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3 從吏多軍功到賢良文學取士,漢武帝對於選官制度為何會發生變化?

秦皇漢武,以開疆拓土,威服四方而聞名與世。當時秦始皇橫掃六合靠的就是手下文有李斯等治國之臣,武有蒙恬等統軍大將,建立了我國曆史上第一個封建王朝。

漢武大帝重用衛青、霍去病、桑弘羊等人,建立了漢武盛世。

從吏多軍功到賢良文學取士,漢武帝對於選官制度為何會發生變化?

那麼漢武帝是如何選舉出一大批有能力的人呢?西漢前中期的選官制度又在發生怎麼樣的變化呢?下面就讓我們從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變化、當時的時代背景以及漢武帝本人的施政政策等方面去研究探討吧。

軍功爵制度的優缺點及其被取代的原因

1.軍功爵制度的概況

在春秋戰國時代,各國都推行變法,其中一秦國的變法最為成功,在當時有軍功爵制度是其變法的重要內容,軍功爵制度的大致內涵就是不論出身,只要達到一定的軍功,就可以得到封爵拜官,據史料記載,一代戰神白起出生寒門,憑藉戰功被封為武安君,拜上將。可見當時軍功爵制度正在做到了無論出身,憑藉軍功的原則。

1.軍功爵制度的優點

眾所周知,漢承秦制,意思就是說漢朝初年的大部分制度延續了秦朝時代的制度,而秦朝就恰恰發端與他的軍功爵制度,憑藉軍功的大小來作為選官的依據。

眾所周知,在秦漢之際以及到漢武帝初年的很長一段歷史時期內,國家的戰爭不斷,先有楚漢爭霸後有漢匈之戰,連綿不斷的戰爭,要想國家取得勝利就必須有相對應的措施來支撐。

從吏多軍功到賢良文學取士,漢武帝對於選官制度為何會發生變化?

而軍功爵制的最大優點就是能夠極大的激發士兵的積極性,據史料記載有著這樣一段對於秦軍戰鬥的描述:“秦人捐甲徒裼以趨敵,左挈人頭,右挾生虜。”這句話的大致意思就是秦軍戰鬥的時候,不穿甲冑就衝擊敵軍,拿著人頭和俘虜前進。

可以反映出軍功爵制度對於一個軍隊強大的塑造能力。可以讓一個國家的軍隊變得異常能打仗。這樣的軍隊恰恰是漢朝初年說需要的軍隊。

2.軍功爵制度的缺點

單一的通過軍功爵制度來選拔人才,固然可以為一個國家選拔出優秀的軍事人才,但是他的缺點也是不言而喻的。它的一個最大的缺點就是極易導致軍國主義政治的出現,以及出現重武輕文的社會風氣的出現。

眾所周知一個國家不能無休止的發動戰爭,而軍功爵制度存在的意義就是為了戰爭,秦朝的滅亡與它不斷的發動戰爭、不懂休養生息有極大的關聯。

其次,重武輕文的社會風氣,不利於培養一批合格的官員,東漢末年的董卓出身軍閥,以殘暴著稱,軍人政治不利於政府的合理高效運行,而且也極易導致地方軍閥割據勢力的出現,不利於國家的長治久安。這些缺點都是以後歷代王朝不再實行軍功爵制度或者短暫實行軍功爵制度的主要原因。

西漢時期由軍功爵制度向賢良文學取士過渡的原因

1.西漢時代背景的變化

眾所周知,漢武帝時代是西漢時期的一個重要的分水嶺,其中一個主要表現為漢匈之戰漢朝大獲全勝,匈奴帝國分崩離析灰飛煙。滅,對外由一味求和轉變為強硬,以泱泱大國自居。

從吏多軍功到賢良文學取士,漢武帝對於選官制度為何會發生變化?

第二個重要的時代背景就是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制度在漢武帝手中得到了進一步加強,主要表現為地方推行推恩令,削弱王國勢力,據史書記載當時王國十不存一,中央控制力得到了極大加強,其次在中央實行內外朝制度,打擊削弱以丞相為首的外朝百官勢力。

據史料記載,漢武帝在位的數十年間,先後更換宰相13人,而且絕大部分宰相下場悽慘,這從側面表明在當時中央的權力極大的收歸到漢武帝一個人手裡。

2.西漢前中期原有的選官制度的弊端日益顯現

西漢前期主要的選官制度還是依靠軍功爵制度,但是在天下大題上安定下了之後,就需要大量的能夠治國安邦的人才,而軍功爵制度恰恰會加劇這些人才的短缺,特別是到了漢武帝時代,對外戰爭基本結束的時期,更需要改革選官制度。

其次,軍功爵制度的選官制度不利於加強專制主義中央集權,極易導致軍事政變的發生,據史料記載,在呂后死後,周勃憑藉在軍隊中強大的威望,居然沒有通過合法程序情況下可以調動軍隊,發動政變。

這一事件也從側面反映出軍功爵制度對皇權的威脅極大,在專制主義中央集權不斷加強的趨勢下,顯然軍功爵制度不能很好的適應時代的變化發展,必然會被其他選官制度說淘汰。

從吏多軍功到賢良文學取士,漢武帝對於選官制度為何會發生變化?

