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清明掃墓有哪些注意事項?

玩物雜談


明天就是清明節了,很多朋友會回鄉掃墓祭祖,一般程序是先除草填土,清掃墓區,碑文描色,掛紙或獻花,上祭品,點香,敬福神,跪叩,燒錢,奠酒,再跪叩,三跪叩。

鑑於當前森林防火嚴峻形勢,很多地方都禁止點香和燒紙錢,這兩個環節也只能略去,相信祖先們也能理解。



不過跪拜禮是一定不能省的,祭品香錢可以沒有,表達哀思懷念的禮儀卻不能省,人活一世,跪祖先跪父母都是理所當然的,並不是丟人的事情。如果講究一點,還要“三跪九叩”,基本儀式是:每次跪地叩頭三次,行禮時雙腿併攏全跪,身子俯下,雙手碰地面,與頭並列。



“碑文描色”則是去除去年所上色油,重新就著碑文原圖案描青或描紅。

“掛紙”是指在墓碑、福神碑上各用石頭壓著一疊紙條,然後在墓堆上均勻地掛滿紙條,已經去世的先人用白紙條,長輩尚在的“生基”則用紅紙條。

值得在此說明的是,“掛紙”是符合春季防火要求的,古代寒食節期間禁火,紙錢不能焚化就只能掛於墓上,後來清明節融合了寒食節的很多習俗,“掛紙”習俗也就保留了下來,既然現在既然嚴禁煙火,那麼不妨倡議以“掛紙”替代。



至於掃墓禁忌,傳統說法一般有:

1、懷孕的婦女、來例假的女性最好不要掃墓;

2、衣著要整齊,忌著大紅大紫等豔麗裳褲;

3、掃墓前宜食素;

4、身體不好或諸事不順的人不要掛紙;

5、掃墓全程,忌大聲喧譁,嬉笑玩耍,亂跑亂跳,隨處小便,忌踐踏或評論別家墳墓,不可在先人墓地照相。

6、遵守國家法律法規。

以上清明祭祖掃墓習俗和禁忌,希望對您有所幫助,更多精彩,敬請關注:六甲番人。


六甲番人


清明節掃墓要注意的有幾點:當天儘量早點去,不然堵車。

禁忌方面是不用考慮的,掃墓只是一種儀式,表達的只是對祖先的思念,拜祭時恭敬一些、這樣顯得對祖先尊敬,給你的後代做個榜樣,傳承優良傳統。說句不好聽的,祭祖掃墓除了懷念先人,更多的是做給後人看。

祭祖用品:2對蠟燭,一把香(按人頭數每人3根),一束菊花,一些祖先生前愛吃的水果,一些金銀紙錢,3個小杯裝的白酒,一整隻煮熟的雞,三碗飯三對筷子一串鞭炮。

拜祭時有草除草,之後將拜祭用的物品擺放整齊。點上蠟燭香火就可以開始了,扦上香後就燒紙錢,燒完紙錢後再向祖先鞠躬。完了後點鞭炮送行!


注意拜完後要在原地多呆10分鐘,預防查看下有沒有火災隱患。


番薯六叔


2018年的清明節是4月4日。“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這是唐代著名大詩人杜牧描寫清明節的場景。

“清明節”古時代也叫三月節,是我國重要的傳統民俗節日之一,2006年被列入第一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2008年被正式確立為法定節假日。清明節約始於周代,至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了。

清明祭祀就是孝順祖先的一種禮儀形式,清明掃墓,對祖先的“思時之敬”,是我國最大的祭祖和掃墓的特殊日子。我國漢族和一些少數民族大多都是在清明節掃墓。但是也有一部分民族會在其他日子裡進行類似這樣活動。

有專家這樣描述掃墓的程序:修正墓地——上香——上肉——敬酒——拜祭——放炮送別…祭掃的順序是首先要先掃墓,就是將墓園打掃乾淨,其次是祭祀,這個程序比較關鍵。一是寄託哀思,二是與先人相感,因為山有靈而無主,先人有主而無靈,與先人相感可以更好得到山川的靈氣。也就是所謂的風水。

