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5 白銀中毒:大明王朝最後77年,一個不可忽視的“死因”

公元1550年的春天,浙江巡撫朱紈

,服毒自殺了。

三年前,這名軍事才華出眾的帝國官員,被嘉靖皇帝任命為浙、閩兩省最高軍事指揮官,負責平息東南沿海的“倭寇之亂”

為官清正的朱紈,一上任就收到了各種暗示。有人許他富貴,有人許他升官,朱紈不為所動,來了個釜底抽薪,“革渡船,嚴保甲,一切禁絕私市”,把東南沿海的走私貿易壓得死死的。

當時整個帝國都知道,所謂的“倭亂”,絕大多數是亦商亦盜、以海外貿易為生的浙閩兩省人,只有極少數的日本浪人參與其中,而且這些日本人往往受僱於中國大海商。

朱紈嚴格執行帝國的海禁政策,並採取強硬的軍事措施,先後俘獲了當時最大的兩大海商集團頭目——許棟李光頭

朱紈在給朝廷報捷的奏疏中,指責浙閩兩省的世家大族與“倭寇”有勾結。

這項指控,相當於在浙江、福建沿海的豪強家族中扔下一顆炸彈。

兩省的豪門大族,立馬動用各自的官場資源,對朱紈展開反擊。浙閩籍的朝廷言官紛紛彈劾朱紈,一方面說被俘的許棟、李光頭等人都是良民,不是賊黨,更不是倭寇,要求從輕發落;另一方面說朱紈汙衊浙閩士人,惑亂視聽,請求皇帝擼掉他的軍事權力。

結果是,朱紈下令對96名被俘的“倭寇”和“海盜”,處以死刑。

這一下,浙江、福建兩省士大夫十分驚恐,再次彈劾朱紈“擅殺”——帝制時代,生殺大權必須掌握在中央特別是皇帝的手裡,朱紈擅自殺伐,給了別人彈劾他謊報軍功、僭越權力的理由。

轉瞬之間,“禁海”名臣朱紈,變成了帝國的待罪之徒。

他無限感慨地說:“去外國盜易,去中國盜難;去中國瀕海盜猶易,去中國衣冠之盜尤難。”

絕望中,朱紈喝下毒藥自殺。臨死前,他頗為無奈:

“縱天子不欲死我,閩浙人必殺我。”

這是一個時代的悲劇。一個為官清正、能力很強的官員,在死守一條落後於時代的國家政策(海禁)時,連同自己的性命,也為時代所吞噬。

朱紈死後17年,1567年,隆慶皇帝即位後順應時勢,開放了海禁。由此帶來一系列的連鎖反應,最顯著的一點是,世界上的白銀,終於源源不斷、堂而皇之地流入中國。

從此時起,到帝國覆滅,大約77年間,大明王朝迎來了它的“白銀時代”

一個帝國,生死繫於白銀。

白銀中毒:大明王朝最後77年,一個不可忽視的“死因”

1

1542年,從日本駛向中國漳州的三艘商船,在中途被俘獲,船上滿載白銀3000公斤。當時,在海上從事中日貿易的這樣的商船,大約有10—20艘,進口到中國的白銀不少於20000公斤。

而這都屬於非法的走私貿易。

嘉靖時期,聲勢浩大的“倭亂”,很大一部分誘因,是由於日本發現了產量巨大的銀礦。來自浙江、福建、廣東沿海的商船,於是不斷航行到日本九州,跟日本“以物易銀”

1544年,一艘中國商船在海上遭遇風暴,漂到朝鮮。朝鮮方面問船主,為何事而來。船主回答說:“以貿銀事往日本,為風所漂而至此。”

這說明,中國商人以獲取白銀為目的的中日海上走私貿易,已經開始了。

根據歷史學者的估算,在1540年—1644年的100年間,平均每年有75噸白銀從日本流入中國,總計有7500噸左右

需要說明的是,這僅僅是白銀進入中國的一個來源。

白銀的另一個來源,是美洲

1545年(嘉靖二十四年)和1548年(嘉靖二十七年),西班牙殖民者相繼在波託西(今屬玻利維亞)和墨西哥的薩卡特卡斯發現特大型銀礦。此後,大量低成本的美洲白銀,通過國際貿易、金融操作、走私、海盜掠奪以及戰爭賠款等多種渠道,源源不斷地注入西班牙和歐洲其他主要國家。

但是,流入歐洲的美洲白銀,最終,大部分都被裝運到了中國,用於購買中國產品。

其中一條路線是:西班牙著名的“無敵艦隊”裝載白銀,自墨西哥、巴拿馬和秘魯等地出發,經葡萄牙里斯本港和西班牙本土南部港口,繞過非洲好望角,到達印度果阿港。沿途有買有賣,有裝有卸。在果阿港又增載來自地中海和中近東市場流入印度的大量白銀,再經馬六甲運至

