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9 上饒小學生被刺死案嫌犯一審死刑:保護孩子,用正確的方法很重要

最近這幾年,關於校園霸凌的問題受到了社會的廣泛關注。

隨著《悲傷逆流成河》《少年的你》這些表現校園霸凌電影的上映,更是把“校園霸凌”這個問題放在了社會大眾的眼睛底下。

上饒小學生被刺死案嫌犯一審死刑:保護孩子,用正確的方法很重要

正因為如此,現在往往跟校園欺凌扯上關係的事件都成為了人們熱議的對象。

今年5月10號,江西上饒的王某建,因為女兒和自己說同班的劉某宸欺負自己,持刀將年僅9歲的小男孩刺死。

近日,上饒中級人民法院判處王某建死刑,剝奪政治權利終生。

因為法院認為,被告人王某建不能正確對待、處理女兒與同齡同學之間的關係問題,主觀認為女兒遭受欺負,產生報復殺人之念,持刀將年僅9歲的小男孩刺死,其行為構成故意殺人罪,且對社會產生了危害極大的影響,雖然案發後有自首情節,但依法不足以從輕處罰。

上饒小學生被刺死案嫌犯一審死刑:保護孩子,用正確的方法很重要

我看微博上有的評論是真的很極端,有說殺得好,打擊一切校園霸凌事件的,有說殺人償命天經地義的。

如果拋去其他成見,只把這位王某建當成是一位護女心切的父親來說,看到這樣的新聞讓我感覺十分痛心。

一次衝動的行為,毀掉了兩個家庭:

王某建被判處死刑,他的女兒因此而永遠的失去了父親,失去了一個完整的家;

因為欺負同學而被刺死的9歲男孩劉某宸,他的父母又該感到如何的痛心!

前段時間有個新聞說的也是關於這方面的事情,說的是一位父親發現自己女兒臉上紅腫,詢問過後才知道是被三個女生打的。

上饒小學生被刺死案嫌犯一審死刑:保護孩子,用正確的方法很重要

這位父親憤怒不已,第二天一早就趕到女兒的學校,將三個施暴的女學生打成了重傷,雖為女兒報了仇,但自己也因此而被判刑7年。

在這裡網友們似乎都是同仇敵愾,感同身受的說“打得好!”

因為與上面的案件不同,這裡是真實的校園霸凌案件,而上面的只是做父親的懷疑自己的女兒被欺負,還讓對方失去了生命,情節嚴重性不一樣。

但是,總的說來,不管是真校園霸凌還是假的校園霸凌,雖然我很理解孩子被別人欺負時父母的感受,但是不論如何,我都不希望父母們採用上面那樣極端的做法來保護自己孩子。

上饒小學生被刺死案嫌犯一審死刑:保護孩子,用正確的方法很重要

那麼,如果孩子在學校被同學欺負,父母要保護孩子,應該採用怎樣的正確方法呢?

首先,父母要搞清楚事件的真實性。

孩子在學校偶爾與同學之間小打小鬧很正常,關係好的同學之間如果因為矛盾而打架也是很正常的一件事情,父母不必過度擔心,因為有的時候父母不插手,孩子們可能第二天自己就和好了,父母插手反而會讓矛盾更加激化。

上饒小學生被刺死案嫌犯一審死刑:保護孩子,用正確的方法很重要

其次,如果真的確定了自己的孩子在學校被欺負了,再採取以下措施:

1、依據程度來看,如果是不太嚴重的欺負,比如一個小男孩經常揪小女孩的頭髮;

扯小女孩的衣服;

在小女孩坐下之前拖走她的板凳讓她出糗......

這種同學之間的小矛盾可以通過和孩子的班主任溝通,如果僅班主任解決不了,那就約談對方孩子的家長,一起商討對策,總能把事情給解決。

上饒小學生被刺死案嫌犯一審死刑:保護孩子,用正確的方法很重要

2、依程度來看,如果是比較嚴重的霸凌事件,像上面第二個案例,千萬不要衝動,為給孩子出一口氣而把對方打成重傷。

打人雖然能暫給孩子時出口氣,但是打人的後果還是要承擔的,是逃避不了的。

以暴制暴並不是最好的解決辦法,要相信學校能處理好,要相信法律。

雖然目前青少年保護法還沒有做出改變,但是關於校園霸凌的案件中,臨泉四名未成年人因為校園霸凌七年級學生範某,被判處兩年至兩年六個月不等的刑罰。

這說明,如今《今未成年人保護法》不是未成年人犯罪的保護傘了。

上饒小學生被刺死案嫌犯一審死刑:保護孩子,用正確的方法很重要

我知道作為父母,在發現自己家的孩子被人欺負的時候一定都是憤怒異常,很難保持理智的狀態的。

而人在這種狀態下容易因為一時衝動去打擊報復別人,最終造成一個無法挽回的後果。

因此,想著報復打人者之前,不妨先想想自己去報復別人是為了誰。

如果自己因為報復欺負孩子的人而進入監獄(像上面的第二個父親),或者因為報復,殺死對方而被判為死刑,那這場為孩子出口氣的行為還有意義嗎?

孩子沒有了父親,以後如果再被別人霸凌,那他豈不是連一個能為他討回公道的人也沒有了?

上饒小學生被刺死案嫌犯一審死刑:保護孩子,用正確的方法很重要

爸爸媽媽們,保護孩子,請更理智一點!

想想孩子如果沒有了父母的保護會是什麼樣子,只要稍微冷靜一下,你就不會因為衝動行事而造成無可挽回的後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