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9 伦敦公寓受难记II:我睡了一周“火龙浴”

2019年7月29日,伦敦气温飙升至38-39度,成了大家口口相传的“

40年来最热的一天”。一向凉爽的伦敦从未经历过如此高温,被“舒适气温”惯坏了的伦敦人自然也像“热锅上的蚂蚁”,热到怀疑人生了。

当我安详地坐在教室里准备上课时,老师们通常会用手扯着衣服扇着风、扎着头发、满头大汗地到处借风扇,或者向学校申请一间带空调的教室。“真是没见过世面呀”我对朋友开玩笑说。

伦敦公寓受难记II:我睡了一周“火龙浴”

作为一个在武汉摸爬滚了几年的人,这种高温可以说是日常操作,并没什么大不了,即便有,也都留在武汉了。


我本以为自己可以置身事外,但是那几天,睡觉成了我最发愁的事。

想必大家有所耳闻,欧洲大多数国家的公寓是没有空调的(除去近期新建的那些),因为夏季向来凉爽的欧洲不需要空调来调节室内温度。设计公寓时,当地需要做的是改善建筑物本身架构特征以更好地适应寒冬。

老师上课的时候还特地跟我们介绍:“伦敦冬天太长,夏天很短,所以说伦敦的建筑本身就是为冬天而设计的,保温措施做得很棒!白天吸收热量,晚上再释放出来……有点夸张,不过基本情况就是这样。要是遇到这两天的高温,日子想必不会好过了!”当时,我只是把老师的话当成了一笑置之的课堂闲谈。

伦敦公寓受难记II:我睡了一周“火龙浴”

即便是武汉酷暑的高温,睡在空调吹着的寝室也同样舒爽,但在伦敦的学生公寓,我头一次体会到了晚上被热醒后难以入睡的感觉——头发黏在后脖颈上,全身都在出汗,床单也因为被汗浸湿变得皱皱的。可能我睡的是桑拿房、火龙浴吧。

由于公寓的窗户设有防盗锁,所以只能打开一条手掌宽的缝隙,加上窗帘遮挡,开窗也就约等于不开了。在这样的夜晚醒来,怎么可能睡得安稳甜美呢?

我终于信了老师说的话,伦敦的建筑,果然都是为寒冷的冬天准备的。

伦敦公寓受难记II:我睡了一周“火龙浴”

炎热的一周终于过去,我搬到了另一家租金更加实惠的学生公寓。新公寓多了两扇窗户、空间也更大了一些,终于不会热得睡不着觉。我的房间在紧靠庭院的二层,走到窗前就能看到公寓为学生们日常活动准备的公共庭院。

本以为可以在这里过上想象中岁月静好的生活,现实却把我打的猝不及防。早知道是那样,我宁可睡在靠马路的房间!我在新公寓险些被逼疯的经历,详见伦敦公寓受难记最终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