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2 平陽-元底老嶺古道

元底老嶺古道,位於平陽縣水頭鎮鶴溪社區中元村元底自然村老嶺腳。“老嶺”原名“大嶺”,因明清時期其南面數百米處又新建了一條通往梅源的山路,當地民眾便把這條年代久遠的古道易名為“老嶺”,以示區別。古道始建年代已無考,但在北宋時期已見文字記載,清道光五年(1825年),當地民眾曾經集資予以重修。

平陽-元底老嶺古道


古道呈東西走向,西連鶴溪社區中元村,東接鰲江鎮梅源社區順利村外山自然村,是古時鶴溪和北港地區一帶百姓經梅源(舊稱十八都)前往瑞安和溫州的主要交通要道。古道順山勢而建,山路較平緩,路面用不規則塊石鋪徹而成,全長約3.4公里,寬0.8-1.2米,古道四周樹木蔥蘢,風景秀麗,環境優雅,兩側保存有多座古民居以及清道光五年(1825)的《勒刻捐建修嶺之資姓氏予左》石碑等。

平陽-元底老嶺古道


元底老嶺古道現在遺存的古蹟或者景觀並無多大吸引人之處,但是中元村文化底蘊深厚,人才輩出,值得一書。

平陽-元底老嶺古道


中元村地處水頭鎮鶴溪社區的中心區域,歷來是鶴溪鄉、鎮政府所在地,也是鶴溪的政治、經濟、文化中心。中元村山川毓秀,人傑地靈,早在唐末五代時期,這裡已經形成村落。元底自然村是北宋時期平陽學統的發端者陳經邦、陳經正兄弟的故鄉,在大嶺旁還殘存一處人稱“陳氏老厝基”的老宅基和較為完整的圍牆,據稱是陳氏兄弟故居遺址。

平陽-元底老嶺古道


平陽-元底老嶺古道


平陽-元底老嶺古道


過去平陽遠離中原,在很長時間都屬蠻夷之地。因慕伊洛之學,陳經邦、經正與兄弟經德、經郛四人,千里迢迢,前往太學讀書,同往洛陽受業於著名理學家程頤。兄弟四人中,以陳經邦、經正較為著名,在程氏眾多弟子中,陳經邦、經正能在《二程全書》中多次被提及,可見兄弟二人為程門弟子中之佼佼者。後學成歸來,建南雁會文書院,設講席傳授洛學,自此開永嘉學派之先聲。陳氏兄弟後被評為平陽縣十大歷史文化名人。

平陽-元底老嶺古道


平陽-元底老嶺古道


平陽-元底老嶺古道


到了當代,中元村仍然人才輩出,如著名美術史論家、博士生導師林樹中、上海交大博士生導師吳衝鋒、浙江大學博士生導師潘嗣遠、浙江大學教授蔡良驥、上海同濟大學教授蘇明揚等人,都是從中元村走出去的知名人士。

平陽-元底老嶺古道


前幾年該村還充分利用原鶴溪小學校址,興建了集文化、休閒、娛樂為一體的大型休閒文化廣場和村文化禮堂,如果你去這所文化禮堂參觀一番,便可瞭解中元村的歷史和文化的全貌。

平陽-元底老嶺古道


平陽-元底老嶺古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