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6 對不起,我要去高陵了!“高陵美食”之高陵人的“午餐”這樣吃

西安向北,關中平原腹地

有一個地方身處涇河、渭河兩岸

它是中國建縣歷史最早的縣份之一

歷史悠久,才俊輩出

唐昭慧塔、李晟碑、東渭橋遺址等都在這裡

它就是素有關中“白菜心”之稱的

——高陵

對不起,我要去高陵了!“高陵美食”之高陵人的“午餐”這樣吃

很多人知道高陵

因為這裡“涇渭分明”的自然景觀

因為這裡享譽全國的農民作家

因為這裡的名勝古蹟

……

對不起,我要去高陵了!“高陵美食”之高陵人的“午餐”這樣吃


但很少有人知道

這裡還是一個值得一吃的地方

吃遍高陵24h!


對不起,我要去高陵了!“高陵美食”之高陵人的“午餐”這樣吃


高陵人的午飯其實也可以是片饃,我們吃遍早餐再回到胖嫂這條街上的時候,看到有人騎著電動車跑來買片饃當午飯,一個人給三個人帶。

對不起,我要去高陵了!“高陵美食”之高陵人的“午餐”這樣吃

午飯時間剛好也趕上了學生放學,離得遠的孩子就在學校附近解決午飯,門口商店的麻辣燙和烤肉丸最暢銷。

城關小學和鹿苑中學在一條街上


對不起,我要去高陵了!“高陵美食”之高陵人的“午餐”這樣吃


對不起,我要去高陵了!“高陵美食”之高陵人的“午餐”這樣吃

學校門口的麻辣燙一塊錢一串

對不起,我要去高陵了!“高陵美食”之高陵人的“午餐”這樣吃


對不起,我要去高陵了!“高陵美食”之高陵人的“午餐”這樣吃

小學旁邊的烤丸子

塗上辣椒就是兒時的味道

對不起,我要去高陵了!“高陵美食”之高陵人的“午餐”這樣吃


對不起,我要去高陵了!“高陵美食”之高陵人的“午餐”這樣吃

當然除了這些,高陵還有超多美食,雖然有些比較遠,但是愛吃的高陵人從來不介意。

老磨油餅

對不起,我要去高陵了!“高陵美食”之高陵人的“午餐”這樣吃

老磨油餅在高陵是妥妥的網紅,你問別人高陵有什麼好吃的,除了片饃,第二個被推薦的多半就是老磨油餅。

對不起,我要去高陵了!“高陵美食”之高陵人的“午餐”這樣吃

(仔細看看,圖裡這些美食可都是石頭)

對不起,我要去高陵了!“高陵美食”之高陵人的“午餐”這樣吃

(我國迄今為止的地理位置最偏南的一個猛獁象真化石)

老磨油餅和高陵奇石博物館都在一起,餐廳中間就有一大塊展示品:裡面有很多石頭做的食物,栩栩如生,餐廳裡面的獨立院落還有兩個展館可以參觀奇石。

西安高陵奇石博物館

對不起,我要去高陵了!“高陵美食”之高陵人的“午餐”這樣吃


對不起,我要去高陵了!“高陵美食”之高陵人的“午餐”這樣吃

餐廳沒看夠的可以去旁邊的奇石館再看看,分六個展區,館藏化石、奇石、礦晶數萬方,常年展出千餘件。

對不起,我要去高陵了!“高陵美食”之高陵人的“午餐”這樣吃

老磨油餅離市區稍微遠一些,但是外面停的車會告訴你,遠沒什麼,誰讓它好吃呢!油餅是精選的麵粉和油做出來的,比一般的油餅要更加酥脆,上桌的時候會贈送兩碟鹹菜,配在一起剛剛好。

對不起,我要去高陵了!“高陵美食”之高陵人的“午餐”這樣吃

當然老磨油餅不只是賣油餅,整體的環境更像一個農家樂,各種陝西家常菜、特色小吃都能吃到,吃不過癮還可以點烤羊肉、烤魚嚐嚐。

☉ 桑軍路(高陵縣奇石博物館附近)

☉ 奇石博物館是3A景區,免票參觀,但需要提前1天預約。每週一閉館,週二至周天每天9:00-17:00營業。

三顧香泡饃

對不起,我要去高陵了!“高陵美食”之高陵人的“午餐”這樣吃

高陵的泡饃店基本都是西安老字號的分店,三顧香是連鎖店,因為出品比較穩定,服務也不錯,身邊的朋友說到吃泡饃都會推薦這家。

對不起,我要去高陵了!“高陵美食”之高陵人的“午餐”這樣吃

店裡的特色是水盆羊肉泡饃,做法跟西安市區的有一些不同,湯是單獨上的,自己掰好饃放在湯裡,這種吃法在澄城比較多,在這裡也沿用這種方式還比較特別。

對不起,我要去高陵了!“高陵美食”之高陵人的“午餐”這樣吃

涼菜拼盤也不錯,等餐的時候來一盤剛剛好。

☉ 文衛路延伸段黨政服務中心對面(近東雲閣小區)

