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2 連柬埔寨都差點統一的中南半島,為何至今難以統一?

連柬埔寨都差點統一的中南半島,為何至今難以統一?

NO.140

曲墨封/文

在暹羅人狂潮般進攻下倖存下來的柬埔寨王國,只能龜縮在洞裡薩湖、湄公河一帶的水網中苟延殘喘。

連柬埔寨都差點統一的中南半島,為何至今難以統一?

不相為謀

校/一條人文主義狗 畫/捕風者 圖/地緣谷

連柬埔寨都差點統一的中南半島,為何至今難以統一?

古代為什麼沒有國家能夠統一中南半島?想必許多朋友都有這個疑問。那麼這個問題的關鍵,當是延續千年且接近統一中南半島的高棉帝國,為何以土崩瓦解告終?而其它國家對此的努力,為何也不盡人意?

連柬埔寨都差點統一的中南半島,為何至今難以統一?

今天的中南半島國家

柬埔寨—高棉,接近統一後崩潰

當今的蕞爾小國柬埔寨,前身竟然是龐大的高棉帝國,一度佔有今柬埔寨全部、泰國及老撾大部、越南及緬甸南部,實在令人震驚。高棉帝國都城在吳哥的時期最為輝煌,被稱作吳哥王朝。吳哥王朝對中南半島

幾乎所有國家都產生了重大影響,該國也奠定了中南半島諸國的文字基礎和宗教基礎。


連柬埔寨都差點統一的中南半島,為何至今難以統一?

吳哥王朝的前身是扶南和真臘。

扶南由高棉人建立,高棉人屬於孟高棉語民族。傳統的看法認為高棉人來自南亞,但最近的研究顯示出孟高棉語民族很可能是由

中國西南部的濮人遷徙而來後,與當地土著混血而成。

連柬埔寨都差點統一的中南半島,為何至今難以統一?

高棉人

扶南屬國眾多,後來同屬高棉人建立的屬國真臘崛起,將其取代。真臘一度分裂為水陸兩真臘,大致相當於當代的老撾與柬埔寨,在重新統一後開始稱作吳哥王朝。

連柬埔寨都差點統一的中南半島,為何至今難以統一?

由此可見,無論是扶南還是真臘,統治都是非常鬆散的。

中南半島的地形是一個封閉的結構,龐大的山地和高原隔絕了其與東亞和南亞次大陸之間的聯繫。

連柬埔寨都差點統一的中南半島,為何至今難以統一?

撣邦高原

東部的沿海平原地區(即交趾和占城)受到中國傳來的先進文化技術影響相對略多,但西面的緬甸、南面的泰國、老撾、柬埔寨,很長時間內處於閉塞的狀態,技術落後,人口分散,也沒有完善的政治體制。

連柬埔寨都差點統一的中南半島,為何至今難以統一?

中南半島地形

公元8世紀末葉,分裂為水真臘和陸真臘的真臘王國竟然被爪哇島的夏連特拉王朝所征服,成為其附庸。雖然此時真臘正處於內亂的虛弱時期,但這也足以證明真臘王國在技術文化上的落後性。

夏連特拉王朝後來與蘇門答臘島與馬來半島的室利佛逝王國合併,在漢文史料中稱為三佛齊王國。同期真臘也重獲獨立並進入吳哥王朝時代,開啟了室利佛逝和高棉帝國的爭霸史。

連柬埔寨都差點統一的中南半島,為何至今難以統一?

落後的高棉人得以崛起,終究還是依靠來自南亞的影響。重視海權的南印度強國朱羅王國派遣強大的海軍經略東南亞,與三佛齊王國爭戰。然而朱羅國缺乏將龐大陸軍投送到東南亞的能力,於是開始扶持高棉帝國作為陸地上的盟友

連柬埔寨都差點統一的中南半島,為何至今難以統一?

連柬埔寨都差點統一的中南半島,為何至今難以統一?

海戰

本就受印度文化一定影響的高棉帝國在朱羅王國的幫助下,經濟文化技術快速發展,也藉助印度教建立神權統治,強化了君主的權威,提高了對各區域、部族的控制力和動員率。

遭受水陸夾擊的三佛齊王國當然並非對手,經過長時間的爭戰,不得不向朱羅人屈辱求和

。但在朱羅王國鞭長莫及的中南半島,霸權則被作為盟友的高棉人攫取。

連柬埔寨都差點統一的中南半島,為何至今難以統一?

吳哥王朝擁有龐大的軍隊,他們擁有數百頭戰象,對不服從帝國威權的邦國和部落進行征伐,以擴大帝國的控制範圍。

連柬埔寨都差點統一的中南半島,為何至今難以統一?

