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農村的老人說2019年是“八龍治水,五牛耕田,四人分餅”,其中有何寓意?

草根小閆


今年過年回家走親戚的時候,看到村裡有的老人拿著日曆嘴裡說著今年是“八龍治水、五牛耕田、四人分餅”,恐怕種莊稼不會有好的收成了,那麼,老人這樣預測年景和收成的說法是否有道理呢?

老人的說法是根據流傳至今的干支紀法推算出來的

根據干支紀法的推算,從新年的正月初一到正月十二為第一個循環圈,按照六十為一個甲子的,按照排序的話,今年的初四為丙子日,正月初五為丁丑日,而醜對應十二生肖中的牛,正月初八對應的是庚辰日,對應的是龍,在很多民間將丙子叫做“餅子”,所以就有了老人口中所說的“八龍治水,五牛耕田,四人分餅”的說法,確實有很多農村老年人用這種方法來預測一年的年景!



這種預測方法來看待今年的年景究竟咋樣呢?

八龍治水————在很多人的觀念中,龍與降水是分不開的,在古代很多地方都建有龍王廟,尤其是遇到乾旱少雨的年景,很多村民都會到龍王廟去祈禱和求雨,所以民間就有了“龍多要澇,龍少要靠”的說法,也就是說龍多的年份降雨量反而會減少,這就和三個和尚沒水喝的道理是一回事,龍的數量多了就會相互推脫,沒有龍去履行降雨職責,民間傳說最理想的狀態是五龍治水,而八龍治水則說明了今年的降水不會太多,很大可能會出現旱澇不均的情況!



五牛耕田————牛是農民用來耕地的主要勞動力,而用的牛越多則說明了耕地的難度越大,五牛耕田說明了今年的土地會很硬不好耕種!

四人分餅————對於農民來說種地是主要的收入來源,如果趕上了饑荒經濟不發達的年代,農民連吃飯都是問題,那麼幾人分餅也與這個有關,四人分餅就說明了一張餅四個人分著吃,也就暗示著糧食的收成不好。

所以綜合來看,今年是趕上了八龍治水、五牛耕田、四人分餅,也難怪村裡的老人會說今年的收成不會太好了,但是現在農業的技術也越來越發達了,這種老一輩流傳下來的說法也不一定準確了!


草根小閆


確實有很多老人說2019年是“八龍治水,五牛耕田,四人分餅”,說2019年不會風調雨順。那麼這其中的寓意是什麼?

對於“八龍治水,五牛耕田,四人分餅”是怎麼推算出來的,我還真不輕清楚,因為這個和中國最傳統的天干地支記日的方法計算出來的。對於這個最傳統的天干地支來說,很多的年輕人都不知道到底是怎麼回事了,只有那些老人才會了解這個東西。

至於說“八龍治水,五牛耕田,四人分餅”的寓意,不是挺美好的。用小孩子讀的“三個和尚”的故事解釋就是和尚越多,越喝不上水。“八龍治水,五牛耕田,四人分餅”也是如此,同一個工作,一個人幹會付出權利,兩個人就會相互攀比誰幹的多誰幹得好,三個人幹就會相互的推諉,四個人幹可能就圍桌打麻將了。也就是說2019年有可能會風不調、雨不順,因為主管降水的官員太多了。用老人的話講就是“廟不大,管事的和尚挺多”,亂糟糟的不會風調雨順。

對於這個說法來說,也不能說是迷信,畢竟流傳千年的推算方法也不是沒緣由的。只不過現在的科技發達,乾旱了可以進行人工増雨作業,雨水大了可以人工驅雲作業。所以,從事農業生產的朋友不用太過於擔心“八龍治水,五牛耕田,四人分餅”的說法。

以上是我對這個問題的一些看法, 如有不當之處請海涵。


寒地水稻種植技術


家中有老人,猶如有一本萬年曆。作為久居城裡的老人,對養生十分在行,什麼風池穴、湧泉穴,手拿把掐;而對於久居農村的老人,那可是農耕文化的寶典。

2019年,農村的老人得出這樣的結論:“八龍治水、五牛耕田、四人分餅。”有書君粗讀一下還蠻開心的,因為幹活的多,吃飯的人少。

這不是人多還幹活,人少好吃飯麼?但是查了資料才發現,敢情有書君一時粗心,把結論看反了。

農村老人說的上面這些話,它的來源來自於對天干地支分析而得。拿“八龍治水”來說,就是地支的辰在初八。根據老人們的經驗,龍多不治水,就好比官多了,相互推諉。

因為一件事,管理的人多了,反而讓事情得不到直接的解決。就好比“一個和尚有水吃,兩個和尚抬水吃,而三個和尚沒水吃”的道理是一樣的。

誰都認為對方會去降雨,這樣的結果,就是所有的龍都不去降雨。這樣一來,這一年很有可能會是旱年。

同理而言,“五牛耕田”也是這樣的,預示今年第一個丑年是在正月初五出現的。一般來講牛越少代表當年雨水充足,牛耕種時不費力氣。就如很多農村水田裡的場景,一個農夫一頭牛。

