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22 起於地產,“折戟”光伏:資本大佬三年虧50億,負現金流達130億

近日,江蘇順風光電科技有限公司(下稱“順風光電”)於10月10日發生投資人變更,其唯一股東由順風光電控股有限公司(下稱“順風控股”)變更為亞太資源開發投資有限公司(下稱“亞太資源”)。

起於地產,“折戟”光伏:資本大佬三年虧50億,負現金流達130億


資料顯示,順風光電是無錫尚德太陽能電力有限公司(下稱“無錫尚德”)的獨資股東。另外,順風光電原股東順風控股為港股上市公司順風國際清潔能源有限公司(下稱“順風清潔能源”,股票代碼:01165.HK)的直接全資附屬公司。而此次的接盤方亞太資源控股人亦是順風清潔能源的實際控制人鄭建明。

這複雜的股權關係,簡言之就是:鄭建明將順風清潔能源下屬的順風光電、無錫尚德剝離出去,換到自己的另外一家公司亞太資源。在這背後,主要原因為順風在中國的光伏製造業務出現困境。

起於地產,“折戟”光伏:資本大佬三年虧50億,負現金流達130億


在資本和光伏圈,鄭建明都是一個神秘的存在。他起家於海南及上海房地產界。2002年,鄭建明開始到香港炒賣寫字樓,5年間以16億港元掃貨,淨賺5億港元。他最惹人注目的,則是當年不動聲色的入股國美,參與了“陳黃之爭”。

在地產與投資界遊走多年後,鄭建明轉向全力押注光伏業,從併購順風光電開始,後接連收購安徽賽維、江西賽維、海潤光伏與無錫尚德等多家光伏企業,頃刻間建立了自己龐大的“光伏帝國”。

然而,叱吒資本市場數十年的老將也會有“閃腰”的時候。如今,鄭建明的“光伏版圖”已經千瘡百孔,順風清潔能源陷入大幅虧損之中。“順風”無奈變“逆風”,鄭建明的資本騰挪術面臨考驗。

起於地產,折於光伏


“我不會輕易下注一個行業,不會在短時間內迅速決斷一項投資,我會觀察幾年甚至更久的時間,等機會到來再做佈局。”從一名經濟學者,到地產大亨再跨界到光伏,鄭建明可以對得起“跨界之王”的名號。

在職業的起點期,鄭建明擔任過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國際技術經濟研究所副研究員、《海南特區時報》副社長等職,對國家政治經濟形勢有長期深入的研究。這樣的經歷,為他以後下海經商提供了寶貴經驗。

自1993年開始,鄭建明長期遊走在上海、海南和香港的房地產市場,以敏銳的嗅覺在地產行業完成了原始資本的積累。自2002年開始的5年間,鄭建明在香港炒賣寫字樓淨賺5億港元,轟動一時。

然而,鄭建明在世人眼中真正嶄露頭角,還在於參與了2010年的國美電器“陳黃之爭”。當時很多人第一次知道,有個叫鄭建明的神秘資本大佬,在不動聲色間躋身國美的股東行列,持有約3.6億股國美股票,超過當時國美總股本的2%,甚至較國美彼時的當家人陳曉私人持股還要多。


起於地產,“折戟”光伏:資本大佬三年虧50億,負現金流達130億


遊走於地產界與投資圈的鄭建明,無時無刻不在觀察著資本的風向。在尋找到機會後迅速出擊,是鄭建明的一貫風格,2012年,喜歡抄底的他大舉出擊,殺入正處在寒冬時刻的光伏業。

2012年年底,鄭建明收購順風光電近30%的股份,成為公司第一大股東,打響進軍光伏產業的第一槍。此後的2013年,鄭建明頻繁出手,相繼兼併收購了安徽賽維、海潤光伏、無錫尚德等多家光伏企業和光伏項目,逐步覆蓋了光伏產業全產業鏈條。

至2014年,鄭建明的光伏“航母”戰鬥力便達到巔峰。當年的年報顯示,順風清潔能源總收入暴漲275%至57.45億元,與此同時公司扭虧為盈,淨利潤13.40億元。

但好景不長,2015年,順風清潔能源淨利大幅下跌至5800萬,同比下降95%。此後的3年半,順風清潔能源陷入持續虧損狀態。具體來看,2016年虧損達到最高的24億元,淨利率為負29%。2017年與2018年,公司分別虧損8.34億元、17.06億元。至2019年上半年,順風清潔能源負現金淨額達到130.14億元。

面對近3年平均每年十幾億的虧損與如今130億元的負現金流,鄭建明不得不開始進行一系列資本操作,以挽救已經處於水深火熱中的順風清潔能源。

大幅虧損,危機深重


2018年9月,順風清潔能源便宣佈,公司與亞太資源就可能按代價約47億元出售順風光電100%股權訂立不具法律約束力的諒解備忘錄。今年3月,順風清潔能源將價格降至30億元。

半年後,這一動作終於落地。對於此事,順風清潔能源解釋稱,受到美國徵收反傾銷關稅及其他貿易限制以及去年光伏5·31新政等影響,且由於市場波動,中國生產業務的利潤漸趨微薄,此外發展及維持中國生產業務需要大量資金投資,不利於財務表現。

這裡所說的“中國生產業務”,指的是在中國生產太陽能電池片、組件及電池板,主要由江蘇順風光電及其附屬公司無錫尚德等承擔。很顯然,這些業務表現不佳,這與其他如通威、隆基等製造企業良好的發展態勢形成鮮明對比。

實際上,鄭建明此次進行資本運作的主體之一無錫尚德,最近也處於輿論漩渦之中。

今年6月末,新京報曾爆出無錫尚德被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列為失信被執行人。10月初,無錫尚德終於回應了失信事宜,稱公司已委託江蘇太湖律師事務所向最高人民法院提請了再審程序,並獲得了受理;公司正在與上海市第一中級人民法院進行溝通;正在等待法院將公司從失信人名單中剔除的決定。

除了旗下企業被列為失信被執行人外,加上今年上半年虧損的2.46億元,順風清潔能源從2016年至今的3年半時間,已累計虧損近52億元。

順風清潔能源稱,本次擬將出售江蘇順風光電所獲資金,除了補充營運資金外,主要將用於清償相關債務。資金用途中,順風清潔能源對Sino Alliance Capital Ltd.債務款項中的12億港元部分,將由亞太資源承擔。

記者瞭解到,在將順風光電、無錫尚德剝離出上市公司體系的同時,順風清潔能源還在計劃出售其他資產,主要是位於中國境內的合計300兆瓦左右的太陽能電站。順風清潔能源還公告表示,還在積極考慮以其他方式來募集資金。

從大舉收購形成光伏全產業鏈條,到如今全面收縮戰線,剝離表現不佳的製造業務,鄭建明的光伏版圖已經沒了往日的光芒。在又玩起來“左手倒右手”的資本遊戲後,鄭建明的光伏困局又有何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