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能用火點著的是糧食酒,點不著的是酒精勾兌的嗎?為什麼?

不忘初心281979511


首先說明一點,回答能用火點著的是糧食酒,點不著的是酒精勾兌的,這個問題的提法並不是十分嚴謹。因為,我們現在在市場上能夠買到的酒,或者說我們今天喝到的酒都是糧食酒。

追根溯源,酒精都是從糧食裡提純出來的。因為就目前的工藝提純的水平來看,確實有可能從工業原料中合成酒精(纖維素、乙烯),但仔細想想提純合成酒精的成本你就會發現,這個基本是不可能的,因為成本在那裡擺著呢。

最靠譜的還是從澱粉中提取。因為澱粉材料來源於各種糧食種子和根莖,除了高粱、小麥、玉米、大米還有土豆、木薯紅薯等等。只不過有些釀造出來的味道確實不敢恭維。於是就做了其他用途來進行使用,也就是僅此而已。

至於能否點的著最關鍵的一點就是酒精含量的多少,也就是酒精度數的多少,高低,在若干年前,白酒確實都能夠點燃。因為之前的白酒中酒精含量的標準是50度左右,大部分在52度,還有一部分是42度,再後來由於健康飲酒的概念推出才有了38度的低度酒出現。

還曾經有一段時間,現在的38度的佔領國內白酒份額領袖的這種酒,被人戲稱為“女士酒”,所以說最初的時候,大部分白酒都是可以點燃的,也就是老百姓所說的沾火就著。而現在呢,基本上由於人們的保健意識和健康知識的普及,即便是好酒的老饕也知道高度酒對身體的危害了,在低度酒大行其道的今天,低度白酒比較不容易點燃也就成為普遍現象了。

回到文章開頭,所提出的能點著的就是糧食酒,不能點著的就是酒精勾兌的這個問題,個人以為各位讀者應該心中有自己的答案和判斷了。無論是從成本到酒精度數還是科學的分析幾個方面來看,簡單粗暴的以白酒是不是能夠點燃來判斷是不是糧食酒或者勾兌酒都是不夠嚴謹和科學的。

黃酒呢?怎麼就沒有人去討論一下它是不是糧食酒呢?所以,對於以白酒是否能夠點著來判斷是否是勾兌酒這個問題歸根結底的講就是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最後,奉勸那些老酒友們,少喝高度酒,如果實在是不能戒除酒癮,可以選擇一些果酒,經常飲用果酒還能起到軟化血管,降低血液粘稠度的作用。祝大家生活愉快。



甄一味


首先,這個觀點是錯誤的。我是釀造純糧酒的釀酒人,對於這個自然知道,聽我說一下。

無論是純糧酒,還是酒精勾兌的酒,只要其度數夠高,達到五十多六十度以上,都是可以用火點燃的。當然我們大概是可以從點燃酒來判斷一下到底是酒精勾兌的酒還是純糧酒。

有兩個方面可以用作區別酒精勾兌的酒和純糧酒。第一就是聞氣味。酒精勾兌的酒因為其添加的是化學香精,因此點然後酒的味道聞起來比較刺鼻,比較噁心到感覺,幾乎聞不到屬於白酒的香氣。

而真正的純糧酒點燃後再聞,其味道飄散著淡淡的糧食清香,有一絲酸味,還有發酵的糟味。這與酒精勾兌的酒區別非常大,大家可以試試。

第二就是看點燃後火苗的顏色。酒精勾兌的酒火苗呈暗紅色,總之看上去不正常,燃燒也不集中,有點類似於煤氣罐快沒有煤氣的時候點火的樣子。而純糧酒的火苗則很均勻耐看,一般呈淡藍色,看著很舒服。