和師傅罐罐餃子


對不起,我要去高陵了!“高陵美食”之高陵人的“午餐”這樣吃

找罐罐餃子店費了些波折,本來南十字有一家,去了好幾次才知道原來早都不開了,後來才知道縣門街還有一家,專門開車過來才吃到。

對不起,我要去高陵了!“高陵美食”之高陵人的“午餐”這樣吃

罐罐餃子其實就是砂鍋餃子,一份18塊,25個餃子,上桌的時候還熱氣騰騰的,餃子的個頭比較小,剛好一口一個,不過餡兒特別實在,每一個的肉餡都超大。

對不起,我要去高陵了!“高陵美食”之高陵人的“午餐”這樣吃

因為餃子個頭比較小特意問了老闆才知道,餃子都是現包的,四個阿姨每天手裡過上百個餃子,人多的時候一邊包一邊煮,一點也不馬虎。


對不起,我要去高陵了!“高陵美食”之高陵人的“午餐”這樣吃


☉ 東環城路與縣門街交叉口西北50米

椒太郎燙菜館

對不起,我要去高陵了!“高陵美食”之高陵人的“午餐”這樣吃



對不起,我要去高陵了!“高陵美食”之高陵人的“午餐”這樣吃

附近學生愛來的一家店,自選冒菜,有很多口味可以選,雖然就是一般的冒菜館子,但是很多學生畢業了還會常回去嚐嚐。

☉ 鹿苑街道東環城路444號

米線緣

對不起,我要去高陵了!“高陵美食”之高陵人的“午餐”這樣吃

在文衛路開了十四年的米線店,附近的居民都喜歡這個味道,店鋪才換了新招牌,但是裡面的佈置還是過去的。

對不起,我要去高陵了!“高陵美食”之高陵人的“午餐”這樣吃

吃法很像過橋米線,但是隻有兩個規格,13塊的和17塊的,17的多了丸子和金針菇,一般吃個13塊的就行了,上桌的時候服務員會直接幫你把配菜倒進湯裡,不用自己一樣樣的往裡加。

對不起,我要去高陵了!“高陵美食”之高陵人的“午餐”這樣吃

米線是小時候那種細米線,味道也特別像過去幹脆面的味道,雖然是麻辣的,但是什麼味道都很淡,味道真的很懷舊。

☉ 文衛路

通遠食堂狗娃豬蹄

對不起,我要去高陵了!“高陵美食”之高陵人的“午餐”這樣吃

狗娃豬蹄在高陵也很出名,但是隻有五香一種口味,有些人可能會覺得味道比較淡,不過他們的特色就是這樣,喜歡重口的可以選擇佰運烤豬蹄。

對不起,我要去高陵了!“高陵美食”之高陵人的“午餐”這樣吃

除了豬蹄,通遠食堂的陝菜也很不錯,皮凍是他家的另一個特色,自制的凍肉配上發麵做的石子饃,非常老陝風味,唯一不足的可能就是農家小院式的環境,不過我們吃的就是這口原生態啊。

☉ 通遠鎮十字東側(天主教堂對面)

自秦代高陵建縣以來,幾千年的歷史長河,高陵區文脈不斷,人才輩出。這裡早早的就開始承載人們生活所需的一切。

對不起,我要去高陵了!“高陵美食”之高陵人的“午餐”這樣吃


唐昭慧塔、李晟碑、東渭橋遺址在這裡;張誠、王傑、尚英等一大批享譽三秦、叫響全國的農民詩人和業餘劇作者從這裡走出;“人傑地靈”形容高陵,最合適不過。


對不起,我要去高陵了!“高陵美食”之高陵人的“午餐”這樣吃



當然,高陵的美食也不止這些,很多隻有高陵當地人才知道的美食都藏在他們的回憶裡,在學校小賣部吃過的零食,在文衛路上第一次請客,在南十字第一次喝酒,這些回憶只有高陵人知道。



對不起,我要去高陵了!“高陵美食”之高陵人的“午餐”這樣吃


有人說

“有食物的地方,就有說不清的悲歡離合。”

所以,

離開高陵的你,什麼時候回來看看?


對不起,我要去高陵了!“高陵美食”之高陵人的“午餐”這樣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