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曾讓匈奴畏懼的東胡古國為何會神祕消失?對此你怎麼看?

蔡龔亮


東胡至今仍是一個謎案,人們並不知道它是泛稱還是專稱。可以明確的是,東胡對歷史最大的貢獻就是一個“胡”字,所謂“胡者,天之驕子也”。追溯這個謎團還可以發現更多有價值的線索,例如東胡族系其實包括至少6個分支,每一個都隱藏重要歷史線索。


一、東胡之名

很多文章相互引用,將“在匈奴東,故曰東胡”誤認為是《史記·匈奴列傳》原文,實際上這是東漢經學家服虔對史記的一個註釋,原著不存,唐代司馬貞在《史記索隱》裡引用才為世人所知。服虔和司馬貞為什麼認為東胡是一個方位指代名稱?可能來自於《山海經·海內西經》的“東胡在大澤東,夷人在東胡東”,或者《十六國春秋·前燕錄》“世居遼東,號曰東胡”。大澤,被一些學者認為就是呼倫貝爾胡,或者今天內蒙古赤峰的達賴諾爾湖。此說以方位指代一個較大的族群集團,是近代以來的主流觀點。

《史記索隱》曰:服虔雲:“東胡,烏丸之先,後為鮮卑。在匈奴東,故曰東胡。《山海經·海內西經》:東胡在大澤東,夷人在東胡東。《十六國春秋·前燕錄》:慕容廆,字奕落瑰,昌黎棘城人。昔高辛氏遊於海濱,留少子厭越以君北夷,世居遼左,號曰東胡。

實際上,東胡之名最可靠的首次記錄當屬於《逸周書·王會解》。逸周書的史料價值相當之高,接近西周時代一手原始資料,所以可以認為東胡是一個比較古老的專有稱謂,特指一個居住於蒙東遼西一帶的族群。《逸周書·王會解》提到的北方族群有6個,分別是:高夷、獨鹿、孤竹、令支、屠何、東胡、山戎,其他還有較為外圍的扶余、肅慎等不題。通過上古漢語音韻查詢可知,高夷、獨鹿、孤竹三個名詞發音存在明顯的共性特徵,令支、屠何、東胡、山戎沒有音韻共性。所以,可以初步認為高夷、獨鹿、孤竹屬於同一個族群,其他三個是相近族群。後世所言的東胡,已經是泛稱,並不特指西周時期的東胡部落。

《逸周書·王會解》:北方臺正東,高夷嗛羊,嗛羊者,羊而四角。獨鹿邛邛,距虛善走也。孤竹距虛,不令支玄獏,不屠何青熊。東胡黃羆,山戎戎菽。


二、真正的東胡族系

高夷、獨鹿、孤竹、令支、屠何、東胡、山戎這6個北方族群大概關係比較緊密,其中比較核心的是高夷、獨鹿、孤竹、屠何,東胡、山戎可能相對邊緣。這6個族群名字,每一個都隱含著重要的歷史線索,可謂非常驚人,可以得到很多有價值的思考方向。


首先看“獨鹿”。獨鹿不太起眼,但卻是一個大有名氣的詞彙,《逸周書·史記解》提到獨鹿與阪泉氏有關。眾所周知,阪泉是黃帝與炎帝大戰的地方,而涿鹿是黃帝擒殺蚩尤的地方。上文提到的東漢經學家服虔、清代大學者王念孫均認為獨鹿即涿鹿。查詢“獨”與“涿”的上古音,發現確實相近。這就很重要了,說明獨鹿是非常古老的名字,既指地名、也指族名。

《逸周書·史記解》:……昔阪泉氏用兵無已,誅戰不休,併兼無親,文無所立,智士寒心,徙居至於獨鹿,諸侯畔之,阪泉以亡。

其次是屠何。根據網傳的《賜姓金氏族譜》,金日磾對漢武帝自述身世,說到“祖迪為夷正,懂夷語,訓制荒服,守東海焉”。而正史記載,金日磾乃是匈奴休屠王子,“休屠”乃匈奴的重要部分,一直認為居於西北,而實際上它可能起源於東部,似乎與屠何有一定關聯。應該是冒頓單于擊敗東胡後吸納到匈奴體系的。

《國語·齊語》:遂北伐山戎,斬孤竹而南歸。海濱諸侯莫敢不來服。《史記•殷本紀》記載:“契為子姓,其後分封,以國為姓,有殷氏、來氏、宋氏、空桐氏、稚氏、北殷氏、目夷氏”。《管子·匡君》:桓公乃北伐令支,下鳧之山,斬孤竹,遇山戎,……中救晉公,禽狄王,敗胡貉,破屠何而騎寇始服。北伐山戎,制泠支,斬孤竹,而九夷始聽,海濱諸侯,莫不來服。《管子·戒》:北伐山戎,出冬蔥與戎菽,布之天下

