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今年水果大豐收,可有的果農卻叫苦連天,愁雲滿雲,為什麼?

付伯平V滿江紅


大豐收沒有賣到好價錢。雖然今年豐收了,但是收入沒有提高,反而下降了。



比如眉縣獼猴桃,今年獲得大面積豐收,可是絕大多數果農價錢賣不上去。去年徐香獼猴桃80到120每斤價格3.10元左右,今年才賣2.20元左右;紅陽獼猴桃去年60到100每斤10元左右,今年才賣6元左右。農民收入大幅度降低。現在的獼猴桃種植每畝成本達3000多元,徐香獼猴桃按畝產5000斤計算,每斤成本達到0.70元。如果作務稍有差錯,每斤成本高達1.00元,果農有什麼利潤可賺。這就是果農怎麼高興不起來,反而叫苦連天,愁雲滿面。

探究其原因,我認為主要有這麼幾個方面:

水果種植面積擴大,產大於銷。

還以獼猴桃為例,前幾年,陝西的獼猴桃主產區是西安市周至縣、寶雞市眉縣、咸陽市武功縣。隨著這幾年獼猴桃的脫銷,價格穩定。其它地區也開始大面積種植獼猴桃,比如漢中地區、渭南地區,周至、眉縣附近的縣,獼猴桃面積擴大了近一倍。今年逐步進入豐產期,產量大幅度增加,衝擊著獼猴桃市場,導致價格大跌,果農銷售不暢。

作務技術粗放,國內水果進入不了中、高端市場。

現在,農村水果種植是以家庭為單位分散經營,施肥、澆地、各類技術熟練不一,種植的水果口感不同。再加之新產品,研發較慢,更新換代慢,難以抗衡外國水果。我國的高端水果主要來白新西蘭、智利、美國等。再加之水果加工企業不足,水果消化渠道不暢,導致果農水果脫手慢,價格低。

市場發展奇型,產、銷不能見面。

目前,我國水果的主銷區是城市,可是有些城市設置不少水果准入門檻,有些地方直接取締了農產品市場,使親民水果不能同廣大銷費者見面。一些大型連鎖起市全是高價進口水果,一般銷費者吃不起。這就出現了一個怪圈,果農種的親民水果進不了城,銷不出去,城市平民階層因水果價高吃不起。

希望各級政府,積極興建城市農產品交易市場,提高農副產品自銷率,真正豐富城鄉物質生活。


渭水河畔


我特別榮幸可以回答您提出的關於【水果大豐收,可有的果農卻叫苦連天,愁雲滿雲,為什麼?】首先我先自我介紹一下,我生長在最美鄉村,蘋果種植基地陝西鳳翔。經歷過幾次蘋果種植的幾次大的變革【我們村為例】,聽我父母說那時候我們家種了兩畝蘋果果樹,記憶要追溯到1995-1999年,那幾年蘋果🍎價格特別便宜,根本就不夠本錢,種植蘋果🍎的盆友們也都知道,要有好的收成,一方面,看天,【風調雨順,而且還是蘋果大年】另一方面也是最重要的,聽我父母講,種植都是憑經驗,也沒有科學種植的那種理念,而且品種也不好,不論是果面,色澤,果頭,都不是很好,而且病蟲害特別糟糕,那個時期沒有特別有效的防治藥物。而且不及時除草,就會雜草叢生,裡邊還會有一些小動物比如:特別害怕😨的🐍蛇,蛤蟆等等。割草的時候還要注意自身安全;入不敷出父母在果齡8年左右的時候給砍了【那段時期我們村好多戶都把果樹砍了應該有三分之二聽父母說】。一晃就到了我上初中,家裡又重新種植蘋果樹,我們當地政府扶持蘋果種植,當時我父親在我們當地果庫上班,接觸這方面多,插播我們村【我們那邊經濟作物主要是小麥,玉米,還有辣椒,但這些經濟效益還是不太好】而且政府補貼,一顆樹苗一塊錢,我們當地農業相關部門發放,也就是新品種矮枝,短枝,果樹長不大,而且果樹抵抗能力強,蘋果🍎品質特別好,色澤,通紅,果個大,果面好,而且3年就可以開始慢慢掛果。。時間拉回到最近這幾年,14年左右的時候,客商在田間地頭收購價基本都在3.5元左右,而且客商特別多,特別好賣,2018年早春,凍害蘋果花全都沒了,收成也就不言而喻了,今年,我給我爸媽打電話聽他們說,客商挺少了,而且收購價也就兩塊多錢,【人工費比如:春季摘蘋果花,套袋,拆袋,,肥料,打農藥,袋子成本等等,費用一年比一年高。】雖然今年收成好,但依舊是賣不上價格,投入和產出不成比例,所以我說作為農民種植戶的我來說,並沒有什麼好開心的。有點失落感。辛辛苦老天吃飯一年,收入依舊希望相關部門多多宣傳😊😊!希望您能夠採納,謝謝😁😁