清明節比較重要活動就是去踏青,春暖花開的時候去感受一下大自然的美好。但是,特別需要注意的是不要去別人祭掃比較多的山!不要說不吉利的話,更不能說對亡者不敬的話,晚上野外活動要謹慎儘量不要太晚。因此清明節休假出去旅遊對現代人來說也是比較常見的事情。

以上是我對清明節的概述,希望你能滿意。謝謝


SAM教練


清明節作為我國三大“鬼節”之一,有著悠久的歷史和獨特的文化內涵。清明節是重頭戲就是掃墓祭祀,這其中就有一些要特別注意的事項和禁忌。一旦不小心中招,那就尷尬了。今天,我們就一起來看一看這些禁忌與注意事項。

一、清明掃墓的祭拜順序不能亂。正確的額掃墓祭拜順序是:修整目的、上香、上肉、敬酒、祭拜、送別。

二、禁止穿著色彩豔麗的服裝以及配飾,特別是紅色,應該穿素顏色的衣服,這樣既符合清明掃墓祭拜的氛圍,又能表示對先人的尊重。



三、禁止在墓前嬉戲打鬧、苦無遮攔、議論先人。清明節掃墓的基調是緬懷先人,事前也特別交代小孩子不要在墓前嬉戲打鬧,大人也不要議論先人。

四、禁忌中途訪友。清明節的這天的主要活動就是掃墓祭拜,萬萬不可中途去探親訪友。否則,這是很不吉利的,讓親友尷尬。

五、天乾物燥,注意防火。清明節政治春季天乾物燥,易發生火災。因此,在掃墓的時候,要做好防火工作。最好就是要文明、環保掃墓,不再燃燒紙錢,改用菊花祭拜。



六、備好藥品和雨具,出門的個人裝備要要注意。清明節掃墓可能要走山路、爬坡什麼的,女士不應穿高跟鞋、涼鞋,最好穿運動鞋或者登山鞋。還有就是山林或草叢多蚊蟲,要備好防蚊蟲叮咬的藥品。同時,清明時節雨紛紛,最好備好雨具,以備不時之需。

清明節全國各地的習俗各有不同,以上的注意事項權當拋磚引玉,歡迎大家留言分享各地不同的習俗。


密探零零發


清明並不是什麼鬼節,它是唯一一個以上墳祭祖掃墓,修補舊墳,為故去親人立碑的一個重要節日。而且拜祭的不僅僅是一二個墳墓,在農村,從村莊落業的祖先到下面幾大太太公,太公等等的墳墓都要去拜祭。十分隆重。所以要注意以下細節:

一、形象:清明節前一天要衝個涼,洗個澡。到清明這一天,穿上普通的乾淨的,顏色素淡點的衣服。女生頭髮要梳起來,不能披頭散髮。男生忌奇裝異服。

二、準備好祭品,切記忘了帶酒。酒只能是白酒。不能用紅酒,黃酒等。酒杯必須是三個大小不限,但不能用一個或二個杯子。祭品必須是三個碗裝著食物,再窮也必須放三個碗。碗裡必須一塊肉,有酒有肉祭祖先,預示著家境越來越好。

三、祭香每個墳子最低要插三根香,只能多,不能少。一般來說只能孤墳,沒有後人的無名墳,才可以插一支香。

四、黃紙必備,要多帶點。在沒有花的情況下,必須在碑石頂部壓上一片黃紙,這就是告訴世人,這墳在清明時有人來拜祭,他還有後人。

五、點鞭炮時,不能用香菸點,只能用祭香。用抽的香菸點,是對祖先的大不敬。

六、路上遇到拜祭的人們,一定要打聲招呼,祝福一下。不能不聲不吭地走路,以免遭到鬼神的詛咒。

七、上墳時,記得帶把鋤頭,鐵鍬,為舊墳添土,除草,扶正墓碑。

八、上墳必須在日出之後,不能太早,以免遇到孤魂野鬼。

九、清明節這一天,說話要文明。不能生氣,打罵小孩。


老薑聰蒜


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節日,主要是以祭奠逝去的親人為主,由於我國受儒家和佛教影響,祭掃多會採取燒紙錢的方式進行。每到清明節,在縣城和農村到處都可以看到煙火繚繞,空氣中瀰漫著嗆人的煙味。

