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4 【脫貧攻堅專欄】《習近平扶貧論述摘編》

【脫貧攻堅專欄】《習近平扶貧論述摘編》

黨的十八大以來,習近平總書記站在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戰略高度,把脫貧攻堅擺到治國理政突出位置,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觀點,作出一系列新決策新部署,推動中國減貧事業取得巨大成就,對世界減貧進程作出了重大貢獻。為幫助國內外讀者學習研究習近平關於扶貧的重要論述和中國脫貧攻堅的偉大實踐,推動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共建人類命運共同體,中共中央黨史和文獻研究院會同國務院扶貧辦編輯了《習近平扶貧論述摘編》。

本書內容,摘自習近平二〇一二年十一月十五日至二〇一八年六月期間的講話、報告、演講、指示、批示等六十多篇重要文獻,分八個專題,共計二百四十二段論述。其中許多論述是第一次公開發表。

我們主張,各國和各國人民應該共同享受發展成果。每個國家在謀求自身發展的同時,要積極促進其他各國共同發展。世界長期發展不可能建立在一批國家越來越富裕而另一批國家卻長期貧窮落後的基礎之上。只有各國共同發展了,世界才能更好發展。

——《順應時代前進潮流,促進世界和平發展》(2013年3月23日),《十八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上),中央文獻出版社2014年版,第260頁

中國夢既是中國人民追求幸福的夢,也同世界人民的夢想息息相通。中國將在實現中國夢的過程中,同世界各國一道,推動各國人民更好實現自己的夢想。

——《在中國國際友好大會暨中國人民對外友好協會成立六十週年紀念活動上的講話》(2014年5月15日),《人民日報》2014年5月16日

實現人民充分享有人權是人類社會的共同奮鬥目標。人權保障沒有最好,只有更好。國際社會應該積極推進世界人權事業,尤其是要關注廣大發展中國家民眾的生存權和發展權。

——《致“二〇一五·北京人權論壇”的賀信》(2015年9月16日),《人民日報》2015年9月17日

對各國人民而言,發展寄託著生存和希望,象徵著尊嚴和權利。正是帶著這個願望,十五年前,我們制定了千年發展目標,希望幫助億萬人民過上更好生活。

回首過去,我們經歷了全球經濟持續增長,也承受了國際金融危機嚴重衝擊。我們見證了發展中國家的崛起,也面對著南北發展失衡的現實。我們既為十一億人民脫貧而深受鼓舞,也為八億多人仍在捱餓而深為擔憂。

環顧世界,和平與發展仍然是當今時代兩大主題。要解決好各種全球性挑戰,包括最近發生在歐洲的難民危機,根本出路在於謀求和平、實現發展。面對重重挑戰和道道難關,我們必須攥緊發展這把鑰匙。唯有發展,才能消除衝突的根源。唯有發展,才能保障人民的基本權利。唯有發展,才能滿足人民對美好生活的熱切向往。

——《謀共同永續發展,做合作共贏夥伴》(2015年9月26日),《人民日報》2015年9月27日

同廣大發展中國家團結合作,是中國對外關係不可動搖的根基。中國是發展中國家一員,中國的發展機遇將同發展中國家共享。中方將把自身發展和發展中國家共同發展緊密聯繫起來,把中國夢和發展中國家人民過上美好生活的夢想緊密聯繫起來,攜手走出一條共同發展的康莊大道。

——在南南合作圓桌會上的講話(2015年9月26日),《人民日報》2015年9月28日

大家一起發展才是真發展,可持續發展才是好發展。要實現這一目標,就應該秉承開放精神,推進互幫互助、互惠互利。當今世界仍有八億人生活在極端貧困之中,每年近六百萬孩子在五歲前夭折,近六千萬兒童未能接受教育。剛剛閉幕的聯合國發展峰會制定了二〇一五年後發展議程。我們要將承諾變為行動,共同營造人人免於匱乏、獲得發展、享有尊嚴的光明前景。

——《攜手構建合作共贏新夥伴,同心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2015年9月28日),《十八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中),中央文獻出版社2016年版,第697頁

中國將始終做全球發展的貢獻者,堅持走共同發展道路,繼續奉行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將自身發展經驗和機遇同世界各國分享,歡迎各國搭乘中國發展“順風車”,一起來實現共同發展。

