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2 從無到有!日媒:中國芯片產業將有重大突破

日本《日經亞洲評論》雜誌網站11月20日報道稱,北京推動技術自給自足的努力即將取得重大突破。知情人士告訴《日經亞洲評論》記者,中國新興芯片產業的產量有望在2020年底佔到全球存儲芯片總產量的5%左右,而這一佔比在去年還幾乎為零。

報道稱,在過去幾年裡,將人工智能作為戰略重點的北京投入了數以十億計美元,從零開始建立一個能夠獨立發展的半導體產業。

據報道,生產NAND閃存芯片的長江存儲科技有限責任公司預計,到明年年底,它投資240億美元(1美元約合7元人民幣)新建的武漢工廠的產量將增加兩倍,達到每月6萬片,佔全球產量的5%。與此同時,長鑫存儲技術有限公司在合肥投資80億美元所建工廠的DRAM芯片產量將增加三倍,達到每月4萬片,佔世界DRAM產量的3%。

目前,NAND閃存和DRAM芯片——中國以前都沒有生產過——的全球產量均為每月130萬片左右。這兩個市場都由美國、韓國和日本的製造商所主導,比如三星電子、SK海力士、美光科技和鎧俠(原東芝存儲器公司)。

報道稱,據一位瞭解兩個項目進展的人士說:“中國的這兩個項目現在都還是小規模生產,但質量在不斷提高。”他說:“從現在到明年,它們肯定都將擴大產量。”

長江存儲拒絕就產出水平發表評論,只說它已於今年9月開始生產64層3D NAND閃存芯片,並將根據公司的計劃提高產量,但沒有對這些計劃予以具體說明。長鑫存儲也拒絕置評。

NAND閃存芯片的年市場規模為560億美元,DRAM芯片的年市場規模為950億美元,它們是從智能手機、數據中心服務器到自動駕駛汽車在內的一系列設備中必不可少的存儲部件。

消息人士說,長江存儲的NAND閃存芯片已經接到了一些國際和國內大型企業的訂單,比如聯想集團就計劃在其銷往國內外的電腦中都使用長江存儲的芯片。

長江存儲說,它預計其芯片將應用於各種用途。該公司說:“作為一家全球創新存儲產品供應商,長江存儲的目標是服務於全球市場。”

報道援引臺灣光寶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的一位高管的話說:“這是中國的一個里程碑。”他指出:“與三星電子、SK海力士和東芝存儲(現鎧俠控股)等大公司相比,長江存儲的出貨量可能看起來微不足道。但中國是一個真正的競爭者,因為它的營利理念與眾不同。”該公司與長江存儲的母公司清華紫光聯合成立了合資企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