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2 山東省、河北省交界處存在多個“省界縣城”,為何有這種獨特情況

“省界縣城”是個什麼樣的事物呢?顧名思義就是縣城在省界上,隔壁或者隔河就是另外一省,那麼在省界縣城裡生活有什麼樣的感覺呢?

山東省、河北省交界處存在多個“省界縣城”,為何有這種獨特情況

中間藍線即為河北、山東分界的漂流,圖有些老,湊合著用吧

其實和一般縣城沒啥兩樣,不過如果非要找出來不同來,看下面幾個場景:

朋友自遠方來,為表示誠意,熱情邀請其進行跨省遊,朋友欣然前往……半日後,友憤然大呼上當。因為從住處到省界僅僅不到1公里,1公里之外就是山東省。

不只如此,在前幾年手機信號覆蓋範圍不是那麼廣泛的時候,在省界縣城裡一不小心就會收到“某某(鄰省)移動歡迎您”的提示信息。

某年單位找了一施工隊鋪設光纖,當告訴他們東邊500米處即是山東省的時候,他們也是大感驚訝。

這就是作為河北、山東兩省交界處的“省界縣城”的真實寫照,身處省界縣城,也是一種比較獨特的感受。

如果看山東、河北省的地圖會發現這樣的省界縣城還不止一個,從南往北分別有河北省館陶縣、山東省臨清市、河北省故城縣、山東省德州市。如果瞭解歷史的還知道,不只這幾個縣城,山東省武城縣、河北省吳橋縣、山東省慶雲縣這幾個縣的縣城如果不搬遷的話,也是處於省界成為省界縣城的。

那麼這些“省界縣城”是怎麼形成的呢,是不是一開始設縣城就是這種狀況呢?

山東省、河北省交界處存在多個“省界縣城”,為何有這種獨特情況

上個世紀七十年代德州及德州北運河衛星圖,

一般來說,縣城是一縣的經濟、政治、文化中心,必定會設在交通發達、用水方便的河流邊上。山東、河北兩省交界附近的縣城也是同樣遵循了這樣的原則。並且著名的京杭大運河自北向南穿河北、山東境而過,沿河形成了眾多的城鎮。沿大運河的有德州、故城、武城、臨清,當然吳橋的縣城遷到櫻桃園之後也是瀕臨大運河了。除此之外,還有臨衛運河的館陶,臨漳衛新河(在上個世紀七十年代之前稱為四女寺減河的)慶雲縣城。

山東省、河北省交界處存在多個“省界縣城”,為何有這種獨特情況

山東省、河北省交界處存在多個“省界縣城”,為何有這種獨特情況

1964年之前的山東、河北省界

在1964年之前,這些縣城或者城市雖然臨著這些河流,但除了故城縣是省界縣城之外,其他的縣城並不像今天緊靠著省界,後來又發生了什麼事,才導致了這種情況的出現呢?

1963年海河流域發生了幾百年不遇的大洪水,造成了重大的生命和財產損失,毛主席發出了“一定要根治海河”號召,在治理過程中,為了避免海河流域跨省界的河道管理發生糾紛,於是就以衛運河(漳河、衛河匯合處到德州四女寺段)、漳衛新河(也稱四女寺減河、鬲津河、舊黃河,是西漢之前和北宋時候的黃河故道)為界,河左岸為河北省,河右岸為山東省。這樣一來,之前那些靠近運河、河流的縣城一下子成為了“省界縣城”這種獨特殊現象,直到今天。當然,在其中1964年重新劃定省界時,慶雲縣城搬離了原地,武城縣城也在1973年進行了搬遷,離開了河岸,而吳橋縣城早在1958年就已經由漳衛新河岸邊遷到運河岸邊,所以這三個縣城今天已不是“省界縣城”。故城縣城雖然在1945年進行了搬遷,但還是沒有離開運河邊,依然是省界縣城。

您瞭解的情況是這樣嗎,歡迎在文章底部討論。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