——《攜手構建合作共贏新夥伴,同心打造人類命運共同體》(2015年9月28日),《十八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中),中央文獻出版社2016年版,第698頁

消除貧困,自古以來就是人類夢寐以求的理想,是各國人民追求幸福生活的基本權利。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以來,消除貧困始終是廣大發展中國家面臨的重要任務。

——《攜手消除貧困,促進共同發展》(2015年10月16日),《十八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中),中央文獻出版社2016年版,第717頁

由於種種原因,貧富懸殊和南北差距擴大問題依然嚴重存在,貧困及其衍生出來的飢餓、疾病、社會衝突等一系列難題依然困擾著許多發展中國家。“足寒傷心,民寒傷國。”我們既為十一億人脫貧而深受鼓舞,也為八億多人仍然在捱餓而深為擔憂。實現全球減貧目標依然任重道遠。

——《攜手消除貧困,促進共同發展》(2015年10月16日),《十八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中),中央文獻出版社2016年版,第718頁

中國是世界上最大的發展中國家,一直是世界減貧事業的積極倡導者和有力推動者。改革開放三十多年來,中國人民積極探索、頑強奮鬥,走出了一條中國特色減貧道路。我們堅持改革開放,保持經濟快速增長,不斷出臺有利於貧困地區和貧困人口發展的政策,為大規模減貧奠定了基礎、提供了條件。我們堅持政府主導,把扶貧開發納入國家總體發展戰略,開展大規模專項扶貧行動,針對特定人群組織實施婦女兒童、殘疾人、少數民族發展規劃。我們堅持開發式扶貧方針,把發展作為解決貧困的根本途徑,既扶貧又扶志,調動扶貧對象的積極性,提高其發展能力,發揮其主體作用。我們堅持動員全社會參與,發揮中國製度優勢,構建了政府、社會、市場協同推進的大扶貧格局,形成了跨地區、跨部門、跨單位、全社會共同參與的多元主體的社會扶貧體系。我們堅持普惠政策和特惠政策相結合,先後實施《國家八七扶貧攻堅計劃(一九九三 —— 二〇〇〇年)》、《中國農村扶貧開發綱要(二〇〇一 —— 二〇一〇年)》、《中國農村扶貧開發綱要(二〇一一 —— 二〇二〇年)》,在加大對農村、農業、農民普惠政策支持的基礎上,對貧困人口實施特惠政策,做到應扶盡扶、應保盡保。

——《攜手消除貧困,促進共同發展》(2015年10月16日),《十八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中),中央文獻出版社2016年版,第718-719頁

經過中國政府、社會各界、貧困地區廣大幹部群眾共同努力以及國際社會積極幫助,中國六億多人口擺脫貧困。二〇一五年,聯合國千年發展目標在中國基本實現。中國是全球最早實現千年發展目標中減貧目標的發展中國家,為全球減貧事業作出了重大貢獻。

——《攜手消除貧困,促進共同發展》(2015年10月16日),《十八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中),中央文獻出版社2016年版,第719頁

消除貧困是人類的共同使命。中國在致力於自身消除貧困的同時,始終積極開展南南合作,力所能及向其他發展中國家提供不附加任何政治條件的援助,支持和幫助廣大發展中國家特別是最不發達國家消除貧困。六十多年來,中國共向一百六十六個國家和國際組織提供了近四千億元人民幣援助,派遣六十多萬援助人員,其中七百多名中國好兒女為他國發展獻出了寶貴生命。中國先後七次宣佈無條件免除重債窮國和最不發達國家對華到期政府無息貸款債務。中國積極向亞洲、非洲、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區、大洋洲的六十九個國家提供醫療援助,先後為一百二十多個發展中國家落實千年發展目標提供幫助。

——《攜手消除貧困,促進共同發展》(2015年10月16日),《十八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中),中央文獻出版社2016年版,第721頁

消除貧困依然是當今世界面臨的最大全球性挑戰。未來十五年,對中國和其他發展中國家都是發展的關鍵時期。我們要凝聚共識、同舟共濟、攻堅克難,致力於合作共贏,推動建設人類命運共同體,為各國人民帶來更多福祉。