吳哥城是帝國的中心,周圍有上千座廟宇,有大規模的灌溉系統;名列世界人類文明七大奇景之一的吳哥窟,是吳哥王朝最偉大的建設。

連柬埔寨都差點統一的中南半島,為何至今難以統一?

吳哥窟

但我們也能看出,吳哥王朝基於神權統治建立的帝國,遠不如以王權為基礎,通過君權神授來強化的東亞君主制來得穩固。不僅在帝國中樞政變不絕,周邊地區也因大量人力物力被都城吳哥消耗,得到的回饋卻少,而往往揭竿而起。

南亞式政治的弊端於斯顯現,消耗大量資源的宗教建築,雖然能提高吳哥城的威懾力,但並不能促進地方經濟的發展。帝國的核心只知索取,一味吸血而沒有成體系的反饋機制,這既不利於集權也不利於族群同化

連柬埔寨都差點統一的中南半島,為何至今難以統一?

吳哥城中的佛像

高棉帝國的疆域不斷髮生漲縮,往往每更換一次君主就不得不重新鎮壓地方的分離傾向。僅僅是作為核心的今柬埔寨地區就爭亂不斷,而西面的暹羅人的反抗就更為激烈。

高棉人和暹羅人血緣雖近,但畢竟不是同一民族。比起高棉人,暹羅人有更多中南半島土著血統,文化習俗也都有一定差異。他們受到帝國的壓迫更多,反抗意志也非常堅決。

連柬埔寨都差點統一的中南半島,為何至今難以統一?

高棉人和暹羅人

擁有更先進組織和裝備的高棉人一次次將數量眾多的暹羅人的起義鎮壓下去。無謂的血流淌直到13世紀中葉,暹羅人終於取得了反抗的勝利,在湄南河流域驅逐了高棉帝國的勢力,建立了自己的國家。

這是因為自雲南遷移而來的傣族與暹羅人融合,帶來了來自雲南大地的先進文化技術,提升了暹羅人的組織水平和作戰能力。從此之後暹羅人開始以泰族自稱,信仰佛教以對抗高棉的印度教信仰,不斷侵蝕國勢越來越弱的高棉帝國之領土。

連柬埔寨都差點統一的中南半島,為何至今難以統一?

立佛像

高棉帝國內部,人民也越來越厭倦於為神權服務。太多資金被用於建造奇觀而非提升人民的生活水平,這樣的統治延續數百年本身已經是一個奇蹟。很顯然,高棉帝國的統治不可能整合紛亂的中南半島,崩潰是早晚的事情。

隨著暹羅人在一個又一個地區取得民族獨立,曾經興旺的吳哥王朝失去了許多富饒的地區,步入衰落。1431年暹羅軍隊攻陷吳哥,帝國滅亡,吳哥王城從此湮沒在叢林之中。在暹羅人狂潮般進攻下倖存下來的柬埔寨王國,只能龜縮在洞裡薩湖、湄公河一帶的水網中苟延殘喘。

連柬埔寨都差點統一的中南半島,為何至今難以統一?

連柬埔寨都差點統一的中南半島,為何至今難以統一?

攻陷吳哥

緬甸—東籲,泰緬難相融

如果不考慮南面艱難地試圖吞併占城,北面則與中原王朝互相攻戰的交趾的話,中南半島此後進入了緬甸和泰國兩強爭霸的時代。其中緬甸東籲王朝一度吞併了泰國,佔據了大半個中南半島,那麼其統治為何無法延續呢?

連柬埔寨都差點統一的中南半島,為何至今難以統一?

我們需要指出的是,在緬甸泰國兩強爭霸的時期,緬人和泰人的構建已經較為完善。而緬、泰兩族都是人口眾多的大族,緬人事實上不可能對泰國完成吞併。

連柬埔寨都差點統一的中南半島,為何至今難以統一?

泰緬人口密集區

在東籲王朝雄主莽應龍的時代,緬甸東籲王朝看似吞併了泰國北部的蘭納王國和中南部的阿瑜陀耶王朝。但緬甸根本沒能力消化泰國,只是將其納為屬國,扶持傀儡國王而統治。


連柬埔寨都差點統一的中南半島,為何至今難以統一?

莽應龍


考慮到兩國體量接近,這樣的統治根本不可能長久。因此東籲王朝對泰國的統治很快被著名的黑王子納黎萱推翻。後來緬甸貢榜王朝又一次征服了泰國並仍試圖建立代理人統治,但被華人鄭信推翻,建立吞武裡王朝。

連柬埔寨都差點統一的中南半島,為何至今難以統一?

