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郭麒麟為什麼要拜于謙為師,而不跟著他老爸學相聲呢?

YERO


不拜自己的父親為師,是相聲行業裡不成文的規矩,但這並不妨礙跟著自己的父親學習相聲。



就拿郭德綱的師父侯耀文來說吧,他的父親是相聲大師侯寶林,在那個年代,不知道有多少人想拜侯寶林先生為師,而侯耀文卻拜了趙佩茹為師,為他為什麼不近水樓臺先得月,直接拜自己的父親呢?


原因就是相聲行業“子不拜父”的習俗,眾所周知,學習相聲是一個苦差事,在相聲藝術的雛形出現的早期,師父很嚴厲,徒弟有記不住或者背錯的貫口,是要捱打的,是實打實的打,目的是讓弟子長記性。

如果犯錯的第子是自己的親兒子,即便是父親的身份已經轉變成了師父,恐怕他也是捨不得打的。而老相聲藝人認為,不打不成器、不打難成才,於是老藝人們就相互之間幫忙收對方的兒子為徒,後來,逐漸就成為規矩流傳了下來。



郭麒麟從小在德雲社耳濡目染,肯定早早地就學了很多跟相聲有關的東西,所以在他十六歲退學後,就可以直接上臺表演了,可以肯定的是,這中間,郭德綱親自教會了郭麒麟很多東西,郭德綱也算得上是郭麒麟的啟蒙老師。

但即便一個相聲演員的水平再高,他還是要拜一個師父的,這是相聲行業從誕生就留下的規矩,不拜自己的父親為師,也是這個行業約定俗成的規矩,郭德綱自然不會讓這個規矩壞在他的手裡。


郭麒麟要拜師,德雲社于謙、侯震、高峰都是不錯的選擇,侯震出身相聲世家,在行業裡有很高的聲望;高峰更不用說了,他是德雲社的“總教習”,每一個進入德雲社的新學員,都要在他的“調教”下成為一名合格的相聲演員。

但郭德綱一定會選擇于謙,一方面是因為于謙是他的搭檔,兩個人的友情深厚,于謙的相聲水平也是有目共睹;另一方面,于謙是郭德綱的貴人,因為于謙,他才有機會拜在侯耀文的門下,也因為于謙,他的相聲水平提高了一大截。


從這兩個方面來看,于謙是最適合當於謙師父的人。

于謙收郭麒麟為徒的儀式非常隆重,除了引、保、代三師之外,石富寬先生、于謙的夫人也參加了儀式。

拜師之後,郭麒麟和于謙相處的非常融洽,用郭麒麟自己的話說就是他和師父在一起的時間,比和父親在一起的時間還要多,郭德綱、于謙是他生命中最重要的兩個男人。


而且於謙的兩個兒子也都是郭德綱的徒弟,老哥倆來了個禮尚往來。

郭德綱自踏入相聲開始,就以尊重傳統而自居,他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所以在兒子拜師的問題上,他是絲毫也不糊塗的。


於小小


郭麒麟是96年出生的,他剛出生不久,父親郭德剛因為生活上的摩擦便與前妻離了婚。那時候,也就在97年的時間段吧,郭德綱就把兒子郭麒麟交給他的爺爺奶奶帶,郭麒麟於是就和爺爺奶奶生活在天津。

而那個時候,郭德綱在95年在北京創立的德雲社才剛剛起步,發展還很艱難,因為這個時候走郭德綱創立德雲社的起步階段,於是郭德綱便獨自一人前往北京繼續闖事業,打理德雲社的事務。

後來在郭麒麟五歲的時候,郭德綱便把郭麒麟接到北京來上學,在他上初三的時候,郭麒麟便休學,他打定主意學說相聲。在那段時間,郭麒麟便在德雲四社學相聲,還拜于謙為老師學說相聲。

據郭麒麟介紹說,他至所以拜于謙老師學說相聲而不是專門和父親郭德綱學,是因為一來父親忙於德雲社的很多事情,創業階段嘛很難,也沒時間和精力專門教兒子說相聲。

還有一方面原因,據郭麒麟在訪談中表達出的意思就是,因為他的爺爺是警察,奶奶是一名教師,他們家庭的傳統家風很嚴肅,晚輩和長輩之間必須懂規矩知尊重,所以郭麒麟在父親郭德綱面前也是中規中矩,不能由著性子來。

所以郭麒麟表示他情願拜于謙老師學相聲。因為他和于謙老師在一起的時候,就顯得放鬆多了,不感到那麼有壓制了,性子上也能自由很多。再加上于謙老師人也隨和,也挺喜歡郭麒麟的聰明有教養,所以郭麒麟拜于謙老師學說相聲,也是他們雙方都樂意的事情,似乎自然就順理成章了。





影恊娛三炮


相聲屆有一個很好的傳統,就是父子之間不能成為師徒關係!

