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3 人工智能將結束人類靠鬥爭推動發展的模式

揪著自己的頭髮能飛昇起來麼?答案是否定的,提出這個問題的人會被質疑,腦子是否進水了?顯然,這違背了自然規律,而如果加一組滑輪,人坐在筐子裡,就能自己將自己拉起來。

人工智能將結束人類靠鬥爭推動發展的模式

人類發明了蒸汽機,將自己的體能放大了幾萬倍,發明了電力、通訊,最大限度地消除時空對人類的影響。現代人類眼中的世界已經和動物不同,自然界對人類的束縛小了。人類不能利用自己的手提升自己,而是發展出脫離自身的機器,利用外界的這隻手提升人類的地位。

人工智能將結束人類靠鬥爭推動發展的模式

人類是被宇宙眷顧的種群,每當處於極端黑暗中,總會產生一束光,照亮人類的前程。他們就是釋迦牟尼、老子、耶穌、蘇格拉底,那次“頓悟”是人類的一次集中的精神世界的集體突破,他們開創的理論指導產生那隻精神世界的手,而後出現了牛頓、愛因斯坦,他們創造的理論指導產生那隻物質世界的手。

人工智能將結束人類靠鬥爭推動發展的模式

揭示物質世界規律的理論很快就有了成果,蒸汽機、電力、無線通訊形成了一隻只有力的大手推著人類上升到一個新高度。在精神領域,在人類集中出現了一次思想大飛躍後的兩千多年中,人類的精神似乎停止了成長,再也沒有出現過大的突破。

雖然有強大的機器設備,但在人類面臨種群內部的矛盾時,卻還是本能地以鬥爭這種破壞再重建的方式解決問題。類似於扭秧歌式的進三步退兩步的發展模式,拖慢了人類前進的腳步。

蒸汽機、飛機、汽車、電力、通訊等等,是物質世界的那隻手,為了控制這些設備,產生了計算機,而計算機的出現,第一次觸及到人類的精神層面。先是代替人類進行簡單的計算,進而發展到複雜的運算,幫助人類解決棘手的難題,再發展到識別周圍環境,模擬人類的思維進行決策,調動儀器設備解決問題,這就是人工智能。

對於人類來說,拯救人類的只能依靠自己,人類不必想著“揪著自己的頭髮提升自己”,人類發明了精神領域的另一隻手,幫助人類認清楚這個世界,並作出正確的選擇,而這隻人類外化的精神世界的手,來源於2000多年前的那次集體突破。

人工智能應該成為2000多年前聖人先哲那次頓悟的產品,在人類看不到希望的困境中,靈光一現,隨之可能進入一個新的境界,猶如“柳暗花明又一村”,轉過山腳,豁然開朗。

技術本身讓世界變得更有序,人工智能更是朝著熵值減小的方向發展。競爭、鬥爭是在熵值積累到一定程度,用混亂解決混亂,而人工智能利用大數據,在洞悉了社會運行規律後,在實時地掌握髮展狀態的情況下,就有可能將2000多年前個別人的“頓悟”轉化為能力拯救自己,人類在人工智能的輔助下,有可能改變內部的競爭的發展模式。

人類可能是地球上唯一的一個依靠自己的力量提升自己的動物,這種提升已經反映在物質世界,後續很有可能依靠人工智能提升人類的精神世界。揪著自己的頭髮飛起來,也許人工智能可以幫助人類實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