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2 一萬年來潮汕地理環境的變化原創: 黃挺

上面一節,我們對潮汕的自然地理作了簡要的描述。這種地理環境的狀貌,是長期演化的結果。這種演化有一個數十億年的相當悠久的歷程,而對於我們的研究來說,大約從距今10000年前開始的、全新世時期的自然地理環境演變, 才具有真正重要的意義。

一方面,全新世以來自然界本身的演變,對人類社會的發展有著深刻的影響,這種影響直到今天仍然在繼續著。另一方面,這一時期的人類生產活動加速了自然環境的變化。隨著社會生產力的不斷進步,人類在自然地理環境的演化過程,扮演著越來越重要的角色。人類通過生產活動,改造著自然地理環境的面貌,促使人類自然環境的形成。在這一節,我們將從這互為因果的兩個方面,描述10000年來潮汕地理環境的變化。當然,我們將更加註重後者,因為正是人類活動,在自然界演化的背景上面,添加了或濃或淡的文化的色彩。

氣 候

全新世自然環境的變化,氣候是相對比較活躍的一個因素。在這一個時期,最後冰期已經結束,全球氣溫回升。根據韓江三角洲典型剖面的孢粉分析,距今9000-6000年,本區氣候由溫幹變暖溼,大約在距今5000左右達到高峰,年平均氣溫比現代要高2-3°C,氣候熱溼,與今天熱帶常綠季雨林相似。 這種熱溼氣候一直到距今3000年前才結束。其間也有幅度不大的波動。距今5000年後,氣溫有所下降,大約到距今4500年前後,溫幹氣候特徵明顯,本區沿海有貝殼堤生成;在距今3500年前後,又有較熱溼的氣候;接著,氣溫再次下降。距今3000-1900年(西周中期-東漢初),氣溫較前期稍低,但分析顯示,木本花粉中熱帶樹種佔50%,可見氣候仍然相當溫暖,但比較乾燥,氣溫大概略高於現代(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列為潮溼熱帶自然保護網之一的廣東鼎湖山,現有1291個種的植物中間,熱帶植物佔56%)。其間,西周時期(距今3000-2800年)在我國出現的第一冷期,對本區的影響似乎並不大。距今1900-1500年前後(東漢初到南北朝),全國進入第二冷期,孢粉分析顯示木本花粉中熱帶樹種只佔32%,說明這一段時間裡,本區氣溫比現代略低,不過仍然是暖溼氣候。距今1400-1040年的隋唐時期,本區的氣溫回升,稻穀可以再熟,鱷魚野象活動見諸記載;雨量也多,公元819年韓愈刺潮,6月因為“淫雨將為人災”,有《祭城隍文》,年底又因為淫雨妨害稻蠶收成,有《祭大湖神文》。當時氣候,比現在要溼熱。北宋初(公元960年)開始,本區氣溫下降,雨量比前期少。

鹹平三年(公元1000年),陳堯佐以潮州通判權知惠州,教州民種麥,獲得豐收。元豐間(公元1078-1086年)歐陽直卿任惠州推官, 還因河源縣盛產麥子,讓百姓用實物輸賦。惠州與潮州毗鄰,可知當時,本區氣候較今乾冷。到南宋初(距今 700年左右),本區氣溫仍偏冷,雨量偏多,比較潮溼。這一時期韓江三角洲孢粉分析的結果是,喜溼的蕨類佔孢粉總量的86.7%,而熱帶樹種只佔木本孢粉的10.4%。不過,這時本區還有野象出沒,《宋史·五行志》記載,宋孝宗乾道七年(公元1171年)“潮州野象數百食稼,農設阱田間,象不得食,率其群圍行道車馬,斂穀食之,乃去”,可見還是溫溼氣候。宋元之間,氣溫稍高於現代,但時間較為短暫。明清兩代,潮汕的長期氣候狀況,溫暖而比較乾燥。在明代正德嘉靖時(16世紀前期)、清代順治康熙間(17世紀末到18世紀初)和光緒時(19世紀後期),有三個冷期,地方誌上記錄著本地隕霜降雪的氣象,大體與世界性的“小冰期”相應。這一時期的年平均氣溫,略低於現代,降水量也較少。

一萬年來潮汕地理環境的變化原創: 黃挺

海岸線與江河的變遷

海岸線與江河變遷受構造運動、氣候和人類活動等諸多因素的影響。構造運動在這一時期變化的絕對幅度不大,對本區地貌的變遷影響力較後兩者要小。

唐代以前,本地區人口不多,人類活動仍不足以使本區的地理環境發生太大的變化,海岸線與江河的變遷,主要取決於氣候因素。在最後冰期結束後,海平面發生世界性的迅速回升。距今10000-8000年,海平面仍低於現代海面11米,本區許多沿海島嶼,包括南澳島在內,此時都與大陸相連。南澳象山發現的古人類遺址,與踞今10000年上下的閩南漳州文化,屬於同一類型,當時兩地交通,應未有海洋的障礙。

