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4 【文化百科】河套八大幹渠(一)

【文化百科】河套八大幹渠(一)

唐以後,由於戰亂,漢、唐渠道漸次荒廢,河套地區成為北方少數民族的遊牧之地,自清乾隆以來,陝西、山西貧民進入河套地區,租種蒙地,引水種田,頗得其利。

清道光、咸豐年間,清政府特旨修改康熙禁墾令,實行“蒙利漢租,漢利蒙地”遂外地來套墾殖開渠灌田日盛,先後開挖了八大幹渠。八大幹渠中由王同春獨資開挖的有3道,由他改建擴建的有2道,八大幹渠分別為:永濟渠、剛濟渠、通濟渠、長濟渠、塔布渠、義和渠、沙河渠、豐濟渠。

【文化百科】河套八大幹渠(一)

永 濟 渠

【文化百科】河套八大幹渠(一)

該渠開挖最早(原名纏金渠,在今巴彥淖爾市境內),於清道光五年(1825)由地商甄玉開挖,後經王同春擴建。其渠南至黃河,東北至補隆淖爾,有長約70公里的大渠4道,東渠、中渠、西渠3道,咸豐年間每年灌地三四千頃,收糧數十萬石。至清同治初年(1862),除原有的48家商號外,又有協成、祥太魁商號等8家加入,繼續聯合開挖整修纏金渠,開地開渠頗呈欣欣向榮之勢,被稱為纏金渠的“全盛時代”。

清同治末年(1874),西北迴民起義失敗,馬化龍殘部有一支巨頭21戶及下屬數百家逃到今巴彥淖爾市北部狼山下,到處搶劫運糧船隻,致農事和渠工均有荒廢。迨左宗堂部鎮壓回民起義迴歸途中,留兵駐纏金界和狼山口子,就食於永濟渠。“不三年悉索糧賦,蒐括殆盡”。加之各地商爭地爭水,致使不少地商和農戶外逃,纏金渠亦由“泱泱巨瀾變為涓涓細流矣”。清光緒三十二年(1906),貽谷督辦後套墾務將纏金渠收歸官有,由王同春對該渠進行勘測,並開支工程費銀20萬兩進行改造,纏金渠改名為永濟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