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4 成都憑什麼成為中國“最環保”的超級城市?

“城市,是一片鋼筋水泥築成的森林。

我們賴以生存,但又彷彿從未真正讀懂過她。”

中國,共有 660 多個城市,

遍佈了 960 多萬平方公里的廣袤熱土。

8 億多人口,呼吸、成長、生存在城市裡,

穿梭在鱗次櫛比的樓宇中。

而 LEED,為全人類體驗綠色建築而奮鬥著,

已經走入了中國的 110+ 個城市。

“城市 LEED 率” 不算特別高,因此更值得我們為之拼搏。

成都憑什麼成為中國“最環保”的超級城市?

『LEED 城事』系列正式開篇,我們將帶你一起逛遍城市,以一種你從未有過的視角,去探索八街九陌、暢遊繁華。


01

成都,成都。

成都憑什麼成為中國“最環保”的超級城市?

成都,中國大陸 “最環保” 的超級城市。

為何這樣講?先看一組數據:

人口數中國城市排名第五、GDP 城市排名第八,人均碳排卻只有 4.9 噸,名列中國大陸 GDP 排名前十的城市之首(2012 年數據)。

成都憑什麼成為中國“最環保”的超級城市?

圖源:LEED 能源與環境設計先鋒

一座超級城市,如何能在環保低碳上取得如此大的成就?

在我們深入探索之後,卻發現,成都的 “綠色” 早已牢牢地印在其一磚一瓦、土地規劃及人文素養上。這是一片,你不得不愛的 “西部森林”!

成都憑什麼成為中國“最環保”的超級城市?

02

血脈

成都憑什麼成為中國“最環保”的超級城市?

水是城市的血脈,也是低碳成都的塑成者。

四百萬年前的新構造運動,龍泉山和龍門山形成斷裂褶皺,成都平原相對陷落,“兩山夾一城” 的城市格局形成。

成都憑什麼成為中國“最環保”的超級城市?

兩山夾一城

巨大的高山山體造就了發達的水系。邑之有溝渠,猶人有脈絡也。水造就了成都,也開啟了蜀人治水的歷史。為了讓成都 “水旱由人”,李冰修建了都江堰水利工程,徹底為成都的城市崛起打下了基礎。

2200 多年後,蜀人治水開啟了新篇章:1925 年四川瀘州洞窩水電站建成,由豐富的水力資源帶來的清潔能源正式登上川蜀的歷史舞臺。

成都憑什麼成為中國“最環保”的超級城市?

都江堰青城山

地面下沉、河流誕生的同時,各種生物被埋覆在地下,有機質在時間流逝中分解,巨量的天然氣在此累積。1967 年,成都市供氣總站成立,此前燒柴、燒煤的成都人從這一年開始用上了清潔燃料,整個城市的燃料結構發生了重大改變。

半個世紀後的 2017 年,成都清潔能源佔比高達 58.78%(2017 年,全國清潔能源佔比為 20.8%),在其綠色成績單上添上了最能彰顯其自然與歷史遺產的一筆。

成都憑什麼成為中國“最環保”的超級城市?

03

從 “蜀道難” 到 “綠色奇蹟”

成都憑什麼成為中國“最環保”的超級城市?

上世紀 60 年代的四川,還誕生了中國最早的天然氣公交車,綠色公交的影子已然初現。

成都憑什麼成為中國“最環保”的超級城市?

六十年代四川的天然氣公交車,車頂的黑色大包用來裝天然氣

2014 年,成都的公交車早已不再使用笨重的儲氣大包,它們全部升級成了 CNG(壓縮天然氣)、LNG(液化天然氣)、電動車等環保車型。

成都憑什麼成為中國“最環保”的超級城市?

此時,與 “綠色公交” 配套的城市規劃更是上線已久。

在西部城市中,成都市是最早開始實踐 “交通需求管理”(Traffic Demand Management,是指通過影響出行的行為而達到減少或重新分配出行對空間和時間需求的目的)的城市。

作為疏解城市交通擁堵、倡導低碳出行的重要舉措,2008 年,成都市開始設立公交車專用道,並在 2013 年完成了第一條快速公交系統(BRT)。截止到 2018 年 9 月,成都共有 85 條公交專用道,還在建設多條新的 BRT。

成都憑什麼成為中國“最環保”的超級城市?

成都市 BRT 規劃,圖源:網易新聞

曾感嘆 “蜀道難” 的李白,如能看到近日四通八達的成都公共交通景象,一定會盛讚成都這片樂土。

2016 年底,共享單車在全國如破竹之勢發展起來。1,000 萬成都人用一年時間創造出了更大的綠色出行奇蹟。

68,474 噸,這是 2017 年成都因騎行減少的碳排放量,減排量全球排名第三。2017 成都共享單車註冊量超過 1,000 萬,當年第四季度,成都被評為 “最愛騎行共享單車城市”

成都憑什麼成為中國“最環保”的超級城市?