也就是說,無論是緬甸東籲王朝,還是隨後的緬甸貢榜王朝,其在中南半島建立的霸權堅實程度甚至

遠遠比不上當初的柬埔寨吳哥王朝,迅速瓦解也只是天經地義的事情。

實際上,對於泰國北部的小國蘭納王國,緬甸在征服之之後,都無力對其實施直接統治,而是而是貶其君主陶梅古為副王(Uparaja),保留其統治者地位,同時派軍隊駐紮,勒派貢賦。此後蘭納王國在緬甸和泰國之間來回轉手爭奪,最終成為泰國一部分,在1892年才被泰國消化,足可見在中南半島民族界限較為清晰之後,消化一個地區的難度之大。

連柬埔寨都差點統一的中南半島,為何至今難以統一?

當然,雄峻的丹那沙林山脈沿著緬泰兩國交界處延伸,分隔開這兩片中南半島肥沃的平原,也是緬泰兩國難以被合二為一的關鍵。丹那沙林山脈不是單獨的一條山脈,而是包括幾條南北縱列的山脊。層層疊疊的山脈、谷地和高原,阻礙了兩國之間的政治影響和文化融合。

連柬埔寨都差點統一的中南半島,為何至今難以統一?

交趾,被小國牽制

最後,我們將目光投向中南半島最東部的交趾,以及最後被交趾吞併的占城王國。

交趾素有小中華之稱,受到中國文化、制度、技術的影響最多,於古代在中南半島上經濟發達、國力強盛,卻陷入和南面占城王國的數百年鏖戰,不僅難以吞併對方,也因此被牽制無法向中南半島深處擴張。

連柬埔寨都差點統一的中南半島,為何至今難以統一?

不過我們看交趾的地形,就知道交趾攻打占城的艱難。


長山山脈由西北向東南延伸,是湄公河與南海水系的分水嶺。其東坡陡峻,不利於交趾向西進攻,因此交趾想要向中南半島腹地擴張,就不得不拿下占城,然而占城並不好對付。

連柬埔寨都差點統一的中南半島,為何至今難以統一?

一方面,長山山脈在南面反而膨脹出昆嵩(Kontum)與多樂(Dac Lac)高原,占城軍隊能依託高地進行一層又一層的防禦,令交趾向南擴張變得越發困難。因此歷史上交趾南擴到佔全紅河沖積平原之後,就與占城陷入了長時間的僵局。

連柬埔寨都差點統一的中南半島,為何至今難以統一?

長山山脈

另一方面,占城並不弱。長期與擁有先進技術和優勢國力的交趾交戰,令占城形成了很強烈的危機意識。在交趾尚未從中原王朝分裂出來時,占城就和中原王朝數度交戰,後來更是傾力學習來自交趾甚至中原王朝的先進制度技術,以對抗交趾的強勢壓力。

占城擁有的平原面積雖然比交趾為小,但更加偏南,氣候更適於農業,且擁有高產、早熟、耐旱的占城稻,糧食生產也很可觀。

連柬埔寨都差點統一的中南半島,為何至今難以統一?

占城還與真臘因湄公河流域的爭奪而交戰,多次取得勝利。1177年,占城國王闍耶因陀羅跋摩四世在宋朝商人的幫助下建立了騎射手軍隊,通過斬首行動式的突襲攻佔吳哥,殺死真臘國王特里布婆那迭多跋摩,足見占城的實力並不可小覷。14世紀,占城國王制蓬峨還趁著越南陳朝衰弱的時期,大肆攻掠越南,一度擊斃安南國君陳睿宗。

連柬埔寨都差點統一的中南半島,為何至今難以統一?

連柬埔寨都差點統一的中南半島,為何至今難以統一?

另外,交趾信仰佛教的同時,屬於東亞儒家文化圈,與信仰印度教的占城有很大的隔閡,這也增大了越南征服占城的難度。雖然越南總體上對占城保持壓制,但完成吞併卻花費了500年以上的時間。交趾與占城的互相牽制,令這兩個國家都無力經略中南半島內地。

連柬埔寨都差點統一的中南半島,為何至今難以統一?

千百年來中南半島始終保持著分裂的態勢,沒有一個國家能將其統一。包括高棉在內的各國的統一嘗試都以失敗告終,由此告訴我們,在地形分隔破碎,文化對立,以及政治體制的落後的中南半島,實現統一併非易事。


孟高棉語民族的起源及其與古代濮人的關係 . 何平

試論宋代占城稻在我國的推廣與影響 . 谷躍東

越南史略 . 陳仲金

* 本文由作者提供,不代表地緣谷立場

連柬埔寨都差點統一的中南半島,為何至今難以統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