——《攜手消除貧困,促進共同發展》(2015年10月16日),《十八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中),中央文獻出版社2016年版,第721頁

著力加快全球減貧進程。在未來十五年內徹底消除極端貧困,將每天收入不足一點二五美元的人數降至零,是二〇一五年後發展議程的首要目標。如期實現這一目標,發達國家要加大對發展中國家的發展援助,發展中國家要增強內生髮展動力。在前不久召開的聯合國系列峰會上,我代表中國政府提出了幫助發展中國家發展經濟、改善民生的一系列新舉措,包括中國將設立“南南合作援助基金”,首期提供二十億美元,支持發展中國家落實二〇一五年後發展議程;繼續增加對最不發達國家投資,力爭二〇三〇年達到一百二十億美元;免除對有關最不發達國家、內陸發展中國家、小島嶼發展中國家截至二〇一五年底到期未還的政府間無息貸款債務;未來五年向發展中國家提供“六個一百”的項目支持,包括一百個減貧項目、一百個農業合作項目、一百個促貿援助項目、一百個生態保護和應對氣候變化項目、一百所醫院和診所、一百所學校和職業培訓中心;向發展中國家提供十二萬個來華培訓和十五萬個獎學金名額,為發展中國家培養五十萬名職業技術人員,設立南南合作與發展學院;等等。

——《攜手消除貧困,促進共同發展》(2015年10月16日),《十八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中),中央文獻出版社2016年版,第721-722頁

著力加強減貧發展合作。推動建立以合作共贏為核心的新型國際減貧交流合作關係,是消除貧困的重要保障。中國倡導和踐行多邊主義,積極參與多邊事務,支持聯合國、世界銀行等繼續在國際減貧事業中發揮重要作用;將同各方一道優化全球發展夥伴關係,推進南北合作,加強南南合作,為全球減貧事業提供充足資源和強勁動力;將落實好《中國與非洲聯盟加強減貧合作綱要》、《東亞減貧合作倡議》,更加註重讓發展成果惠及當地民眾。中國將發揮好中國國際扶貧中心等國際減貧交流平臺作用,提出中國方案,貢獻中國智慧,更加有效地促進廣大發展中國家交流分享減貧經驗。

——《攜手消除貧困,促進共同發展》(2015年10月16日),《十八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中),中央文獻出版社2016年版,第722頁

著力實現多元自主可持續發展。中國堅定不移支持發展中國家消除貧困,推動更大範圍、更高水平、更深層次的區域合作,對接發展戰略,推進工業、農業、人力資源開發、綠色能源、環保等各領域務實合作,幫助各發展中國家把資源優勢轉化為發展優勢。前不久,我在聯合國主持召開了南南合作圓桌會,同二十多位國家領導人和國際組織負責人一道,交流南南合作經驗,達成廣泛深入的共識。中方願同廣大發展中國家不斷深化減貧等各領域的南南合作,攜手增進各國人民福祉。

——《攜手消除貧困,促進共同發展》(2015年10月16日),《十八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中),中央文獻出版社2016年版,第722-723頁

著力改善國際發展環境。維護和發展開放型世界經濟,推動建設公平公正、包容有序的國際經濟金融體系,為發展中國家發展營造良好外部環境,是消除貧困的重要條件。中國提出共建絲綢之路經濟帶和二十一世紀海上絲綢之路,倡議籌建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設立絲路基金,就是要支持發展中國家開展基礎設施互聯互通建設,幫助他們增強自身發展能力,更好融入全球供應鏈、產業鏈、價值鏈,為國際減貧事業注入新活力。

——《攜手消除貧困,促進共同發展》(2015年10月16日),《十八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中),中央文獻出版社2016年版,第723頁

我呼籲,讓我們攜起手來,為共建一個沒有貧困、共同發展的人類命運共同體而不懈奮鬥!