喜歡耍、喜歡巴適的成都人,用低碳出行對他們成長、生活的城市獻上了最具情懷的禮物。

2018 年,美國綠色建築委員會高級顧問、美國能源部前官員 Mark Ginsberg 來到成都,曾讚歎成都人對綠色出行的熱情。

成都憑什麼成為中國“最環保”的超級城市?

成都的景色非常漂亮,筆直的天府大道一直通向南邊,從沒見過這樣的規劃模式,讓人非常非常震撼!在成都,看到很多市民通過騎行共享單車的方式接駁交通,綠色出行,助力城市可持續發展。

成都憑什麼成為中國“最環保”的超級城市?

04

穿街過巷,綠建林立

成都憑什麼成為中國“最環保”的超級城市?

Mark 到成都的這一年,成都已經有 47 個 LEED 認證建築,在中國大陸地區是綠色建築擁有量最多的十大城市之一

成都憑什麼成為中國“最環保”的超級城市?

2018 年中國大陸 LEED 分佈十大城市

成都的綠色建築事業起步並不早,2011 年萬國數據成都數據中心獲得 LEED BD+C: 核心與外殼金級認證,成為成都第一座 LEED 認證建築。僅僅用了 8 年時間,綠色建築便如雨後春筍,在這個充滿綠色熱忱的城市拔地而起。

低矮的房子、青磚黛瓦的文藝氣息、在市中心的樓宇間,成都遠洋太古裡給我們的感覺是如此不同。這裡時尚,浪漫,小資,也綠色。環保理念貫穿整個街區的設計,讓這個與古剎毗鄰的商業綜合體在 2014 年獲得 LEED ND:規劃第二階段金級認證。

成都憑什麼成為中國“最環保”的超級城市?

六座富含歷史底蘊的舊民宅和建築在遠洋太古裡散發著 “慢裡” 的歷史氣息,從歷史中穿行到 2015 年 5 月,代表太古裡 “快裡” 的

GUCCI 用 LEED ID+C:商業室內鉑金級認證與整個社區呼應,在金碧輝煌之間,流淌著綠色的熱情。

成都憑什麼成為中國“最環保”的超級城市?

緊鄰著遠洋太古裡的成都 IFS 國際金融中心更是代表成都 “快” 時尚的潮流地標。

成都憑什麼成為中國“最環保”的超級城市?

以國寶熊貓為標誌的成都 IFS 國際金融中心

讓國寶熊貓在此流連不肯 “放手” 的,或許是因為成都 IFS 足夠 “自然”。2015 至 2016 年,成都 IFS 商業及辦公先後獲得 LEED O+M:既有建築鉑金級認證,以低於全球其他同類型建築 35% 的能耗水平,成為引領西南地區綠色風尚的高端地標中心。

成都憑什麼成為中國“最環保”的超級城市?

北上廣深之外,成都是白領們追逐未來的夢想之地。

2017 年 “成都人才新政 12 條” 發佈,“蓉漂” 越來越有歸屬感。 除了發展機遇、生活品質,綠色辦公樓或許是成都對這些年輕人的一種軟性承諾。

就在這一年,被稱為創客天堂的菁蓉國際廣場拿到 LEED O+M:既有建築鉑金級認證,是中國首個通過 LEED v4 既有建築鉑金級認證的辦公產業園。創業者的夢想和健康同樣得到了這座城市的保護。

成都憑什麼成為中國“最環保”的超級城市?

成都的高分綠色辦公樓也在同年大規模出現。除了菁蓉國際廣場,還有 4 個辦公建築在 2017 年獲得了 LEED 金級以上認證(值得注意的是,騰訊成都分公司產品研發中心在獲得 LEED BD+C:新建建築金級認證之後,次年又在可持續運營上獲得 LEED O+M:既有建築鉑金級認證),它們容納了拼搏者在成都的努力和無限可能。

成都憑什麼成為中國“最環保”的超級城市?

成都憑什麼成為中國“最環保”的超級城市?

成都憑什麼成為中國“最環保”的超級城市?

成都憑什麼成為中國“最環保”的超級城市?

圖源:Zhi Chen

成都白領的歲月靜好,不止是在會呼吸的辦公樓中工作。2017 年成都的綠色成績單上,成都還創造了一個亞洲第一。

作為全國小汽車保有量第二大的城市,成都的停車場產業發展也如日中天。當智慧停車成為行業熱門的時候,位於西村大院的匯泊成都西村停車場項目已經拿到了亞洲第一個 Parksmart 綠色停車場認證

成都憑什麼成為中國“最環保”的超級城市?

