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說說,在你們那裡死了人,鄉親們去幫忙,幫忙的人叫什麼?在我們這兒叫“相車”?

月光74518852


因為各各地方的人風俗不一樣。稱呼也不一樣。我們這有人去世了,第一時間是通知親朋好友。家裡會有一個主事的。由於是土葬,棺材自家總會備一個到兩個棺材。以前都是男耕女織。壽衣很多中年婦女很早就會準備一些。現在大多都是在外購買。

家裡人會去購買葬禮必須用的紙錢等。年輕力壯的就負責挖新墓。確定新墓的地點還得按照當地的風俗要請風水先生看才定,一般家族的墓都是在一起。以前逝者總會在家放三天到七天。現在放一天到兩天就送上山了。至於幫忙的人。不會有特別的稱呼,因為這些人都是不定的。鄉里鄉親安排的人都不會拒絕。因為大多數都是同族人,



成麗日記


在我們這裡,村裡有人去世,大隊會第一時間通過廣播通知,所有的村民都可以自由安排時間弔唁,第二天是死者的遠親來弔唁,並於第二天下午參與封棺,死者的直系晚輩男性親屬,俗稱孝子,全程跪謝,死者的女兒來弔唁時會有本村婦女陪同,統稱陪女,怕女兒傷心過度,前來幫忙的人裡,死者家屬會選一名有聲望,有組織能力的人來當總管,其他幫忙的就叫辦事的,我們這邊農村都是土葬,打墓的就叫打墓的,敲鑼的叫鼓手,唱戲的叫吹手,每個地方的風俗都不一樣,我們這邊基本上就是這樣


只是個光頭


說有人去世,鄉親們去幫忙,幫忙的人叫什麼?俗話說,十里不同風,百里不同俗,各地風俗。我來說說我的家鄉的不同稱呼吧。

在我們農村有人去世,街坊四鄰會自動去幫忙,在我們這邊農村裡,幫忙的人叫‘忙活人’而且忙活人也因分工不同有不同的稱呼。 在門外接前來弔孝的街坊和親戚的忙活人稱之為‘接孝’人。

在房裡縫孝衣、縫孝帽的忙活人稱之為‘撕孝’。

出殯時,抬棺材的十六個人稱之為‘抬重’人。

下葬時,前去挖墳的人叫’刨墳人’。

而這所有的報喪、分工、管錢、管事的村裡面有單獨的‘管事’,紅白事兒都是這一位,叫‘明白人’。




87謝暖


我們這邊就叫“辦喪”的。地方方言也叫ju_zhong的。每個村都會有一些懂得舊禮儀的人。農村的喪事還是按過去的一些封建色彩的規矩辦。當地家中有人去世,會找到這樣的一個人,然後由他負責根據事主的情況,去找人幫忙。聯繫火化的殯儀車,子女多還有僱鄉村樂隊,俗稱“吹手”的。來辦理喪事,男女都需要。女的主要負責縫製被子和孝衣孝帽,做飯。男的要趕集,火!!。!!!!化,安葬事宜。


世忠張


幫忙就幫忙呀,沒那麼多說法我們這


農村小江520


我們這裡叫抬腳棒


用戶5062565113705


我杭州的,在這裡農村有鄰居死了,一般有子女們在本組邀請至少四位中年壯漢來幫忙,俗稱“抬材會”,主要幫死者家族的親友用餐桌椅安排等,出殯時抬棺材到車上,到山頭時再抬到墓內,現在都火化了,抬到殯儀館,火化後隨殯葬車一起去墓地後回去,再一起幫忙招待親友,費用目前一般都有上千一人以及更多,一般都很樂意幫忙的。


利劍21699341


祖國地大物博,各地風俗習慣不同,我們家鄉死了人不能放過三天,村子來幫忙的叫代勞。不知道什麼時候就這樣,一致叫到現在!


正義5972366673


我們這裡有人去世了來幫忙的人就叫幫忙的,沒特別的稱呼,去世第一天會請道士來家裡超度,第二天所有的親朋好友以及周邊的鄉親們都會去死者家裡弔孝,第三天一大早鄉親們都會去死者家裡送他上山,我們這裡叫“送仗”,抬棺人叫“抬喪”。埋墳我們這裡叫“葬墳”

最後埋完以後死者的兒子要抱著靈位喊著死者的稱呼回家。


yuanyuan愛音樂


謝謝,不管誰家辦喪事,在我們這裡幫忙,就是幫忙,但是在農村辦喪事,是非常的熱鬧,唱大戲放鞭炮,道士領著孝子走天橋,走完橋以後才能出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