3.加強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需要

西漢選官制度的變化主要發生在漢武帝時代,而且漢武帝一直致力於加強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從他推行推恩令、加強國家對於鹽鐵經營、建立內外朝制度等可以看出來。在雄心勃勃的漢武帝的領導下加之軍功爵制度不能很好的適應時代需求。

漢武帝改革選官制度的趨勢在所難免,因此選官制度向由更有利與加強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察舉制和徵辟制度在所難免。

賢良文學取士的方式、標準、及其影響

1.賢良文學取士的方式

在取代軍功爵制度作為選拔官員的制度首先出現了察舉制和徵辟制這兩種制度。首先我們來說說察舉制,察舉制嚴格來說起源與漢文帝時代,在漢武帝時代正式成為制度。

據史書記載察舉制:舉賢良方正能直言極諫者,這是對於被舉薦者的品行要求,而且還要進行考試,並且出現了統一完善的考試標準。在某種意義上可以說是科舉制的前身。

徵辟制又叫徽闢,徵君就是指皇帝直接任命有名望的人為皇帝自己所用的行為,據史書記載司馬相如就是直接被漢武大帝徵辟為官的,而三公以下叫闢除,直接任命為自己的幕僚屬官。這兩種方式是漢代取代軍功爵制度的主要形式。

從吏多軍功到賢良文學取士,漢武帝對於選官制度為何會發生變化?

2.徵辟制度選官的標準

首先我們來說說察舉制,它的選拔方式是自下而上,比較注重人的品德,主要考察德和才兩個方面有孝廉和茂才等幾個稱號。考察的科目主要以儒家經典為主。而徵辟制度的選官標準主要有以下幾個,第一如果說皇帝直接徵召的一般是社會上有名望的人或者家族的人。看重的是名望。

而三公大臣徵辟的一般是自己的屬官,看重的是能力,對於出身的要求不太高,例如《後漢書》中曾經記載到“衡三徵辟與公府不就”說的就是出生貧寒但是卻有能力的張衡三次被三公徵辟但是不去就任。可以反映出當時的三公徵辟的標準。

3.徵辟制和察舉制帶來的影響有哪些

凡事有利必有弊,就讓我們先來說說西漢前中期選官制度帶來的

積極影響吧。

首先徵闢制度有利於為漢朝的統治者網羅人才,以此來加強統治者的統治。通過高官厚祿在不僅僅增加統治階級人才的同時也為統治者博得了喜好賢良的名聲。為龐大的帝國注入新鮮的血液。同時也是對於察舉制的一種補充。

從吏多軍功到賢良文學取士,漢武帝對於選官制度為何會發生變化?

其次在察舉制下,個人的出生以及社會背景不再是作為選官的唯一標準,

對於那些有真才實學、有社會威望、有高尚品質的人也提供了出仕的機會,其次是有利於更好的招攬人才,讓那些真正熟悉地方的官員去尋找各類人才,無疑對於維護王朝的統治是極其有利的。

再有就是加強專制主義中央集權,和軍功爵制度相比,任命官員的權力掌握在中央政府手裡。還有一個特別注意的就是被察舉者有一年的考核期,這就在一定程度上有利於保證選官的質量,維護地方的穩定。

接下來我們就來分析一下察舉制和徵辟制度帶來的消極影響。

第一在這兩種制度下不可能讓全天下有才能的人都被舉薦,而且極易別有用心的人鑽空子,除此之外還極其容易造成黨派問題。官官相護的問題,在朝廷是結黨營私。

第二是注重對於考察人員的品德限制,但是這恰恰是不容易考察的地方,而且容易造假,

據史書記載在東漢末年居然出現了舉孝廉,父別局,舉秀才,不知書的亂象。

最後再察舉制和徵辟制後期,幾乎成為了世家大族壟斷官員選拔的工具,出現了累世公卿、四世三公等官僚門閥集團,成為了變相的世襲制。天下被世家門閥所壟斷。寒門子弟再一次失去了晉升渠道 不得不依附與世家。也加快了漢朝的的滅亡速度。

總結與思考

西漢選官制度的變遷反映了時代的變化與要求,體現出了選官制度漸漸向合理化的方向發展。體現出那個時代專制主義中央集權的加強以及封建制度的逐漸晚上發展。是統治階級的決策,也有底層人民的呼聲。

參考文獻

《後漢書》

《資治通鑑》

《中國古代選官制度的變化》


分享到:


相關文章: