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獎勵”不等於“誘惑”,家長應該怎樣正確地與孩子談條件?

舞羽流雲


“作業寫的又快又好,可以玩半小時電子遊戲”

如果你的目標是培養一個遊戲高手,那麼這是個非常好的方法。

如果你的目標是讓孩子好好寫作業,那這就是最要不得的獎勵方式。

首先,不要拿你想讓孩子遠離的東西當獎勵,比如電子遊戲。

因為一旦這事成了獎勵,就有了“稀缺性”,是需要努力才能獲得“稀罕物。這無形中大大增加了這事對孩子的吸引力。

而且,如果“電子遊戲”被當成獎品,那就等於在跟孩子說,這是個好東西,你該努力去爭取它!

那用什麼做獎勵呢?用你想讓孩子做的事情,比如體育鍛煉,或者用想讓他們多接觸的東西,比如書籍。

我家女兒睡前總要聽故事。為了讓她早點睡覺,我和她約定,九點之前上床,她可以挑講哪本書,九點之後,就只能由媽媽來挑書了。我會故意留一套她喜歡的書,白天故意不講,等她晚上選。這樣她就很期待睡前能選自己喜歡的那套書,時間沒到就乖乖上床。

其次,最好的獎勵是做這件事本身帶來的成就感。

人們都喜歡做自己能做好的事情,也就是容易獲得成就感的事情。這其實也是電子遊戲受歡迎的主要原因:它能帶來迅速而頻繁的成就感。

如何獲得迅速而頻繁的成就感呢?一個簡單的辦法是把大目標拆小,每次只需要實現一個小目標。

馬未都去年減肥減了二十斤,沒多鍛鍊沒節食。他的秘密口訣就是“減掉二斤”。如果把目標一下子設成二十斤,一天兩天、一月倆月都沒成果,人就不容易堅持下去。而把目標設成二斤,少吃一頓飯可能就差不多。好實現的目標,就容易堅持。

比如孩子背《長恨歌》這種長詩,老是記不住,那就不要勉強必須今天背會。今天背四句,明天背四句,後天再背四句。四句對於普通的孩子來說,就好背多了。那成就感就來了。

想讓孩子做什麼,不妨直接把這件事情當做獎勵。引導孩子從所做的事裡獲得成就感,享受事情本身的魅力,孩子自己就會愛上這種感覺,那還需要什麼獎勵呢?


龍月媽媽要成長


傳統的獎勵是直接給予物質獎勵,比如孩子下次考試得了100分,那父母直接承若給予一定的零用錢、零食、玩具等。父母的初衷是想培養小孩家庭責任感和獨立的動手能力,但是在實際應用中發現不少的問題,有些小朋友認為,我幫助做家務就會得到相應的物質獎勵,要是沒有獎勵我就不做。背離原先的初衷。那最佳的獎勵方式是什麼呢?

家長使用獎勵時,優先使用社會性獎勵,輔之以物質獎勵。社會性獎勵不增加經濟負擔,而且也不會過去正式,而且對孩子有著長久的心理益處。比如親吻、擁抱、口頭表揚、親子陪伴都是不錯的社會性獎勵。家長要 弄清楚,孩子喜歡那種社會性獎勵,有的喜歡被擁抱、而有的喜歡口頭表揚。針對孩子的喜好,給予他最在乎的獎勵形式。比如,孩子考了100分,可以給予陪伴獎勵,全家人一起去遊樂場或者去看場電影。主動做家務,可以承諾週末一家人去博物館諸如此類的陪伴獎勵。

需要注意的是使用表揚獎勵時候,家長要多使用過程指向的表揚,肯定孩子完成任務過程中的努力,而不是泛泛地說:“你真棒,你真聰明”,可以使用“第一人稱”的語言,比如:“媽媽很高興你會自己收拾玩具了”。表揚時要看著孩子的眼睛去說,距離孩子近一些,微笑,然後具體去表揚行為。

研究發現有時單用表揚還不夠,還有結合物質獎勵,物質獎勵可用代幣法和積分法。比如,收拾玩具:2分,收拾桌子:3分 按時回家:2分等。積累到一定分數可以獲得物質獎勵或者活動獎勵,5歲以下的孩子更喜歡代幣的形式,代幣就是自制的錢幣,代幣比積分更有趣。比如,按時吃飯可得1分代幣。積累的代幣可放到一個容器裡面,有一定時間拿出來統計,達到一定量給予相應的物質獎勵。

總之對孩子的激勵教育是要講究技巧的,獎勵不僅僅是獲得更多物質,而是一種價值觀的體現和塑造。

希望以上建議對題主有用。



六音黃眷


你把玩具收拾好,我獎勵你一塊糖果。

你好好上課,我給你買玩具。

你好好吃飯,我給你看動畫片。

與其說這是家長給孩子的獎勵,不如說是誘惑。

家長和孩子談條件要注意的是:

1.不能用物質化的東西作為獎勵。獎勵的本意是一種認可,使孩子獲得榮譽感和成就感。否則,孩子會認為這是在做交易,時間久了,如果家長要求孩子做的事情,孩子看不到好處,就會拒絕和牴觸,很容易造成孩子扭曲的人生觀。可以嘗試以精神上的鼓勵為主,比如,孩子吃完東西,將垃圾扔到垃圾桶裡,給他豎起大拇指,或鼓掌表揚他是愛護環境,愛乾淨的好孩子等等。

2.與孩子一起制定規則,讓他明白哪些事情可以商量,哪些事情必須遵守,涉及到原則性的問題誰都不可以反悔,家長和孩子都要一起執行,如果沒有做到就要承擔責任和後果。比如,吃飯和玩只能二選一,如果因為想多玩一會而錯過了吃飯的時間,那肚子餓也沒有辦法,只能等到下次吃飯的時間了。家長不要擔心孩子會不會餓壞了,然後自己先做不到了。孩子只有自己承擔了後果,才會認識到遵守規則的重要性。


大圓小圈創始人Amanda


1.適時的滿足孩子,獎勵孩子可以,但是要有原則,不可能孩子想要什麼就給什麼。

2.要讓孩子明白獎勵只是想讓你變得更好,就算沒有獎勵,也要做好來。

3.尊重孩子,平等對待孩子。切忌家裡面有倆個孩子,要一視同仁。如:不能夠老大獎勵氣球,老二獎勵遙控飛機。


萌寶小物語


可以給孩子適當的做個延遲滿足的訓練,但要注意孩子的年齡,不是每個年齡都適合做這個的。談條件也要講究方法。琢磨孩子的心理。相關專業的文章可以去我的主頁看下了解下,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關注我瞭解更多育兒知識,急救常識。傳遞正能量。


尋龍電視傳播


獎勵只有一次,因為每一樣努力都是需要雙倍努力獲得的。誘惑是指與孩子獲得的辛苦不成正比,一般三四倍,這樣會讓孩子有貪念。建議還是獎勵,有獎有罰,才是學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