我是一個純糧酒釀酒人,歡迎大家關注我並私信我討論美酒,下面一些自家酒坊的照片發給大家看看。




古惟藏風酒


糧食酒和酒精酒,區別不在點火,在酒體,區別的部分不到5%,很少量。白酒有三部分組成:水、酒精、固化物。糧食酒和酒精酒的區別就在這個固化物。

能點著火是酒精,酒精含量到一定濃度,就能點著,度數越高越好點著。譬如53度茅臺酒,一根火柴輕輕點著。所以,點著火不是判斷糧食酒和酒精酒的依據。

糧食酒和酒精酒的根本區別,打比方說,糧食酒是有生命的,而酒精酒是人偶。就像日本的人偶,外形做得再逼真,它也是人偶,不是真人。

為什麼這樣比方?糧食酒是穀物經過發酵,再蒸餾而來。穀物裡的成分、發酵微生物產生的物質,都在裡面。高溫蒸餾會損失大部分,但是還有部分存在。這些物質會繼續工作,相互發生反應,然後趨向融合。反映在酒體,就是存放後的酒,口感越來越好。這就證明酒是有生命的。

酒精酒的製造原理,是用白酒香精模仿糧食酒裡主要物質的味道,模仿的越像,口感越接近糧食酒。但是這些模仿的化學物質,相互之間不會發生作用。所以,酒精酒存放不會影響口感,相反的越放味道越差。因為酒精在不斷揮發,裡面的香精也在不斷揮發,味道就越來越差。

我有個做汾酒的朋友,堅持一個鑑別真假糧食酒的辦法,簡單粗暴效果好,而且對喝酒人的身體有好處。這辦法也是古人喝酒的辦法,把酒燙熱了喝。白酒燙到40多度,糧食酒不怕,裡面的物質性能穩定,聞著酒香,喝著口感更順。酒精酒就慘了,一股酒精味,和著刺鼻的香精味道,沒法進口,立現原形。

所以,現在喝白酒,不要怕麻煩,燙著喝,避免喝到酒精酒。


普濟



本不會回答這類無趣的問題,但這個問題幾天來一直在眼皮子底下晃盪,就來一番顧左右而言他的回答!


有一次去某個鄉鎮,在一間不大的小店買飲料的當口,碰見個顧客,要求店老闆給他介紹一瓶純糧食光瓶白酒,準備給他老爸洗老寒腿,貴點也行。並說前一天買了一瓶北京二鍋頭,標註的是五十六度,可回去怎麼點火也不起火,怕是酒精勾兌酒。我聽後和那個小青年聊了幾句,對他說,你頭天買的酒已經和酒精勾兌沒有什麼關係了,是純粹性的假酒。白酒點燃起火和酒精度有關,和白酒釀造類型無關。酒精度越高,燃燒越充分徹底。市場上十來塊錢的北京二鍋頭,標註的是五十六度,百分之八十是假酒,也就是缺度酒,一般只有十幾度二十來度,在偏遠農村存在量很大,也就是有些人遇見點燃不了的白酒。小青年聽了若有所思地要我介紹一款既便宜又實惠還能點燃的白酒,我給他推薦了綠瓶五十二度的牛欄山二鍋頭,雖然這款酒是液態法釀製,也就是大家所說的酒精勾兌酒,但燃燒效果比較好。

酒精不是洪水猛獸,糧食酒也不是靈丹妙藥,搞清釀酒工藝,才不會盲目跟風,盲目懷疑。


慶陽酒說99


首先,這個觀點是錯誤的。我是釀造純糧酒的釀酒人,對於這個自然知道,聽我說一下。

無論是純糧酒,還是酒精勾兌的酒,只要其度數夠高,達到五十多六十度以上,都是可以用火點燃的。當然我們大概是可以從點燃酒來判斷一下到底是酒精勾兌的酒還是純糧酒。

有兩個方面可以用作區別酒精勾兌的酒和純糧酒。第一就是聞氣味。酒精勾兌的酒因為其添加的是化學香精,因此點然後酒的味道聞起來比較刺鼻,比較噁心到感覺,幾乎聞不到屬於白酒的香氣。

而真正的純糧酒點燃後再聞,其味道飄散著淡淡的糧食清香,有一絲酸味,還有發酵的糟味。這與酒精勾兌的酒區別非常大,大家可以試試。

第二就是看點燃後火苗的顏色。酒精勾兌的酒火苗呈暗紅色,總之看上去不正常,燃燒也不集中,有點類似於煤氣罐快沒有煤氣的時候點火的樣子。而純糧酒的火苗則很均勻耐看,一般呈淡藍色,看著很舒服。

我是一個純糧酒釀酒人,歡迎大家關注我並私信我討論美酒,下面一些自家酒坊的照片發給大家看看。

至於能否點的著最關鍵的一點就是酒精含量的多少,也就是酒精度數的多少,高低,在若干年前,白酒確實都能夠點燃。因為之前的白酒中酒精含量的標準是50度左右,大部分在52度,還有一部分是42度,再後來由於健康飲酒的概念推出才有了38度的低度酒出現。


三帶一


能用火點燃的是糧食酒,不能用火點燃的是酒精酒?

