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霸王龍和棘背龍哪個厲害?

用戶7255398317838



棘背龍生活在1.12億至9700萬年前白堊紀時期的非洲。霸王龍生活在上白堊紀,大約6700萬年到6550萬年前的北美。兩者理論上是不可能相遇和戰鬥的。



棘背龍是最大的食肉恐龍,只有少數食草蜥腳類恐龍可能比棘背龍大。不同的估計顯示棘背龍的長度在12.8米到18米之間,重量在7噸到20.9噸之間。



當霸王龍在地球上時,它們是當時地球上最大的食肉恐龍之一,那時棘背龍已經滅絕了。發現的最大霸王龍標本長12.3米,臀高4米。對其的重量估計從4.5噸到7.2噸不等。



棘背龍的頭骨很長,鼻子很窄,有點像鱷魚。它的背部長出了高高的脊椎骨,這些被稱為“帆”。儘管古生物學家最初認為棘背龍用兩條腿走路,但新的研究表明它們用四條腿走路。



霸王龍是有史以來最大的陸地食肉動物之一。它有一個短而肌肉發達的脖子,一個巨大的腦袋,強壯的腿,兩條短前肢,每條前肢都有兩個爪子。它還有一條又長又重的尾巴來平衡它巨大的頭部和軀幹。



古生物學家還沒有決定棘背龍是否陸地上捕捉動物或水中吃魚,霸王龍是捕食者還是純粹的食腐動物。



自從發現以來,霸王龍一直是最受歡迎的恐龍之一。在《侏羅紀公園3》中,霸王龍和棘背龍被導演和編劇安排打架,棘背龍獲勝。


軍機處留級大學士


玩了500+小時了, 我覺得還是霸王龍厲害一點吧,但是說真的南方巨獸龍是真厲害,以前還是萌新的時候 看到一隻八級的南巨,我開上一個大佬送的190的霸王龍去打架 本以為穩贏😂誰知道根本禁不住南巨的幾口就沒了


從你的全世界丶路過i


玩了幾個月了,拿這次更新來說,同等級的棘背龍要強於霸王龍,雖然大家印象中霸王龍可能是最強的,但是現實很殘酷,我特意馴服了幾隻霸王龍,找了幾隻同等級的野生棘背龍實驗過,一隻只得上,霸王龍是打不過棘背龍的!(但是絲毫不影響霸王龍在我心目中的王者影響)棘背龍主要棲息在淺灘和河邊,喜歡抓魚吃,皮糙肉厚,攻擊還蠻高。我還注意觀察過,野生的霸王龍碰到野生的棘背龍,不會去主動招惹,方舟,生存進化裡的機制是,肉食動物,越厲害的,會主動攻擊越弱的!(除了個別叫人就上的奇葩)

但是霸王龍卻不敢主動去攻擊,這就說明一切了,雖然說棘背龍好像也很少主動攻擊霸王龍,不過戰鬥起來,霸王龍會被棘背龍追著打,前提是等級差不多的情況下!

樓主也可以親自去馴服幾隻霸王龍,去找等級差不多的野生棘背龍試試,讓他們自己打,你會發現,霸王龍會被打死!棘背龍的血量高於霸王龍!

奉上我的棘背龍和霸王龍……

望採納




成先生不驕傲行嗎


霸王龍比較厲害,但對決可能是棘背龍勝利。

在棘背龍一億4000萬年左右的年代,食肉恐龍較多,物種競爭非常激烈,肉食龍之間經常相互搶食廝殺而棘背龍可以在肉食龍中有一席之地,必須不斷經歷戰鬥,這一點上,霸王龍就稍顯遜色,在霸王龍距今6500萬年那個年代,霸王龍可以說是肉食龍的最終時代,肉食龍物種相對較少,物種競爭關係已經穩定,沒有能和霸王龍匹敵的肉食龍,所以和同體型大型肉食龍戰鬥經驗這一點,霸王龍稍顯遜色。