這個傳統給相聲藝術的延續有很大的作用的!

相聲早期是一門餬口的工作,同時也是一門需要口口相傳的藝術形式!

而古代時期人口基本不流動,這就造成了一個相聲演員的觀眾人群基本是有上限的,我們假設一下父子如果可以成為師徒關係,為了保住觀眾人群,父親教會了兒子之後,肯定不願意再收徒授藝了,因為飯就這麼一口,教會了其他徒弟,自己兒子就會受影響!

如果這麼延續下去,很快這門藝術就會消亡!

所以古人很有智慧的定了這個規矩!




老咪的爸爸


我是梅鶴讀書,現在我來回答這個問題!

郭麒麟拜于謙為師,首先是因為相聲行業規矩,其次於謙符合郭麒麟拜師的要求。下邊我們細說一下。

1、把孩子送出去學藝

相聲這個行業自誕生以來,就是個很苦的行業。演員學藝是個非常辛苦的事情。曲藝、戲曲都是如此。如果演員教自己家孩子,往往是捨不得打罵的,會導致孩子學不到真本事。所以許多演員都會把孩子送到科班去學習。在科班,捱打是家常便飯,所以學戲也叫打戲。比如京劇譚家,譚鑫培的兒子譚小培在小榮椿社坐科,譚小培的兒子譚富英、譚富英的兒子譚元壽在富連成坐科。久而久之,就形成了這樣的規矩,孩子要送出去學藝。現在是新社會,不會像舊社會科班那樣打罵,但是師父教徒弟怎樣嚴厲都不為過。老郭尊重傳統,這些當然明白。

2、拜師才是進入了這個行業

這一行必須拜師,有了師承關係,你才是幹這個的。郭麒麟學相聲,肯定郭德綱會教會指點,但是師承關係也一定要有。拜師的目的,一個是學藝,再一個就有了師承關係。老郭水平高,也不能收自己兒子為徒。老郭為什麼要拜侯躍文為師,道理是一樣的。不拜師,相聲家譜上就沒有你,即便是你說了一輩子,你也不是幹這個的。侯躍文拜師趙佩茹,還有侯寶林代拉師弟,馬志明拜在已故的朱闊泉門下,都是這個道理。


3、于謙堪當其任

上面說的是郭麒麟為什麼必須拜師。拜師也不是選誰都可以的,那麼為何是于謙呢?

首先,輩分合適。于謙和郭德綱平輩,這符合師承關係的基本要求。

第二,于謙藝術水平高。對於于謙的藝術,郭德綱一直是稱讚的,二人合作多年,互相之間非常瞭解。有這樣的師父,對郭麒麟學藝好處多多。

第三,有利於穩定郭、於之間的關係,有利於德雲社的發展。

所以,郭麒麟拜師是必須的,而拜師于謙也是一舉多得。歡迎留言討論。

關注梅鶴讀書,一起讀出不一樣的精彩!!


梅鶴讀書


郭麒麟拜師于謙

大眾對於這個話題一開始都不是很理解為什麼自己父親郭德綱就是一個相聲大拿,為什麼還要去拜于謙呢?

其實在相聲界有一個不成文的規定:老子不能收兒子當徒弟,師傅師傅,這個傅也代表了父的含義,比如當年德雲社鬧得不可開交“清君側”的時候,老郭對欒雲平說“苦了你,我的兒”,所以老子收兒子,兒子就成了乾兒子了,這也是一個原因。

而郭麒麟、郭安迪拜于謙為師,於小寶拜郭德綱為師,某次郭德綱在北展商演的時候調侃這事:雙方這是交換人質。

郭麒麟拜師謙哥這事,非常巧妙,一是穩定了雙方關係,二是加強了內部團結,現在郭麒麟走的路子更像于謙,在演視圈中游刃有餘,最近一段時間,郭麒麟的搭檔閻鶴祥都去說書了,為什麼?以為麒麟同志影視邀約太多了,實在沒時間說相聲了,連相聲商演都沒接。這就是拜師于謙的好處吧!

最後,老子不收兒子當徒弟,不代表不能傳授相聲的知識,所以拜師于謙對於大家來說事雙贏的事!

個人觀點,不喜莫噴!


惶恐的剪輯手


他自小就生活在這樣相聲薰陶的家庭裡,耳濡目染功底自然不會太差。拓寬自己的事業和思想寬度,也讓他在今後的發展中有更好的方向。而於謙的路更寬,人社世交更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