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農民為什麼很少出去旅遊?

文學8


農民為什麼很少出去旅遊?

就在我老家,村子裡的農民們出去旅遊的真是不多,即便是有,也只是偶爾幾次,而且都是隨同子女一起出去旅遊的。

分析原因,大抵不過以下幾種:一是大部分農民收入低,沒有錢。目前,城鄉差距仍然很大,農村雖然大多數人解決了溫飽,也有部分進入了小康社會,但總體來看,收入仍然處於較低水平。這當然是主要原因,有錢了,誰不知道享受?

特別是農民的社會保障不夠,對於未來養老、醫療、子女教育等方面的擔憂,讓他們根本不敢隨便花錢。

二是部分農民的休閒觀念還沒有形成。在有些農民看來,手裡有了一些錢,但捨不得花,因為他們掙錢都是辛苦錢,掙得不容易。如果要花錢,也覺得花在旅遊休閒方面不值得,要麼就花在建房、買衣、購物等等之類,他們覺得這樣實在些。

所以,不少農民旅遊,很多時候都是子女們安排的。

三是少數農民知識不夠,不敢出門。尤其是如今坐火車、坐飛機、坐地鐵,一些現代化的元素增多,有些農民可能都感到不知所措。而跟著旅行社外出旅遊,又有可能存在太多的強制購物等,讓子女也不太放心。

四是從挖掘旅遊消費來看,潛力還是巨大的。正是因為農民旅遊不夠,也正是可以開闢的市場。畢竟如今在農村,也有不少農民有了一定的積蓄,還有子女給的錢,出去旅遊也不是一件大難事。關鍵要提供優質服務,讓農民能夠感到遊有所值。


碧翰烽


看了下別人的回答,基本上沒說出重點,讓我這個農二代告訴你實情吧,就是走不開,沒有其它的原因,現在的農村發展的特別好,錢包都鼓起來了,只是家裡丟不下而已,田裡需要打理,家裡雞鴨鵝需要照料,雖然只要不是農忙都沒有什麼大事,但是平常家裡必須得有人,走不開。

現在很多村裡的都搬了出去,城裡買了房子,農田也託付給親戚朋友來照料,像我叔叔家就是,現在很少回來,在外面上班,休息的時候也經常出去玩,我嬸嬸更是時髦的很,抖音玩的很6,一天發很多條,以後這樣的人家會越來越多,城鎮化指日可待呀!

這是搬城裡去的,沒有搬的也有很多經常旅遊的,一般都是年紀大的,家業都交由兒子打理,自己每天就吃喝玩就行了,我們隔壁家的老大爺,今天快70了,養大了五個兒子,最小的兒子都在上海買了房安了家,最大的兒子都當了爺爺了,四世同堂,家也早就分開,基本上老兩口什麼都沒了,該辦的事也辦完了,每年都會出去旅遊,特別和藹的一對老夫妻,真的很會享受生活。

還有一些人去旅遊,是子女安排的,家裡留一人去一人,我同學就接她媽媽去了北京,去了天安門,逛了故宮爬了長城,回來讓我老媽好是羨慕了一段時間,好像她們那一輩的人對北京有特別深的執念。

說來慚愧,一直說帶母親去天安門逛逛,說的有三四年了,都因為這樣那樣的事給耽誤了,今年自己過的這麼狼狽,看來也是不行了,等明年吧,如果可以,儘量快點。





楊四妞在武漢


我也是農村的,每次出去玩叫父母去,父母都不想去,怕多花錢,對於農民而言,掙得每一分錢都不容易,大多是靠天吃飯,有時大旱顆粒無收,自己家門附近還不捨得去玩呢,別談出去旅遊了!


就前幾天去西安旅遊,兄弟姊妹幾個打算和爸媽一塊去,計劃是開兩輛車,開始都和父母做好了思想工作,誰知第二天就變了卦,說好的爸媽不用拿錢,出去玩我們幾個均攤費用,父母覺得家裡還有農活需要忙,還有就是多來一輛車,無形就增加一千多的費用,我們幾個開一輛車就夠了,加上父母就得超員,原本計劃一大早就走的,最後也沒說服爸媽,最後十一點才走。


對於農村人現在雖然說大部分都有錢了,可對於旅遊,都覺得那個錢花的冤枉,有那錢還不如買點吃的和穿的呢!畢竟年輕人沒有經歷老輩人生活的那個年代,那時少吃沒穿的,還有就是農村人習慣了在家的日子,覺得出去什麼都太貴,弄啥都得花錢。


現在年輕人信用卡花唄!這月借下月還,覺得什麼都無所謂,只能說站的角度不同,不知道什麼叫難,農村人大多都是苦日子熬過來的。


小侯視野


我覺得這個問題還是要分人的。50歲以上的老人,都是心疼錢,怕增加孩子負擔,畢竟出去旅遊個方面都要用錢,來回車費,住宿費,吃飯啊,都是要錢的,還有一點出去了就想著帶著點兒禮物紀念品回來,更是要錢的。也有一些富裕一點兒的家庭,子女帶著父母自駕遊的也很多,那這就不是怕花錢的問題了,真的只是怕暈車。

我大伯母家在我們十里八村的是富翁級別的家庭。三年前我堂哥和嫂子帶著他們自駕游去看北京天安門,去爬長城,差點兒回不來。我們是河南商丘的,離北京也不算太遠,去的路上吐了三四次,頭昏腦漲,食不下咽連水都喝不下去,到了北京又有點水土不服,上吐下瀉還發燒,在北京整整掛了一個星期的點滴。回來的時候就直接買了火車票,不玩了,沿途的風景也不看了。回家整整躺了一個月啊,從此誰再提出去旅遊,就跟誰急。

那就有人說咱不去遠地方去近地方唄,可是近地方他們也有各種各樣的理由。農忙的時候脫不開身,要照顧地裡莊稼,閒的時候又要照顧她的雞鴨鵝,豬牛羊。我媽就是這樣的,去年冬天閒的時候,我想帶她去我們洛陽玩,他就各種理由,各種推脫。什麼要照顧孩子上下學,我姥姥一個人他不放心,就算出去一天都不行。我爸爸說;看景不如聽景。到了那兒人山人海的,怕擠丟了。錢要花在刀刃上。。。我知道,他們還是怕花錢。

還有的老人認為旅遊景點東西又貴,道路擁擠,人又多,主要人多,出去不是看山看水,而是去看人。人山人海難免治安管理不好管理,會有小偷,財產不安全,人身安全也得不到保障。他們認為我們農村空氣清新,景色宜人,青山綠水的宜居宜家,沒有必要跑出去看別人家的風景。有的老人認為城裡人應該到我們農村來,呼吸呼吸農村的大自然的空氣,應該我們賺他們的錢,而不是他們賺我們的錢。


不過有願意去旅遊的,都是80後 90後 ,不過也只是去免費景區看看看,比如杭州西湖,西湖邊上走一走,也算是旅遊了。他們雖然現在相對負擔小點兒,也能出去打工掙錢,但還是不敢大肆揮霍,不敢真的走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更多的是選擇自駕遊,帶著老婆孩子父母,因為自駕遊相對來說划算點。

農民很少出去旅遊,最主要的原因還是沒有錢,捨不得花錢。我相信隨著我國經濟的快速發展,黨和政府對我們農民的關愛,出臺的一些惠農便農政策和三農政策,一定會使我們農民也富起來的。總有一天我們農民也可以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不只是看中國,更要去看世界。我們一定會走出國門看一看的。


農民家的事


很高興為大家解答這個問題,我就是一個農民,一個土生土長的農村農民,我生活在農村40多年,我去最遠的地方都沒出本省,我很羨慕那些跨省打工的人,最少他們在老去的時候可以和孫兒輩的時候吹噓一下,他們曾去過的遠方,曾見識過許許多多的不同的風俗和民情,我沒看見過雪,他們說雪是雪白,他們的冬天並不冷,他們說冷的時候是冰解凍的時候

我想去見識一下這些,可是卻去不了,因為這些都需要錢,都需要經濟的支持,我想去見識一下他們的春種秋收,想見識一下他們農業的發展南北的不同之處,古人說讀萬卷書不如走萬里路,可是我去不了,因為我要養活一家子。

所以,那麼多的農民為什麼不去旅遊,根本原因就是收入達不到可以旅遊的水平,那怕存下來的一點錢,也是為了後輩的打算的,根本沒有那閒錢

我是農人老賴,一個農村中年人,希望我的回答能幫到你,如果大家覺得我的回答有所作用請關注我,你的點贊和轉發是對我最大的支持,謝謝


農人老賴


現在的農村人可比以前的農村人強多了,農忙的時候誰說累夠嗆。但閒著的時候也累夠嗆。只要閒著就開始吃飯店,上舞廳,上歌廳,上洗浴中心洗澡,按摩,做搡拿。整天的吃喝玩樂,哪好上哪去,還專找貴的地方去。今天你請我吃飯花200元,明天我找個比你好的地方花300元去吃飯,不差錢,有面,就比你有錢。你買車花10萬元,明天他買車花20萬元,就比你有錢。比來比去,到最後還代款的時候就都蒙了。幹了一年累的要死要活的,到最後代款錢還不上,還點上東家借西家借的,等代款還上之後在代出來,之後在還東家西家的,所以,現在的農村人,可付了,不是富裕的富,而是付債的付,所以哪還有錢旅遊呀。