從外觀形態來看,棘背龍體長均為12-19米,體重上4-18噸; 霸王龍體長為11-15米,體重為9-15噸。從衝撞和正面戰鬥來看,霸王龍更佔優勢。

但是有一點很重要的是為什麼棘背龍背上會長有帆狀物呢?而且脊背上長有豐富的神經系統。有的人認為,這不僅是用來吸引異性,更多的是為了吸收陽光獲取熱量,讓血液快速升溫,趁其他恐龍行動不便時偷襲。

棘背龍的嘴可以張開75度,而霸王龍只能張開45度。從生理角度和習性判斷,霸王龍捕獵是依靠強大的咬合力一口咬住獵物,死死鉗住,一擊斃命。而棘背龍的鋸齒狀牙齒更適合快速撕咬,撕裂對手,使對手行動不便,流血重傷而亡。


棘背龍的腳掌有璞,擁有水中作戰的能力,如果兩種龍在有水的地方相遇,棘背龍勝。

在我們對兩種龍的身體數據對比中,正面對決霸王龍是佔據絕對優勢的,如果霸王龍先咬中了棘背龍的脖子,那麼勝負立下。但是通過習性判斷,棘背龍可能在霸王龍行動不便時偷襲,讓其受傷甚至死亡。

所以,如果兩種龍對決從實際情況來說,我認為棘背龍更佔優勢。


小呆資訊


這又是兩個跨越了幾千萬年物種的大PK。由於兩種恐龍都已經滅絕了,而且年代相差甚遠,我們只能從兩種動物的一些基本的數據和習性來推斷究竟誰更厲害一點。相信許多看過“侏羅紀”電影的小夥伴肯定記得棘背龍幹掉霸王龍的那一幕,說實話,那一幕刷新了我對棘背龍的認知。但是畢竟影視作品杜撰的可能性很大,因此,我們來詳細的看一下兩種動物。

▲01 霸王龍

霸王龍可以說是最為人熟知的一種恐龍了。原因很簡單,霸王龍光聽名字就很霸氣,而且它曾是陸地上最強的肉食恐龍之一,因此霸王龍又被稱為“殘暴的蜥蜴”。

霸王龍出現在距今6850萬年前白堊紀末期的北美洲。成年的霸王龍身長在12米左右,臀高在4.5米左右,頭高在6米左右,平均體重在7噸左右。在以大型恐龍為主的白堊紀,霸王龍的身長體重並不是最優秀的,但是,它卻是最強的食肉恐龍之一。原因很簡單,霸王龍有著強大的咬合力,根據霸王龍的頭骨和牙齒的化石,生物學家們推斷出,霸王龍的咬合力應該在10噸左右,是成年雄性河馬咬合力的五倍之多。這源於霸王龍平均20釐米的牙齒和強大的咬肌。

正是龐大的體型加上巨大的咬合力,讓霸王龍站在了當時北美食物鏈的最頂端。

▲02 棘背龍

棘背龍又稱棘龍,它與霸王龍一樣都是兇猛的肉食性恐龍。棘背龍生活在大約1億年前的白堊紀中期的北非。成年的棘背龍平均身長在15米左右,超過了霸王龍的體長,體重平均在15噸左右,臀高在3.5米左右。因此,棘背龍看起來更加的修長和強壯。

棘背龍的背部佈滿了扇形的長棘的,因此,又被稱為“有棘的蜥蜴”。棘背龍的牙齒相對霸王龍來說要小一些,大約平均在12釐米左右,而且棘背龍與霸王龍的頭骨長度相近(霸王龍1.5米,棘背龍1.6米),因此,相比之下,棘背龍的牙齒殺傷力比霸王龍要差一些。

