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8 王室、首相、民眾,層層矛盾下,她用應變扶正自己《女王》之名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危機與苦難,是每一位政治家必須面對的難題,那些優秀的政治家,總是能找到巧妙的方法,打開新的局面。


王室、首相、民眾,層層矛盾下,她用應變扶正自己《女王》之名

欲戴王冠必承其重



前言:2019年,伊麗莎白二世已經是93歲高齡了,10月14日,她主持了英國國會的開幕式。說她是政壇常青樹,再也沒有比這更更貼切的比喻了,從伊麗莎白26歲加冕為英國女王,到2019年已經整整67個年頭了。大眾對於這位神秘女王的印象是她例行的政治秀,對於私下裡英國女王的真實生活面貌卻知道甚少。而在2007年8月上映的《女王》,這部以英國王室真實事件創作的電影,為廣大吃瓜群眾揭開了皇室在現實生活中,不為人知的一面

這部電影選擇了1997年英國“國民王妃”戴安娜遭遇車禍亡故為切入點,描述了此次事件將平日裡遠離人間煙火的英國王室拉近了整個漩渦的中心,王室、家庭、民眾三相交織在一起,剪不斷理還亂。

恰逢新任首相布萊爾上臺之初,這位‘平民首相’在沒有上臺之前,就有反對君主制的政治傾向。而民眾對於王室懷疑的聲浪一次甚於一次,英國王室面臨重重矛盾,一時間如履薄冰,稍有不慎,可能就會動搖英國傳統的君主立憲制的根基,坐在英國王位上的伊麗莎白二世再也無法安座,因為她已經沒有退路。

面臨危機和苦難,已經68歲的伊麗莎白二世,在正常人已經含飴弄孫的年紀,只能全力以赴,儘管有痛苦和掙扎,但是思考過後她用勇氣和智慧去應對危機,將這場王室的世紀難關平安化解,她是真正的女王。

今天這篇文章,我想從伊麗莎白二世面對王室與首相、王室與平民、王室與家庭這三重危機時,是如何應對最終走出困境,帶領王室度過危機的在我看來,正是由於伊麗莎白二世,沒有選擇逃避,而是積極的面對與反思,最終採用了正確的對策化解了眼前的風險。在本文的最後,我想談談這位高齡政治家化解危機的故事,對我們的3點啟發。


王室、首相、民眾,層層矛盾下,她用應變扶正自己《女王》之名

女王的眼神


01.面對王室與首相的危機:當處於弱勢的時候,伊麗莎白選擇了隱忍

英國是一個傳統的君主立憲制國家,這麼多年來,像很多人理解的那樣,英國王室彷彿已經淪為了一座政治雕像,只在固定的場合出席在大眾眼前,說是可有可無的政治秀,並不為過。但實際上女王的權力很大,其中有一項就是——內閣首相任免。也就是說,儘管首相是由眾人選舉產生的,但選舉出來之後的還必須要有女王的同意。

擁有看似如此強大的權力下,女王是否能率性而為呢?答案是否定的。我們可以看到在開頭的場景,女王在抱怨身為國王,居然自己沒法投票參與選舉,這個選舉指的就是即將上任的首相。而布萊爾之所以能以“平民首相”的政治旗幟上位,他反對君主制的傾向對贏得選票功不可沒。試問,身為女王,她會願意要一位想從自己頭上摘掉王冠的首相嗎?

女王很無奈,君主立憲制經歷過這麼多年,王室的地位已經越來越沒落了,名義上的任免權,在幾百年的演變過程中,基本上已經形同虛設。那麼是不是身為女王,就得想軟柿子一樣任由首相和政府揉捏呢?答案也是否定的。

在影片當中,首相布萊爾曾經向女王提出有1/4的人口的反對君主制,本意是展示民意,強調自己擁有的優勢。女王的回應非常的精妙,她只是跟他確認了一下,這句話一語雙關,既像是對1/4的人數提出了質疑,又像是在隱含的抗議,別忘了,還有3/4的國民是支持我的。試想一下,在強勢的首相面前,聲嘶力竭的指責對方只是想威脅她,會怎麼樣呢?只會讓首相覺得自己的計謀得逞,看輕了她。而女王的回答借力打力,既反駁了首相的話,又化被動為主動,這是高明的公關手段。

在我看來,女王的高明之處就在於能夠審時度勢,儘管她經常緬懷英國王室昔日的榮光。但當時移世易,民心思變,在這種情況下,女王選擇了剋制,隱忍,遏制了衝突的爆發。當首相攜民意乘勝上任的時候,女王選擇了避其鋒芒,從劣勢中隨時找到突破口,迂迴包抄,為自己贏回一個小籌碼。