去過成都的人都會愛上她,現代與古樸、文藝與時尚…… 這些氣息在成都的建築中融為一體。今天,在愈加開放的城市環境中,綠色建築已漸漸裝點了成都的天際線。

成都憑什麼成為中國“最環保”的超級城市?

05

綠滿錦官城

成都憑什麼成為中國“最環保”的超級城市?

天府之國的美名所言不虛,這座城市除了愛吃、愛麻將,更愛一種綿延 1.69 萬里的休閒。

或許是巧合,就在一千萬成都人註冊共享單車的 2017 年,騎行愛好者的天堂 ——「天府綠道」規劃出爐了。規劃中,天府綠道體系將以 “一軸兩山三環七道” 的佈局覆蓋全市 22 個區市縣。

成都憑什麼成為中國“最環保”的超級城市?

成都市區域級綠道體系規劃圖

成都在綠色領域真正創造出了 “成都速度”。到了 2018 年,天府綠道總體已經達到 2,607 公里。越來越多成都人感受到宜居成都的高顏值。

天府綠道這項偉大的綠色工程,也蘊含著巨大的人文和經濟意義。如果說水澤天府,沃野千里是大自然送給成都的禮物,那麼如今的成都,在用天府綠道尋求與自然共生之道。

成都憑什麼成為中國“最環保”的超級城市?

天府綠道在城市中心再現田園、森林、公園、湖泊,這個綠色的生態系統將為子孫後代留下永久性的巨型綠色空間。同時,綠道串聯起了都江堰水利工程的水文化、河段周邊的古蜀文化、歷代文人墨客留下的詩歌文化、獨特的川西民俗文化等文化元素,成都幾千年的人間煙火匯聚成了沿著 “一軸兩山三環七道” 的歷史畫卷。

隨著天府綠道這份綠色版圖的逐漸完善,帶來的綠色經濟效益也有目共睹,曾經在家鄉外謀生的成都人發現,天府綠道融合了農商文旅多種優質產業,讓他們在 “綠道經濟” 上大有可為。

成都憑什麼成為中國“最環保”的超級城市?

無疑,天府綠道是成都這座 “花園城市” 送給我們的綠色生活美學

2017 年 9 月 1 日,《成都市天府綠道規劃建設方案》正式對外公佈,以構建大生態、構築新格局的思路規劃出成都三級慢行系統。按照規劃,成都將在 2035 年全面建成天府綠道。

成都憑什麼成為中國“最環保”的超級城市?

06

未來可期

成都憑什麼成為中國“最環保”的超級城市?

近幾年,綠色成都不僅交出了滿意的答卷,還受到了全球可持續發展行業的關注。

2017 年,成都成為聯合國人居署發佈的首批 5 個國際可持續發展試點城市之一,同年成為中國第三批低碳試點城市。

萬眾矚目之下,成都市節能減排及應對氣候變化工作領導小組印發了《成都市低碳城市試點實施方案》,方案中提出了包括完善綠色貿易機制、升級低碳產業、創新低碳技術、發展綠色建築、建設低碳交通、調整能源結構、推動全民參與低碳、引領低碳示範等具體舉措。

2018 年,第二屆國際城市可持續發展高層論壇在成都舉辦,在成為國際可持續發展試點城市的一年後,聯合國人居署和中國城市和小城鎮改革發展中心合作推出了《國際可持續發展試點城市導則》,為成都實現可持續發展提出了具體措施及建議。成都,正一步步成為世界低碳城市舞臺上閃耀的新星。

千年前李白用 “草樹雲山如錦繡,秦川得及此間無。” 讚美山清水秀的成都。而現在,一個健康低碳的成都,更值得我們期待。

[1] 《中國城市二氧化碳排放數據集(2012)》作者:蔡博峰、楊朝飛、陸軍、曹麗斌

[2] 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統計局官網

[3] 《中國城市低碳與達峰行動報告 - 成都》編制單位:世界自然基金會

[4] 《成都市低碳發展藍圖研究》編制單位:世界資源研究所

[5] 《成都市低碳城市試點實施方案》編制單位:成都市節能減排及應對氣候變化工作領導小組

[6] 《城市達峰指導手冊 2017 - 中國達峰先鋒城市聯盟》編制單位:中國達峰先鋒城市聯盟秘書處

[7] 《第一財經週刊》,2016 年第 23 期

[8] 《綠色出行趨勢報告》,21 世紀經濟報道,分析師:李果

[9] 《2017 年第四季度中國主要城市騎行報告》

[10] 《中華人民共和國 2017 年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