娟娟的生活記錄


雖說農村普遍收入增高,但是現在農村娶媳婦需要買房,買車等各方面綜合壓力,加上一些消費觀念來講,農村還是很少有去旅遊的,女生偏向比較多,男生比較少。

也許因為愛好不同,再加上我之前一直在組織戶外活動。所以我是喜歡旅行的那一類。










鄧先森美食日記


第一,以前都要養很多動物,雞鴨鵝狗牛豬,那麼多活物,人出去溜達不都餓死了。

第二,本來農村風景也挺好,不習慣大城市的鋼筋水泥。

第三,很多人也暈車,汽車火車飛機地鐵折騰半死覺得不值得。

第四,現在都是城裡人往農村去,人家還出來幹啥。


三天四天


旅遊是有錢又有閒者消遣的方式,在農民眼裡就是一群花錢買罪受的傻X,坐很久的火車飛機,花百八十塊買票去爬一座山,累的跟死狗似的,好不容易連滾帶爬的到了山頂,擺幾個姿勢拍幾張照片,扯開大嗓門“啊…”吼兩聲,然後歡呼雀躍地,拖著疲憊的身軀返回。這不是有錢燒的嗎?

俺們農民掙得都是血汗錢,可捨不得這樣糟蹋。有錢要用在刀刃上,吃穿用度,看病上學,蓋房裝修,樣樣都要花錢,一年辛辛苦苦下來,剩不下幾個大子,還得留點兒應急錢吧,否則一旦有個大事小情,那就真是叫天天不應,叫地地不靈啦。

俺們農民也沒那個閒情逸致,每天起的比雞早,不是面朝黃土背朝天,就是工地和泥搬磚,沒有節假日禮拜天,好不容易趕上個陰雨天,躺在地上一睡就不一天,哪兒還有心情去遊山玩水,扯閒篇兒?

穿著破衣爛衫,逛逛超市,瞅你們那副嫌棄的嘴臉;你們衣冠鮮亮,來到綠水青山,我們笑臉相迎,寬容大度是俺們農民的尊嚴。


紅姐說鄉村


過去農民外出旅遊的人數,的確是比較少,但是隨著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農民餘錢越來越多,很多農村人也開始去旅遊了。

一、沒錢沒時間

過去農民被土地捆綁著,他們每天要在自己的地裡忙碌。即使閒下來的時候,他們還要照顧自己家庭。以前一對夫妻至少3個孩子。而且家裡就種那幾畝地,也沒有多少閒錢。有錢也是給自己孩子花費了。所以過去農村的人,根本不敢想出去旅遊的這種好事。

二、有錢沒時間。

在農村,很普遍的一個現象是老人帶小孩子。有些人辛苦了一輩子,把自己的兒女撫養成人,等到自己的小孩結婚生子以後,又幫他們帶孩子。有些年輕人到城市生活工作了,生了小孩,父母就從農村趕去給他們帶小孩,讓自己的孩子能夠安心工作。這段時間裡,他們雖然有一點積蓄續,但是他們基本上是沒有時間去旅遊的。

三、消費習慣不同。

在城裡,特別是工薪階層,他們一放假就想著出去旅遊,或者到鄉下去遊玩。但是農民卻不一樣,他們辛苦掙來的錢,他們是不會輕易花出去的。他們要想著把錢用在最需要的地方,比如修建新房、購買農用車、添置傢俱家電,或者乾脆把錢留給自己的孩子們。對於他們來說,錢很難掙,所以要緊著花。這種旅遊消費,他們根本不考慮,也不感興趣。

四、思想觀念不同。

城市裡的人選擇旅遊地點,大多會選擇名勝古蹟或者自然風光,不過現在出國旅遊購物也非常時髦。但是對農民來講,他們每天面對著大山、面對著土地,他們不會再花錢去看其他地方的自然風光。而對於名勝古蹟,他們也基本上不懂,即使去了,也是看個新鮮。當了解到上百塊錢的門票時,他們就會打退堂鼓。至於出國購物,他們更加沒有興趣,他們認為那些高檔貨都是城裡人穿的,自己整天和土地打交道,根本不實用。

隨著時代的發展,很多農民也開始旅遊了,但大多數都是陪孩子們去的。從整體上來講,還是人數還是比較少的。所以,農民即使有錢有時間,他們也很少會選擇旅遊,他們更多的是把錢留給自己的孩子。

我是千里走鄉村,與您一起分享農業、農村和農民的事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