然而,2019年第一個丑年正好落入到初五出現,民間說法就是“五牛同耕”,這就代表著將是一個非常困難的農耕時代。

因為這一年,土地沒有雨水,沒有辦法得到滋養。土地乾涸,耕牛很難耕種,種種表象,得到結論是,這一年很難是個豐收年。

“四人分餅”更是如此,它同樣由天干地支得出。從“四人分餅”可以同理推出,2019年第一個壬日出現在正月初四。

而“四人分餅”,則代表著一張餅要維持四個人的口糧,那隻能說是勉強餬口而矣,更加證實了“八龍治水、五牛耕種”的嚴峻性。

有書君腦補了一下“四人分餅”的畫面,從各方面透著淒涼。一家四口同啃一塊乾硬的大餅,抬頭彷彿看到,八龍在天上互相扯皮,誰都偷懶不司其職。

而五頭老黃牛耕種在貧瘠的土地上,吃力耕種。而人們只能看著乾涸的土地,望著桌上的唯一的幹餅,想著就很心酸。

“八龍治水,五牛耕田,四人分餅。”這些來自民間的結論,在當時沒有天氣預報的古代,完全是一種勞動人民經驗的累積。

說起這句農事諺語,讓有書君想到“灶王圖”,這張圖在農村幾乎家家可見。圖的一邊是灶王爺,而另一邊便是這一年的天干地支,還有一年的農事安排。

而結合著天干地支,又給這些經驗賦予了一定的知識性。然而,不論處於哪個時期,“民以食為天”都是不變的真理,而農耕又是人們賴以生存的根本。

自然環境對於農耕,有著無比重要的影響力。所以,古人藉此對自然環境提前的預判,也是對未來農事的安排提前做足準備。

古時後科技不發達,農民一直延用此法至今,從實踐來看,這種民間諺語還是有其可用性的。不論從意義之深遠,還是結論之重要,都是一種豐富的寶典。

然而,這些諺語、經驗,對於現在的人們,農耕不再僅依靠天做主,許多高科技可以更快捷的瞭解到未來天氣的變幻。

現在科技發達,耕地都是機械化,天氣乾旱的話,可以利用機械進行灌溉。雨水要是偏多,可以進行排澇。而且不管怎麼樣,都不會讓我們受到飢餓的困擾。

古代人留給後世的各種諺語,言簡意賅卻有深意無限。現在科學發展,讓我們幾乎忘卻了,但是在這些經典語錄的身上,落上的每一粒塵土,都是古代勞動人民的精闢總結,而我們幸運的就是可以站在它們之上繼續前行~

不要讓經典遠離,不要為我們的後世增加遺憾!

有書君語:一直倡導終生學習的有書君今天給大家送福利了啦。2019年最值的讀的52本高分暢銷好書,免費領取。從認知思維、情感故事、工具方法,人文社科,多維度承包你一整年的閱讀計劃。

活動參與方式:私信回覆“福利”或點擊閱讀原文即可免費領取。限時福利,先到先得哦~


有書共讀


大家好!我是“西北農村哥”,我來回答這個問題,2019年“八龍治水。五牛耕田。四人分餅”,這是以前流傳下來的預測當年收成好壞的一種說法,這句話是怎麼來的,其中又有何寓意呢?

這句話的來歷:這句話每年都是變化的,是農曆正月初一開始往前面數。數到第幾天是天干地支中地支的“辰日”,就是幾龍治水,第幾天是“丑日”,就是幾牛耕田,因為十二地支中辰代表龍,醜代表牛,農曆正月開始數第幾天是天干地支中天干的“丙日”,就是幾人分餅,因為“丙”是“餅”的諧音。

比如,2019面農曆正月初一是癸酉日,初二甲戌,初三乙亥。初四丙子,初五丁丑,初六戊寅,初七己卯。初八庚辰,所以就是八龍治水;同理,初五是丁丑,就是五牛耕田,初四是丙子就是四人分餅,這句話就是這樣推出來的。

這句話的寓意:按照這句話的說法,今年的收成是不太好的,治水的龍一個的最好,龍是掌管雨水的,如果是一個龍,降雨的責任他一個擔當,凡間的土地乾燥了就馬上降雨,龍多了就一個推託一個,土地多幹燥都沒人管,沒雨水就沒收成;耕田的牛也一樣,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女人多了沒人做飯”是一個道理。

反之,分餅的越少越好,道理就是一個餅子,一個人吃了就能吃飽,兩個人就吃不飽了,五個人就更吃不飽了。

這就是這句話的來歷和寓意,不過這是農村流傳下來的一種唯心論的說法,畢竟是沒有科學依據的,不一定太準,在農業生產中還是要依靠科學的說法,才是更好的選擇,朋友們,你們還有其它的說法嗎?歡迎評論共同分享!