酒能不能點燃是看它所含酒精量的多少,度數越高,酒精含量越高就越容易點燃,度數低酒精含量低就越不能夠點燃。這個和是不是糧食酒沒關係!

一般大家所說的酒精酒是液態發酵而來,度數也較高,經過勾調也還是能夠點燃。所以這個依據是錯誤的,不能用於判斷酒是不是糧食酒。如果想用點燃來判斷是不是糧食酒,首先可以看顏色。我們自己的酒點燃後,火焰是藍中帶紅色的,越燒越旺,最後是能夠完全燃燒盡的!


再燃燒的過程中還可以聞氣味,點燃後有種糧食淡淡的味道,但是裡面夾雜著一些
酒糟的味道以及絲微糊味兒。下面上兩張我們自己點燃的圖片。



如果想要分辨酒是不是純糧食酒,最簡單的就是你倒一點兒再碗裡,放置它一兩天,糧食酒的話你會一直都聞到酒的香甜味道,而酒精酒會隨著揮發很快就平平淡淡!我自己平時候送酒一天裝幾百斤酒,手上一直都會沾有酒的味道,能夠聞到淡淡的酒糟香味兒,有時候弄得多了,洗完澡以後手上面還能聞到很淡淡的味道。


壹酒酒肆


無論是糧食酒還是酒精酒,都能夠用火點著

我們來看一下就進燃燒的化學式:C2H5OH+3O2=2CO2+3H2O,物理現象是承藍色火焰,放出熱量。

我們再來看酒裡面的含量:主要成分是乙醇(C2H5OH)即酒精,水和微量元素。

所以無論是酒精還是純糧酒,其中都含有大量乙醇,只要在點燃的情況下,就能夠燃燒。只是燃燒的條件和酒精濃度有一定的關係,我們在實驗室用的酒精是高濃度酒精,很容易就點燃了,而白酒的濃度有很多種,20 幾度到 60 幾度的都有,所以影響能否點著的根本因素是酒精濃度,和純糧酒與酒精酒沒有直接的關係。

可以通過火焰顏色判斷酒精還是純糧

雖然能否點燃不能夠判斷是純糧酒還是酒精酒,但是可以通過它的火焰的顏色來判斷,但是這個方法也不一定對所有的酒管用,僅供參考。

因為酒精酒裡面不含微量元素,所以相當於是純的酒精在燃燒,所以火焰就只呈現淡藍色

但是純糧酒因除了有大量的水和乙醇,還含有微量的有機物質,在燃燒的時候火焰顏色會有一層🔥色

為了給大家說明,浪費了我二兩好酒啊😭哈哈哈,開個玩笑

我在之前的文章裡面一再強調,希望更多的酒友參與到品酒隊伍裡面來,真的懂酒的人一般不會用這樣的方式來鑑別純糧酒還是酒精酒,這種方式有點浪費,還有安全隱患在裡面。

綜上:能用火點著的是糧食酒,點不著的是酒精勾兌的酒這種說法是錯誤的。

我們也長期烤酒,品酒,調酒,可能在這方面經驗稍微多一些,也歡迎更多人參與到話題當中來,如對內容有什麼看法,私信留言都可以交流,如果覺得還可以的話,贊一下唄!


茅酒小六


說到喝酒,大家都不生疏,作為一箇中國人,就算本人不會喝酒,身邊也會有喝酒的朋友和親戚,可見中國人們對白酒的需求還是很大的,但是糧食酒釀造的本錢也不低,所以有不少替代糧食酒的勾兌酒流通在市場上,這還是讓不少經常喝酒的人還是感到很擔憂的,所以人群中傳播了不少關於區分真假白酒的辦法,像用火點酒,就是其中一種。今天我們來討論一下,這個辦法靠譜嗎?