澳門。然後由葡萄牙人用這些白銀購買日本、印度、中東、近東、中歐和西歐各地市場所需的大宗中國貨物。

僅僅葡萄牙商船,每年自果阿港運至澳門的白銀,就有6000—30000公斤。

1571年,隆慶五年,西班牙殖民者在菲律賓馬尼拉建立殖民首府。此後,美洲白銀直接航越太平洋,運到馬尼拉,再經過貿易轉至中國,這就是著名的“馬尼拉大帆船”貿易。這條路線,成為明朝晚期美洲白銀輸入中國的主要渠道。

一項數據研究顯示,在1590年—1644年的50年間,通過美洲—菲律賓—中國這條路線流入中國的白銀總量達到4620噸。

數據表明,明朝晚期,包括日本和美洲在內的世界白銀產量,佔總額的1/3至1/2最終都流入了中國。

明朝中國因此被形容為世界白銀的“吸泵”,吸納了當時全球巨量的白銀。

沒辦法,中國製造的競爭力太強了,天下無敵。當時,整個世界都受益於中國輸出的物美價廉的商品,茶葉、瓷器、絲綢、棉布、藥材等等。而站在中國,放眼世界,其他地方能夠售予中國的貨物,卻非常有限,這就逼迫他們只能用白銀貨幣來跟中國做生意。史載,當時的外國商船來中國貿易,“所載貨物無幾,大半均屬番銀”

難怪後來的清朝皇帝會習慣性地聲稱“天朝上國,啥都不缺”,這是中國在1800年之前的三四百年一直維持大幅度貿易順差的思維慣性使然吧。

說個有意思的小例子。1637年,崇禎十年,英國東印度公司的商船首次到達中國,英國人很興奮,以為從此可以狠狠賺中國人的錢了。結果,他們連一件英國貨都賣不出去,只是拋出了8萬枚西班牙銀元,滿載中國貨而歸。

明朝對洋貨沒興趣,但為何對洋元(白銀)這麼有興趣呢?

白銀中毒:大明王朝最後77年,一個不可忽視的“死因”

2

在白銀大量流入中國之前,明朝法定的貨幣,已經崩潰了。

明朝建國後,最初的法定貨幣,也是唯一的法定貨幣是銅錢。7年後,洪武八年(1375)起,明朝發行“大明通行寶鈔”,開始了明朝的紙幣時代。

為什麼要改銅錢為紙幣?

明朝的官方說法有三點:

一是如果用銅錢鑄幣,由於銅礦缺乏,民間不得不以銅器上繳國家,這是勞民傷財;

二是當時民間已經出現了盜鑄銅錢的現象,擾亂國家貨幣秩序;

三是銅錢分量重,長距離交易、攜帶和運輸,遠遠不如紙幣方便。

道理大家都懂,但是,明朝發行紙幣,竟然沒有準備金的概念。

有多少儲量的銅錢,就發行相應數值的紙幣用於兌付,這在當代是一個基本的金融常識。而在當時,包括最早發行紙幣的宋、元兩代,基本都沒有準備金的理念,想著用紙一印錢財就滾滾來。

元朝的崩潰,一大原因就是濫發紙幣引發通貨膨脹造成的。

朱元璋只想著學宋元兩代印錢,想印多少就能印多少,多爽,但他從未想過元朝真正的死因是什麼,以為只是被自己的雄才大略打垮了而已。

不難想象,大明寶鈔從面世之日起就開始貶值。

白銀中毒:大明王朝最後77年,一個不可忽視的“死因”

大明通行寶鈔

由於發生不可控的貶值,朝廷就加大發行量,從而造成更迅速的貶值,這是一個無解的惡性循環。

洪武二十三年(1390),大明寶鈔僅僅發行了15年,鈔值已經貶到官方定價的1/4。到宣德十年(1435),大明寶鈔發行60年之時,寶鈔對白銀的市場比價,降到了1000貫抵1兩(官方定價是1貫抵1兩)。也就是說,明朝的法定貨幣在60年間,貶值千倍,形同廢紙。戶部經過調查後表示,民間交易,只用金銀,寶鈔沒人用。

面對大明寶鈔剎不住車的貶值,朝廷的應對也很奇葩:一開始是用權力,禁止民間使用銅錢、金銀交易,後來想到要回籠舊鈔,但回籠過程還想著以新鈔來搜刮社會上的白銀,導致徹底失敗。

直到大明寶鈔發行大約100年的時候,即正統至成化年間,寶鈔在民間流通中徹底絕跡。這個時間點,跟元朝的壽命(97年)差不多,但明朝沒有因此滅亡,只是多虧了朝廷的變通。

從正統到成化年間,朝廷逐步放開“銀禁”,“朝野率皆用銀”