西北農村哥


村裡的有些老人說,2019年是八龍治水,五牛耕田,四人分餅。這到底是什麼意思呢?有何道理?

今年八龍治水,五牛耕田,四人分餅,從字面上不難理解。八個龍治水,我們都知道龍王是管降雨的。有八個龍王來管理降水!肯定亂套。我們大家都知道三個和尚挑水吃的故事,一個和尚挑水吃,兩個和尚抬水吃,三個和尚沒水吃。有八個龍王來管理降水,那麼肯定雨水不會多。八個龍王,你推我我推你,都會互相的推卸責任,而忽略降水!沒有有效的降水,莊稼就會長不好,自然收成也就不會好了。


我們再來看一下五牛耕田,我們都知道牛對於農業來說非常重要的。五牛來耕田的話。耕田的效率就會非常的高,那麼收成就會比較不錯了。五牛耕田對於我們農業還是非常有利的。

再看一下四人分餅。字面上意義不難理解,一張餅四個人來吃,肯定是不夠呀。為什麼四個人來分一張餅呢?那就是因為收成不好,糧食不夠,所以只能這麼辦了。


這些都是古時候靠天吃飯人們總結的經驗教訓。那現在已經沒有考意義,現在講究科學種田。沒有水,我們可以挖井。大型拖拉機代替了耕牛。我們瞭解知道這些天干地支的農村說法就可以了,沒有必要去深究。


農村土巴哥


所謂的八龍治水,五牛耕田,四人分餅,還有一個九人得辛。這些都是根椐萬年曆來演變過來的,是根椐每年的正月日干支來推演的。比如說地支的辰在初八,就是八龍治水了。地支的醜在初五,就是五牛耕田了。天干的丙在初四,就是四人分餅了,天干的辛在初九,就是九人得辛了。

根椐老人的經驗龍多不治水,就好比現在官多不管事,互相推責任的。因為沒雨乾旱,所以要五牛才能犁開地,證明今年乾旱。一個餅子要四個人吃,證明是吃不夠的。九人得辛苦才能養活一人的。

其實這都是先賢留下的寶貴經驗,在如今現代時就有點過時了,人定勝天。天旱無雨有深井,牛耕不動地有拖拉機。糧食不夠吃國家能調劑,也不需要幾個人辛苦養一人了。還是現代化好呀。

我是農民我在農村,我關心我們農民的美好生活。





王銀令


農村的老人說2019年是“八龍治水,五牛耕田,四人分餅”,其中有何寓意?有人說,農村很多老人現在還在翻老黃曆,那些古代智慧是不是在今天還有指導意義?比如說,農村有老人就預言:2019年是“八龍治水,五牛耕田,四人分餅”。到底是啥意思。要做好哪些準備措施?

1、老黃曆到底還有沒有用?

其實,所謂的老黃曆,就是經過漫長的歷史觀察和積累,老百姓對水文氣象,農業收成進行的總結。到底靠不靠譜呢?應該說,還是有一些道理的。因為,在古代,政府治理能力弱,老百姓很大一部分都是靠天吃飯,所以比較重視水文氣象和對旱災水患的觀察和總結。所以,不是沒有一點指導性。但是,今天的中國已經今非昔比。國家的動員能力,和政府的治理能力都是前所未有的。在水患和旱災的預防方面也是能力空前。所以,老黃曆裡的預言大多數已經沒有任何意義了。

2、農村的老人說2019年是“八龍治水,五牛耕田,四人分餅”到底是啥意思?

其實,所謂的“八龍治水,五牛耕田,四人分餅”無非就是說這一年水患嚴重,而土地難種,收成減少。八龍治水是指水患嚴重,在大江大河的上中下游都在積極進行防災減災的工作,也就是水患治理。而,五牛耕田是指地難種。要不然就是旱災、澇災、冰雹、龍捲風頻繁。導致土地被頻繁補種,卻不知道收成怎麼樣。四人分餅是指,收成減少,老百姓吃飯成問題。

3、老黃曆裡的預言會成真嗎?