有人以為,能用火點燃的是糧食酒,不能用火點燃的是勾兌酒。他們的理論根據是,由於糧食酒,酒精和水的分離度更高,而勾兌酒,酒精和水分子的分離度低,所以相比擬來說,一個容易被點燃,而另一個不容易被點燃。聽起來彷彿沒有缺點,但是認真一琢磨,而且理論一檢驗並不是這麼回事。

由於白酒能不能點燃,和是什麼酒並沒有多大的關係,只和酒裡面的酒精濃度,點燃方式還有室溫有關係,普通來來說超越了50度的白酒更容易被點燃,但是有一個前提條件,就是要在高溫度的環境下。另外勾兌酒也並不是單純指酒精和水分配的酒。

有一種勾兌酒很是一半糧食酒,一半酒精酒分配而成的。由於糧食酒的造假高,在製造過程中不只需求大量的糧食,還需求人力,還有酒麴,以及技術精深的釀酒師,所以有人就用糧食酒兌著酒精酒來降低本錢,所以用點火來判別能否是糧食酒還是勾兌酒的辦法就不行了,由於勾兌酒的界線都含糊了。

而人們最抵抗的那種用水和酒精,還有風味調料勾兌出來的酒,假如分配技術夠高,簡直也嘗不出什麼缺點,而且用火來點,點出來的火焰和糧食酒也不會有什麼差異。所以用火來判別是“勾兌酒”還是“糧食酒”是不靠譜的。所以不要再用這種辦法來區分酒的質量了。


吃貨大俠


當然是不可以鑑別得出來的!酒精勾兌酒就是用食用酒精加水、香精等兌出來的酒,人們之所以不喜歡甚至說是深惡痛絕,因為食用酒精口感不好,且喝多無益,所以就有了各種各樣的鑑別方法。點火也是其中之一,而其實糧食酒可以用火點著,而酒精酒同樣也可以點著!

點火鑑定白酒這一做法並不是近期才有的,而是更早以前就已經有了。在一開始,這種方法來鑑定白酒還是較為實用的,因為一般來說只有50度及其以上的酒能被點燃,而食用酒精是在上個世紀六十年代才被髮明的,以前酒的造假基本就是兌水,以前大家心中的好酒就是不摻水的高度酒,所以用這一方法的確是可以比較簡單地先初步辯出白酒優劣的。

所以說,白酒能被點燃的原理其實很簡單,跟是否為糧食酒無關。其主要跟酒的酒精度數有關,一般50度的酒都能被點燃,若所處環境較熱,40度也可被點燃。最淺顯的一個例子就是酒精燈,其為工業酒精,連酒精酒也算不上,但是它不僅可以被點燃,還可持續燃燒很久,還不是因為其酒精度高達97度,所以也能點燃。所以說,單純想從是否能被點燃就看出來到底是不是純糧釀造純屬無稽之談!


一個小酒酒


有幾個觀點需要講清楚。

第一、只要是白酒都是糧食做的。

不論是傳統固態發酵發的“糧食酒”,還是食用“酒精勾兌"的白酒,原料都是糧食做的。都符合國家相關食品法規和標準。且全世界很多烈酒就是這種用食用酒精來做的,比如伏特加。

只是這種工藝與我國傳統用酒麴加入糧食中,在固態情況下糖化發酵同時進行不同。食用酒精勾兌的酒,是將玉米等為原料先糖化,再將糖化液發酵成食用酒精。這種做法出酒率高。且時間短。所以成本很低,市面上這種新工藝的酒佔75%以上。

第二,只要酒達到一定條件就可以燃燒

一定的度數和一定的環境溫度

一般情況下40度左右的酒就可以燃燒,但需要環境溫度比較熱的情況下。所以,不論是你說的“糧食酒”,還是“勾兌酒”,只要條件合適都會燃燒。

第三,所有的酒都會勾兌

白酒蒸餾出來都是60多度,甚至更高。所以哪怕是茅臺也會加水的。同時勾兌只是一種工藝,就是通過加入各種不同批次,品質等的酒,或者水、或者其他物質,讓酒的成品達到一種統一的感觀條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