以選擇買健康的雞,或者待病雞恢復健康後再殺。

所以,喜歡吃還是吃吧,只要雞不是病雞,那麼雞冠就不是毒雞冠。與其擔心雞冠有毒,還不擔心一下霧霾天吸入的霧霾呢!


普外三角針


有人喜歡吃雞翅,有人喜歡吃雞腿,也有人喜歡吃雞頭,各有所愛,但是在民間曾流傳著“十年雞頭勝砒霜”,在現在的農村也能經常聽到老人家們說道:“不能吃老雞的頭,會出事的。”為何會有“十年雞頭勝砒霜”這個說法呢,主要是有人認為雞在啄食的時候會吃進重金屬物質,然後這些重金屬存在雞頭中,而且認為雞的年齡越大,儲存量就越多,毒性也越強,堪比砒霜。事實真是如此嗎?

首先,肝臟是動物體最大的解毒器官,雞也不例外,雞攝入含有重金屬的食物,會通過肝臟等內臟器官進行解毒,如果重金屬汙染十分嚴重,導致攝入的食物超過肝臟解毒程度,重金屬也可能會積蓄在雞的五臟和肉組織中,不過目前尚未有重金屬在雞頭中超標的研究。

其次,浙江省農科院農產品質量標準研究所曾做過一個調查,他們選了來自同一養殖場、雞齡分別是2年和6個月的雞頭,以及在農村養了一年多的土雞雞頭,分別檢測它們汞、鉛、砷、鉻、鎘五大類重金屬,並對比了衛生部發布對食品中重金屬汙染物的限量規定,結果如下表:

由上表可以看到,2年雞頭和6個月雞頭相比,重金屬含量相差並不大,有些反而低於6個月雞頭,農村土雞和飼養雞相比,差別也微乎其微。浙江省農科院首席專家、家禽研究室主任盧立志還說:“根據我們的測定,哪怕養個5年時間,重金屬都不會超標,都是符合國家標準的。”所以“雞頭富集金屬超標”“雞頭隨著雞齡的增加重金屬也不斷增加”的說法是不成立的。

最後,雞的壽命只有6~7年,10年的雞相當於人類壽命115~133歲,能活到10年的雞估計也是非常罕見了,何況如今雞肉的消費產出量如此巨大,雞的生長週期也逐漸變短,基本是不可能吃到10年老雞的。

總而言之,“十年雞頭勝砒霜”的說法子虛烏有,如果喜歡吃雞頭,是可以放心吃的。


超哥話食


十年雞頭勝砒霜。這話是有誇張成份的,十年來必是十年,代表時間長,雞極少有活過十年的,我養過雞,配種的公雞,孵蛋的母雞,自然很難活過十年,能活七八年就是奇蹟了。砒霜是劇毒的,說十年雞頭毒性勝過砒霜,肯定是大大誇張了的,目的在強調,養久了的雞的雞頭是有毒的,警醒人不要吃老雞頭,以防害人毒了。過份老朽的東西,應該都不好吃,或許還有微毒,對人健康不利,這我相信,但說老雞頭比砒霜毒,就不太相信了。這話有誤說訛傳之味,應是不實的。

無雞不成宴,雞是普通家禽,人是常吃的。平常吃的雞多在半年到一年一上下,民間正常養的,不足半年嫌嫩,超兩年嫌老,都是不太好食的了。雞頭是不及其他好吃的,老雞頭就更不受人待見了,可能雞頭存留的重金屬物質成份比其它部位多吧,重金屬物質攝入多了,超標,對人是會有害的,不利健康的。說老雞頭比砒霜毒那就是嚇人的不是真的。因為小時,我也吃過老雞頭,卻不感到有毒。那時家窮,一個養了六七年的母雞死了,不捨得丟掉,便吃了,整個雞頭就是我吃的。現在生活改善了,雞死了就丟,不再吃了。

動物食材,太老了是不好吃了,豬雞狗鴨無不如此,說有微毒,吃了有可能不利健康,這一點我信,說毒過砒霜,就不相信了。流言止於智者,做人要有智,會分析,不要人說什麼就信什麼,要會獨立思考,有主見才是,指鹿為馬,三人成虎常有常見,不應都認同。



樹德漢碩


雞冠有毒,雞冠不可以食用。

現在的雞在飼養的時候,會含有一些生長激素,另外雞本身也會攝入一些重金屬物質,而這些有害成分都會在雞頭、雞冠部位累積起來,所以可能存在一定的安全隱患。另一方面,雞冠上分佈著一些淋巴組織,一般含有淋巴細胞或者病毒,也會對人體造成一定的傷害,所以雞冠只能是偶爾吃吃,而不能多吃。

把雞冠中的重金屬吃進體內,而重金屬對身體的損害還是很大的,他可能引起多種細胞突變或者變異,造成一系列比較嚴重的疾病,更嚴重的話可能引起癌症。

擴展資料:

雞冠不可以食用,雞冠其富含大量淋巴結,食用帶淋巴結的雞冠,對人身體不宜。最好不要食用,健康飲食。雞冠是不能吃的,而且越老的雞冠更不能吃雞常常會吃到一些有毒物質。還有一下什麼重金屬慢慢的它都會聚集到雞冠。

雞冠聚集鉛等有害重金屬,吃多了那些東西會滯留在體內,最後得重病,雞冠含有大量的致癌元素,食用少量對人體並無太大的傷害,如長期食用則引發細胞病變,從而導致癌細胞侵入。因此,儘量不去食用雞冠。

💗希望我的回答可以幫上你

美好生活從心開始💗



嵐宮私廚


傳說永遠是傳說,但並沒有半點科學依據,也沒有什麼實際案例發生過,愛吃的還在吃,挑剔的把它扔一邊去,畢竟是不愁吃的年代。

有磚家說雞在啄食中會吃進有害的重金屬物質,而這些重金屬會隨著時間的推移沉積在雞頭裡,養得越久沉澱越多,建議少吃為妙。

但不一定所有雞冠都會沉澱大量重金屬,所以能吃,但儘量少吃些。 說雞冠有毒不能吃這一說法都是出自於中醫的傳說,文獻和歷史沒有記載過這方面的內容,應該是胡扯。

在酒樓裡雞頭宴還沒有發現,但雞冠宴卻有很多,整碟雞冠上桌的見過多次,如果說有毒是不是太荒唐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