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六級數學課堂,注重互動還是滿堂灌?

孫西魚


六年級的數學課堂當然最應該注重的就是互動。只有積極的師生互動,讓學生變成課堂的主體,學生才會變被動為主動,積極參與課堂教學。教師則應成為課程開發的參與者、組織者、引導者,把學生變成“主角”後,他們就會被調動起探究問題的熱情,從而思考問題、提出問題、解決問題,知識也會掌握得更牢固。

當問題被他們自己解決時,那滿滿的成就感,就會催生出他們更多的學習興趣。人們常說興趣才最好的老師,所以現在的課堂一定得是一個積極互動的課堂!

教師也要積極轉變觀念和角色,從“演奏家”變成“指揮家”,從“講師”變成“導師”,畢竟學生才是學習的主人!



靖麗丹淑


填鴨式硬灌不適合數學,數學是重視思考的學科,教學也不是老師的獨角戲,需要及時的互動和反饋。我是王老師,專注於小學數學,分享解題策略,推廣趣味數學,提供家庭輔導建議,歡迎大家的關注!小學有6年的時間跨度,孩子也經歷不同的認知階段,五年級是知識量的峰值,六年級雖趨於緩和,但知識更加深化,內容愈發拓寬。老師要越來越重視數學思想的滲透,所以不但要注重知識的教授,也要引導孩子學習中多去運用歸納和轉化的數學思維方法,這些都是通過教學過程中的互動來影響的。以下詳解,供參考!

六年級下冊數學

以人教版為例,六年級下冊知識結構樹如下圖示。

數概念發展趨於成熟,完成從整數、小數、分數百分數的數域拓展,計算的考察重點為綜合性的混合運算,特別是分數的速算與巧算技巧,相應題型難度加大。應用題也是以更為綜合複雜的各類分數應用題為主。

空間與圖形方面,體積表面積也是比較綜合的知識,小學幾何概念是波浪式向上發展趨勢,要鼓勵孩子們多去思考為什麼,多去討論,這樣才能經歷思考的過程。

作為老師,不但要完成教學任務,更重要是引導孩子經歷從頭到尾的思考過程,教與學必須目標統一,才能體現教學成果。數學其實有很多互動形式,可設置課堂檢測,發言討論,數學活動等等。概念的理解和運用是分不開的,正是通過觀察學生的反饋情況來判斷概念的掌握水平,這是教學過程中最重要的。

特別提出的比例思想可以說是小學數學的壓軸內容,在知識點基礎上升華和拓展,進行數學思想的滲透,這樣深層次影響孩子的數學思維培養。比例思想是我們古代數學的精髓,可以拓展到很多題型,起到巧解的效果。

行程問題中的比例應用

幾何模型基礎都是比例模型

希望對題主有所啟發,從知識、方法到數學思想,數學老師應該去想更多,幫助孩子提升數學實力和綜合素養,以上!

學習更多好玩有趣的數學學習方法


一學堂王老師


很高興回答你的問題。

六年級相對其他小學年級比較特殊,畢竟是畢業班知識點比較多,課堂要求老師講的內容也會比較多,但是這樣也不能決定課堂教學要滿堂灌,互動也是最重要的一部分。

首先,針對六年級孩子的因材施教,六年級孩子是畢業班,也正是處於青春期早期,但是現在社會的發展和影響,很多孩子青春期提前,對於事物的新鮮度沒有那麼高,那麼在講課的時候老師的幽默風趣也是很重要的,要想讓孩子聽懂肯定需要有互動,瞭解孩子對於當前問題是否已掌握,及時提問數學方面比較弱的寶貝。通過互動,很多疑點可以當堂消化的。

其次,六年級知識點點多,也要注意時間的把握,知識點講解多長時間,互動多長時間,都要提前做好預測,這在備課的時候就要考慮好課堂所遇到的各種問題。

我一直認為孩子上課的興趣很重要,只要把興趣提高上去,很少有學不會的知識。

以上就是我的觀點,加油^0^~




小小辛老師來了


任何時候,滿堂灌都是不可取的。那感覺好像是老師一個人在講臺上唱獨角戲,沒有課堂氣氛,沒有師生交流,沒有反饋評價,很難想象這樣的課堂能達到什麼樣的教學效果,最基本的教學目標能不能達成都很令人質疑。教育要以人為本,不考慮學生感受的課堂肯定是失敗的。

六年級的數學難度更大了,綜合性也更強了,學生在學習的時候會遇到很多的困難和疑惑。這時候如果教師能夠創設情境,營造輕鬆的課堂學習氛圍,吸引學生積極參與到課堂中;能夠交流互動,鼓勵學生積極發言,大膽質疑,及時發現學生學習中存在的問題;能夠積極評價,激勵學生在課堂上有更多的收穫...這樣充滿活力的課堂,才是高效的課堂,才是學生真正喜愛的課堂。



雲水禪心cyh


當然需要互動式,溝通式情感交流了。畢竟低年級的孩子注意力很不好,容易分心,思想不集中,要引起他們的興趣,參與到課堂,不然聽起來他們也累,老師講起來也累,學習效果也不會太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