城市人蘋果🍎貴的要死,果農買不上價錢💰,我們先採摘精品10斤裝蘋果🍎發快遞一箱60元,西安超市都已經買到10塊錢了,而且果子不是特別好。





三農盼盼


今年水果大豐收,有的果農卻愁容滿面,為什麼?

大豐收對大部分果農肯定不是好事,因為商品的價格是由市場的供求關係決定的:供過於求降價,供不應求漲價 ,供需平衡,價格相對穩定。所以“豐收喜悅後,憑添萬分愁!”相反,如果很多地方因災害減產對部分果農反而是好事,今年豬價就是活生生的例子,現在有存欄肥豬的利潤是非州豬瘟前的三倍左右。

那麼,是不是就沒有應對措施呢?

個人認為可以從以下幾方面應對。

一、品質第一,樹立自己的品牌。

1、要選口感好,有特色、客戶喜歡的品種種植;2、縣或者鄉鎮要統一一個品牌,便於營銷宣傳 。有了品牌才有與眾不同的身份,才能讓消費者瞭解、記住你的水果、併購買消費 ,品質一樣,為什麼有的進超市價格就翻倍,就是這個原因。

二、加強營銷宣傳。

有了品牌要想讓更多人瞭解、關注就只有營銷宣傳了。營銷宣傳可以分幾步走:一是先主攻本鎮、縣、省,就近消售。如主動與大型超市、連鎖店聯繫 ,通過果品品嚐會等形式實地宣傳;也可通過網紅用抖音等新媒體對公司進行營銷宣傳;二是建立自己的營銷團隊,培養自己的網紅,通過各種平臺對公司種植流程進行宣傳,向外省拓展知名度。當然宣傳要用最少的費用取得最大的效果,要量力而行。

三、與知名飲料企業建立聯繫,提供高品質、穩定的貨源,合作共贏。

四 、搭建電商平臺 ,為全國消費者提供優質的果品。

只要果品品質好,通過以上措施,應該能解決你的銷售問題。不當之處,歡迎指正!



微觀悟生活


今年水果價格確實低迷,葡萄我知道的多些,其他水果我也懂得不多,就講講葡萄價格吧。

1.葡萄總面積不少,都豐產的話平均到14億人身上,人均也就四十幾斤,扣掉部分釀酒品種,算下來每個月吃不了多少葡萄,要命的是集中在九月十月上市的多,這就造成短期內供大於求,價格低迷也就很正常了。

2.冷庫存儲可以延長銷售期,慢慢的供應市場,所以這幾年冷庫新上了不少,冷庫的收購讓部分耐存儲的葡萄價格上漲,緩解了集中上市的壓力,可這幾年冷庫的建設速度比不上葡萄種植面積增加的速度,所以價格就下來了。

3.去年冷庫存儲葡萄在前期基本都賠錢,過年後價格才長起來,所以收購商今年收貨都特別小心,對質量的要求特別高,總體的收購慾望卻不高。

4.果農的期望值很高,對市場預期不足,對自己的葡萄缺少準確的定位,又不能夠沒有足夠的技術和耐心做精品果。只是在家裡等收購商,找關係銷售。這讓銷售變得很被動。

解決目前葡萄銷售窘境需要多方努力,果農方面有如下事情可做:

1.做促早或者延遲,錯開上市期,避免千軍萬馬果獨木橋的競爭。

2.提升質量做精品,至少比別人賣的快些。

3.有條件的拓寬銷售渠道,變被動為主動,通過網絡直面市民銷售。

這些看似老生常談甚至是廢話的東西其實是最管用的,其他的方法確實有,而且很有效,但可複製性不強。


一起葡萄


從產量來看今年水果可以說是個豐收年,但是豐收並不代表增收,很多水果都出現了價格低或者滯銷現象,讓果農損失嚴重,別說賺錢了就連成本都很難收回,給果農帶來巨大傷害。




對於水果價格低迷或滯銷現象,近幾年屢見不鮮,並不是什麼新鮮事了,我們也經常聽到桃子滯銷、西瓜滯銷、蘋果滯銷、葡萄滯銷等現象,可以說見怪不怪了,為什麼會價格低迷或滯銷,導致果賤傷農,讓果農叫苦連天呢?

首先,就是盲目跟風種植,導致水果產量大增,使市場供求關發生變化,出現供大於求的局面,致使水果價格下滑,甚至出現滯銷現象。

其中今年桃子價格低迷滯銷,主要原因就是盲目跟風種植,導致產量巨增而產生的,受前幾年桃子價格高漲的影響,很多果農選擇伐掉其它水果種植桃子,我們這裡就有很多果農砍掉蘋果樹而改種了桃樹,導致今年桃子產量巨增,滿大街都是桃子,從而導致其價格一路下滑,讓果農損失嚴重。

其次,就是水果品質不好影響了其價格,一味地追求種植,而忽視了管理技術的掌握,導致水果品質有所下降,很多人並沒有水果種植經驗,只看到水果種植賺錢,就由糧食種植改為了水果種植,缺乏管理經驗技術,導致水果品質下降,從而影響到價格,這也是優質產區價格堅挺,而低質產區價格差切難銷售的原因之一。




第三,品種選擇不合適,產業發展佈局不合理,由於缺乏經驗盲目跟風,在品種選擇上,沒能根據實際情況選擇適合當地的品種,並且種植品種單一,儲藏性差,還有就是品質差不說還集中上市,造成其價格下滑和滯銷現象。

第四,果農市場銷售渠道少,只能依靠收購商收購,一但市場批發銷售慢,價格低,就直接影響其果農收入,出現果賤傷農現象,我們應不斷開發銷售渠道,例如電商、採摘、認領種植等銷售模式,增加其銷售量,提高其價格,增加果農收入。



現在農產品價格低迷和滯銷問題越來越突出,其主要原因就是盲目跟風種植,導致產量巨增而引起的,我們應該根據實際情況,選擇合適的農產品種植,不斷提升其品質,打造自己的品牌,真正實現增產增收,從根源解決果賤傷農、菜賤傷農等現象。

以上為果農果緣個人觀點,不足之處,請多多指教。

果農果緣




憂的是下半年水果的價格出現了大跌的態勢,好多水果出現了滯銷的狀況!比如甘肅省的李子,現在的蘋果滯銷現象,好多地方的蘋果價格比去年每斤下跌了1―2元錢。目前70以下的蘋果價格平均在0.7―1元/斤之間,對於75左右的蘋果在1.7元/斤左右,出現了滯銷。但對於85左右的蘋果價格大約在3元/斤,目前供不應求,屬於非常暢銷的一種優質蘋果。



為什麼今年水果的價格出現了大豐收,可果農卻叫苦連天呢?主要是今年水果出現了價格大幅度地下跌,市場上的水果供過於求,造成了水果價格地下跌,從而導致滯銷。今年水果大豐收主要是清明節前後沒有出現倒春寒的現象,溫度非常的溫暖,果樹開花坐果率比較高。加上今年上半年水果價格比較高,使得果農加大了對果樹投資以及果園的管理,這也造成今年水果出現了豐收的現象。



根據有關進口部門消息,我國大量進口水果也使得我國水果出現價格大幅度下跌的另一個原因。上半年我國水果進口量達到了413萬噸,與世界61個農業水果生產國簽訂了水果的進口項目,今年上半年水果的進口總量比去年同期進口量增加了33%,畢竟水果具有替代性,所以造成今年我國水果消費量大幅度減少的一個主要原因,下半年水果的進口量將進一步地增加。