建國後我們國家對殯葬有了嚴格的規定,改土葬為火化,這樣不僅可以減少對土地的佔用,還可以減少因屍體腐爛帶來的環境汙染。

但中國人自古就有入土為安的觀念,即便火化,人們還是尋找墓地將骨灰入土,這樣公共墓地也就逐漸產生了。

隨著墓地規模越來越大,也帶來了管理上的問題,每到清明節、春節前,墓地人滿為患,道路擁擠不堪,特別是不文明祭祀更是給環境帶來很大的汙染。

為了整治環境,提倡文明祭祀,各地相繼出臺了限制燒紙錢的規定,因此,清明節掃墓要響應政府號召,以文明的方式掃墓寄託我們的哀思。

春季風乾物燥,特別是北方風大,野外用火極易發生火災,每年因為掃墓燒紙錢造成特大火災屢有發生,就在前幾天,我們這裡的一個村子因為在大風天掃墓燒紙錢引發了火災,造成整個村子被大火吞噬,雖然沒有人員傷亡,但造成了重大的財產損失。

1、去公共墓地最好素裝,攜帶鮮花祭掃。2、選擇公共交通出行。3、體弱多病以及上了年歲的老人最好不要去了。4、農村要注意野外用火,防止火災發生。5、農村有私家墓地的,如果不是有閏月的年份最好帶上鍬,給墳培土,清理周邊的雜草。擺上貢果和酒都是可以的。


榆樹錢77542826


首先,穿著要莊重,不要大紅,太鮮豔的衣服。


二,孕婦最好別去掃墓,墓地屬陰,陰氣太重,孕婦怕驚動其它鬼魂。

三,在墓地掃墓要嚴肅,不要大聲說話,不能瞎扯蛋亂說。要正確面對先輩。口中默唸先輩保佑家宅興旺。

四,掃墓在清明前幾天或清明當天舉行,帶來冥紙,紙元寶或鮮花去祭拜。清明過後最好不要去掃墓祭拜了。

五,掃完墓,墓地他人東西最好別帶回,那是死人用的東西,帶回來不吉利。

六,嫁出去的閨女最好別回孃家掃墓,如果孃家沒有其他成員可以去,有的話最好別去。嫁出去的姑娘潑出去的水。要去等死人生日,祭日。

七,如果紀念單親長輩,一位去世另一位還健在,可以選農曆單日去掃墓,兩位老人都去世,可以選農曆雙方。

以上幾條不知對你清明掃墓有幫助,清明掃墓是中國傳統節日,正確面對,紀念方式有多種,信神信主的朋友可以不燒紙,買兩朵鮮花表達到紀念意義就行。圖片來於網絡。


有緣人153832681


一清明節是中國傳統的三大鬼節,七月十五和十月一日與清明節是中國傳統的鬼節,是上墳祭祀的節日。傳說鬼節的日子鬼門開,孤魂,野鬼出沒的日子。清明節掃墓時儘量不要領著十歲以下的幼童,幼童身體還未發育全,容易受到鬼的驚嚇!

二穿戴不要過於隨意,應莊重些的服裝為好。因為祭祀祖先應以嚴肅的態度和虔誠的心靈去和先人交流。所以要正裝,乾乾淨淨地去。

三應攜帶鐵揪和祭祀用品,現在大力提倡文明祭掃,應帶鮮花做為祭品。由於受世俗的影響農村還是以燒紙為祭祀方式。掃墓時應用鐵揪把墳周圍雜草清理一下,以免引起火災。把墳上不平整的地方用鐵揪添土補齊。

祭祀時用虔誠的心與自已的先人進行交流。這樣你就能得到先人的庇佑。祭掃完成一定要檢查好燒紙的餘灰是否燃盡,一定要等燃盡請理一下才能離開!