再次是孤竹、令支。孤竹是各種史料完全可以考實的名詞,金文顯示該國確實存在,且很有可能是殷商王室的同宗,《史記·殷本紀》提到殷商王室分為7姓,其中的目夷氏(又作墨臺氏)即為孤竹(據漢代的《帝王世紀》)。令支又名離枝,則經常與孤竹一起出現,《管子》屢次提到齊桓公討伐令支、孤竹、山戎。


再看山戎、高夷。山戎的主要線索是兩種植物,即胡豆和大蔥。上文提到《逸周書·王會解》說到山戎特產“戎菽/戎叔”,據古代字典《爾雅.釋草》,“戎叔,謂之荏菽”,晉代郭璞注云:即胡豆也,也就是今天說的蠶豆,它之所以被稱為胡豆,顯然也是與東胡二字有關,與後世的西域胡人並無關聯。再看高夷。這是少為人知的一個族群,民國以來一些學者認為與後世的高句麗有關,因為《三國志·魏志·東夷傳》引用《魏略》提到了“高離”之國,二者似乎一脈相承。


最後再來看東胡。東胡是上述6個西周初期北方族群之中發展最好的,戰國時期它已經非常強盛,名氣壓過了其他附近族群。因此,東胡稱謂的外延就從東胡人擴大到周邊各族,成為泛稱,當然,正如上述,這些族群本身存在比較親近的關係。當匈奴在秦漢之際打敗東胡後,整個地區的族群就瓦解了。後世的線索可以看到,這些族群大概主要是向東、向北逃散了,由於東胡曾有威名,烏桓、鮮卑、柔然等就以之為祖先,東胡二字因此成為一個非常煊赫的名稱。


三、東胡的胡

東胡最重要的一個象徵意義是“胡”字,與中國歷史相貫始終。從上文可以看到,《逸周書》堪稱最早正式記載“胡”字的文獻,但我們並不知道“東胡”二字是音譯詞還是“方位+族名”。從後世的《漢書·匈奴傳》看到,匈奴人在打敗東胡之後的西漢初期,就以“胡”自詡,在給漢朝的國書中說“胡者,天之驕子也”。何以如此呢?想必東胡曾經有過特別輝煌的歷史,才會讓第一個草原霸主匈奴人自我貼金。

《漢書·匈奴傳》:其明年,單于遣使遺漢書雲:“南有大漢,北有強胡。胡者,天之驕子也,不為小禮以自煩。

另一個線索也支持匈奴人對東胡的尊崇,即上文提到的休屠王子金日磾。《賜姓金氏族譜》說金日磾家族最早“守東海焉”,當匈奴擊敗東胡後,其家族又轉入西部,成為匈奴休屠王,而且地位尊崇,是主持祭祀的,即著名的祭天金人。可以想象,休屠與屠何可能真有關聯。這支部族顯然是一個祭祀族群,匈奴人將其吸納進入帝國,以便用神權支撐霸權體系。

《漢書·金日磾傳》:金日磾字翁叔,本匈奴休屠王太子也。武帝元狩中,票騎將軍霍去病將兵擊匈奴右地,多斬首,虜獲休屠王祭天金人。……本以休屠作金人為祭天主,故因賜姓金氏雲。

東胡在遊牧民族中何以擁有如此超越的地位?綜合上述各種分析,大致可以概括幾條:

一、東胡的祭祀文化相對發達,如屠何部,在廣大地區都有名望;

二、東胡中的孤竹、令支,乃至後世的北殷氏,均顯示東胡與殷商王室有關,殷商王室的威名當然是如雷貫耳;

三、東胡滅亡後,其各部向北、向東逃散,對後世的烏桓、鮮卑、高麗、柔然等有重要影響;

四、東胡地區的文化和技術較為發達。


從這幾條可以看到,東胡當與新石器時代的紅山文化和青銅時代的夏家店文化有關,在廣大地區都具有比較高的水準,這應該是奠定東胡名望的主要基礎。在這些歷史基礎之上,東胡才會從一個部落名稱,變成一個族系名稱,甚至成為“胡”人的起源之地,與華夏曆史貫穿始終。


