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2 梨園記事:馬氏五常,白眉最良

梨園記事:馬氏五常,白眉最良

馬氏五常,白眉最良

馬最良,原名馬叔良,1913年出生於上海,原籍北京,回族藝術家。他自幼聰明,8歲登臺,13歲唱正戲,少年即嶄露頭角,與李萬春、藍月春、王少樓並稱為“童伶四傑”。 在京劇界,有“南麒(麟童)北馬(連良)關外唐(韻笙),西北有個馬最良”的雅稱。

馬連良先生把馬最良看成是自己的接班人,把藝術毫無保留的全教給了他。特別是馬連良先生一些早期的劇目,比如:《安居平五路》、《要離刺慶忌》、《焚綿山》等,他不但都學會了,而且都演了。馬連良先生很有意讓他留在身邊,儘量多學幾年,同時來來二路。可是馬最良也想自己出去發展,挑班唱戲,當時在中原一帶是非常紅火的。直到現在,一些河南的老觀眾還能清楚的記得馬最良先生和馬鴻良先生(馬連良先生的另一位堂弟)。

一提起馬派,不僅僅提到馬連良先生,而且也十分推崇另外兩位馬先生。一位開封的老觀眾說,他當初看馬連良先生演《十道本》等戲,可能由於年歲的關係,一些唸白被刪除了;最良先生沒有刪,功力很強,把早期完整的臺詞念給觀眾,很賣力氣,聽著過癮。當然,這裡也存在觀眾的誤解,馬連良先生在中期、晚期,都和早期演出有變化,不少劇本都進行了昇華和精煉。但從這些老觀眾的回憶中,可以看出觀眾對馬最良先生的推崇。馬最良挑班,跑碼頭、闖市場,沒有一定本事是不行的。他們兄弟二人為了京劇“馬派”藝術,一生嘔心瀝血、忍辱負重,奮鬥到生命的最後一刻。

馬最良先生1949年在蘭州參軍,隨部隊開赴新疆,後來成立新疆生產建設兵團京劇團。馬連良先生演的戲,最良先生沒有不演的;馬連良先生晚年少演的戲,最良先生還一直在演。

梨園記事:馬氏五常,白眉最良

由於他登臺的機會很少,因此所留下的音像資料就很少。在紀念馬連良先生八十誕辰的演出中,他扮演了《龍鳳呈祥》的喬玄和《群英會·借東風》的魯肅。那次演出,雖然年事已高,又長年不上舞臺,而觀眾還是很認可的。他們哥二倆的扮相略有不同,馬連良先生更顯清秀,馬最良先生略顯粗獷。他學的是“馬派”的早期唱法,和馬連良先生晚期在細微之處還是有很多不同的。“鼓王”白登雲先生為《龍鳳呈祥》司鼓,僅前半出喬玄的個一上場和一下場,便誇讚說:“只有馬最良先生能走好鑼鼓點,他認鑼經,這很難得啊!”因為,上場的鑼經不能是“一二一”式的踩鑼鼓,要踩在節奏之中,卻不能踩在鑼面之上。要在很飄逸的過程中,在鑼鼓總體的節奏中,在情緒地上場亮相。這是用樂譜無法標清的,這是一種感覺,是演奏者和表演者互相配合中的一種藝術境界。

馬最良的父親馬崑山攻老生,由於酷愛京劇,作為票友他一度下海。京劇大師馬連良是他的堂兄。馬家幾代人都與京劇藝術結緣,生末淨醜,文武場面幾乎都有馬家藝人。馬最良在這樣的家庭環境中,飽受薰陶。 他聰明勤奮,學藝刻苦,在六七歲時,就登臺為父親配戲。一個偶然的機會,年少的馬最良作為正生替父登臺,這是他生平第一次以一個角兒的身份登臺施展才藝。父親忐忑不安,為他把場。但是,臺簾一挑,馬最良舉步亮相,稚氣全無,自始至終表演得輕鬆自如,他身段瀟灑、唱腔婉轉、白口利落,贏得了觀眾的陣陣掌聲。從此,馬最良開始走上京劇舞臺。他曾得到過潘月樵、瑞德寶、貴俊卿的指點,先後拜鮑吉祥學餘派,拜馬連良學馬派。由於和堂兄馬連良接觸機會更多,他對馬派藝術較為了解,他結合自身條件,刻苦鑽研。在堂兄馬連良的傳授和指導下,他的技藝愈發成熟。

馬最良承繼家學,博採眾長,為馬派藝術的開拓做出了自己的努力。從青年時代起,馬最良便懸牌挑班,走南闖北,開闊了視野,豐富了藝術實踐。他在京、津、滬、魯、豫、陝、甘、川、晉各地均做過出色的演出,享有盛譽。《掃松下書》是京劇舞臺上常見的劇目,馬最良演來,卻曾獲得36次喝彩,可見他的才能和創造力非同一般。馬連良看到堂弟才藝不群,為勉勵其繼續奮進,便為他更名為“最良”,並贈號“白眉”。他勤奮好學,不斷探索、藝術日臻完美。在西安,當時還流傳著馬最良虛心向秦腔和其他兄弟劇種學習的佳話。由於他不斷汲取各家之長,深得馬派精髓,所以馳名西北,蜚聲藝壇。馬連良在北京和李萬春同班時的上海友人、著名書法家步林屋還曾贈他寫有“馬氏五常,白眉最良”的橫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