以上就是清明節掃墓注意的事項。掃墓只不過紀念先人的一種形式,只要常懷感恩先人的心,即使有原因不親臨先人也不會怪罪的。



坐看雨收雲散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在仲春與暮春之交,也就是冬至後的第108天。是中國傳統節日,也是最重要的祭祀節日之一,是祭祖和掃墓的日子。中華民族傳統的清明節大約始於周代,距今已有二千五百多年的歷史。 清明最早只是一種節氣的名稱,其變成紀念祖先的節日與寒食節有關。晉文公把寒食節的後一天定為清明節。

很少有一個節日,像清明這樣意蘊深厚而含混:風清景明,慎終追遠,這是一個悲愴的日子;放歌踏青,追逐春天,這是一個輕盈的日子。在我們慎終追遠的時候,它就是節日;在我們放歌逐春的時候,它就是節令。

大節氣和大節日就這樣水乳交融。

但是隨著森林面積的增加,森林防火工作難度越來越大,森林防火形勢嚴峻。為避免因森林火災而造成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和森林資源的損失,希望廣大市民朋友投身“森林防火,人人有責”和“人人參與森林防火,全民共享生態繁榮”的森林防火工作中去,認清森林火災的危害性,共建生態文明。

希望大家文明祭祖,保護青山綠水,並切實做到以下幾點:

一、在林區禁止七種野外用火行為:

1、上墳燒紙、燒香點燭等;

2、燃放煙花爆竹、孔明燈等

3、攜帶易燃易爆物品;

4、吸菸、野炊、燒烤、烤火取暖;

5、燒黃蜂、燻蛇鼠、燒山狩獵;

6、煉山、燒雜、燒灰積肥、燒荒燒炭或者燒田基草、甘蔗葉、稻草、果園草等;

7、其他容易引起森林火災的用火行為。

二、在“春節”“清明”“重陽”等節日期間緬懷先人時,提倡全體市民文明祭祀,以獻花、植樹和清掃墓地等方式寄託對逝者的哀思。 回鄉祭祀時,要遵守法律法規,嚴禁在林區上墳燒紙、燃放煙花爆竹。

三、在從事春遊、踏青活動時,要自覺配合景區森林防火工作人員的檢查,嚴禁在林區野炊、燒烤、生火取暖等行為。

四、要加強對未成年人和特殊人員的教育和監管,因監管不到位引發森林火災的,其監護人要承擔相應的法律責任和經濟賠償。

五、一旦發生森林火災,要立即撥打免費森林火災報警電話“12119”,並積極配合當地政府和森林防火部門組織的火災撲救、人員疏散等工作。

廣大市民朋友們,森林防火工作事關綠水青山的安全,事關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和美麗雲浮安全,事關生態文明和現代生態城市建設,也是每一個公民義不容辭的責任。讓我們積極行動起來,從現在做起,從自身做起,從點滴做起,從每個家庭做起,確保全市森林資源安全。

雲浮市森林防火指揮部

△△△

清明時節,這樣養生

【衣】

多穿幾件,有備無患

清明時節,時暖時寒、乍陰乍晴,因為早晚溫差大,人們在中午有太陽氣溫高時,可以穿著稍微單薄的衣服,但早晚如果還是那樣穿衣,就會感到涼意了。這段時期,不妨採用“上薄下暖,薄厚搭配”的方式著裝,最好多穿幾件,有備無患。需要時,還可搭配帽子、圍巾等小配件。

【食】飲食宜清淡,少吃發物

不宜食用“發”的食品,如羊肉、雞等;可多食時令蔬菜,如韭菜、地瓜、白菜、蘿蔔、芋頭、薺菜等。飲食調攝須定時定量,不暴飲暴食。對形體肥胖者,須減少甜食,限制熱量攝入。對老年高血壓者,應特別強調低鹽飲食,同時還應增加鉀的攝入。

