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9 採購工作的“爐火純青”是何狀態?


採購工作的“爐火純青”是何狀態?


人得永遠在成長中去學習總結,也許這些話語現在看來並不是黃金,但卻是一個人生中無法丟失的財富。我寫下這些想到的,願和朋友們交流。希望與大家的工作實踐可以產生共鳴。

01

採購部門必須要得到有效的監察和控制。且要公心、綜合實力強的人才去擔當,最好不要一個人是多人,或者說是高層領導,甚至是老闆自己。

採購的確是一個非常感敏的部門,經濟命脈在這裡開始,採購每購回的物料不僅僅是花掉的公司的錢,很多時侯是採購花出的錢掌握著這個企業的生死興衰,一個小的東西可能因為監控不好,出現了後果有時是因私利或責任心不到位,良心不足而釀大禍。

採購的價格的高低要質量前提保證去談。因此質量的定性與控制需要人去抓。只有規範了質量技術要求後才能去這個範疇尋找圈內的供應商,做到性價服務三比,做到監督與檢測的前提前價格才是真成本。

02

採購經理工作的重心應放在監督指導上,而不是採購工作上。

一個經理要帶好一幫人,是要付出很多的心血的。不是說每天像螺絲釘一樣不停去擰緊每一環,去跟催每一次貨,去參與每一項採購具體的細節。

甚到自己去擔當採購工作,那麼他的精力是有限的,他會很難把重心放在去防患未然上。再說如果一個採購經理勤於參與採購細節,採購員會感到責任有人擔,事情有人做,責任心會減弱,會很多時侯聽侯領導指導。

這樣採購的不嚴謹細節就會發生,供應商就會明白,誰說了能算。真正做好採購,要讓供應商知道是市場說了算,是競爭說了算,是他們的競爭對手說了算,是公平競爭的結果才是最好的狀態。

03

採購員自身的工作做得越細,越詳盡,越有根有據、有分析,對採購管理者更有威力和殺傷力。

一個人要領導信服他的工作能力,首先他必須是一個心細眼明的人。細到對自己每做的一個工作細節讓領導很難挑出你的毛病,他所做的每一件事,在尊重領導的同事,必須是讓別人沒有什麼刺可挑的,讓周圍的人去檢測你的工作能力,不是讓領導通過自己告知領導,自己很能幹。

這就是一個心境坦蕩的人,問心無愧的人要用心去做的。只有做好了工作的細節,什麼樣的領導都會坦然的接受。當然這裡我認識到做人做事,做到了“同情才會施捨,理解才會支持”這句話的含義。

自己的為人處事,讓周圍的同事能同情你工作的難度,得到了別人的同情,得到了別人的理解,人際交往相處融洽,工作才會做得更加順利。自己不懂不可怕,只要懂得如何去向懂得人溝通就是一個好方向。

04

物料供應商要有足夠的備用和替換的商家。

供應商的培養是要花時間和精力的,由於產品結構變動,由於老供應商的更新跟不上我們的需求,老供應商無法完成採購訂單,質量無法保障,我們在倉促之中也很難得找到好的商家進來。

甚至有時我們可能會犧牲一時短暫的利益,也要給物料多備一兩個可用的商家。在不是很急的單子給新客戶足夠的時間去感受參與我們合作的興趣。

有時做生意就是放長線釣大魚。沒有人願意和採購方做生意,採購方受限於某一供應商,這的確是採購的悲哀。

05

從打樣開始就做到公平公正。

打樣時,打樣車間最好能給多份打樣參照物,可以分給多家廠家,這樣在保證比較各家交期的同時也可以更深地瞭解到打樣質量。

打樣的產品包裝最好空白包裝,不顯示廠名,只有編號。這樣可以避免人為認為誰家好,誰家好,誰家不好的第一直覺。這樣操作更加透明化,公平化。

06

各個部門完善的配合,提供較堅實的技術支持和品質管能有效地提高採購的質量和效率。

有時如果是技術資料更改頻繁,時間緊迫,這時給採購留出來的時間有限了,這裡就會發生幾種結局:一是的確無法完成任務,二是馬虎完成任務,三是有漏洞完成任務。而公司會顯得無可耐何,順其自然。如果前技術問題,計劃問題做好了,採購就沒有眾多可搪塞的理由。

(文章源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