,相當於政府被逼放棄了已經崩潰的法定貨幣,重新錨定了具有硬通貨性質的白銀,從而拯救了明朝的經濟體系。

到嘉靖末年,明朝的賦稅幾乎都是通過白銀收取,甚至國家的各項財政支出,包括軍餉、工程營建、政府採購等,也都用白銀。

這說明,在1560年代左右,雖然朝廷仍未承認白銀是法定貨幣,但在現實中,白銀已是整個帝國的第一貨幣。

白銀一旦成為明朝的首要貨幣,它的產量就變得至關重要,重要到可以影響帝國安危。但是,中國本土的白銀產量非常有限,即便明朝中後期在廣西、雲南等地加大開採力度,所產仍然遠遠不足以應付整個社會的貨幣需求。

救命稻草來自於我前文所說的海外白銀,包括日本產和美洲產白銀。

這裡有一個非常巧合的時間節點:當明朝需要大量白銀的時候,日本和美洲的銀礦剛好被發現了,大航海時代也剛好來臨了。

嘉靖時期雖然厲行海禁,其實對走私貿易禁而不止,仍有大量沿海人民以中國製造換取世界白銀。而且,浙、閩兩省人從這種海外貿易中獲利甚巨,從大海商、大海盜、地方豪強富戶,到朝中士大夫、官員,形成強大的利益共同體。

但也正是在嘉靖時期,海上走私貿易的問題,以“倭亂”之名被當成政治問題提了出來。

從嘉靖二十六年(1547)朱紈受命巡撫浙閩開始,明朝對之前睜一隻眼閉一隻眼的走私貿易進行收緊。無論是朱紈處死大海商許棟李光頭,告發浙閩士大夫勾結“倭寇”,還是後來胡宗憲誘捕縱橫東南海域、在日本叱吒風雲的大海商汪直,都是政策管制趨嚴的表現。

然而,這是一把雙刃劍。嚴禁海外貿易,相當於切斷了白銀輸入的路徑,引起浙閩兩省的內部反抗不說,光是對於明朝貨幣的供給而言,就已經造成了白銀緊缺的惡果。

所以,1567年,隆慶皇帝上臺後,帝國已經有撐不住的跡象,趕緊開放了“海禁”和“銀禁”,以寬鬆的政策,促進白銀流入。巨量的白銀,最終緩解了明朝的經濟窘迫,並促成了後來張居正的改革,增強了朝廷的財政實力,使其能夠為之後的“萬曆三大徵”買單。

如果嘉靖再活10年,或者沒有隆慶開關,繼續執行嚴苛的海禁政策,明朝能不能撐到17世紀,真的很難講。

可以說,明朝最後的命,是白銀給的。

白銀中毒:大明王朝最後77年,一個不可忽視的“死因”

3

辯證法告訴我們,任何事物都有兩面性。明朝續命依靠白銀,明朝的死,最終也因白銀而起。

稍微學過歷史的人,都知道一個很著名的論斷:中國的資本主義萌芽,產生於明朝中後期。但很多人可能不知道,資本主義萌芽,正是中國對白銀的需求和進口催生出來的。

白銀類似於當代的外匯,為了換取外匯,明朝發展出了成熟的外向型經濟,促進整個社會向著專業化、商業化,甚至跨國、跨區域的方向發展。特別是江南地區,隨著國內外對絲織品、棉布的需求,越來越多的土地從糧食作物改種桑麻等經濟作物,越來越多的人改行進入到紡織生產和貿易行業。這些地方的人民得風氣之先,遊走在海外貿易的灰色地帶,賺得盆滿缽滿,成為最先富起來的一部分人。

傳統理解的男耕女織、自給自足的自然經濟,在江南、東南沿海地區被衝擊得七零八落。

白銀大量進入中國社會,財富暴漲,也改變了當時人的金錢觀念、消費觀念以及社會關係。

我們熟知的,《金瓶梅》等情色小說在晚明的泛濫與暢銷,正是商品經濟發展到一定程度後市民閱讀情趣的產物。這引起了一些觀念保守者的警惕,他們認為,拜金主義、奢靡消費是世風日下、人心不古的表現,而歸根結底是整個社會對白銀的渴望引起的。他們呼籲大家回到明初那種純粹的自然經濟時代。

白銀中毒:大明王朝最後77年,一個不可忽視的“死因”

回去是不可能回去了。

但朝廷真正的隱憂,並不在於白銀引起的商業發展和風氣演變,而在於國家徹底失去了貨幣的控制權

早在弘治時期(1488—1505),戶部尚書丘濬就從明朝的統治需要出發,主張應該由君主壟斷貨幣權,如果朝廷放棄貨幣鑄造權,就會造成社會混亂。

我在前面說過,明朝的法定貨幣大明寶鈔,因為無限制發行而崩潰,白銀於是取代大明寶鈔成為國家的主要貨幣。但由於中國自產白銀十分有限,明朝政府無法行使白銀鑄幣和發行權。雖然很長時期內朝廷並未承認白銀的法幣地位,但實際上,國家已經默認了白銀的流通及其重要性。而政府手裡又沒有白銀貨幣,大量的進口白銀貨幣由外貿鉅商掌握,這相當於國家把金融命脈委之於商人。