在距今6000-5000年時,和氣溫的高峰相應,出現高出現代海面3-4米的最高海面。本區海岸線逼近鳳凰山、桑浦山、大小北山和大南山邊緣,現代的潮汕平原,還是波光粼粼的海灣。潮安陳橋貝丘遺址,以及年代與之接近的潮安石尾山、澄海內底、梅隴等貝丘遺址,就分佈在離海岸不遠的低丘臺地上。此後隨著海平面的升降波動,本區的海岸線也有推進和後縮的變化。例如,距今5000年以後,海面下降較快,距今4500年前後,在現代韓江三角洲中部第三列島丘前沿有貝殼堤形成。到距今3500年左右,出現全新世第二次高海面,海岸線內縮,年代與此相當的潮安梅林湖貝丘遺址,就位於貝殼堤內。這一次海侵的時間比較短,在距今3100-2500年,海岸線有重新回到先前貝殼堤的位置。由於氣候較熱而溼,江河的涇流量滂湃,給韓榕練三江的三角洲平原帶來大量的泥沙供應。經過距今2000年左右的第三次海進之後,韓江三角洲平原的面積有了較大的擴展,海岸線已經推進到貝殼堤外的南畔洲、塗城、槐澤、澄城一帶。榕練二江三角洲大致已經擴展到接近於現代三角洲的範圍,河口的海岸線則仍依著在桑浦山和小北山邊緣的低丘臺地附近。但是,此時三角洲的高程還低,江河在三角洲內泛流,河道尚未定型。在距今1900-1000年(東漢初到唐末)的較熱溼氣候階段,本區及韓江中上游山區雨量豐足,洪水經常氾濫。旺盛的泥沙堆積,加快了三角洲的成長,原來的沼澤低地淤高成為平原,開始出現定居點。河流在多次分汊改道之後,河道兩旁發育了天然堤。三角洲前沿海岸線向前推進的速度減慢,海水沿河上溯,可以深入三角洲的腹地。公元819年韓愈貶潮,詩人賈島《寄韓潮州愈》詩,中有“海浸城頭老樹秋”之句,可見當時潮州城下,仍是感潮區。在練江口,潮陽東山和海門山之間,還有一個面積很大的內海灣,被稱作“大湖”。

宋代以後,本區人口迅速增加。在地理環境的變化過程,疊加著氣候和人類活動的雙重作用。兩宋(大約距今1000-700年)前期,氣溫低於隋唐,氣候也比較乾燥。江河涇流量不及隋唐時期,河床開始淤積,有一些支流因為流量不足而乾涸,例如韓江平原上部的古潮州溪,就是在北宋前期湮塞的。但是,汛期的洪水仍然足以沖決天然堤,引起氾濫,在三角洲上部形成較高高程的沖積扇平原。特別是到了南宋,氣候又變多雨潮溼,河水氾濫更加頻繁。這一時期,定居於韓榕練三江平原的居民開始興建堤圍。束水歸槽,大量泥沙被洪水輸出河口。韓江三角洲前緣海岸線有較大幅度的推進。榕江河口開始出現灘塗堆積。練江河口的“大湖”縮小,練江的涇流量增加,湖水變淡,海潮上溯能力減弱,到南宋末,和平橋下的蠔場因為水質淡化而廢棄。明清時期(距今 600年以來),與氣溫降低的長期趨勢相一致,氣候也明顯比兩宋乾旱。由於本地人口劇增,潮汕平原得到大規模的開墾。而氣候乾燥,江河涇流量減少,河床的泥沙沉積加劇。榕練二江挾沙量小,對河道影響不大。韓江上游開發程度較高,毀林墾荒,導致水土流失,河道逐漸淤積。洪水為害日見嚴重,防洪堤岸的修築也日益牢固。在人工堤圍的壓縮下,更多的泥沙被衝到河口,沿海堆積。氣候因素加上人類活動,使得韓江三角洲平原的河流在這一時期基本定型。潮汕平原前緣的海岸線又向前延伸。

一萬年來潮汕地理環境的變化原創: 黃挺

到清末,韓江口的海岸線已經推進到北溪口的月窟、銀砂,東溪口的北港,外砂河口的南港,新津河口的吉貝隴一帶。海岸線之前在低潮期還有大片灘塗露出。榕江口自炮臺、灶浦以下至地都光裕、西臚桑田,牛田洋東西兩側已經圍墾成田。練江口內海灣收縮得更小,北岸在梅花村、金浦、古帥一線,南岸在古埕、平湖、鳳洲、古汀一線。乾隆以前,潮陽東山還多登臨觀海的石刻,到清末,東山前方,滄海以多變為桑田了。

文載自《潮汕文化源流》 黃挺 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