【飲】菊花茶養肝利膽,散冬季寒邪

清明時節,天氣溫暖、陽氣生髮,傳統養生學認為,“春與肝相應”,因此春養肝常保健。此時可選擇具有疏散風熱、清肝明目功效的菊花茶飲用,不但可以養肝利膽、疏通經脈,還可藉此將一個冬季積存在體內的寒邪散發。

【睡】多睡不是解決春困的辦法

春困是人體一時不能適應季節的變化,發生大腦血流量改變而出現的生理現象。要解決春困,多睡反而不是辦法。因為一般情況下,成年人每天睡8小時左右就可以了,經常開窗透氣,使室內空氣流通;增加戶外活動,適當增加適合自己的體育鍛煉項目;犯困時,聞一聞風油精、清涼油或花香,或撒一些花露水;選擇聽一些動感的音樂等,都有助於保持頭腦清醒。

【動】多活動,保持心情舒暢

從中醫來說,吐納調息法對人體陽氣有益。因此,建議大家穿著寬鬆衣服,多到空氣清新之處,如公園、樹林、山坡等地慢走、打拳、做操,儘量多活動,使陽氣增長有路。還要保持心情舒暢,選擇動作柔和的鍛鍊方式。

【防】對花粉過敏的人應儘量躲避花粉

有些人一到春天就特別容易感冒,除了打噴嚏、流鼻涕、鼻塞、頭疼,還伴有眼癢、流淚、鼻癢等症狀,其實這不是感冒,可能是花粉症。專家建議,對花粉過敏的人群應儘量躲避花粉;好天氣時將屋內屋外打掃一遍,遇乾熱或大風天氣,可關閉門窗或加掛窗簾;如果天氣許可,最好每週清洗更換床罩、被單。

綜合新華社△△△


雲浮發佈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又到了清明,掃墓祭祖的時節。我們東北人常說去掃墓,去上墳,或上山。


清明節是我國傳統節日,全民祭祖。現在也是法定假日,全民放假以便給大家充足的時間去掃墓祭奠,而且墓園大部分都位於郊區,這也就意味著,人很多,會堵車。所以注意事項來了:

一,出發儘量趕早別貪晚。本來上墳也是要趕在上午10點半之前結束最好。如果自己時間靈活,不一定非得等到4.5.6號大家都放假了再去,提前三兩天去掃墓,也是一樣的心情。

二,孕婦不能去墓地,13歲以下孩童不能去墓地。墓地陰氣重,孕婦和小孩抵抗力弱。

三,不要拍照,不要拍照,不要拍照。重要的事說三遍。墓園是肅穆之地,現在人手機方便,拍照發朋友圈都成習慣了,千萬控制住自己。別驚擾亡靈,也別把不該帶走的東西帶回家。


四,注意著裝要素淨,更不要濃妝豔抹。祭奠祖先,心懷敬畏。不要大聲喧譁,不要隨便議論其他的墓碑。我就碰見過在墓地旁若無人打電話的,一隻手扒拉著燒紙錢,一隻手拿電話嘮嗑說說笑笑,真是豈有此理。

五,帶著掃帚,先把墓地打掃乾淨,再擺上買來的菊花,或者紙花裝飾在墓碑上。可以點三顆煙,三炷香,帶來的供品擺好,酒倒滿。然後燒紙錢,可以輕聲唸叨想說的話。我們常做的是燒紙錢時,撿出幾張扔旁邊燒,意為幫亡故親人打點周圍‘’人事‘’。

六,最好看著紙錢燒盡再走,以免留下火患。尤其在山上的墓地,更要注意。祭拜結束,出來墓園,要拍打身上的灰土,意為啥也不帶走之意。

七,清明節,都是為自己已故親人掃墓祭奠,不要跟隨朋友去人家的墓地。相信大家都不想沒事找事。


基本我們這裡就這些講究吧!各地也有各地的風俗,還是要以本地習俗為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