從上面兩種動物的基礎數據上看,棘背龍比霸王龍要長一些,但是霸王龍的牙齒更加的細長,並且,從化石上看,棘背龍的前腳長度與後腳非常的接近,棘背龍更偏向於四腳行走,也就是說棘背龍的站立高度比霸王龍要低一些。畢竟霸王龍僅靠兩條後腿行走,已經適應了站立行走的狀態。而這種情況下,霸王龍的戰鬥力肯定是比棘背龍要強一些的。

但是,霸王龍的兩個前爪除了平衡外幾乎沒有其他的作用,在戰鬥中,更是一點也派不上用場。而棘背龍則不同,棘背龍的兩隻前爪非常的修長且鋒利,在戰鬥中,很可能給霸王龍造成傷害。

綜上,這兩種相距約3000萬年的兩種肉食性恐龍,都有各自的優勢,而且同時成年的情況下,棘背龍是比霸王龍體型要大的,這也能填補一些站立身高的差距。因此,我認為兩種成年的恐龍在戰鬥中應該是不分伯仲的。畢竟雙方都要給對方造成致命一擊的條件。

喜歡本文的小夥伴記得動動發財的小手支持一下哦。


獵奇動物社


這是個有趣的問題,我第一次看到這個場景是在電影《侏羅紀公園3》的劇情裡。兩位在恐龍時代因為生活在不同的年代且不同的大陸而永遠無法相見的霸主,卻站在了同一個擂臺上。鑑於動物世界戰爭的勝負是以身高體重力量敏捷速度為主,我不妨設想一下,兩位大佬優劣勢在哪裡。


以下數據均為成年。

霸王龍(距今約6850萬年-6500萬年的白堊紀最末期的北美):

體長:約11.5-14.7米。

身高:最高臀高5.2米左右,頭高最高近6米。

體重:平均體重約9噸,最重約15噸(15噸有多少?我找了一臺陝汽的14.8噸的自卸車)。


力量:最新數據咬合力在10噸以上(多數時候咬合力會低於峰值,特別是獵物掙扎的時候。咬合力也受咬合角度影響,咬合位置前段小於中段小於後段)。而當下咬合力的霸主尼羅鱷,目前實測的尼羅鱷最大咬力5000磅,相當於2.3噸。

想象一下,被霸王龍咬一下,就是用樓下的6-7臺小轎車,捆在一起砸到你身上的滋味。

敏捷速度:奔跑速度28-40千米/時。(也有研究表明霸王龍的體重及骨骼肌肉無法實現奔跑,只能行走,所以不可能捕獵,而是食腐)


牙齒長度:最長36釐米(含牙根)。


前爪:相比較霸王龍那龐大的身軀,前爪就顯得有些萌了,下圖是霸王龍前爪骨架和雷人手臂骨架的對比,長度和人差不多(但你別指望能和霸王龍扳手腕,它的前爪肌肉骨架發達,短小粗悍)。

霸王龍的前爪屬於退化或進化不完全的肢體,既不能撓癢癢又不能用來打架。在附身撕咬的時候,前爪會起到“固定獵物”的作用,掛個幾百斤還是沒問題的。


棘背龍:(距今約11400萬年前到6500萬年前白堊紀的北非)

體長:約12-22米。

身高:臀高2.7-4.0米左右,身高7-8米。

體重:體重4-26噸(有一隻半的霸王龍那麼重)。

力量:棘龍的嘴窄而長,因捕食的不同所以咬合力不如霸王龍。棘背龍擁有鋒利的尖牙。棘背的咬力約為1.5-3噸。(和當下尼羅鱷的最大咬合力類似)

前爪:長達1.6米,肌肉發達,具有穿透力,實用性很強。

牙齒長度:8-18釐米(含牙根)。



要知道它有多厲害,看看它的對手就能略知一二。張羅完兩位霸主的數據,我們再來看看兩位的對手。

霸王龍:作為白堊紀食物鏈頂端的巨物,北美洲的各種恐龍基本上都可以成為它的捕獵對象,沒有天敵。甚至包括阿拉莫龍,一種巨大的四足的草食性恐龍,身長可能達到28-30米,身高12米,體重約有70-80噸。當然了,單隻霸王龍要想面對成年阿拉莫龍還是要掂量掂量的。