其實,今天的中國已經完全不用擔憂這些天文和氣象災害。因為,在水患治理上我們前所未有的握有主動權。單單在大江大河上我們有數百座大壩可以調控流量,所以發生特大水患的可能性幾乎等於零。而,旱災只是在局部發生,老百姓即便是補種蔬菜等作物依然會有不錯的收成。而糧食欠收也只可能在局部發生,影響不了我國糧食供應充足的實際情況。而且,這些年我國糧食進口數量很大,絕不可能發生因糧食欠收影響到老百姓吃飯的問題。

4、到底應該怎樣看待老黃曆裡的預言?

其實,所謂的老黃曆裡的預言大多是依據古代我們國家的人們生活和生產的實際情況,經過長期觀察和總結的產物。拿到今天由於條件發生了變化,不論是水利方面我們的硬件條件還是我們應對自然災害的手段和措施都有了明顯的提升。所以,這些老黃曆的預言已經大打折扣,即便是有部分應驗,對我們的生活和生產都不會太大。


聚焦三農熱點說


家裡有老人的家庭,都會有一本萬年曆,雖然現在年輕人扒拉扒拉手機也能翻出萬年曆,但是老人們更喜歡看印出來的萬年曆。雖然現在農業技術很發達,不管是播種收穫還是中間的田間管理,全部都能由機械來操作,但是老人們更信奉同過傳統方法來判斷今年的收成情況。

在還沒到過年之前,就聽奶奶說今年是八龍治水、五年耕田和四人分餅,聽奶奶說完我就特別不理解,現在農村灌溉這麼方便,不用像以前非要等到下雨莊稼才能播種,現在都是機械化種地收穫,很多農村的小孩子根本都沒見到過牛,哪裡來的五牛耕田呢?現在每家每戶都能吃飽喝足,再也不用像以前一樣到了春天青黃不接時吃不飽飯,更談不上四人分一塊餅吃。

我們先來看一下八龍治水、五牛耕田和四人分餅是從哪裡判斷出來的。現在年輕人都喜歡用公曆,農村老人都喜歡用農曆,每次爺爺問我今天是初幾,我總是說出公曆的日子,每次說完爺爺都覺得不對,在自己翻日曆以後告訴我農曆時間。而這八龍治水、五牛耕田和四人分餅也是和農曆有關係。

隨意打開任意一本萬年曆,都能看到每個農曆日期的後面都有xx日的字樣,是用天干地支記錄的日期,比如今天是公曆的4月26日,農曆的3月22日,是癸巳日。癸是十天干中的最後一位,巳是十二地支中的第六位。而老人們所說的“八龍治水、五牛耕田、四人分餅”就是和用天干地支計算的日子有關係。

那麼從哪裡能看出今年是八龍治水、五牛耕田和四人分餅呢?就是從農曆的新年第一天開始算起,在第幾天遇到辰日(辰龍)、第幾天遇到丑日(丑牛)和丙日,就是幾龍治水、幾牛耕田和幾人分餅。2019年的正月初八是庚辰日,所以便是八龍治水,正月初五是丁丑日,便是五牛耕田,正月初四是丙子日,便是四人分餅。

在農村老人們的經驗中,八龍治水代表著今年並不是風調雨順的一年,治水的龍越多,降雨也反覆無常,可能好長時間不降雨,也有可能下雨下個沒完,老人們的經驗是治水的龍越少,越會風調雨順。五牛耕田和八龍治水的意思差不多,耕田的牛越多,牛便會開始偷懶,相反耕田的牛越少,莊稼長的會越好。四人分餅就是幾個人分一個大餅吃,當然是分餅的人越少越好。

要說老人們所說的“八龍治水、五牛耕田和四人分餅”有沒有科學道理,其實並沒有神什麼科學道理,但是每年的年景卻和這個說法很相似,雖然現在農業機械很發達,老人們總結出來的經驗還是值得我們去參考的。


小馬話三農


“幾龍治水,幾牛耕田”是中國傳統曆法知識。在老皇曆或是曆書上,常常會印上龍治水的圖案,或有“耕牛圖”的。這說明中國曆法與農業生產息息相關,龍治水,代表著雨水是否調勻,是自然的恩惠。牛耕田,代表著辛勤的勞動,二者結合,就能創造美好生活。除了“治水”“耕田”之外,還有“幾人分丙,幾日得辛”都與此相關。