——《攜手消除貧困,促進共同發展》(2015年10月16日),《十八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中),中央文獻出版社2016年版,第723頁

中國將致力於在未來五年使中國七千多萬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將設立“南南合作援助基金”,並將繼續增加對最不發達國家投資,支持發展中國家落實二〇三〇年可持續發展議程。中國將把落實二〇三〇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納入“十三五”規劃,我倡議二十國集團成員都制定落實這一議程的國別方案,彙總形成二十國集團整體行動計劃,助推世界經濟強勁、可持續、平衡增長。

——《創新增長路徑,共享發展成果》(2015年11月15日),《人民日報》2015年11月16日

加強同發展中國家和國際機構在減貧領域的交流合作,是我國對外開放大局的重要組成部分。我國在很困難的時候勒緊褲腰帶援助發展中國家,事實證明,那時的付出為今天積累了寶貴資源。在這個問題上一定不能算小賬。在國際減貧領域積極作為,樹立負責任大國的形象,這是大賬。要引導廣大幹部群眾正確認識和看待這項工作。當然,對外援助也要量力而為,講究方式方法,不論什麼援助項目,都要搞好前期調研工作,儘量把實事辦好、好事辦實,儘可能使當地民眾受益。

——《在中央扶貧開發工作會議上的講話》(2015年11月27日),《十八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下),中央文獻出版社2018年版,第51頁

如果到二〇二〇年我們能確保現行標準下的農村貧困人口全部脫貧,那就意味著我國絕對貧困問題得到歷史性解決,也意味著我國將提前十年實現聯合國二〇三〇年可持續發展議程確定的減貧目標,繼續走在全球減貧事業前列。這對中國、對世界意義都非常重大。

——《在東西部扶貧協作座談會上的講話》(2016年7月20日)

改革開放以來,中國使七億多人擺脫貧困,佔全球減貧人口的百分之七十以上,為世界減貧事業作出了重大貢獻。中國將繼續為全球反貧困作出貢獻。我們將更加註重公平公正,在做大發展蛋糕的同時分好蛋糕,從人民最關心最直接最現實的利益問題出發,讓百姓有更多成就感和獲得感。

——《中國發展新起點,全球增長新藍圖》(2016年9月3日),《人民日報》2016年9月4日

建設包容型世界經濟,夯實共贏基礎。消除貧困和飢餓,推動包容和可持續發展,不僅是國際社會的道義責任,也能釋放出不可估量的有效需求。據有關統計,現在世界基尼係數已經達到零點七左右,超過了公認的零點六“危險線”,必須引起我們的高度關注。同時,全球產業結構調整給不同產業和群體帶來了衝擊。我們要正視和妥善處理這一問題,努力讓經濟全球化更具包容性。

——《中國發展新起點,全球增長新藍圖》(2016年9月3日),《人民日報》2016年9月4日

全球發展失衡,難以滿足人們對美好生活的期待。施瓦布先生在《第四次工業革命》一書中寫道,第四次工業革命將產生極其廣泛而深遠的影響,包括會加劇不平等,特別是有可能擴大資本回報和勞動力回報的差距。全球最富有的百分之一人口擁有的財富量超過其餘百分之九十九人口財富的總和,收入分配不平等、發展空間不平衡令人擔憂。全球仍然有七億多人口生活在極端貧困之中。對很多家庭而言,擁有溫暖住房、充足食物、穩定工作還是一種奢望。這是當今世界面臨的最大挑戰,也是一些國家社會動盪的重要原因。

——《引導好經濟全球化走向》(2017年1月17日),《十八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下),中央文獻出版社2018年版,第572頁

堅持公平包容,打造平衡普惠的發展模式。“大道之行也,天下為公。”發展的目的是造福人民。要讓發展更加平衡,讓發展機會更加均等、發展成果人人共享,就要完善發展理念和模式,提升發展公平性、有效性、協同性。

——《引導好經濟全球化走向》(2017年1月17日),《十八大以來重要文獻選編》(下),中央文獻出版社2018年版,第574頁

中國人民深知實現國家繁榮富強的艱辛,對各國人民取得的發展成就都點贊,都為他們祝福,都希望他們的日子越過越好,不會犯“紅眼病”,不會抱怨他人從中國發展中得到了巨大機遇和豐厚回報。中國人民張開雙臂歡迎各國人民搭乘中國發展的“快車”、“便車”。

——《共擔時代責任,共促全球發展》(2017年1月17日),《人民日報》2017年1月18日

“一帶一路”建設承載著我們對共同發展的追求,將幫助各國打破發展瓶頸,縮小發展差距,共享發展成果,打造甘苦與共、命運相連的發展共同體。

——《在“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歡迎宴會上的祝酒辭》(2017年5月14日),《人民日報》2017年5月15日