棘背龍:很遺憾,棘背龍並沒有長相那麼血腥,和鱷魚一樣,它們可能吃魚或者捕食岸邊喝水的其他恐龍。棘龍類是唯一已知的食用魚類的大型水生恐龍。它的嘴細長更適合捕魚,而腳更像是水息鳥類的蹼足,這些都不是在陸地上獵殺獵物的食肉恐龍的特徵,因此,科學家推測棘龍是生活在水中的。棘背龍一般也不會離開岸邊太遠,近岸水域也不會有什麼天敵,和陸上食肉恐龍也不會有太多交集。



所以,兩者各有所長不是嗎?我們來看看兩位打起來是個什麼場面。


棘背龍的軀幹比霸王龍要長,體重比霸王龍要大,身高體重意味著力量優勢。動物界的搏鬥大型動物大多是取勝一方。


棘背龍臀部肌肉沒有霸王龍發達,並且後腿很短,在站立搏鬥中支撐力處於下風,加上棘背龍碩大的背帆甲,容易重心不穩而倒地。對於如此體重的巨物,搏鬥中倒地往往意味著離死亡不遠了。但與霸王龍純粹靠後足支撐不同的是,棘背龍也會四足落地。大家都知道,重心低就穩,四足落地比兩足穩。所以重心控制得如何得看兩位霸主各自發揮了。


棘背龍的前爪實用性比霸王龍要強,被這傢伙如此粗壯的利爪撓一下可吃不消,釦眼掏襠,樣樣陰招。在站立搏鬥中棘背龍也完全可以靠前爪死死固定住霸王龍。


食肉恐龍最具威脅的是牙和咬合力,而棘背龍很明顯要弱於霸王龍,很有可能棘背龍的細長嘴巴咬得霸王龍遍體鱗傷,而霸王龍抓住機會咬住棘背龍的脖子一擊必殺。當然鎖喉可不是那麼容易的事。


兩者敏捷程度都差不多,對於這樣的巨獸,敏捷已經毫無意義了。


終上所述,我認為成年棘背龍和霸王龍的搏鬥是7:3的勝率。在《侏羅紀公園3》那場驚心動魄的打鬥,最終還是棘背龍戰勝了霸王龍。當然了,根據兩位的習慣,更多的可能是棘背龍在水裡打漁,偶爾上岸換個口味走個親戚成個家。霸王龍偶爾因為追逐獵物跑到岸邊,順便踩個水玩一下再賞賞魚。兩位大佬見了也是大眼瞪小眼,各玩各的。



挺胸的炫熊貓


棘背龍的前爪可以橫掃霸王龍的兩肋,可以使霸王龍的內臟受傷,嘴巴也比霸王龍長所謂是一寸長一寸強!

但是最新研究表明霸王龍嘴裡有毒囊,牙齒上有線槽能輸送毒液,如果真是這樣任何恐龍被霸王龍咬傷都會中毒非死即殘,所以擁有5到8噸的咬合力,龐大的身體,極強的爆發力,嘴裡還有生化武器的霸王龍是最致命的殺戮機器


擬獅


在方舟手遊最近的更新來說,脊背龍還是更勝一籌,為什麼這麼說了,雖然基礎面板,霸王龍屬性更強,但是脊背龍的新tlc,可以站起來,快速站擼,在水裡有雙倍運動速度的buff,不得不說,脊背龍的作用比霸王龍範圍更大,更加適用於我們的日常使用。


愛偷蛋的小新


肯定是棘背龍,因為他的體積和攻擊力都比霸王龍高


凱因刃


脊背龍,因為脊背龍可以用爪子攻擊,讓霸王龍接近不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