所謂的幾龍治水,和幾牛耕田,是根據天干地支記日的方法計算出來的。中國古代以十天干和十二地支相配,組成六十個記時的單位,無論是年月日都是以這六十單位循環記錄。以記月為例,甲子月之後是乙丑月,之後是丙寅月,以此類推。記日也是如此,但中國古代的記時方式不是單一的。在天干地支記時之外,還有數字記時,每月的第一天稱為朔日,也就是初一,第二天稱初二。因此,我們在閱讀古籍的時候,常常看到“七月丙子朔”這樣的說法,這就是說這一年七月份初一是丙子日。

地支記日中,逢辰日,用龍代表;逢丑日,用牛代表。每年正月初一到十二日,十二地支經過一循環。這個時段中那天遇到辰日,就稱為幾龍治水,那天遇到丑日,就是幾牛耕田。除了地支之外,天干也有反應,天干逢“辛”在那一天,就稱為“幾日得辛”;天干逢“丙”之日,就成為“幾人分丙”。龍行雨,牛耕田,與農業相關。丙與餅同音,代表吃的,所謂餬口;辛有辛勞之意。

我查了一下萬年曆,2019年正月初一到正月十二日的天干地支記日情況如下:初一癸酉;初二甲戌;初三乙亥;初四丙子;初五丁丑;初六戊寅;初七己卯;初八庚辰;初九辛巳;初十壬午;十一癸未;十二甲申。

這樣,2019年正月初五逢丑日,稱為“五牛耕田”;初八逢辰日,稱為“八龍治水”;初四逢丙日,稱為“四人分丙”;初九逢辛日,稱為九日得辛。

按一般的理解,龍是治水的,龍越多,水也應該越多。牛是耕地的,牛越多,田耕的越好。但事實並非完全如此。也就是說,這種推論的方法並沒有科學的根據。常常會龍多的年份,反而雨量少,天氣旱。所以,老百姓們又說:“人多亂,龍多旱,老婆多了做晚飯。”其實是“龍”多而旱的現實,找一個合理的藉口。龍多旱的意思與“和尚多了沒水吃”是一樣的。

與此道理一樣,分丙即分餅,是一種對農業收成的預測。而“得辛”是對未來一年辛苦程度的預測。這個預測雖然未必準確。但做為一種文化觀念卻挺有意思的。無論他們準不準,都表達了古代勞動人民對農業生活的關心和未來生活的關注。


七月流火140400643


在過去人們預測氣象沒有現在這麼發達,古人就通過長期的農業生產,觀察氣象與生產的關聯,用一代又一代人的智慧和實踐總結出來很多淺顯易懂的道理,用來判斷年景。而且很多時候人們也都是通過這些傳承下來的方法判斷年景和收成的好壞,在農業文明時代這些方法起到了很大作用。

比如這句“八龍治水,五牛耕田,四人分餅”就是根據《灶馬頭》一書的判斷而得出的。根據《灶馬頭》的方法判斷,每年正月出現的第一個特定時日來判斷,剛好2019年正月初八是今年第一個辰龍日,正月初五是今年第一個丑牛日,正月出四是今年第一個丙日,因而得出2019年是“八龍治水,五牛耕田,四人分餅”,什麼意思呢?請聽我慢慢道來。

在民間普遍認為龍多了不治水,氣候會幹旱,龍少了雨水又容易澇,因此一年中“有四五條龍”是剛好風調雨順的。爺爺今年正月還說過這件事,說今年收成不好啊,八龍治水,土地容易乾燥,其實這都是老輩人根據過去的經驗判斷的,拿到現在不一定適用。

“五牛耕田”,在過去牛是重要的生產資料,是耕田的主要勞動力,耕田需要牛的數量直接關係到糧食的豐收。而“四人分餅”指的是糧食收成不好,需要四個人分食一張餅,日子會很難過。

這些關於氣象和收成的判斷,在古代確實有一定作用,很長時間從事農耕生產的人也都是依據這些經驗判斷的,但放到現在,顯然有些不合適了。

首先關於氣象的預測,現代文明已經能夠基本準確預測氣象變化,並提醒人們提前做好防禦準備。而即便遇到乾旱的年景,人們也可以通過地下水灌溉農田;耕牛不夠有農機車更高效的耕地作業;糧食收成不好,國家儲備糧也會根據實際情況調劑,不會讓老百姓捱餓。正所謂“未雨綢繆”,現在人們的生產和生活方式,已經不是過去那樣“靠天吃飯”的光景了。

而且現在隨著工業革命的發展,大氣變化無常,全球氣候升溫不穩定,再根據過去的經驗判斷顯然不太合適,也不太準確。因此關於2019年“八龍治水,五牛耕田,四人分餅”的說法,更多的意義在於“借鑑”,實際操作還是要依據更為準確的現代科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