繼續增強經濟發展包容性,讓民眾共享發展成果。當前,經濟全球化進程遭遇逆風,一個重要原因是發展的包容性不足。讓不同國家、不同階層都能享受發展紅利,讓美好的願景變為現實,仍需要作出不懈努力。

過去幾年,我們圍繞包容發展進行了積極探索,有了堅實的共識基礎。我們要結合區域經濟一體化的深入推進,做大開放普惠的市場,做強利益共享的鏈條。我們要把包容共享理念融入發展戰略,努力健全講求效率、注重公平的體制機制,維護社會公平正義。我們要在教育、醫療、就業等民生領域加大投入,解決好貧困、收入差距拉大等問題。我們要加大對弱勢群體的扶持力度,改善中小微企業發展環境,增強勞動者適應產業變革的能力,讓人人擁有機遇,享有成果!

——《抓住世界經濟轉型機遇,謀求亞太更大發展》(2017年11月10日),《人民日報》2017年11月11日

我們要努力建設一個遠離貧困、共同繁榮的世界。今天的世界,物質技術水平已經發展到古人難以想象的地步,但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仍然普遍存在,南北發展差距依然巨大,貧困和飢餓依然嚴重,新的數字鴻溝正在形成,世界上還有很多國家的民眾生活在困境之中。如果奉行你輸我贏、贏者通吃的老一套邏輯,如果採取爾虞我詐、以鄰為壑的老一套辦法,結果必然是封上了別人的門,也堵上了自己的路,侵蝕的是自己發展的根基,損害的是全人類的未來。我們應該堅持你好我好大家好的理念,推進開放、包容、普惠、平衡、共贏的經濟全球化,創造全人類共同發展的良好條件,共同推動世界各國發展繁榮,共同消除許多國家民眾依然面臨的貧窮落後,共同為全球的孩子們營造衣食無憂的生活,讓發展成果惠及世界各國,讓人人享有富足安康。

——《攜手建設更加美好的世界》(2017年12月1日),人民出版社單行本,第5頁

中國共產黨從人民中走來、依靠人民發展壯大,歷來有著深厚的人民情懷,不僅對中國人民有著深厚情懷,而且對世界各國人民有著深厚情懷,不僅願意為中國人民造福,也願意為世界各國人民造福。長期以來,中國為廣大發展中國家提供了大量無償援助、優惠貸款,提供了大量技術支持、人員支持、智力支持,為廣大發展中國家建成了大批經濟社會發展和民生改善項目。今天,成千上萬的中國科學家、工程師、企業家、技術人員、醫務人員、教師、普通職工、志願者等正奮鬥在眾多發展中國家廣闊的土地上,同當地民眾手拉手、肩並肩,幫助他們改變命運。根據中共十九大的安排,到二〇二〇年中國將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到二〇三五年中國將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到本世紀中葉中國將建成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這將造福中國人民,也將造福世界各國人民。我們倡議世界各國政黨同我們一道,為世界創造更多合作機會,努力推動世界各國共同發展繁榮。

——《攜手建設更加美好的世界》(2017年12月1日),人民出版社單行本,第9-10頁

我們生活的世界充滿希望,也充滿挑戰。中國人民歷來富有正義感和同情心,歷來把自己的前途命運同各國人民的前途命運緊密聯繫在一起,始終密切關注和無私幫助仍然生活在戰火、動盪、飢餓、貧困中的有關國家的人民,始終願意盡最大努力為人類和平與發展作出貢獻。中國人民這個願望是真誠的,中國決不會以犧牲別國利益為代價來發展自己,中國發展不對任何國家構成威脅,中國永遠不稱霸、永遠不搞擴張。只有那些習慣於威脅他人的人,才會把所有人都看成是威脅。對中國人民為人類和平與發展作貢獻的真誠願望和實際行動,任何人都不應該誤讀,更不應該曲解。人間自有公道在!

——《在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上的講話》(2018年3月20日),人民出版社單行本,第11-12頁

共青團陽朔縣委員會投稿郵箱:[email protected]

【脱贫攻坚专栏】《习近平扶贫论述摘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