總之,今年我國水果獲得了大豐收,果農卻出現了愁眉不展的現象,主要是因為:水果市場的供應量充足,導致了水果的價格大幅度地下降,甚至水果的主產區域出現了滯銷的行情,使得果農出現了虧損;特別是今年上半年水果價格又居高不下,造成了水果的投資力度加大;再就是今年水果的進口量大幅度地增加,替代了我國水果的消費量,也影響了我國水果的價格。


三農一姐


物以稀為貴,去年蘋果減產反而價格高,今年雨水多,沒有自然災害的打擊,各個地方的果子都比較好,老闆們有了更多的選擇,哪裡便宜去哪裡。種植的地方也越來越多,蘋果種類也多了選擇餘地多


巴黎鐵塔下的浪漫1




今年蘋果產量比去年好,但是質量相對來說比較差,因此許多果農為銷售蘋果發愁。我們這裡的雙節前紅富士蘋果銷售,已經基本上結束了。現在果農正在處理剩下的下撿蘋果和殘次蘋果,銷售秦冠蘋果。

對於題主提出的這個問題,衛農想結合我們這裡果農銷售蘋果的情況,談一點自己的看法。蘋果大豐收,按理來說果農應該高興才對,可是有些果農卻叫苦連天,愁雲滿面,為什麼呢?衛農以為主要原因有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蘋果非適生區,也有人叫次生區的果農,心裡比較焦急。因為蘋果種出來了,由於當地沒有銷售市場,也沒有客商來上門收購,看著一天天成熟的蘋果,無法進行銷售,因此愁雲滿面。

二是雖然是在蘋果適生區的,但是果園管理比較粗放,施肥澆水不合理,或者大水大肥,偏施氮肥,果園以及樹冠密閉,導致蘋果質量比較差,或者急功近利,摘袋過早,蘋果退青變白不徹底,著色不太好、返青果、青頭果比較多。客商看不上貨,不願意收購的。



三是不能正確對待自己,前期要價比較高,坐失商機的果農。有些果農認不清形勢,自認為自己的蘋果質量比較好,在開始蘋果價格比較高的時候,還想抬高價,不願意順價銷售。結果蘋果價格出現了節節下滑,心裡接受不了,只能叫苦連天。

四是銷售渠道單一的果農。現在農村裡做務蘋果樹的人,基本上都是年齡比較大的人,除過兢兢業業做務蘋果樹以外,大多數人信息比較閉塞,沒有什麼銷售手段,蘋果生產出來後,就只有等著客商上門收購了。像今年蘋果價格低,客商少,眼看著蘋果賣不出去,卻束手無策,乾著急沒辦法。



總之,人常說好貨不愁賣,蘋果也一樣,任何時候都是優果優價的。發愁著急的都是蘋果質量不太好的,或者缺乏銷售手段的人。因此,既然種植蘋果樹,就要下功夫規範化的做務管理,科學施肥澆水,防治病蟲害,生產出高端優質蘋果來。同時還要跟上形勢發展的步伐,多渠道銷售蘋果才行。就是不但要能種出優質蘋果,還要把蘋果能銷售出去才行。

以上是衛農個人觀點,僅供參考,歡迎批評指正。


衛農老頭


從產量來看今年水果可以說是個豐收年,但是豐收並不代表增收,很多水果都出現了價格低或者滯銷現象,讓果農損失嚴重,別說賺錢了就連成本都很難收回,給果農帶來巨大傷害。

果農關於農產品的信息閉塞。部分地區盲目擴大果樹種植面積,供需失衡,供過於求。供需雙方聯繫渠道不暢,中間環節多,流通費用大,終端銷售價格高,影響水果銷售。生產成本提高,倒逼銷售價格提高。主要是果樹管理人工成本提高。


蘭心若素


我們家以前種過橙子,香蕉,荔枝。之前農村非常落後,路面沒硬化,四個輪的走不了,兩個輪的推著走。果園成熟豐收時幾分歡喜幾分愁。那時橙子豐收要不沒人來收購找不到銷路,要么價格比別低,又因不知道什麼保鮮,水果壞得很快,像荔枝豐收時,價格太低,寧願爛在樹上也沒人去收。現在好了路通了,網絡發達,農產品貨源供不應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