王室、首相、民眾,層層矛盾下,她用應變扶正自己《女王》之名

女王與首相


02.王室與家庭的矛盾:家庭矛盾公之於眾,面對責難她選擇處變不驚

戴安娜王妃是伊麗莎白二世的大兒媳婦,查爾斯與戴安娜離婚,如果說作為母親的她完全無動於衷肯定是不可能的。而戴安娜王妃生前,的確與自己的這位女王婆婆行事風格完全是相反的。一面是女王做事低調,沉穩,凡事追求內斂,收放有度,一面是戴安娜王妃熱衷於慈善事業,頻頻在大眾視野出鏡,這兩種截然不同的風格也是引爆民意的根本原因。

戴安娜王妃得到了民心,當她車禍去世事件發生,如何去應對反而成了女王的幾十年來,很難兩全齊美的處理。為什麼這麼說?當戴安娜身亡消息在媒體上傳播開後,女王第一時間處理的是什麼事情呢,是讓助手搬走所有王室內的媒體工具,電視,廣播等,不是她不願意聽到這些消息,是因為她還要保護自己的孫兒。

成年人之間的矛盾,最無辜的是小孩子。在我看來,伊麗莎白是溫情的,她不是一個冷血的政客,當事件爆發,她首先想到的,不是步步為營去算計自己面臨的風波,首先盡到了一個奶奶的責任,這是難能可貴的。

戴安娜的家族也不是平民百姓,她的哥哥是史賓莎伯爵,作為孃家人,毫無疑問站在妹妹一方。在倫敦的西敏寺,史賓莎伯爵公開發表悼詞紀念自己的妹妹,情到深處,對於妹妹的前公婆,伊麗莎白二世和她代表的王室,進行犀利的抨擊。在寺廟外面,圍觀的英國民眾甚至熱烈鼓掌表示對已經故去的王妃進行聲援。而反觀女王,安靜地聽完整場悼念,沒有做出任何衝動的舉動。

我們換個角度來想,戴安娜王妃去世,女王的內心其實是不甘於受責備的,她寧願選擇平靜地哀悼。斯人已去,兩個孩子沒有了媽媽,才是最應該被關注的不是嗎?戴安娜的哥哥公開指責女王和她的家人冷漠,她是可以有理由來反擊的,戴安娜已經和兒子離婚5年了,雙方都要各自的人生負責。

強者平靜如水。伊麗莎白女王神色安定的聽完了整場悼念,也許當時激動的人群樂於聽到女王的據理力爭,他們才有更多抨擊王室的理由,但是顯然,女王沒有給他們機會。


王室、首相、民眾,層層矛盾下,她用應變扶正自己《女王》之名

女王與家庭


03.王室與普通民眾的矛盾:沸騰的民意步步緊逼,女王選擇以退為進

還記得戴安娜王妃的哥哥在西敏寺悼念時,在旁邊鼓掌響應的民眾吧,這是那個時代民眾對於王室態度的一個縮影。

王室的影響力在逐步衰落,幾百年來,白金漢宮一直坐落在倫敦這座城市,成為一個國家王權的象徵。但是時代變了,英國的國民也在變,尤其在如今越來越彰顯自我,凸顯個性的時代,人們會懷疑,昔日這個高高在上的王室,他們的家庭頻傳出不堪的新聞時,還值得英國國民去追隨嗎?

裹挾民意的新任首相布萊爾,有意無意的告訴女王,有1/4的民眾表現出反對君主立憲時,女王表面上作出了反擊。是啊,還有3/4還在支持她,可誰能保證這3/4的民眾不會繼續淪落到對立面呢?這位走過半個世紀執政之路的女王,內心也產生了動搖。

女王的內心曾經是肯定地,因為始終她認為這是一樁家室,況且戴安娜已經脫離王室,作為外孫的奶奶,她有權利選擇沉默,用自己內斂沉靜的姿態去處理這一事件。但是,隨著新任首相的上位,民意的沸騰,女王對自己產生了懷疑。

她曾經認為自己最瞭解英國人和他們的傳統,相信他們有自己的理智和選擇,現實卻給了她一個意外。

但是女王並沒有遲疑很久,想通之後,她撇開自己與首相的隔閡,選擇了順應社會的潮流所向,公開出席了戴安娜王妃的葬禮並發表悼詞,最終幫助英國王室平穩度過了這次世紀危機。

王室、首相、民眾,層層矛盾下,她用應變扶正自己《女王》之名

女王和民眾


面對苦難和危機,伊麗莎白女王通過思考,經歷過痛苦,最後扭轉了這次政治危機。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在面對危機時,我們能從女王的心路歷程中獲得什麼啟發呢?我覺得至少有3點。