以丘濬為代表的一些官員,預見到國家壟斷貨幣權的歷史,在明朝中後期結束了。國家權力,將被極大削弱。

果然,明朝晚期政府一步步向操控了進口貨幣的商人妥協,制定了一系列重商政策。著名的“一條鞭法”,就是帝國內部,政府與商人、社會相互博弈的產物。張居正曾說,“一條鞭法”乃“勢所必然,勢所必行”。順應了白銀貨幣化的趨勢,明朝國家財政收入,在“一條鞭法”全面實施後,提升了整整一倍,從國庫一年收入200萬兩白銀,飆升到400萬兩左右。

然而,一場巨大的危機悄悄降臨。

關於明朝覆滅的原因分析,我們已經寫過很多,比如氣候因素、自然災害、民變頻發、滿洲崛起、朝廷黨爭,甚至最後一任皇帝努力自救但使錯了方向等等。應該說,任何朝代的淪喪,都是綜合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而白銀,也參與了埋葬明朝的整個過程。

雖然明朝皇帝自始至終抗拒海外貿易,不到絕路不會開放海禁(隆慶開關),但事實上,基於白銀這種介質,明朝在15世紀末以後的大航海時代中,扮演了世界經貿中心的重要角色。有學者指出,在“絲(絲綢)銀(白銀)對流”的貿易中,形成了以明朝中國為中心的南海經濟共同體

明朝由此自覺或不自覺地捲入了世界經濟體系中,與寰球共冷暖。

1620年代起,歐洲市場爆發了貿易危機,西班牙等國家重商主義盛行,開始採取措施遏制白銀外流。中國商船原來每年有40多艘停泊於馬尼拉,到1629年,僅剩下6艘。貿易萎縮,輸入中國的白銀銳減。

1634年,西班牙頒佈了緊急限制貿易的徵稅令。

1639年,中國商人在馬尼拉遭到西班牙人和土著的大屠殺。

1640年,日本斷絕了與澳門的所有貿易往來。

1641年,馬六甲落入荷蘭人手中,印度果阿港與澳門的貿易線也被切斷。

流入中國的白銀總量,急劇下降。

而這一切,都發生在崇禎時期。

朝廷早已喪失貨幣控制權,常年對後金、對內亂的戰爭都需要鉅額財政,但就在這個節骨眼上,世界卻不太平,經濟危機來襲,白銀輸入的通道幾乎都斷了。這就是崇禎統治時期,朝廷一直處於缺錢狀態的深層原因。崇禎朝的悲劇,真是一半在人,一半在天

明朝政府採用的應對辦法,是加稅。從1618年至1636年,18年間,連續七次增稅以應付滿洲人的入侵和全國各地的農民起義。這些新增的稅收,從社會中抽取了大量白銀,讓處於經濟衰退期和自然災害頻發期的整個社會雪上加霜。由此觸發更多的民變和反抗,明朝逐步走入死循環。

帝國的貪官和鉅商,原來就有窖藏白銀的習慣,鉅額白銀被藏入地窖,退出流通領域,如同進入黑洞。如今,白銀緊缺,民間惶恐,也紛紛窖藏白銀自保。結果,一方面海外流入的白銀少了,另一方面國內流通的白銀也少了,造成了嚴重的銀荒

1642年,崇禎要求戶部發行5000萬貫紙鈔,每貫兌換白銀0.97兩。這是想赤裸裸地從老百姓手上搶劫白銀,時人評論說,“百姓雖愚,誰肯以一金買一紙”

1643年,安徽桐城人蔣臣赴京出任戶部主事。他經歷過家鄉民變,在日記中說,如今天赤如血,流民萬里,無外乎就是貧戶去搶富戶的白銀罷了。

一年後,明朝覆滅。死因之一,被診斷為“白銀中毒”

全文完,感謝您的耐心閱讀,順手點個“在看”

讓我知道您在看~

參考文獻:

全漢昇:《中國近代經濟史論叢》,中華書局,2011年

[德]弗蘭克:《白銀資本:重視經濟全球化中的東方》,中央編譯出版社,2008年

[美]魏斐德:《洪業:清朝開國史》,江蘇人民出版社,1992年

樊樹志:《明史講稿》,中華書局,2012年

晁中辰:《明後期白銀的大量內流及其影響》,《史學月刊》,1993年第1期

萬明:《明代白銀貨幣化:中國與世界連接的新視角》,《河北學刊》,2004年第3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