另外附帶較為前沿的說法。據DNA檢測,金日磾家族有2例屬於N單倍群,可知較為古老的屠何部大概是一脈相承的紅山文化古人,因為紅山文化的祭祀屬性相當明顯,屬於N系;高夷、獨鹿、孤竹當與東北亞有關,東胡部落、山戎部落當為後期遷來,具有遊牧屬性。這些不同的部落族群,在戰國時期因為東胡部落的強大,而被後世統稱為東胡族系。


歷史咖啡


作為北方的遊牧民族之一的匈奴和東胡,最早現在中國歷史書籍上的時候,還只能算是部落或者是部落聯盟,他們不具備完整國家機器和森嚴的國家制度支撐,算不上國家。

匈奴一直是活躍在北方的一個遊牧部族,春秋戰國時代一直到秦代,一直與中原政權發生戰爭,但是並不統一。直到秦末漢初時期,匈奴的冒頓單于才幹掉老爹頭曼單于,完成了匈奴各部落的統一,才算是有了國家雛形。

而在冒頓單于縱橫草原的時代,西擊大月氏,東擊東胡,向南大敗劉邦親率的漢軍於平城。勢力空前絕後。

而此時的東胡包括烏桓、鮮卑等眾多部族的多部落,主要活動在遼西、遼東一代。戰國末期的跟隨荊軻一起去咸陽城刺殺秦王嬴政,在關鍵時刻被嚇得屎尿橫流,結果造成荊軻刺秦功虧一簣的燕國壯士秦舞陽其實有點來頭的,因為他的爺爺是燕國將領秦開,秦開曾經深入東胡,後來回到燕國,帶領燕軍大敗東胡,為燕國開地千里。

擊敗東胡,為燕國開地千里的燕將秦開

秦漢時期,東胡被匈奴打得一敗塗地後,從此臣服於匈奴,而從秦朝到兩漢時期的大部分時間內,匈奴人一直中原王朝最大的邊患。但是經過兩漢時期殘酷打擊,依然與中原對抗的北匈奴人被打跑到西方去欺負羅馬人和日耳曼人了,到了東漢末年原來屬於東胡的鮮卑人和烏桓人,開始佔據草原,並開始欺負匈奴人,於是匈奴緊急向東漢求援,最終匈奴人全部遷入塞內。

到了東漢獻帝時期,鮮卑已經已經佔據了匈奴故地的草原,而烏桓佔據遼西。袁紹和曹操爭奪河北時,曹操官渡之戰大敗袁紹,並追擊袁軍到河北,袁紹的兒子求救於遼西的烏桓,而烏桓的蹋頓單于居然也自不量力的要和老曹同志較量一番,結果遼西白狼山一戰,陣斬蹋頓單于,烏桓被曹操徹底給擊敗,從此就沒有烏桓了(白狼山距離豆包的家鄉不遠)。

曹操滅亡烏桓的白狼山之戰

烏桓消失以後,同屬東胡的鮮卑人卻迎來自己的部族巔峰,段氏鮮卑、慕容鮮卑、拓跋鮮卑,河西的禿髮鮮卑紛紛在五胡亂華的舞臺上綻放出美麗的花朵,特別是慕容鮮卑的燕國、拓跋鮮卑的魏國,在中國古代史上留下濃重的一筆,其實整個五胡亂華之中,是匈奴人簡單開場,而鮮卑人則是絕對的第一主角,他們建立前燕、後燕、南燕、西燕、南涼、吐谷渾、代國、北魏、西魏、北周、北齊等眾多政權。

北魏孝文帝漢化改革後,鮮卑民族開始快速融入漢族。到了隋唐時期鮮卑民族已經是歷史符號,完全融入漢文化之中,於是東胡也就徹底消失的中國歷史之中。

五胡亂華中屬於東胡的鮮卑人大放異彩

從戰國到秦漢的蟄伏,從西漢到三國時期的初露鋒芒,從西晉時期到南北朝時期的大放異彩,最後在隋唐時期全部融入漢民族,東胡人最終走完了他的歷史進程。這期間是先進的漢文明同化部落文明的循序漸進的過程,但是絕不是什麼“神秘消失”的過程。


大東北的小豆包


東胡與匈奴並不是同一時期的政權、東胡、西胡在先、與西周、東周並存。周幽王烽火戲諸侯、導至西周滅國、就是被胡人所滅。東周列國、戰國時期:東胡也分列、到公元前二百0九年大匈奴國成立。比西漢早了四年。匈奴與漢朝並存:…


老白244013168


東胡東北亞土著,匈奴西伯利亞土著。東北亞北靠極地,東臨大海,南面對長城,西邊是遊牧民族。又是極寒地區,發展壯大很不容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