① 形勢逼人時,正面撤退,側面迂迴,一樣可以達到目的。

影片中,面對信任首相的新官上任,伊麗莎白二世沒有選擇將矛盾第一時間暴露出來,而是隱忍待發,錦裡藏針,讓布萊爾不敢輕視於她。隨著事件的爆發,當王室與民眾的矛盾浮出水面,女王也讓首相慢慢意識到,王室與政府之間其實是相互依存的,維持王室的穩定對政府才是明智之舉,最終兩個原本有矛盾焦點的人,在更大的危機面前化敵為友。

做服務行業的人都知道,經常會遇到咄咄逼人的客戶,他們會各種抱怨系統的問題,有的時候在氣頭上難免會脾氣火爆。如果我們針鋒相對,其實很容易把問題的重點,從解決問題轉移到了爭論的問題對錯上。

問題始終會是問題,爭執對錯其實毫無意義,最終在耗費精力,雙方都精疲力盡字後,還是要坐下來討論問題如何解決,實際上等於做了無用功。

遇到這種情況,我們不妨避重就輕,把對方往問題的本質上引導,避開咄咄逼人的情緒,到問題的原點去解決問題,才是化解危機最好的方式。


王室、首相、民眾,層層矛盾下,她用應變扶正自己《女王》之名

輸贏有時並不重要

② 積累實力伺機待發,是解決外部矛盾的根本途徑

電影中的女王,在面對戴安娜王妃的責難和喧囂的民眾輿論,她沒有出言反對,因為她知道此刻一旦有任何回應,只會帶來負面效應。在海上風暴來臨時,保持沉默等待突圍才是最明智的選擇,沉默不是與軟弱劃等號。

我們處在信息爆炸的時代,每個人的一點瑕疵就會面臨被放大的風險。而我們通常的思維是急於為自己辯白,似乎解釋就能解決一切問題,但事實往往證明,語言的辯白在信息時代顯得太過蒼白無力。

與其徒費口舌,不如沉默積蓄力量,用事實或者行動證明來證明,往往可以一擊必勝。

寫出孫子兵法的孫臏,曾經兩次被同學龐涓迫害。當時龐涓身居高位,他認為只有狠狠地打壓孫臏,才不至於威脅到自己,於是瘋狂的擠兌孫臏,直到把孫臏逼到挖掉膝蓋,淪為面對龐涓的瘋狂迫害,孫臏沒有選擇匹夫一怒,而是輾轉奔走齊國,最終輔佐齊國戰勝了魏國,也將昔日的老對手龐涓打的一敗塗地。

王室、首相、民眾,層層矛盾下,她用應變扶正自己《女王》之名

實力才是關鍵


③ 面對問題,以退為進也是一種好方法

女王在電影中,面對王室和首相、民眾的矛盾,雖然經歷了痛苦的掙扎,其實最終是選擇了退讓。

因為女王已經意識到,改變是勢在必行的,適當的退讓,看似是尊嚴受到了挑戰,但是當輿論風波停息之後,英國王室最終又坐穩了位置,誰能說最後的贏家不是女王呢?

歷史上,伊麗莎白二世多次使用以退為進應對王室危機。1992年,女王的兩個兒子,查爾斯王儲和弟弟安德魯兩個人都鬧離婚。同年,王室擁有的溫莎堡發生重大火災,修繕王宮需要一大筆金額,按照慣例,這筆費用是需要分攤給全體英國國民的。王室的醜聞加上觸及到國民的切身利益,輿論紛紛認為王室行為不檢,有人已經旗幟鮮明主張廢除君主立憲制,實行總統制。

女王在聖誕演講中,公開承認兒子婚變是因為條件太過於優越,她主動建議,只保留3名王室成員俸祿,從她的子女開始一律取消國家發薪,讓他們自力更生。這番話讓英國國民再次看到了王室身上的閃光點,輿論的討伐很快消弭於無形,而女王的建議最終也沒有人窮追不捨。

我們在日常生活和工作中,面對各種挑戰的時候,有的時候針尖對麥芒的行為是不理智的,退一步真的可以海闊天空,看到新的局面。

王室、首相、民眾,層層矛盾下,她用應變扶正自己《女王》之名

海闊天空

結語:

《女王》展示了一位年過半百的女性政治家,在面對內外交困的局面時,經歷了掙扎與痛苦,最終通過思考與改變,及時正確地應對了一次政治風波。在我們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中,危機和苦難相伴相生,與其坐守困境,懷戀過去,不如用積極的心態,冷靜地分析局勢,儘管會經歷改變的陣痛,但最終可以讓我們度過難關,迎來嶄新的局面。

在我看來,女王獨自一人駕車出遊到獨立淚崩,以及後來在森林裡看到的14叉寶冠雄鹿的被殺,是女王心路歷程的轉折點。所有的一切都在變化,儘管她年事已高,面對日益喧鬧的民意,浮華的人心,順應時代的需要,是作為一名合格的執政者必須擁有的特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